關於作文指導和生活習慣的養成,下廚房就是最好的教學現場

2021-01-09 大飛魚老師講語文

如今的小朋友,人生最缺的一課就要下廚房。關於下廚房的作文指導,那可是一門大學問,有很多寫不完的話題。但是大學問我們反倒要用小技巧來做,這樣就更加便於小朋友掌握。

其中的一個小技巧就是我們家長和老師都很反感的一類寫作指導,它就叫記流水帳。其實,這是對流水帳的一種誤解,流水帳它真的還並不簡單。

廚房裡面有什麼?可以讓小朋友認真地看看,細緻地寫寫,能寫多少就寫多少,能寫多長就寫多長。同時,父母可以跟孩子比比寫流水帳,看誰發現廚房裡的物件多,看誰寫得更細緻更周全,在這個過程中,知道有兩種可愛的指導方法。

指導可以是父母獲勝了,我勝過你,我告訴你我的方法,我是怎麼比你發現更多寫得更多的,可以告訴小孩是如何發現的。

指導也可以是我們輸給孩子。我輸給了你,我需要向你學習。我寫的不如你多,不如你好,那麼可以請你告訴爸爸媽媽你是怎麼發現的嗎?你有什麼好的寫作方法嗎?去向孩子求教。

重點說說,爸媽勝過小孩了,該怎樣指導讓他的流水帳寫得更有質量?這是有方法的!

第一、我們要看懂流水帳這三個字

寫流水帳需要小孩具有極強的思考力。「流水」就是順序,流水就是一種周全,流水帳有利於嚴密的思考習慣的養成。這裡的「帳」就是提醒你,寫下來的東西曆歷在目,要勤於動筆,要時刻注意記錄,有記錄才有帳。

