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鷹公司訴湖南沅陵縣政府不履行法定職責案

2020-12-23 城門一敘

最高法判例:人民法院對文物修繕審核批准等專業性事項應保持司法謙讓

網絡配圖

裁判要點

文物保護單位承載著重要的文化、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是不可再生的珍貴的人文資源,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公民或其他組織均負有依法保護文物的責任。法律法規和規章對於文物保護單位的管理、利用和修繕等方面亦作出了嚴格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四條規定:「文物工作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第六條規定:「屬於集體所有和私人所有的紀念建築物、古建築和祖傳文物以及依法取得的其他文物,其所有權受法律保護。文物的所有者必須遵守國家有關文物保護的法律、法規的規定。」第七條規定:「一切機關、組織和個人都有依法保護文物的義務。」

第二十一條第二款規定:「對文物保護單位進行修繕,應當根據文物保護單位的級別報相應的文物行政部門批准;對未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進行修繕,應當報登記的縣級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批准。」《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第十五條規定:「承擔文物保護單位的修繕、遷移、重建工程的單位,應當同時取得文物行政主管部門發給的相應等級的文物保護工程資質證書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發給的相應等級的資質證書。其中,不涉及建築活動的文物保護單位的修繕、遷移、重建,應當由取得文物行政主管部門發給的相應等級的文物保護工程資質證書的單位承擔。」

第十八條規定:「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在審批文物保護單位的修繕計劃和工程設計方案前,應當徵求上一級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文物保護工程管理辦法》第八條規定:「承擔文物保護工程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必須具有國家文物局認定的文物保護工程資質。資質認定辦法和分級標準由國家文物局另行制定。」依據上述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文物保護單位的管理利用應貫徹「原狀使用」原則,任何單位、組織和個人不得隨意損毀、改建、添建或者拆除;即使是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在其所有權、使用權依法受到法律保護的同時,所有人的管理、利用及修繕等行為亦應受到法律的嚴格限制,不得隨意處分或任意使用,故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和修繕遵循「不改變文物原狀」原則。

此外,不可移動文物的修繕費用及技術要求遠高於一般建築物,須具備專業資質的機構予以設計、施工及方案審核,因此文物保護法第二十一條第二款、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第十五條和第十八條規定,不可移動文物單位需要修繕的,應報請相應的文物行政部門審核批准,聘請具有專業文物修繕資質的單位進行設計和施工,修繕計劃和工程設計方案等未經審核批准前,不得擅自修繕或改變原狀,否則承擔法律責任。需指出的是,前述的文物修繕審核批准涉及文物單位的保護、修繕、設計和施工等專業性事項,具有行政許可的效力,依法屬於行政機關自由裁量的範疇,人民法院對此應保持司法謙讓,不可以司法裁判權代之。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十條第一款規定:「國家發展文物保護事業。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文物保護事業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所需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第二十一條第一款規定:「國有不可移動文物由使用人負責修繕、保養;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由所有人負責修繕、保養。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有損毀危險,所有人不具備修繕能力的,當地人民政府應當給予幫助;所有人具備修繕能力而拒不依法履行修繕義務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給予搶救修繕,所需費用由所有人負擔。」

前述法律雖然規定了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的修繕、保養的責任承擔方式,即責任主體系所有人,當所有人不具備修繕能力或不履行修繕義務時,地方人民政府應給予幫助或搶救性修繕,但是在司法實踐中,所有人自身的修繕能力是否系地方人民政府給予幫助或搶救性修繕的前提,存在著爭議。而且,如何認定所有人是否具備修繕能力,是以其能否承擔全部或部分修繕費用,還是以其具有專業的修繕技術為標準;是由行政機關通過行政程序進行修繕能力認定,還是聘請第三方評估機構進行修繕能力評估;若所有人具備修繕能力的認定存在爭議,該通過何種渠道予以解決等問題,法律、法規和規章均無明文規定。

因此在實踐中,極易造成權責推諉,導致有損毀危險的文物單位得不到及時、有效地保護和修繕,最終造成文物單位的滅失。本院認為,根據前述法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給予搶救修繕」的立法原義及精神,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所有人是否具備修繕能力,並非地方人民政府給予幫助或搶救性修繕的前提,而應當是以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能否得到及時、有效地保護和修繕為前提。因此,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有損毀危險,且長期得不到有效地保護、修繕時,不論所有人是否具備修繕能力,或是否拒不履行修繕義務的,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文物主管部門都應當承擔起保護文物單位的法定職責,聘請具有專業文物修繕資質的機構編制修繕計劃和工程設計方案,依法定程序報請相應文物主管部門審核批准後,再聘請專業的修繕單位進行施工,以及時保障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的安全。

