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束光,專為你照亮

2021-03-02 新教育榜樣

總有一束光,專為你照亮

——記錄「苔花班」班級教育故事

班名:苔花班

班徽:

班級願景:自信勇敢、積極向上

     2019年冬,我們邂逅了新教育。那一句「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令我怦然心動!這不就是我們為人師者心底最深處的聲音嗎?我迫不及待地帶領孩子們走進了新教育的大門……

     我班的任課教師都有一個共同的感覺:執教初期,孩子們比較老實,易於管理;幾周以後,孩子們比較懶散,不愛動腦筋,回答問題也不積極,學習很被動。經過一段時間觀察,我發現了問題背後的原因在於孩子們缺乏勇氣,缺乏自信。於是,我帶領大家觀看了《經典詠流傳》中梁俊老師帶領孩子們表演的片段。看著班裡的孩子們眼底湧現出滿滿的感動,我趁熱打鐵:「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即使再渺小的生命,也有權利綻放自己的美麗;即使身處逆境,也要努力堅持做最好的自己……」我話音未落,一個孩子忽然搶先說:「老師,不如我們就叫『苔花班』吧!」這一提議,立刻得到了孩子們的支持,我們的班名就這樣誕生了,隨之班詩、班歌也有了,而「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孩子們嘴裡自覺呼喊的班級口號。 

     接下來的時間,在我的鼓勵下,「小苔花」踴躍參與班級文化建設,「大苔花」也獻計獻策,王露璇媽媽設計的班徽被大家一致通過:中間的花朵是書本形狀,寄寓著對孩子們多讀書、讀好書的希望;下面的兩隻手,代表著老師與家長兩股力量,共同守護、託起祖國的花朵。

     怎樣讓每一面牆壁都會說話?通過群策群力,我們確定了「我們的約定」「我們的夢想」「我們的佳作」等板塊,展示孩子們的個性風採與優秀作品。

     教室後面的黑板報,每一期都有不同的主題。九月,我們張貼了好書推薦卡;十月,張貼了優秀書法作品;十一月,張貼了「小苔花」們根據課文《牛郎織女》繪成的連環畫。室外的牆壁上,我們上一期張貼了優秀習作《我的心愛之物》,稚嫩的文筆配上精美的圖片,圖文並茂,最後裝訂成冊。這一期大家搜集了為祖國努力奮鬥的名人資料,做成手抄報,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強國夢想。

     班級圖書角由兩名小管理員負責記錄,孩子們隨時可以借閱,久而久之,圖書角成了最受孩子們歡迎的地方。圖書角裡除了我們的推薦閱讀書目,還有小苔花們的佳作。寒暑假期間,學校布置了「小小出版商」活動,大家拍照、編輯、列印、裝訂……每一個文字,每一幅圖片,都記錄著「小苔花」們一個個精彩的瞬間,書寫著我們成長的足跡和記憶。

     一間小小的教室,承載大大的夢想。締造完美教室是我們追尋的夢想,是我和孩子們「心嚮往之」的詩和遠方。就這樣,我這個算不上完美的班主任,帶領著54個有夢想的孩子,出發了。

     本學期初,我給「小苔花」送了開學禮物:每人一塊書本形狀的橡皮。我讓大家猜一猜我的用意,大家爭先恐後地說:「書本形狀,是讓我們學好各科知識。」「是希望我們多讀書。」孩子們七嘴八舌地搶著說,我進一步啟發:「為什麼是橡皮呢?」大家沉默了片刻,思考起來。終於,王智涵說:「因為橡皮是用來擦掉錯別字的,老師是希望我們有了錯誤就要改正。」孩子們恍然大悟。那一刻,我知道他們理解了老師的良苦用心。

     我們設立了班級日曆,每個同學標註出自己的生日,在「小苔花」生日到來的那一天,大家一起為小壽星送上生日祝福。雖然沒有盛大的宴會,也沒有誘人的蛋糕,但是孩子們熱情高漲,小壽星更是激動萬分。我送給孩子的禮物,或是愛心賀卡,或是奮飛的紙鶴,或是小小的帆船,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句祝福語,孩子們卻期待不已。在《祝你生日快樂》的歌聲中,孩子們心與心的距離貼得更近了。

