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非:作文教學過多的指導會令學生無從下筆

2021-02-19 教師博覽

作文是一面鏡子,既映照出學生的內心世界,也映照出教師的專業素養和個性品格。如果教師不會寫作、心中無愛,自然無法通過作文與學生對話,更無法發現字裡行間跳動著的一顆顆靈動、真摯、獨特的心。正如吳非老師所說:「你的胸襟有多寬廣,學生創造的天地就有多大。」

我在教學中有過類似的教訓。在指導某位學生作文時,我會建議「最好不要這樣寫」「最好還是能那樣寫」……我給出的那些具體建議出於什麼樣的考慮?——是按照我希望的「樣子」去改。我雖注意到了學生作文的「方方面面」,卻可能忽略了「這一位」「這一次」「這一題」的特殊性以及他想嘗試的願望。近年我對「怎樣批改」做了一些反思。教師辛辛苦苦批改作文,為什麼效果並不理想,「吃力不討好」?可能我們的「想當然」多,越俎代庖多,掣肘多,總要像不停地擔心「兒寒乎」「兒飢乎」的老祖母一樣嘮叨。著眼於基本能力的培養,尊重學生自由表達的意願,讓他在作文中能保持自我;在他需要教師的指導時,有能力提出多種可供選擇的建議或方法。我覺得,這樣的作文教學是比較正常的。對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應重視「該會的,基本都會」——有了「基本」,就很好。比如,七年級學生能用200字的一段話描繪場景,用100字大致勾勒一個人的神情動作;高二學生能闡述對某一觀點的不同見解,能自圓其說,能用三五分鐘時間更換另一種結尾,等等。我覺得,這就是基本能力,就是「會寫了」。至於寫得有多好,是不是能得高分,是不是可以獲得推薦公開發表,大可不必在意。所以,教師不要用過高、過細的要求去幹擾學生,他本來已經比較有把握了,就不要把他的預想搞亂,不必非得提醒他「描繪的場景最好要能有色彩、溫度和氣味」「這個人的衣著描寫應當和性格習慣有關」「也要注意一下其他不同的見解」「結尾最好要點題」……沒完沒了的「引導」,反而有可能讓學生懷疑自己的作文能力,他也許索性不主動積極地去「想」了,他覺得自己的思維不重要了。作文「好與不好」,未必有令人信服的「標準」。同一篇作文,背靠背的三名教師能給出差距較大的分數,這種事經常見到,那又有什麼必要把學生的一次作文當作經典去反覆打磨呢?「落實」了那麼一大堆「指導」後,這篇作文還能有什麼「特點」「個性」?

還記得手把手教學生修改作文的經歷。我要求學生動手改作文,學生像是沒有什麼辦法,速度極慢。我不耐煩,拿過來動手幫學生改了第一頁稿紙,讓學生看。學生很高興,表示很佩服。我問:「現在你知道怎麼改了吧?能不能自己改第二頁?」學生說:「你能不能再改幾處給我看?」他仍然看不出哪些地方需要改,也不知道該如何改,教師的代替完全沒有作用(這也是我不主張教師「批改作文」而主張「批作文」的原因之一)。這以後,我經常問學生的是:「你自己認為哪些地方要修改?」只要他能看出來,就該知道怎樣去改!因而,能發現問題是修改的前提。從這個意義上說,把自己的文章修改一遍,往往要比多寫兩篇有用。回顧自己在文章修改教學方面的經歷,有一點還是值得做點兒小結的,即對不同的學生提不同的要求,所提出的具體修改要求要稍高一些,讓他們「踮起腳跟才能夠得到」。在一個教學班中,幾十名學生的寫作能力不在一個水平上,沒有可能也沒有必要做統一的要求;即使同一名學生,他在不同文體的寫作方面,發展也是不均衡的,他最有必要提高的可能也只是某一方面的問題。因此針對不同情況,提出的修改要求也應當是不同的。我會對一位學生說:「你把段落重新整理一下,適當地搬搬家,讓文章有點兒起伏,你試試看。」我會對另一位學生說:「你就用順敘,把段落調整一下,不要把這件很感人的小事寫得太複雜。」要視學生的寫作個性和具體能力來提要求,我不願意學生把文章都寫成一個樣。也曾有學生問,為什麼老師提的要求不一樣,我則較多地從閱讀積累、寫作個性以及文體選材諸方面的不同做出解說。教師在指導修改時,還可以把要求說得明確一些。比如,我教「學會嚴密地論證」時,讓學生在交作文前再做如下考慮:「看看立論有沒有破綻,是否經得起質疑,看看說理的順序是否正確,看看表達有沒有不清楚的地方,看看能不能把話寫得更簡練一些,看看遣詞造句是否會出現歧義……最後讀一讀,有沒有什麼地方語句不通。」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允許學生上交塗塗改改的文稿,雖然「卷面不整潔」,但通過學生修改的痕跡,可以揣摩他修改的原因,了解他寫作的過程,我甚至想看看他究竟在猶豫什麼。如果在這樣的引導和寬容下,學生仍然懶得修改,那教師也就沒有什麼可說的了,我們應當允許學生嘗試並體驗失敗。教育,是慢的藝術,有時候需要等待。