裁判文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行 政 裁 定 書

(2020)最高法行申2768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沅陵縣雄鷹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熊澤英。

委託訴訟代理人劉沛,湖南銀聯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託訴訟代理人張松柏,湖南銀聯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湖南省沅陵縣人民政府。

法定代表人周重顏。

委託訴訟代理人王平。

委託訴訟代理人孫科周,湖南天宇律師事務所律師。

再審申請人沅陵縣雄鷹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雄鷹公司)因訴被申請人湖南省沅陵縣人民政府(以下簡稱沅陵縣政府)不履行法定職責一案,不服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9)湘行終1628號行政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查,現已審查終結。

2005年5月18日,雄鷹公司取得沅陵縣沅陵鎮抗戰時期湖南臨時省會舊址群——教會醫院產權(也稱為天主堂大樓舊址,以下簡稱文物舊址建築)。2011年1月24日,文物舊址建築被湖南省人民政府認定為湖南省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2月18日,文物舊址建築發生火災,起火原因未明。2014年9月,雄鷹公司聘請湖南華強勘查設計有限公司編制《抗戰時期湖南臨時省會舊址群——天主堂大樓舊址保護修繕勘察設計方案》(以下簡稱《勘查設計方案》),並報至湖南省沅陵縣文物管理所(以下簡稱沅陵縣文物所);2015年9月,沅陵縣文物所將《勘查設計方案》上報至湖南省××文物處(以下××懷化市文物處)審批;2015年11月,懷化市文物處作出《關於審批抗戰時期湖南臨時省會舊址群——天主堂大樓舊址保護修繕工程勘查設計方案的請示》,報請湖南省文物局審批。

2015年11月,湖南省文物局作出《關於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抗戰時期湖南臨時省會舊址群——天主堂大樓舊址」保護修繕勘查設計方案的意見》(以下簡稱《設計方案修改意見》),提出相關修改和完善意見,要求懷化市文物處組織編制設計單位對《勘查設計方案》進行修改補充與完善,之後再按程序另行報批。但是,直至雄鷹公司提起本案行政訴訟時,仍未對上述方案進行修改補充與完善。雄鷹公司主張其存在資金困境,無力繼續聘請專業的編制設計單位修改完善前述方案,也不具備後續的修繕能力。2019年5月,雄鷹公司以沅陵縣政府不履行保護涉案文物舊址建築為由提起本案行政訴訟,請求判令沅陵縣政府履行法定職責,支付1200萬元以上的修繕幫助資金,公開招標相關設計、施工單位,設置專門機構予以管理保護等。

懷化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湘12行初35號行政判決認為,涉案文物舊址建築系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舊址損毀嚴重,依法應當由其所有人雄鷹公司自行修繕。雄鷹公司主張經濟困難,不具有修繕能力,欠缺證據予以佐證。且《勘查設計方案》未獲有權部門批准,故雄鷹公司要求沅陵縣政府履行給付修繕資金幫助職責,並對修繕幫助資金使用的設計單位、施工單位進行公開招投標並予以監督的主張,於法無據,不予支持。但沅陵縣政府應當綜合考慮涉案文物舊址建築的現狀和雄鷹公司的修繕能力等情況,依法依規履行對文物舊址建築的保護職責。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九條規定,判決駁回雄鷹公司的訴訟請求。雄鷹公司不服一審判決,向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9)湘行終1628號行政判決認為,在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有損毀危險,且所有人不具備修繕能力的情況下,當地人民政府應當給予適當的幫助。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在審批文物保護單位的修繕計劃和工程方案前,應徵求上級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而對文物保護單位進行修繕,應根據文物保護單位的級別報相應的文物行政部門批准。本案中,雄鷹公司請求沅陵縣政府對涉案文物舊址建築給予資金幫助,但應先將修繕計劃和工程方案呈報相應文物行政主管部門而非沅陵縣政府,在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徵求上級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後,再進行審批,並且根據涉案文物舊址建築的級別,應當報省級文物行政部門批准。

