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從上面三個案例我們看到新生命的誕生的幸福而快樂的背後,其實有小部分看不到的世界裡面,也有圍繞新生兒問題痛不欲生的母親。這大多是因為她們患上了產後抑鬱症了。
產後抑鬱是指女性於產褥期出現明顯的抑鬱症狀或典型的抑鬱發作,與產後心緒不寧和產後精神病同屬產褥期精神症候群。發病率在 15%~30%。典型的產後抑鬱症於產後6周內發生,可在3~6個月自行恢復,但嚴重的也可持續1~2年,再次妊娠則有20%~30%的復發率。
發 病 原 因
生物學方面
生物學方面 妊娠後期體內雌激素、黃體酮顯著增高,皮質類固醇、甲狀腺素也有不同程度增加,分娩後這些激素突然迅速撤退,黃體酮和雌激素水平下降,導致腦內和內分泌組織的兒茶酚胺減少,從而影響高級腦活動。
社會因素
.社會因素 家庭經濟狀況、夫妻感情不合、住房困難、嬰兒性別及健康狀況等都是重要的誘發因素。從兩個人的生活忽然就變成了三個人的世界,並且對於孩子的照顧也不是一時三刻就摸得到規律。
產婦心理因素
產婦心理因素 對母親角色不適應、性格內向、保守固執的產婦好發此病。
主 要 表 現
情緒的改變
患者最突出的症狀是持久的情緒低落,表現為表情陰鬱,無精打採、睏倦、易流淚和哭泣。患者常用「鬱鬱寡歡」、「悽涼」、「沉悶」、「空虛」、「孤獨」、「與他人好像隔了一堵牆」之類的詞來描述自己的心情。患者經常感到心情壓抑、鬱悶,常因小事大發脾氣。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多數時間情緒是低落的,即使其間有過幾天或1~2周的情緒好轉,但很快又陷入抑鬱。患者本人也能夠覺察到自己情緒上的不正常,但往往將之歸咎於他人或環境。
自我評價降低
對嬰兒健康過分焦慮;自責,擔心不能照顧好嬰兒;自暴自棄,自罪感;對身邊的人充滿敵意,與家人、丈夫關係不協調。
對生活缺乏信心
不情願餵養嬰兒;覺得生活無意義;主動性降低,創造性思維受損;嚴重者有自殺意念或傷害嬰兒的行為。
軀體症狀
易疲倦;入睡困難、早醒;食慾下降;性慾的減退乃至完全喪失。
哪種人容易患上產後抑鬱
完美主義的性格
由於完美主義的女性對產後當母親的期望過高以至不現實,而且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願意尋求幫助,所以她們可能會無法適應當一個新媽媽。而且如果丈夫很少一起照顧孩子或者女性缺少丈夫在精神上的支持的話,她們就會覺得有巨大的壓力。
懷孕期間有過情緒波動的
懷孕期間有過嚴重的情緒波動,如搬家,有親朋離逝,或者戰爭等等都會使孕婦更容易產生產後抑鬱症。許多病例都顯示,大部分的女性是在懷孕時期已經顯示出產後抑鬱症的徵兆,其中有許多在產後的抑鬱情緒會繼續加深。
產後如果出現了抑鬱症,首先產婦要自我調節心情,儘量避免出現抑鬱的心結,平時也要自己安撫情緒,把自己的精力多轉移到寶寶的照顧上面,如果抑鬱比較嚴重的,也是需要及時到醫院,在醫生的建議下,給予抗抑鬱進行治療。
意見建議:在日常生活中,家人也要給產婦多關懷,產婦也要和家人或者朋友傾訴自己的心事,同時也要避免長時間的抑鬱,也要避免一個人待在屋裡,儘量可以多到室外走動,多曬太陽,這樣也是有利於病情恢復的。
不管任何情況任何時間地點,如果你需要了解心理小知識,請關注廣東同華心理醫院公眾號,點擊「求助醫生」,隨時隨地獲得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