這個觀點,可能未必會有多少老師認同,然而,學生會永遠記住一名教師的語言表達。多年前,曾有學生家長找我溝通,說有位任課老師說話沒有禮貌,傷害了他的女兒。那名女生進入高一後學習遇到困難,有兩門課學得比較吃力,幾次測驗成績僅僅在及格線上。那位老師當著班上同學的面對她說:「我看你是沒什麼指望了。」女孩回家大哭,家長對老師這樣說話很不理解,認為這不是教師應有的職業修養,並提出調班甚至考慮轉學,因為「孩子的高中時代很重要,不能讓孩子生活在這種教師的陰影下」。在與往屆畢業生聚會時,我發現他們對教師的記憶,往往是其教學語言特徵,而未必是學科知識教學。這就是說,我們的語言表達會影響學生的思維和心靈,而且影響力會持續很久。因為學科因素,語文教師的表達更容易被學生關注——無論是口頭表達還是書面表達。那些富有智慧和激情的表達,是語文教師職業素養留給學生永久的記憶,這就是教育,正屬於那種離開學校後「剩下的東西」。1985年,我曾就當時本校的教學情況做了個統計:教師如果教兩個班的語文,他每學年要批改的學生作文和隨筆加起來在4500篇以上。如果一名教師每年要批改這麼多作文,自己卻不寫作,甚至說「我不會寫」,是說不過去的。語文教師應把寫作當作必備的專業素養。在一次座談會上,我說到教師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寫作方式時,原本聽得很認真的幾位高中教師忽然情緒激烈、異口同聲地說「我們不會寫」。我問:「你們為什麼不說『我不會寫』,而要說『我們不會寫』?」「那你們批改學生的作文時為什麼那麼苛刻,給個80分就像開『恩科』一樣?」——當然,承認「不會寫」比裝作「很會寫並能教你寫」要誠實,但我們畢竟是專業工作者啊!學校裡有些非語文學科的教師倒是很能寫,我也看過他們的文章,很好,這充分證明:寫作是一種基本能力。作為語文教師,我們不但需要具備這樣的能力,還必須具備教授、指導學生寫作的能力。教師缺乏寫作的經驗,就不大可能了解學生的寫作過程,也就不大可能對學生的寫作做有效的指導。我在教學中發現,相當多的學生非常重視教師的寫作示範,教師在寫作上比學生高明一些,學生就有了可以提高的「臺階」;教師的寫作經歷豐富,在和學生的交流中,他的經驗和教訓都可以成為學生寫作和思維的借鑑。