第二,可以寫勞動的姿態

帶孩子下廚房,父母操作的時候,他們的任務就是觀察與做筆記,這個習慣要養成。

第三,可以寫在廚房裡面打掃衛生

不同的是,廚房裡的清潔工作,特別講究技巧。這個時候寫也是有特俗內容的。

最後,別忘了帶孩子下廚房,還有助於生活習慣的養成

這種習慣的養成,也有關於衛生,有關於做事細心,還有關於各種愛心和各種各樣生活中你需要養成的良好習慣。其實,都在廚房裡。下廚房就是最好的教學現場。

相關焦點

  • 反覆練習,養成習慣,就是最好的學習方法
    學習之所以能使人們進步,是因為我們不斷學習前輩的經驗和智慧,站在前輩的肩膀上,屹立於遠方,探索更多的未知數,以便社會文明進一步發展。我們的生活會更好。學習是一個連續的過程。生活和學習是每個人的共識,但實際上,許多人害怕新知識並抵制新學習,因此獨自一人是非常不可取的。社會總是日新月異。如果您放棄學習,您也將放棄進步。
  • 葉聖陶:教育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小晨的成績好,主要就是因為她有好的學習習慣;小夏的成績差,不用說,就是因為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屬於典型的寫作業磨蹭。愛人曾經和小夏的媽媽商量了多次,也採取了各種方法。雖然小夏的習慣有所好轉,但收效不大。你看,習慣的力量有多大!三年級的孩子習慣就難以糾正了,所以養成好習慣越早越好。
  • 生活習慣養成不是小事,抓住這6個關鍵點,幫娃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01 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哪些內容良好的生活習慣一般包括作息習慣;衛生習慣;禮儀習慣;生活自理能力等四個方面。關於作息習慣、衛生習慣和禮儀習慣大家都很容易理解。在這裡重點提一下生活自理能力。從心理機制層面來看,習慣是一種人的心理需要,如果不這樣做,就會感到不舒服、很難受;從腦機制角度來看,習慣有一個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和「自動化」的作用。習慣一旦養成,完全不需要別人的督促和提醒,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力,就能自動自發地去做。
  • AI 時代背景下的作文教學思維變革
    與傳統寫作話語背景中的寫作人群不同的是,AI時代背景下寫作的群體不再只是專門從事寫作的人,不再只是那些靠文字吃飯的人,不再只是那些靠寫作享有生活、獲取成功的人。AI時代人人都可以成為記者,只要他在現場,就能發布新聞;每個人都是評論員,隨時隨地都可以對大小事件「點讚」「吐槽」;每個人都是文學創作者,哪怕是幾句口水詩。2.寫作訴求的無比強烈。
  • 孩子在家不會寫作文,在學校就能寫作文,家長困惑,該如何指導
    最近收到家長的留言,反映了一個問題,孩子在家不會寫作文,但是在學校寫的作文就挺好的。是不是老師有什麼辦法?能不能教給家長也學一下,這樣好指導孩子寫作文。我回復這位家長:在學校寫作文,是屬於教學大綱要求的當堂作文訓練,老師會有一些寫作指導教授給學生。在家不會寫作文,不是不會,而是不想,孩子不想寫作業,犯懶了。
  • 吳非:作文教學過多的指導會令學生無從下筆
    教師辛辛苦苦批改作文,為什麼效果並不理想,「吃力不討好」?可能我們的「想當然」多,越俎代庖多,掣肘多,總要像不停地擔心「兒寒乎」「兒飢乎」的老祖母一樣嘮叨。著眼於基本能力的培養,尊重學生自由表達的意願,讓他在作文中能保持自我;在他需要教師的指導時,有能力提出多種可供選擇的建議或方法。我覺得,這樣的作文教學是比較正常的。對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應重視「該會的,基本都會」——有了「基本」,就很好。比
  • 「三講兩寫」:讓學生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
    「三講兩寫」:讓學生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內容摘要:語文學習是一項日積月累的工程,學好語文必須擁有良好的習慣,「三講兩練」對學生養成學習語文良好習慣具有一定成效,即通過「課前三分鐘演講」培養學生觀察和表達能力、通過「課中穿插講典故」來讓學生逐漸提高閱讀和積累、通過「課後講感受見解
  • 「學作文唯有多讀多寫多改」 國內名師聚焦小學作文教學
    「作文教學需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養成孩子的良好習慣,教給孩子必要的寫作知識,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學作文沒有訣竅,唯有多讀多寫多改」「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重點在於作文後的講評與批改」「教作文,也是教做人」…… 此次論壇的第一個環節——「名師與你面對面」,便是賈志敏的專題講座《話說作文》。講座中,賈志敏結合自己一個甲子的教育經歷,分享了他對小學作文教學的深入研究和獨特理解。
  •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蒙臺梭利教育助力孩子養成良好習慣
    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從小就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讓其終生受益。然而,習慣並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養成的。為了讓孩子能養成好的習慣,父母都是竭盡所能,下了不少苦功夫。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曾經說過:「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那麼,蒙臺梭利教育是如何在孩子幼兒時期,播下良好的生活習慣的呢?