因此,雄鷹公司起訴沅陵縣政府履行職責,並給予1200萬以上的幫助資金不僅申請主體錯誤,且時機尚未成熟,其訴訟主張尚缺乏事實與法律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八十九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判決駁回上訴、維持一審判決。雄鷹公司不服二審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

雄鷹公司申請再審稱:1.沅陵縣政府沒有履行保護涉案文物舊址建築的法定職責;2.修繕設計方案層報沒有得到批准客觀反映了政府不作為、不履行文物保護法定職責的事實,不能作為給付文物幫助資金條件不成熟或不成就的法定條件;3.一、二審判決將使《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文物保護公益性之立法目的無法得到實現,造成涉案文物舊址建築處於無法保護的嚴重後果。請求:撤銷一、二審判決,判令沅陵縣政府支付1200萬元以上修繕幫助資金,對文物修繕資金使用的設計單位、施工單位進行公開招標並予以監督,設置專門機構或指定機構負責管理並作出保護具體設施。

在本院再審審查期間,湖南省文物局復函稱:涉案文物舊址建築遭遇嚴重火災後,建築屋面全毀,鋼筋梁架嚴重變形鏽蝕,木構基本燒毀,牆體大面積傾斜開裂,具有損毀危險,存在重大安全隱患;涉案《勘查設計方案》未能通過審批,系因未提供建築結構安全監測報告,未形成系統的、明確的安全評估報告,作為經歷嚴重火災後有損毀危險、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建築,其安全評估結論,是實施一切保護修繕工程的基礎和起點,且前述方案也存在需修改補充的問題,要進一步完善;涉案文物舊址建築雖系非國有產權,但保護級別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亦屬於省文物保護專項資金補助範圍,若要申請專項資金補助,需要以保護修繕方案獲得省文物局的批覆為前提。

本院經審查認為,文物保護單位承載著重要的文化、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是不可再生的珍貴的人文資源,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公民或其他組織均負有依法保護文物的責任。法律法規和規章對於文物保護單位的管理、利用和修繕等方面亦作出了嚴格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四條規定:「文物工作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第六條規定:「屬於集體所有和私人所有的紀念建築物、古建築和祖傳文物以及依法取得的其他文物,其所有權受法律保護。文物的所有者必須遵守國家有關文物保護的法律、法規的規定。」第七條規定:「一切機關、組織和個人都有依法保護文物的義務。」第二十一條第二款規定:「對文物保護單位進行修繕,應當根據文物保護單位的級別報相應的文物行政部門批准;對未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進行修繕,應當報登記的縣級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批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第十五條規定:「承擔文物保護單位的修繕、遷移、重建工程的單位,應當同時取得文物行政主管部門發給的相應等級的文物保護工程資質證書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發給的相應等級的資質證書。其中,不涉及建築活動的文物保護單位的修繕、遷移、重建,應當由取得文物行政主管部門發給的相應等級的文物保護工程資質證書的單位承擔。」第十八條規定:「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在審批文物保護單位的修繕計劃和工程設計方案前,應當徵求上一級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文物保護工程管理辦法》第八條規定:「承擔文物保護工程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必須具有國家文物局認定的文物保護工程資質。資質認定辦法和分級標準由國家文物局另行制定。」

依據上述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文物保護單位的管理利用應貫徹「原狀使用」原則,任何單位、組織和個人不得隨意損毀、改建、添建或者拆除;即使是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在其所有權、使用權依法受到法律保護的同時,所有人的管理、利用及修繕等行為亦應受到法律的嚴格限制,不得隨意處分或任意使用,故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和修繕遵循「不改變文物原狀」原則。

此外,不可移動文物的修繕費用及技術要求遠高於一般建築物,須具備專業資質的機構予以設計、施工及方案審核,因此文物保護法第二十一條第二款、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第十五條和第十八條規定,不可移動文物單位需要修繕的,應報請相應的文物行政部門審核批准,聘請具有專業文物修繕資質的單位進行設計和施工,修繕計劃和工程設計方案等未經審核批准前,不得擅自修繕或改變原狀,否則承擔法律責任。

需指出的是,前述的文物修繕審核批准涉及文物單位的保護、修繕、設計和施工等專業性事項,具有行政許可的效力,依法屬於行政機關自由裁量的範疇,人民法院對此應保持司法謙讓,不可以司法裁判權代之。