     晨誦,已成為我們日常的生活方式。第四單元檢測練習同學們普遍出錯,備受打擊,我也反思了一夜。第二天我帶領大家誦讀了《我只是個小小的聲音》,鼓勵大家樹立夢想,不要被一時的挫折打倒,要勇敢、自由地歡唱;我們讀《未選擇的路》,孩子們懂得了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要遵從自己的內心,選準目標,堅定地走下去;《把你自己的手當作枕頭》提醒大家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支無法翻譯的、屬於自己的歌,要時常靜下心來,傾聽自己的內心的聲音,獲得成長。

     暑假裡我們開始了「三個一」活動:每天一則名人名言,每晚一個成語故事,每周一次書法比賽。開學後每天寫一篇班級日記,同學們輪流記錄我們一起走過的日子。我們還舉行讀書交流會,分享從書中學到的科學小遊戲,結合課本編排了《將相和》課本劇,《少年中國說》集體朗誦,《牛郎織女》連環畫,感受了經典名著和傳統文化的魅力。我們積極參加各級徵文活動,崔玉琪的習作多次在報刊刊登,多名同學的文章在學校微信公眾號發表。

     我們還研發了班本課程。《經典詠流傳》帶領「小苔花」們傳唱古詩詞,激發了他們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提高了審美情趣。數獨課程開發了思維,鍛鍊了邏輯推理能力。

     在不知不覺中,孩子們享受著閱讀的快樂,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激發了主動參與的意識。一顆顆心靈就像花的種子,慢慢地萌芽,破土而出,悄悄地長葉、開花……

     教室,註定是一個生長中的部落和社會,註定是一個要形成自己的文化與規則的地方。為了增強同學們的規則意識和自律意識,我們民主選舉了班幹部,兩人一組作為值日班長,輪流管理日常的紀律、衛生工作。劃分了四人學習小組,分工負責本組的各科學習。我們還實行了「班幣」制度,根據每天的表現酌情加分,每五分可以獲得一分班幣,迄今為止已有多名同學獲得了二十分的班幣。班幣積累多了,可以換取「免做作業」「免做值日」「免罰卡」。李晨陽同學已經制定了要用班幣換一次免考的計劃。同學們下課打鬧的現象基本消除了,學習的積極性高了,慢慢地由被動模式轉變為主動模式了。

     新教育榜樣教師任敬華寫道:「教育不是管束人,而是發展人;教育不是死守課堂,而是走進生活;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溫暖人性;教育不是記住別人的思考,而是產生自己的生命體驗。」教育是什麼?是多年以後,把學過的東西忘記了,剩下的才是教育。擦亮每個日子,關注每個生命,締造完美教室,就是要努力地打開每一扇窗,讓新鮮的光芒透進來,溫暖每一個生命。總有一束光,專為你照亮!