回顧教學經歷中的一些個案,很有意思。有不少文章寫得好的學生,其他各科成績平平,有的甚至連語文成績也並不高。20多年前,有位學生留級到我班上,她的六門主課均不及格,但因為讀書多,隨筆寫得特別動人。後來她以一篇文章在年級出名(那篇文章被全國十多家報刊轉載,並受到冰心先生的賞識),因此找到了自信。這次成功支撐她度過了高中時代,她後來生活得很好。有些學生選擇寫作可能有特殊的原因(比如消沉、自卑),教師評價時要特別予以關注。在學校裡,數理化學習可以用一個尺度去衡量、評價,相對而言,寫作(尤其是創作)卻沒有固定的評價尺度,所以,一些學習有障礙的學生願意選擇寫作來填充自己的生活。他們未必想當作家,只是想從這裡尋找安慰和寄託。後來我每遇到類似的學生,總是留心發揮他們的作文優勢,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找到前行的動力。如果他們的作文夠得上八十一二分,我總會往上再提一點兒,打個85分——作文的85分在班上是比較高的成績。我這樣做,沒有什麼理由,就是想讓他們比一般同學更多地、更早地看到光明,看到希望。——需要說明的是:我在考試中沒有這樣做,流水閱卷後,更不可能這樣做。我只想讓這些學生知道自己還有一「長」。事實也證明,這樣做沒有什麼副作用。我有不少這樣的學生,他們把學校教的東西差不多都忘了,但至今不畏懼寫作。特別是在那些寫作基礎比較弱的教學班,一定要堅持不提過高要求,想方設法讓學生看到作文的進步。對寫作有困難的學生,批改其作文時要特別予以注意:全篇好,當然要大力表揚;全篇一般,但有一段寫得好,不妨高度肯定這一段,這有可能使他反覆地琢磨這一段的好處,並設法把每一段都寫好;文章全篇很平,也找不到突出的段落,但有一兩句話說得不錯,就給他打上波浪線,加旁批,表揚這幾句話「寫得有意思」「說得清爽明白」,讓他看到自己的作文還有符合要求的地方;從頭到尾乏善可陳的,我有時還會設法寫上一句「標點準確」「字跡工整」……總之,在學習階段,要永遠讓他看到希望。

(以上片段摘自《王棟生作文教學筆記》《王棟生作文教學筆記二集》)

來源:源創圖書

投稿郵箱:1340863327@qq.com

聲明:本號尊重原創,版權為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和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微信留言,我們將及時刪除。

【博覽書屋  歡迎選購】

2020年《教師博覽》,一定給你新感覺

《教師博覽》郵發代號及定價:

文摘版44-70,8元/期,96元/年;

原創版44-76,8元/期,96元/年;

科研版44-32,10元/期,120元/年。

————————————————

《教師博覽》,教育品牌!