本案中,根據原審查明事實及當事人提交的證據材料,因為涉案《勘查設計方案》未能提供建築結構安全監測報告,未形成系統的、明確的安全評估報告,存在多處需要修改補充和完善的地方,所以未能通過湖南省文物局的審核。雄鷹公司須再次組織編制設計單位依照《設計方案修改意見》的要求,對《勘查設計方案》予以修改和完善,並依據法定程序重新申報審核。

沅陵縣文物所、懷化市文物處則應積極履行層級審核申報職責,協助雄鷹公司申請文物保護專項資金補助。在《勘查設計方案》修改完善,並依法申報通過湖南省文物局的審核批准前,涉案文物舊址建築的修繕工程屬於未立項的情形,雄鷹公司以沅陵縣政府未履行法定職責為由,請求判令沅陵縣政府支付1200萬元以上的修繕幫助資金,聘請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等,欠缺事實和法律依據。故一、二審判決駁回雄鷹公司的訴訟請求和上訴,符合法律規定。雄鷹公司主張的再審事由不能成立,不應予以支持。

需要指出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十條第一款規定:「國家發展文物保護事業。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文物保護事業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所需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第二十一條第一款規定:「國有不可移動文物由使用人負責修繕、保養;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由所有人負責修繕、保養。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有損毀危險,所有人不具備修繕能力的,當地人民政府應當給予幫助;所有人具備修繕能力而拒不依法履行修繕義務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給予搶救修繕,所需費用由所有人負擔。」

前述法律雖然規定了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的修繕、保養的責任承擔方式,即責任主體系所有人,當所有人不具備修繕能力或不履行修繕義務時,地方人民政府應給予幫助或搶救性修繕,但是在司法實踐中,所有人自身的修繕能力是否系地方人民政府給予幫助或搶救性修繕的前提,存在著爭議。而且,如何認定所有人是否具備修繕能力,是以其能否承擔全部或部分修繕費用,還是以其具有專業的修繕技術為標準;是由行政機關通過行政程序進行修繕能力認定,還是聘請第三方評估機構進行修繕能力評估;若所有人具備修繕能力的認定存在爭議,該通過何種渠道予以解決等問題,法律、法規和規章均無明文規定。因此在實踐中,極易造成權責推諉,導致有損毀危險的文物單位得不到及時、有效地保護和修繕,最終造成文物單位的滅失。

本院認為,根據前述法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給予搶救修繕」的立法原義及精神,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所有人是否具備修繕能力,並非地方人民政府給予幫助或搶救性修繕的前提,而應當是以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能否得到及時、有效地保護和修繕為前提。因此,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有損毀危險,且長期得不到有效地保護、修繕時,不論所有人是否具備修繕能力,或是否拒不履行修繕義務的,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文物主管部門都應當承擔起保護文物單位的法定職責,聘請具有專業文物修繕資質的機構編制修繕計劃和工程設計方案,依法定程序報請相應文物主管部門審核批准後,再聘請專業的修繕單位進行施工,以及時保障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的安全。

在本案中,雖然《勘查設計方案》尚未通過湖南省文物局的審核批准,雄鷹公司的訴請於法無據,得不到支持;但是涉案文物舊址建築仍可能處於有損毀危險,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狀態之中,因此沅陵縣政府及其文物主管部門應承擔起保護文物的法定職責,主動聯繫雄鷹公司,並會同上級人民政府及其文物主管部門共同商議具體的保護、修繕計劃,申請專項的資金補助,籌措所需的修繕設計、施工等費用,組織編制設計單位修改和完善《勘查設計方案》,依法定程序取得湖南省文物局的審核批准後,再聘請具有文物修繕資質的單位予以施工修繕,以確保涉案文物舊址建築的安全,不會因此而損毀滅失。

根據前述第二十一條第一款規定,如修繕涉案文物舊址建築所需的費用應由雄鷹公司予以負擔,事後可依法向雄鷹公司追償。若雄鷹公司不願承擔修繕職責,不願支付或無力支付修繕施工所需費用及後續的保護、修繕等費用的,亦可與浣陵縣政府協商回收涉案文物舊址建築事宜,通過專業文物評估鑑定獲得公平補償。

綜上,雄鷹公司的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九十一條規定的情形。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一十六條第二款的規定,裁定如下:

