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植物和它們的「光合工廠」

2021-02-19 中科院之聲

太陽能是生物圈最主要的能量來源,光合作用是將太陽能轉換為化學能的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活動過程。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利用太陽光能,將水和二氧化碳合成為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在此過程中完成光能向化學能的轉換並同時釋放出氧氣。

忘記公式的讀者們,請看下圖複習一下。

光合作用的研究始於兩百多年以前,經過幾代科學家的不斷探索,現在人們對光合作用的研究已經深入到了分子和原子水平。

科學家告訴我們,光合作用是在植物細胞內的一個被稱為葉綠體的「光合工廠」中完成的。你看過電影《查理和他的巧克力工廠》麼?這個「光合工廠」就跟巧克力工廠一樣,有不同工種的工人在忙碌工作著。這些工人是非常多的蛋白質和色素分子的複合物。他們組成一條「流水線」,通過分工和合作共同完成複雜的光合作用反應過程。為了合成一分子的葡萄糖,植物需要數十種不同的蛋白質「工人」以及眾多的色素分子「工人」及其它輔助工人來協同工作。

《查理和他的巧克力工廠》劇照

《查理和他的巧克力工廠》劇照

位於這條「流水線」最上遊,也是最核心的部門是一個被稱為「光系統II-捕光複合物II」的超級分子機器。

這個機器可厲害了,它的裝配複雜而且巧妙。它是一個由約三十個蛋白質和數百個色素分子組成的超級複合物,主要由捕光元件和光電轉換元件這兩個部分組成。其中,捕光元件位於外周,主要負責吸收光能。光電轉換元件就在核心,負責裂解水分子釋放氧氣、電子和氫離子。這兩個「元件」精巧地組裝在一起,使得光能的吸收、傳遞和轉換過程緊密偶聯,從而高效完成光電轉換和裂解水產生氧氣的反應過程。

但是,這些元件是如何協同工作的?科學家一直在探索,並且在絞盡腦汁想辦法去了解那個超級分子機器的結構。

然而,要研究這個機器的結構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因為它是一個嵌在膜內的超大複合物,自身不穩定且提取純化非常困難。最近,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常文瑞/李梅研究組、章新政研究組與柳振峰研究組通力合作,獲得了來源於豌豆的光系統II-捕光複合物II超級複合物樣品,研究表明這是一個完整的可以吸收和轉換光能,並有裂解水釋放氧氣功能的超分子機器。經過不懈努力,該研究團隊最終應用單顆粒冷凍電鏡方法解析了這個超級複合物的高解析度三維結構。

也就是說,我們的科學家終於得到了這個超級分子機器的樣品,還利用這個樣品解析了超級分子機器的三維結構!

植物光系統II-捕光複合物II超級複合物二體結構(螺旋表示蛋白骨架,棍狀表示色素分子;其中洋紅色和灰色顯示的是二體的核心複合物(「光電轉換元件」),外側的5個捕光複合物(「捕光元件」)則分別用橙色、紫色、黃色、綠色、青色顯示)。


現在,我們終於能清清楚楚地看到這臺超級機器的結構了。你看,這是一個分子量高達到1.4兆(140萬)道爾頓(註:每個碳原子的原子量約為12道爾頓)的二聚體複合物。其中每個單體包含有28個蛋白質亞基,並且有超過200個不同的色素分子和輔因子有序地鑲嵌在其中。也就是說,這個超級機器裡,包括有28個蛋白質「工人」和超過200個不同色素分子「工人」在共同工作,還包括好多的輔因子「工人」。

在這個機器的外圍,有多達五個不同的外部捕光「元件」(包括CP29、CP26、CP24和兩種LHCII)與核心「光電轉換元件」的不同部位巧妙地組裝在一起,確保不同「元件」中的色素分子相互靠近,從而建立起多條有效的能量傳輸途徑。

根據這個三維結構,科學家們闡明了「光合工廠」工作的過程中,捕光元件和光電轉換元件是怎麼對接和組裝的,還揭示了植物在弱光條件下高效捕獲光能和傳遞能量的結構基礎。

該項研究成果對於光合作用機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及潛在的應用價值,有助於理解光合作用過程中太陽能是如何被吸收、傳遞和轉換的原理,並可為人工模擬光合作用的應用研究提供具有啟發性的自然界範本。