歡迎關注公眾微信號:jsblzzs

本微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

如喜歡,歡迎推薦到朋友圈。

相關焦點

  • 吳非:作文,要老老實實地去寫
    源創圖書編者說:最近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起了很大的爭議。網友們在網上議論紛紛,你是如何看待這篇滿分作文的?到底什麼樣的作文是好作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怎樣引導學生?吳非老師在他的作文教學筆記中給出了自己的思考。之所以強調要「老老實實地去寫」,並非我的學生不誠實,而是因為他們的文章太「花」。
  • 吳非:套路往往是死路
    我的感覺,這不是「作文教學」,而是賣兒童的樂高玩具。編寫者和出版者把作文教學貶損到這種程度,也是對人的欺騙。我們一些同學是不是太忠厚、太善良,捧著這樣的教輔,難道不感到人格和智商被侮辱了嗎?推行這種教輔,還不如賣保健品,一些保健品雖然談不上有益,但可能無害,而這種一味灌輸套路的教輔,就是讓學生喪失思考能力,教學生去欺騙、去混。
  • 高中英語作文無從下筆?新東方在線教你三招打破寫作瓶頸
    英語寫作是高中英語學習的難點與重頭戲,然而很多同學在練習寫作時經常感到力不從心、無從下筆,不僅無法巧妙地謀篇布局,甚至連基礎的短語、詞彙都還存在一些問題。  新東方在線老師提醒,詞彙缺乏、中西思維差異、語法結構知識薄弱是影響同學們寫作的主要因素。
  • 2021國考申論寫作無從下筆如何破解
    2021國考申論寫作無從下筆如何破解 2020-10-20 15:39:54| 中公教育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告已經發布!
  • 2020高考語文作文太難,考生們叫苦不迭,題目讓人無從下筆?
    2020高考語文作文太難,考生們叫苦不迭,題目讓人無從下筆?2020年7月7日,高考第一場語文考試剛一結束,備受人們關注的高考作文題目迅速在網絡上散布開來,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大多數網友直呼:「今天作文題目也太難了!」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看看今天的高考題目到底有多難!
  • 八年級學生把blackpink寫進作文裡,滿篇飯圈用語,老師無從下筆
    最近有一位老師曬學生作文,字裡行間皆是無奈之情。自己的一位八年級的學生把blackpink寫進作文裡,還堅持用五顏六色以及飯圈用語,讓老師無奈無從下筆。
  • 我的樂園//銳筆作文 【第81】
    報名電話:18813666789【一至八級作文閱讀班】「銳筆作文」是銳筆培訓中心的品牌科目,由湛江、徐聞教學經驗豐富的名師授課,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審題、選材、構思、布局謀篇等作文寫作技法,指導學生獨立完成作文,系統學習寫人、敘事、狀物、寫景、想像等各類作文,讓學生「學一種懂一類」。
  • 陳先雲:以交際活動理論為指導開展作文教學
    吳立崗先生是我的老朋友,因為同在全國小語會擔任工作,多年來交往甚密,志趣相投。在我眼裡,他是一位學識淵博、待人寬厚的前輩,又是一位治學嚴謹的學者。在近四十年的時間裡,他對小學作文教學研究孜孜以求、博採眾長、融匯中外、自成體系,為我國作文教學理論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楊文華主編曾是吳立崗先生的研究生,跟隨吳教授攻讀小學語文教學論專業,畢業後就職於上海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教師》雜誌編輯部。
  • 小學作文課:作文指導應重視「怎麼寫」
    小學語文老師經常遭遇這樣的煩惱:作文課上,老師精心設計情境,讓學生聽童話故事,看動畫片段,甚至捏橡皮泥、吹肥皂泡,學生們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七嘴八舌踴躍參與,課堂熱鬧了,但課後學生交來的作文仍讓人失望。作文指導太多關注「寫什麼」,而忽視「怎麼寫」,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提高緩慢。
  • 合肥一六八玫瑰園學校三年級王木夕同學榮獲全國作文大賽特等獎
    近日,全國中小學第十四屆「七彩語文杯」小學生作文大賽評獎結果公布,合肥一六八玫瑰園學校三年級組學生獲獎全面開花,在全國同級別小學生中獲獎人數名列前茅。其中西區三年級11班王木夕同學榮獲全國特等獎(全國參賽學生40萬人,特等獎共計200餘人,合肥市僅1人)。
  • 起步作文評改多設獎,學生興趣步步高,一試就知道!