駁回再審申請人沅陵縣雄鷹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的再審申請。

審判長  楊志華

審判員  宋楚瀟

審判員  劉艾濤

二〇二〇年九月十一日

法官助理 劉韋唯

書記員唐勁松

相關焦點

  • 最高法院判例:履行法定職責之訴的要義——李清林訴安陽市政府不履行監督職責案
    「繼續確認之訴」是被《行政訴訟法》第七十四條第二款第三項所明確規定的,該項規定的具體內容是,「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判決履行沒有意義的」,「人民法院判決確認違法」。由此可知,確認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違法,只是請求履行法定職責之訴的一個亞類或者補充,其含義是指,本來應當判決責令行政機關履行法定職責,只是因為「判決履行沒有意義」,才將履行判決的方式轉為確認違法判決。
  • 最高法院判例:判決行政機關履行法定職責的不必再確認不作為行為違法——叢林公司訴西安市政府不履行行政複議職責案
    責令履行法定職責,本身就包含了對於行政機關不作為違法性的評價,只有在責令履行法定職責已經沒有實際意義或者實際條件不能成就的情況下,才轉而確認不作為違法。再審申請人叢林信息技術(西安)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叢林公司)因訴陝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以下簡稱西安市政府)不履行行政複議職責一案,不服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2017)陝行終10號行政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受理後,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查。現已審查終結。
  • 孫德安訴北京朝陽區和平街街道辦不履行法定職責案
    法定代表人:韋小萍,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政府和平街街道辦事處主任。孫德安因訴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政府和平街街道辦事處(以下簡稱和平街街道辦)不履行法定職責一案,不服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17)京行終3722號-2行政裁定,向本院申請再審。
  • 最高法院判例:政府不兌現行政承諾,能否起訴其不履行法定職責?
    【裁判主旨】 政府通過會議紀要、籤訂框架協議等形式,向行政相對人作出其未來作出某種行為的承諾,其性質屬附條件的行政承諾。該承諾可以構成行政相對人提出給付之訴的請求權基礎。當所附條件已經成就,政府不兌現其承諾的,屬於不履行法定職責。行政相對人可以通過訴訟的途徑要求政府履行法定職責,兌現其承諾。
  • 最高法判例:徵收補償協議之訴與履行補償職責之訴的區分
    若當事人對於行政協議訂立時未予考慮且未包含在協議之中的建築物或構築物,認為應當補償的,不屬於協議履行過程中發生的爭議,可以另行提起履責之訴;但若當事人所主張的建築物或構築物系行政協議已經包含的內容,則該爭議屬於協議履行過程中所發生的爭議,並非履職之訴解決的範疇。
  • 【世界環境日】案例七:梅河口市環境保護局不履行法定職責案
    【世界環境日】案例七:梅河口市環境保護局不履行法定職責案 2020-06-08 02: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普天公司訴茂名市茂南區政府不履行行政協議案
    再審申請人廣東普天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廣東荔枝莊園酒業有限公司、廣東荔枝莊園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統稱普天公司)因訴被申請人廣東省茂名市茂南區人民政府(以下簡稱茂南區政府)不履行行政協議一案,不服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2019)粵行終804號行政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於2020年7月29日作出(2020)最高法行申3822號行政裁定,依法提審本案。
  • 最高法院判例:不履行稅務法定職責的司法審查
    【裁判主旨】《內蒙古自治區國家稅務局關於進一步規範出口貨物退(免)稅管理模式的通知》(內國稅出函〔2005〕32號)的規定,錫盟國稅局具有出口貨物退稅的審核確認和審批的職責,但前提必須是旗縣(市、區)國家稅務局完成對申報的紙質憑證資料的人工審核、預審,並將出口商電子申報數據提交審核環節後,將有關紙質憑證資料上報到錫盟國稅局,其才能履行出口貨物退稅的審核確認和審批職責。
  • 行政訴訟:原告符合搬遷安置補償條件,被告應按規定履行法定職責
    但兩被告至今未對其予以搬遷補償安置,判決確認被告不履行對原告搬遷安置補償職責的行為違法。改編於司法裁判案例。【關鍵詞】安置補償,徵收拆遷,確認違法,行政訴訟,履行職責一.基本案情2016年9月27日,縣政府發布案涉的《搬遷公告》,將x礦採煤塌陷區村莊搬遷事宜公告如下:一、x礦採煤塌陷區將從2016年9月27日起,三年後影響x鎮3個自然莊。
  • 91人狀告政府不履行地質災害治理職責 獲最高法支持