來源: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相關焦點

  • 氧電極應用-景天酸代謝途徑植物的光合研究
    具有這種途徑的植物被稱為CAM植物。在其所處的自然條件下,氣孔白天關閉,夜晚張開。它們具有此途徑,既維持水分平衡,又能同化二氧化碳。途徑的特點是:在夜間細胞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作為二氧化碳接受體,在PEP羧化酶催化下,形成草醯乙酸,再還原成蘋果酸,並貯於液泡中;白天蘋果酸則由液泡轉入葉綠體中進行脫羧釋放二氧化碳,再通過卡爾文循環轉變成糖。
  • 光合農業:新時代中國農業發展方向和路徑
    光合農業是農業發展的方向,農業發展一定要走光合農業之路。那麼什麼是光合農業呢?凡是通過提高日光能吸收率,增強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又不會汙染食品、空氣、土壤和環境,使農業增產、使農作物品質改善的農業就是光合農業。構成光合農業的元素主要有土、肥、水、種、陽光、溫度、二氧化碳。此外,影響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還有農作物的密度、農作物的保護和管理。
  • 為什麼綠色植物不能吸收綠光進行光合作用?
    植物分布廣泛,從汪洋大海到巖石礦洞,從森林草原到沙漠戈壁,都能見到它們的身影。以光合總量作為參考,植物無疑是光合作用的「老大哥」。 植物的祖先通過與藍藻內共生,形成了含有葉綠體的質體,並獲得了吸收太陽能將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即光合作用的能力。
  • 複習六綠色植物的蒸騰、光合、呼吸作用
    根據a、c點光合作用強度的差異可知,增加光照強度有利於提高農作物產量D.圖四曲線可以表示綠色植物在夏季晴天高溫時蒸騰作用強度的變化情況5.如圖所示,將原來置於黑暗環境中的綠色植物移至光下後,CO2的吸收量發生改變,下列各項敘述正確的是(  )
  • 【實小快車道】「光合能量,綠動校園」 ——-光合小將綠色親子遊園會
    5月24日上午,鄞州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開展了「光合能量,綠動校園」——光合小將綠色親子遊園會主題活動。一大早,光合小將們就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了學校,看著一個個躍躍欲試,信心滿滿。在簡單介紹活動規則後,米口袋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向小將們發放了積分卡,宣布活動開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熱鬧非凡的遊園現場吧!
  • 研究發現:植物最喜歡藍色,為何它們卻是綠色的?
    植物是什麼顏色呢?這個問題顯然上幼兒園的小朋友都會回答出來,自然界中,植物最常見的顏色就是綠色,初中的生物課本中也曾經告訴我們:植物普遍是綠色,和它們的葉綠素有關。那麼,這是不是代表,植物最喜歡的顏色就是綠色呢?
  • 昆明植物所植物適應波動光強的光合調控機制研究獲進展
    當光強突然增加時,植物葉片吸收的過剩光能較易造成光系統I活性損傷,影響植物生長。因此,波動光強是植物遭受的自然光照脅迫之一。揭示植物葉片在波動光強下的光合調控策略,對理解植物適應自然光照具有重要意義,在農作物增產方面也具有潛力。傳統理論認為,環式電子傳遞這一替代電子傳遞途徑是被子植物在波動光強下保護光系統I活性的主要調控機制。
  • 2018教資物理:「總光合」、「淨光合」傻傻分不清楚?
    「總光合」、「淨光合」傻傻分不清楚?在教師資格生物學科筆試中,光合作用出簡答題(填空)的頻率非常高。做光合和呼吸方面題的時候,有一個重要的公式:總光合速率=淨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如圖所示。總光合作用速率(又稱真、真正、實際光合作用),是指一段時間內植物體內進行光合作用的總量;如果題幹中明確的給出了「總光合」、「真正光合」、「實際光合」等字眼,那麼就可以直接確定。淨光合作用速率(表觀光合作用),是指一段時間內植物體內發生光合作用的總量減去呼吸作用的量。同樣,如果直接給出那就不需要判斷了。
  • 科學網—「人工葉綠體」讓光合磷酸化更高效
    太陽能如今是全球共同關注的新能源及清潔能源,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又能夠將光能進行有效的固定,實現光能到化學能的轉變。隨著對光合作用過程理解的不斷加深,越來越多的科研工作者開始模仿光合作用中的一系列過程,實現能量轉化,使得能量得以儲存、利用。 光合磷酸化,從光能到化學能 人類對於光合作用的認識在過去的兩百年中不斷加深。
  • 為什麼自然界中的植物以綠色為主?從進化論的角度怎麼解讀?
    隨著近日來溫度的升高,自然界中的各種植物都開始盛開,活力四射,一切都看起來都生機盎然。當你想到「植物」時,第一反應是綠色,還有我們常說「綠色植物」,而不是「藍色植物」或者是「紅色植物」,在大自然裡絕大多數的植物都是綠色的,那麼就有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了,為什麼自然界中的植物都是以綠色為主呢?
