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布魯諾·貝特爾海姆(Bruno Bettelheim )在他的著作 《童話的魅力》中說:「童話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為兒童提供娛樂的同時,也啟發兒童認識自我,並推動它人格的發展。」
優秀的童話故事除了帶給孩子動聽的故事,滿足孩子對世界的想像,還讓孩子從那些幻想的童話故事裡無意識地獲得人格力量,習得人類智慧和美德,以協助孩子由內而外地成長。
人長大後,想像力漸漸消息,但是幼年卻是想像力「爆棚」的時候。
有的大人經常會說孩子怕黑、膽小,壞脾氣,其實那是因為孩子的想像力太過豐富,孩子相較大人更容易幻想孤獨、黑暗、恐懼,缺乏安全感,對生離死別、孤獨無助會產生焦慮、甚至絕望的情緒。而好的童話,能帶給孩子安全感,讓他們從幻想的故事看到希望,好童話通常會把積極的態度融入其中,給孩子一個圓滿、快樂的結局,讓孩子從故事的主人公身上,感受到努力向好的力量。
童話之所以會被孩子所喜歡,是因為它暗合了兒童與生俱來的被理解、被賞識的需求,童話裡的那些個正面人物恰恰給孩子這份代入感。童話就像一束光,照亮了孩子心中的暗,驅趕那些恐慌。
我原以為我的孩子喜歡的是科普類的繪本,以為男孩更喜歡那些機器人戰鬥機恐龍之類,不會對這種民俗童話故事產生多大的興趣,但是事實證明我錯了,當給孩子讀了《百年經典童話繪本·中國篇》,沒想到他立馬喜歡上了,尤其是那個《十二生肖的故事》,真是百聽不厭。
《百年經典童話繪本·中國篇》集合了中國的8個傳統故事,包括十二生肖的故事、虎姑婆、賣香屁、通獸草、好鼻師、白賊七、李田螺、人參娃娃,是我們這代人小時候曾經聽過的民間故事。
不過,這套書在保留故事精髓的基礎上,又融入了嶄新的元素。故事的情節更豐富也更有想像力,文字充滿趣味又富有韻律,而且讀來親切、通俗易懂;書中的圖畫更是多樣化,每本均採用中國傳統美術的風格,但是採用了多種繪畫工藝手法。
如:《十二生肖的故事》和《虎姑婆》應用了紙雕工藝,《李田螺》像木刻套色版畫,《賣香屁》是皮影技法,《通獸草》則是水彩卡通畫風格。這些精美的圖畫給孩子藝術薰陶,是對孩子的美育。
有這些賞心悅目的插圖和有趣又耐人尋味的故事,孩子沒理由不喜歡它。
賣香屁
童話故事為古老的困擾提供了一種逃避的方式,為人們的雄心和願望提供了滿足和安慰。
《百年經典童話繪本·中國篇》裡的每一個童話故事,都有一個中心哲理。它讓孩子看到了好與壞,明辨是非。
《白賊七》的故事告訴孩子通向終點的路永遠沒有捷徑,唯有勤勉向上才是正道。遊手好閒的白賊七隻花不賺,因小失大。
白賊七
《好鼻師》有點像匹諾曹,謊話說了一百遍,雖然鼻子不會變長,但是別人對他的信任卻大打折扣。故事告訴孩子要學會誠實,腳踏實地。
《人參娃娃》裡那個想不勞而獲的員外得到了處罰,而勤勞善良的小活用自己的雙手改變了生活,而且他懂得感恩,所以會比別人獲得更多的幸運。
……
每一則都是動聽的故事,蘊含著人生智慧,體現我們民族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念,它們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的,它們是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和孩子的文化遺產,是我們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之根。
孩子聽著《百年經典童話繪本·中國篇》裡這些從前的故事,在心中播種下傳統文化和正確價值觀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