    劉歡 攝  設在重慶的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迴法庭公開審理了張習亮等91人訴貴州省織金縣政府、一審第三人貴州新浙能礦業有限公司織金縣綺陌鄉興榮煤礦(以下簡稱興榮煤礦)不履行地質災害治理法定職責糾紛一案。  張習亮等91人認為,織金縣政府應當履行法定職責,組織權威機構對興榮煤礦因採煤形成的地質災害進行動態監測、選擇安全的地點對村民進行整體搬遷。
  • 行政審判專欄 | 履行法定職責的請求缺乏實體法上的請求權基礎,則...
    履行法定職責的請求缺乏實體法上的請求權基礎,則不屬於行政機關應當履行的法定職責——段柱山訴武威市公安局不履行保護公民合法財產法定職責案[1]作者:毛勝利 李洪丹【裁判要旨】
  • 對行政機關的法定職責,該怎麼來理解?
    《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第一款第六項規定:「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覆的」,可以提起行政訴訟。(一)關於法定的確切含義,最高人民法院法官認為[觀點1]:應當是「法律規定的、確定的、認可的」之義,主要包括以下三點:一是,應當對法定中的法進行較為寬鬆的理解。
  • 餘波訴北京通州臺湖鎮政府政府信息公開案
    訴訟記錄原告餘波訴被告北京市通州區臺湖鎮人民政府(以下簡稱鎮政府)政府信息公開一案,於2020年5月21日向本院提起訴訟,並於同日立案,於次日將起訴狀副本及訴訟通知書送達給鎮政府。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於2020年7月8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
  • 最高法院判例:將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寄給行政機關法定代表人的處理——陳仕泳、陳明峰訴福建省司法廳、省政府政府信息公開、行政複議案
    、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行政機關應依法積極履行政府信息公開的職責,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知情權。再審申請人陳仕泳、陳明峰訴被申請人福建省司法廳、福建省人民政府(以下簡稱福建省政府)政府信息公開、行政複議一案,福建省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於2016年7月1日作出(2016)閩01行初13號行政判決,駁回陳仕泳、陳明峰的訴訟請求。陳仕泳、陳明峰不服提起上訴後,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於2016年11月29日作出(2016)閩行終554號行政判決,駁回上訴,維持一審判決。
  • 一巡典型行政案例:起訴應明確被訴行為,證明被訴行為存在——中宇公司訴瀋陽市政府等暫扣、移交公司證件案
    如果不能證明被訴行政行為的存在,起訴人的起訴不符合法定條件,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第十一項之規定,裁定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
  • 最高法判例:要求履行徵地安置補償職責的起訴條件。中院裁定不予立案,上訴至高院仍維持,申請再審終立案
    當事人作為徵地範圍內的村民,合法擁有承包地,其訴請縣政府向其履行徵地補償行政職責,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的起訴條件。(以下簡稱珙縣政府)履行徵地補償職責一案,不服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2017)川行終485號行政裁定,向本院提出再審申請。
  • 最高法判例:「外嫁女」提起履行安置補償職責之訴的程序性審查
    當事人以行政機關認為其不屬於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未作為該村補償安置對象為由提起行政訴訟,實際是對行政機關未予安置補償、未履行安置補償職責的不作為行為不服提起的行政訴訟,其起訴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
  • 北京高院裁判:教育部不具有註銷學籍和學歷證書法定職責
    ——白某訴教育部不履行法定職責案 【裁判要旨】 學籍管理以及有關學業證書的頒發屬於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教育自主權範疇,《教育法》《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高等學校學生學籍學歷電子註冊辦法》等規範性文件均未直接賦予教育部註銷學籍和學歷證書的法定職責,故當事人提起的履行註銷冒名頂替者的學籍和學歷證書的法定職責訴訟
  • 被徵地農民要求履行補償安置職責,需要提前申請嗎?
    政府在進行公告後拆除了房屋,但是卻存在著認定面積不合理,未按規定提供安置房屋等情況,雙方並未達成拆遷補償協議。夫妻二人找到律師請求幫助,但法院一二審均以原告夫妻未提供其向被告區政府提出履行補償安置職責申請的證據為由駁回了起訴。
  • 今天,李峰正式履行中泰證券董事長、法定代表人職責!履歷顯赫!
    12月2日晚,中泰證券(600918) 發布關於董事、董事長、法定代表人任職的公告稱, 近日,李峰先生已取得相關資格,根據中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2020 年第六次臨時股東大會決議和公司第二屆董事會第三十三次會議決議,李峰先生自 2020 年 12 月 2 日起正式履行公司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