  • 光合參數與螢光參數之間的關係
    光合參數與螢光參數之間的關係   光合參數和螢光參數往往會同時出現在光合研究的相關文獻中。一般來看研究光合生理的實驗都要有光合參數也有螢光參數,數據才顯得完整。近年來隨著高精度、高時間解析度的螢光儀(如英國Hansatech公司的FMS-2螢光儀,Handy PEA植物效率儀)的問世,兼且螢光儀以其測定方便,快捷,數據量大等優點很快受到廣大科研工作者的青睞。涉及螢光參數的文獻也越來越多。甚有些不太清楚的人甚說螢光參數就可以完全代替光合參數,不用測定光合直接測定螢光參數就可以。然而光合和螢光之間究竟是怎麼樣的關係呢?我們實驗的時候怎麼選取呢?
  • 【植物知識】光合作用
    ,經過光反應和碳反應,利用光合色素,將二氧化碳(或硫化氫)和水轉化為有機物,並釋放出氧氣(或氫氣)的生化過程。 光合作用|作用原理 植物與動物不同,它們沒有消化系統,因此它們必須依靠其他的方式來進行對營養的攝取,植物就是所謂的自養生物的一種
  • 上海交大青年教授提出光碟機動「細胞工廠」:以CO₂代替葡萄糖,碳中和的同時高效產出高值化合物|專訪
    關於合成生物學的應用,倪俊表示非常廣泛,細胞工廠就是一個典型應用,通過對微生物的改造來定向生產人們需要的產物。比如用微生物生產可降解塑料,從而避免化工塑料對環境的汙染;再比如用微生物生產青蒿素,可以大幅降低製造成本等等。而光合細胞工廠,可看作是傳統細胞工廠的升級版。「光合細胞工廠是基於光合微生物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合成生物技術。」
  • 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植物工廠雪山果和爆漿櫻桃番茄上市
    12月9日,烏魯木齊完全籠罩在白色冰雪中,位於高新區(新市區)植物工廠坐落於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北區工業園內高新區(新市區)植物工廠的雪山果和爆漿櫻桃番茄全面已經成熟了,沙瓤多汁、玲瓏剔透、顆顆新鮮、爆甜、爆汁、爆好吃,烏魯木齊市民可嘗鮮啦。
  • 2020年中考生物輔導講義:綠色植物是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1
    >   1、光合作用公式     光能     二氧化碳+水———→有機物(貯存能量)+ 氧     葉綠體     2、呼吸作用公式     有機物 + 氧———→ 二氧化碳 + 水+能量     3、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
  • 華南農大「葉綠素螢光和植物表型論壇」圓滿結束
    接下來,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陳貽竹研究員以「用正確測定的葉綠素螢光參數來正確的分析和理解光合行為」為題,詳細介紹了植物光合行為的一些基本概念、葉綠素螢光參數的生物學意義和測量中經常遇到的一些問題,並舉例進行了說明。
  • 中國科學家完成「奇葩」光合物種硅藻首個光合膜蛋白結構解析研究
    硅藻的細胞結構和葉綠體形態。a:中心綱硅藻(中心對稱的矽質細胞壁);b:羽紋綱硅藻(兩側對稱的矽質細胞壁);c:三角褐指藻細胞中緊湊的細胞核(靛藍色)、線粒體(紅色)和葉綠體(綠色)排布;d:南極海冰中的硅藻。
  • 植物生長用LED光照標準進展及體系建議
    ,存在低生物光效、高能耗和高運行成本的不足,以人工光植物工廠為例,光源能耗費用約佔系統運行成本的40%~60%。相對於傳統照明,LED光源能形成與植物光合作用及其形態建成基本吻合的光譜吸收峰值,具有效率高、耗能小、無汞汙染、精準波長、系統智能可控等優點,系統節能達50%以上,在溫室補光、植物組培、植物工廠以及遺傳育種等眾多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本文梳理了植物生長用LED光照的標準進展, 並探討植物生長用LED照明標準體系框架。
  • 藻類植物如何為民所用?
    而讓藻類及植物為我所用、為民所用的夢想讓他沒辦法停下腳步。在投入科研的第30個年頭,他為自己和團隊又定下了新的目標,從此踏上一條更加崎嶇難走的基礎原創研究與產業化應用之路。 開拓衣藻光合細胞工廠 藻類有什麼用途?對很多普通老百姓來說,他們或許會有這樣的疑問。
  • 實驗室常用的三款植物生理儀器,你知道嗎?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植物生理學的研究逐漸開始深入到植物內部的微觀世界,而此時就需要藉助各種各樣的植物生理儀器,來助力植物生理學研究的發展。其實植物生理學研究和人類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就比如,植物的一大類別農作物,農作物是人類食物的主要來源之一,通過研究植物生理學,可以有效地改善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那麼,實驗室常用的幾款植物生理儀器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