相關焦點

  • 總有一束光,為你而亮 | 網師筆記
    總有一束光,為你而亮 | 網師筆記池俊玲 新網師 今天今天我再次聆聽了南通市學科帶頭人、南通市優秀班主任、海門市海南中學教科室主任龔錦輝的《總有一束光,專為你而亮》主題報告。他從「共讀,編寫共同的語言密碼」、「共寫,記錄精彩的生命軌跡」兩個方面講述了與學生共讀共寫的成長曆程。龔老師和我們分享了如何指導學生寫仿寫、寫心得、寫博客,如何周練、如何訓練微寫作等共寫經驗。三年的共讀共寫記錄了「海鷗班」初中的精彩生活。同時也告訴我們「只要行動,就有收穫!
  • 總有一束光,照亮過你的2020!
    郭成乾同學說:「年初看到了很多令人怦然心動的光,24小時不眠不休抗擊疫情的醫生護士們,在武漢急速建成醫院的工人們,他們用身體為市民構築了一道安全屏障,他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精神為我們照亮了生命的光」。李奇駿同學說:「2020年12月23日是我在外求學的101天,之前的我生活散漫,沒有目標沒有追求。
  • 一則有深度的教育小故事:父母是照亮孩子的一束光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我一直覺得不管經歷過什麼事,心中都要有一束光,這束光可以照亮自己,在你迷茫時,照亮你的前行之路。在我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中,心裡一直覺得我的媽媽就是我心中的一束光。幸好,我的媽媽經常會打電話與我聊天,讓我懂得知識的重要性,不然,現在的我,就不是身處大學的象牙塔裡,早就不知道在哪個工廠打工了,或者像一些小學同學那樣,都有自己的家庭了,這是我到現在都不敢想像的。因為我自己都還是個孩子,怎麼去承受家庭的責任和重擔呢?
  • 繁星丨像一束光 照亮別人也照亮前路
    晚上好,今天的繁星與您分享:像一束光 照亮別人也照亮前路00:0004:45近日,被評為「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63歲的張桂梅老師,堅守滇西貧困地區40多年,把「知識改變命運」的理念帶進大山,她創辦的華坪女高,是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公辦女子高中,12年來,已經有1800多名大山裡的女孩從這所學校走出,走進大學,走向她們更廣闊的人生。她說「為了她們走出大山,吃什麼苦我都願意。」
  • 童話是一束光,照亮我們心中的暗
    02 童話是一束光,照亮我們心中的暗人長大後,想像力漸漸消息,但是幼年卻是想像力「爆棚」的時候。童話就像一束光,照亮了孩子心中的暗,驅趕那些恐慌。有這些賞心悅目的插圖和有趣又耐人尋味的故事,孩子沒理由不喜歡它。
  • 【英烈家書】爸爸,您是照亮我人生道路的那束光
    《爸爸,您是照亮我人生道路的那束光》作者:張冰林爸爸:這是我第一次給您寫信,卻是您永遠收不到的一封信。2018年6月4號,是我終生難忘的一天。就在這一天,您告別了眷戀您的親人和戰友、告別了您所忠誠的事業,帶著許多牽掛、許多未曾了卻的心願,走了。
  • 照亮育人路的一束光——記沅陵縣鶴鳴山小學副校長陳芸
    沅陵縣鶴鳴山小學副校長、語文老師陳芸從教31年,她就像一束光,不僅照亮學生的求學路,更點亮了很多青年教師的育人路。由她探索創新的「探究式」閱讀教學模式曾在90年代末至2011年,在沅陵縣城鄉各學校廣泛推廣,深受師生好評。
  • 傷感虐心句子,你是我生命中的一束光,照亮了我孤寂的心!
    一、我喜歡看你回望著我微笑,這是我們經歷過的所有美好時刻加上我們經歷過的艱難。I love seeing you looking back at me and smiling,its all the great moments we've experienced plus the hardships we've gotten through.
  • 華晨宇的《微光》,就讓我是一道微光為你照亮
    華晨宇的每首歌曲我都有循環,但《微光》這首歌其實聽的次數不是很多,真正讓我感到這首歌的魅力是在華晨宇的鳥巢演唱會上,《微光》獨有的應援方式——當音樂響起,全場所有人關掉螢光棒,打開手機的手電筒,九萬人手上的點點微光匯聚,對著舞臺上的那個人唱著「就讓我是一道微光,能讓你擁有燦爛的鋒芒
  • 媽媽活成一束光,終會成就子女人生的燦爛千陽
    媽媽就像一束陽光,照亮我們前進的道路;媽媽就是一曲古箏,優美的旋律縈繞於心;媽媽就是一杯熱茶,溫暖的感覺暖人心窩。如果你有一個孩子,請先把自己活成一束光。清華才女張小桃在新書《你是孩子的光》:「如果媽媽敢於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並且有能力活成自己夢想中的樣子,自然就會在潛移默化中滋養孩子的心靈,慢慢塑造出一個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大。
  • 做蠟燭,還是春蠶,抑或一束光?