    ,說它容易的不多,同學們寫起作文來,就像母雞生蛋一樣,怎麼也寫不出來。面對著作文題目,咬著筆桿子,像擠牙膏一樣,半天也擠不出一個字來。尤其是剛升入三年級學生,由寫話過度到寫作文,學生十分迷茫,老師也老虎吃月亮無從下爪。其實作文很簡單,作文就是把你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做過的,一一記下來。會說話就會寫作文。對於老師來說,指導三年級學生寫作文,就要告訴孩子,作文就是生活,作文其實很簡單,小菜一碟。
  • 指導學生對事物有效的觀察方法 ——作文教學
    教師指導學生對事物進行有效的觀察,能有效地提高教學特別是作文質量。因為觀察是智慧的源泉。寫作離不開觀察。同樣,小學生作文也離不開觀察。可以說,觀察是小學生作文的基本要素。因此,培養小學生的觀察能力,要講究方法, 只有講究方法,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幾種有效的觀察方法。
  •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作文指導——我想對您說
    導語:部編版五年級上冊作文指導——我想對您說一,幫助你構思——1.打開思路,選好內容。父母與你朝夕相伴,適合你最熟悉的人,可讓你寫信與他們交流,反而反而會有無從下筆的感覺。可以先確定主題(表達愛、求得理解、提出建議),然後圍繞主題選取習作內容,所選的事例要典型,能體現真情實感。2.真誠溝通,表達情感。「交談」的關鍵是以情感人,為了讓父母體會你的愛,理解你的看法,接納你的建議。寫信的語言要恰當,態度要誠懇,要大膽吐露自己的心聲。
  • 申論行文思路6條,這樣做不再無從下筆
    小編考試的時候,最頭疼的莫過於申論了,每次看到申論,總是沒有頭緒,不知道從何下筆。所幸,在經過一系列練習後,現在總算是順利上岸了。那麼,申論中無從下筆的問題是如何解決的呢?來跟小編一起看看吧。同學們可以換位思考一下,假設你是閱卷人,你會如何做呢?真的會每一份試卷的每一個字都會認真去看,然後思考邏輯是否正確嗎?其實,閱卷人的勞動量、行業差距和文學認知決定了申論小題在改卷時只是對照答案點,也就是原詞。許多閱卷人在改卷時,沒有原詞原話不得分。
  • 中高考作文重要嗎?
    學作文有多重要?在語文試卷裡佔據大量分數提升作文能力就能提高語文成績語文學習,怎能忽視作文學作文為什麼難?如果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需要學生有優秀的天賦和悟性自行領悟作文的寫法說起來簡單,卻很難做好學作文有什麼意義?
  • 教育雜談:如何培養學生收集作文素材的能力,看完真是漲知識!
    小學生作文就是練習把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或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之一,也是難點之一。學生作文最大的困難不是不會寫,而是覺得沒什麼可寫和不知寫什麼。那麼如何使學生作文有話可說,有話可寫呢?
  • 黑寶老師應邀到高楊店一中作文教學指導《月旦文窗》649期
    黑寶老師應邀到高楊店一中作文教學指導 本臺訊(由王立功報導)>:2020年12月24日,冬至剛過,豔陽高照,風輕氣爽,原平輿二中教研主任、語文教研組長黑寶老師一行風塵僕僕來到高楊店一中,為高楊店一中的作文教學帶來新的氣息。
  • 新教學|教師如何讓學生寫出好作文?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組成部分。作文是學生用詞、造句、布局謀篇的一種綜合能力的反映,是語文教學成敗的一個重要指標。目前的作文教學中存在著許多不能令人滿意的地方,確實值得思考和改進。>(3)教師過多地重視作文形式和技能的訓練,忽視學生作文內容的指導,導致小學學生作文內容千篇一律,題材枯燥單調,說套話,說假話,缺乏童趣,缺乏真情與活力,缺乏個性化的作文;(4)教師對學生作文的評價呆板、守舊、不靈活;(5)依賴模仿,學生把作文選看作文的「法寶」,每逢老師布置寫作文,總離不開參考和模仿,離不開偷梁換柱、改頭換臉,弄虛作假;
  • 剛剛升入七年級的學生,老師如何指導學生創作自己第一次作文
    作文教學是一個持之以恆和循序漸進的過程,七年級作文教學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階段,小學的作文已經基本教會了學生寫基本的記敘文,學生可以把一件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寫完整,可以在事件的基礎上有了感受,甚至有的學生可以運用一些修辭手法和一些基本寫法,知道了根據作文開頭、中間、結尾的特點來寫好這些部分
  • 啟蒙作文試圖破解小學作文教學六大難題
    在大多數老師的作文教學操作中,一般會進行所謂寫作方法的指導,甚至還有老師提供一兩篇範文供學生模仿。悟性高的學生能夠模仿,甚至還能有所變化,但悟性弱的學生就只能尋求度娘的幫忙了。         常見到老師們在教學生作文時提供一兩篇範文,供學生仿寫。教師不提供範文,學生就不知道作文應該寫成什麼樣;提供了範文,學生作文就很有可能寫得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