  • 哈市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專題報導
    本次推出的「居家生活,這樣養成好習慣」系列課程是針對新冠狀肺炎疫情期間,學生長時間居家生活而特別錄製的,課程內容遴選自《哈爾濱市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指導手冊》(下簡稱《習慣手冊》
  • 夢語分享:怎麼指導孩子的學習讀書和生活?
    怎麼指導孩子的學習讀書和生活?文字綜合於網絡學習交流。生活中要讓孩子體驗:橫眉冷對方格紙,低頭咬斷鉛筆頭。如何指導孩子寫好日記呢?從一句到三句,肯定孩子會進步。我們帶的孩子從一年級就要寫日記,每天一篇,日記就是小作文,可自擬標題,一年級的孩子經過我們工作室公員培訓就能做的很好,成員一年之後,寫作成效明顯。去年有個一年級的孩子暑假寫出了數拾篇作文,其中多篇議論文,訓練成績真的不錯。
  • 暑假讓孩子養成這些習慣,這就是一個豐收的假期
    其實這種差別的根源就在於習慣。假期裡督促孩子養成好習慣,開學後孩子的狀態自然會更好,假期裡放縱孩子的惡習,開學後只會讓孩子被遠遠甩在身後。暑假是培養孩子習慣的最好時期,其重要性要遠超於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假期應該養成的7個習慣。幫助您的孩子養成3個以上,這就是一個豐收的假期。
  • 陳先雲:以交際活動理論為指導開展作文教學
    「小學交際活動作文」的主要理論來源,就是蘇聯維果茨基學派的活動心理學和語言心理學理論(其代表人物是維果茨基、列昂節夫、拉德任斯卡雅、達維多夫、瑪爾柯娃、斯卡特金等)。維果茨基學派認為,語言活動的本質是人類的交際工具,掌握語言的各種交際功能是社會生活的需要。語言活動是交際和概括的統一。交際需要概括,而人的思維可以實現這種概括。這一理論為交際活動作文提供了重要心理學依據。
  • 養成好習慣的好時機(快樂魔方作文)
    養成主動預習的習慣,開學後也要堅持下來。☞建議:【1】首先選擇適合自己的預習方法。                                   【2】哪怕一開始做不到最好,重要的是要去做。【3】預習效果怎麼檢測?①試著對你所預習的內容提幾個問題。②試著複述。
  • 要讓孩子從小就養成寫日記的習慣,因為寫日記好處多多
    一天寫一句話,練好後再寫兩句話、三句話,指導孩子把話寫完整。這樣子慢慢地堅持,孩子的文筆會越來越流暢。如果孩子以前沒有寫日記的習慣,那最好從現在開始練起,語感能力天生就比較優秀的孩子是少數,大多數孩子都是要通過慢慢地訓練才能提高的。特別是那些寫作文語句不通順、無話可寫的孩子更要堅持天天練習,因為寫作能力的提高是個慢功,不像數學英語那樣靠補課就能很快見效。
  • 廚房下水管堵了,可能是這個習慣
    我是一個喜歡自己做飯的人,除了中午在外面吃,早飯和晚飯幾乎都是在家自己做,乾淨衛生,而且想吃什麼就做什麼。廚房用多了,下水就容易堵,而且疏通起來特別麻煩。廚房下水堵主要是由於油汙富積造成的,很多人有個習慣,吃完的菜湯往水盆一倒,再把過濾網一清洗,表面上油汙都被衝走了,其實這些油汙很可能附著在下水管管壁上,時間長了,越積越厚慢慢形成很厚很硬的油脂塊。油脂塊容易形成的地方有兩個,一個是下水軟管反水彎,一個是下水自帶P型彎的地方。
  • 初中作文寫作指導:如何寫關於人的命題作文
    初中作文寫作指導:如何寫關於人的命題作文     寫人是作文的基本命題。寫人,可以側重寫人物的外部表現,即寫他在做些什麼。或者有哪些動人事跡:也可側重寫人物的內心活動。寫他在一件事面前,在與別人交往中,或在一種特定環境中的內心變化,和隨之產生的喜、怒、哀、樂之情:也可以交錯地寫人的外部表現和心理活動。
  • 語文學習,從小學起就要指導孩子養成批註閱讀的習慣
    它是在秉承傳統的閱讀教學的基礎上賦予新理念的創新性學習方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閱讀經驗和體驗,寫出自己的質疑或感悟,這既是一種閱讀鑑賞,也可以啟迪智慧,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我卻發現不少孩子只知道照抄照搬別的東西,自己不會動手,而且無從下手。
  • 葉聖陶:教育就是培養習慣!為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尤其是第二種
    提高學習成績似乎是所有家長都關心的一個問題,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教育家葉聖陶老先生早就給出了答案。葉聖陶先生認為:「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培養良好的習慣。」掌握學習方法首先要養成良好的習慣。養成習慣要比制定規則更重要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但是規矩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情,並不是主觀或者說能夠讓還在主動形成自願去做的事情。
  • 中考作文指導:初中作文訓練方法<1>
    寫作能力的提高,需要平時的閱讀和練筆。下面介紹初中生作文訓練的五大方法,是一個從基礎到提升的過程。 (一)素質訓練,也叫基礎訓練 什麼是快速作文,快速作文體現在一個「快」字上,這種寫作模式是基於有一定的寫作基礎,掌握了一定的寫作技巧的基礎上求「快」、求「好」的訓練,如果寫作水平不是很高,快速訓練的效果會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