    本文約1600字  預計閱讀時間3分鐘很多教師喜歡做一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這又何嘗不可,但淚乾燭滅時,多了些許悲壯。我更願意做一束光,給周圍的人帶去一絲光亮,與教師朋友共同走上成長之路,雖然自己還沒有多大的能量。因喜歡寫作的緣故,結識了不少編輯老師,是他們的厚愛與鼓勵,讓我不斷用文字爬梳教育生活。
  • 王一博優秀、努力、謙虛、自律、象一束光照亮生命中所有的美好
    我老臉微紅但內心驕傲,因為他優秀、努力、謙虛、自律、真實不做作,象一束光,照亮生命中所有積極向上的美好。起因很簡單,為了與孩子有更好的交流,我決定關注一下她熱心的話題,結果就是毫無防備、心甘情願地掉進了《陳情令》的坑!這坑可真深、好在挺舒服,掉進去再也沒出來過,並且一粉還粉了2個人,王一博和肖戰。
  • 《你要活成一束光》:40封信,寫盡了對人生最好的忠告
    你是一樽月,就內心清朗。你是一束光,就前路坦蕩。曾經,寫信是一代人的甜蜜憂傷,是一種情結,一種精神歸依,更是一種懷舊情懷。在網際網路還不發達的時代,寫信是人與人之間最親密的溝通方式。《你要活成一束光》就收錄了李月亮和北辰寫的40封信,每一封信都是對人生的一份忠告;每一封信,都流露著他們對子女、父母、愛人、同事、朋友最真摯的情感,甚至陌生人,也為他祝福,願他能夠在漆黑的夜裡,勇敢前行。知道李月亮,是在朋友圈偶然讀到一篇她的文章,讀來讓人很感動,總有一些文字會觸動心底最柔軟的一角。
  • 閱讀是照亮靈魂的那束光——外研社六一中英文雙語閱讀書單
    兒童節即將到來,身處特殊時期,孩子沒法和小夥伴一起聚會、慶祝,也無法外出旅行,在這個不一樣的兒童節,陪孩子讀書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曾經有人說過,父母之於孩子,應該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閱讀就是照亮靈魂的那束光,父母則是光的源頭。
  • 法律界「狂徒」羅翔,他是一束光!
    來源:網絡2020年有一個詞格外火——「法外狂徒張三」。 而說出這個詞的人,一直坐在「厚大法考」的背景前,將刑法案例變成了一則則有趣的段子。讓枯燥、高冷的法律形象碎了一地。這個渾身散發魅力的男子就是羅翔,北京大學法學博士、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厚大法考」授課老師。
  • 他們是一束光 照亮每個學生優秀成長——聚焦西南大學銀翔實驗中學...
    如今,在西南大學銀翔實驗中學,就有一大群這樣的優秀教師,他們堅定、睿智、博學、有愛,如一束束光,為每個孩子點燃理想、照亮成長。 瀟瀟姐在教學上有自己獨特的方法:一是喜歡讓學生憑積分換「零食」:課堂表現或學科測驗,孩子們都有機會獲得獎勵卡,集齊五張卡可以兌換「零食包」。二是喜歡對每個孩子進行「面批」:她鼓勵學生寫階段總結,然後一一溝通,並在每篇總結後認真地寫下自己的建議和鼓勵。這兩種方式大大鼓勵了學生主動學習與思考。
  • Feng味佛山|她用「一束光」營造的色彩世界,治癒你的「小宇宙」
    沐畫裡 這是水彩畫家子喬的選擇,在她的畫筆下,"一束光"營造的色彩世界治癒了自己,也照亮了前路如果你也正忙碌、疲憊暫時停下手中的活吧,讓水彩「治癒」你的小宇宙作者:子喬faye沐畫裡藝術生活空間創始人、水彩畫家。
  • 復旦女神陳果:真正成熟的人,都活成了一束光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
  • 勵步老師說丨願你成為那束光
    「我們有時會覺得,作為幼兒老師,可能沒有做到這一層,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殊不知,當孩子的英語啟蒙老師,也會帶給孩子深遠的影響。正所謂愛屋及烏,回想我們小時候,是不是因為喜歡一個老師,就喜歡這個科目了,可見老師的吸引力何其重要。天使的笑臉總是讓人著迷,每一次走進課堂看到孩子們,無法不全身心的投入。其實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夙願,簡單而樸素,就是希望能讓孩子們喜歡英語。
  • 媽媽具備三大能力,才能活成一束光,把孩子成長的路照亮
    當一個有孩子的女人遭遇了不幸的婚姻,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將就著過,畢竟一個女人又要工作又要照顧幼小的孩子,其中的難處不是說說就能解決,選擇和丈夫離婚,一個人拉扯孩子長大的女性少之又少,也堪稱勇敢。史蒂芬妮為擺脫自己的貧困生活而心生絕望時,一度曾幻想著能擁有一個體貼的伴侶幫自己擺脫孤獨,能在難過的時候陪自己聊聊天,給自己一個溫暖的擁抱為自己療傷,但是每當和別人介紹的男人約會時,她發現似乎這些人能察覺到她強烈的想要尋找依靠的心,反倒嚇得都離她遠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