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教資物理:「總光合」、「淨光合」傻傻分不清楚?

2020-12-22 江西中公教師諮詢

「總光合」、「淨光合」傻傻分不清楚?

在教師資格生物學科筆試中,光合作用出簡答題(填空)的頻率非常高。做光合和呼吸方面題的時候,有一個重要的公式:總光合速率=淨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如圖所示。

只要出現計算,基本都離不開這個公式。公式本身很簡單,呼吸作用的量通常也都很容易判斷出來,但總光合與淨光合卻總是傻傻分不清楚,那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一般來說,兩個部分會考察到總光合與淨光合的區分:第一種是在問題中,區分出題目要我們求的是什麼光合速率;第二種就是在題幹中,給的條件是淨光合速率還是總光合速率必須要明確,分析好後才能做題。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到底什麼是總光合速率,什麼又是淨光合速率。

總光合作用速率(又稱真、真正、實際光合作用),是指一段時間內植物體內進行光合作用的總量;如果題幹中明確的給出了「總光合」、「真正光合」、「實際光合」等字眼,那麼就可以直接確定。

淨光合作用速率(表觀光合作用),是指一段時間內植物體內發生光合作用的總量減去呼吸作用的量。同樣,如果直接給出那就不需要判斷了。

但是大多數沒有那麼明確,題目中主要以兩種方式呈現,一種是氣體的變化量,另一種是有機物的變化量。我們也從這兩個方向來看下怎麼區分總光合速率和淨光合速率。

二、有機物含量的變化

總光合作用速率:植物葉綠體產生、製造、合成有機物(或葡萄糖、澱粉等)的量;植物光合作用產生、製造、合成有機物(或葡萄糖)的量。

淨光合作用速率:植株、葉片積累或增加的有機物(或葡萄糖、澱粉等)的量。

看了這些如果還不太明確,那我們就結合下面的題目再來詳細講解下。

注意:植物、葉片和葉肉細胞的淨光合併不完全相同,因為植物除了能進行光合作用的葉片中的葉肉細胞外,還有其他的不能光合作用只能進行呼吸作用的部分,如根和成熟的莖等。也就是淨光合量一般來說:葉肉細胞>葉片>植株。

例題:

將一株長勢良好的馬鈴薯植株置於密閉玻璃罩內培養,並將整個裝置置於室外,如圖表示玻璃罩內

濃度一天的變化情況(假設植株未進行無氧呼吸)。請回答下列問題:

(1)高等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消耗ADP的具體場所是 ________。進行有氧呼吸產生

的具體場所是 ________。

(2)一天中,密閉玻璃罩內植株在________(填時間)積累的有機物最多。

(3)在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的情況下,進行如下實驗:實驗前該植物質量為R mg,暗處理1 h,測得其質量為(R-p)mg,隨後立即光照1 h,測得其質量為(R+q)mg。則該植物葉片在光照時的總光合速率________mg/h。

(4)該植株在圖中________(填「D點之前」、「D點」或「D點之後」)開始進行光合作用。

(5)G點條件下,該植物葉肉細胞內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填「大於」、「等於」或「小於」)呼吸作用速率。

【答案】(1)葉綠體基粒(類囊體薄膜)線粒體基質

(2)18 h

(3)2p+q

(4)D點之前

(5)大於

【解析】(1)光合作用的光反應階段消耗ADP,生成ATP,光反應發生在葉綠體基粒即類囊體薄膜上。在線粒體的基質中完成有氧呼吸的第二階段,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丙酮酸和水反應產生

和[H]。

(2)由題圖可知,18 h

濃度最低,表明此時植物積累的有機物最多。(這兩個量指的都是淨光合)

(3)實驗前該植物質量為R mg,暗處理1 h,測得其質量為(R-p)mg,黑暗條件下只進行呼吸作用,所以呼吸速率就是p mg/h;立即光照1h,測得其質量為(R+q)mg,從(R-p)到(R+q)屬於植株有機物的增加量,也就是淨光合作用速率,那麼淨光合速率=(R+q)-(R-q)=q+p(mg/h),則總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淨光合速率=p+(q+p)=(2p+q)(mg/h)。

(4)D點代表植物的光合作用強度等於呼吸作用強度,故D點之前已開始進行光合作用,之前玻璃罩內

還在增加的原因是光合作用小於呼吸作用,植株仍然向外釋放

(5)G點代表植物的光合作用強度等於呼吸作用強度(淨光合為0),植株的光合作用主要由葉肉細胞完成,而所有細胞都要進行呼吸作用,只有植物葉肉細胞內光合作用速率大於呼吸作用速率(淨光合大於0),才能保證整個植株的光合作用強度和呼吸作用強度相等。

更多資料點擊這裡:

相關焦點

  • 光合參數與螢光參數之間的關係
    光合參數與螢光參數之間的關係   光合參數和螢光參數往往會同時出現在光合研究的相關文獻中。一般來看研究光合生理的實驗都要有光合參數也有螢光參數,數據才顯得完整。甚有些不太清楚的人甚說螢光參數就可以完全代替光合參數,不用測定光合直接測定螢光參數就可以。然而光合和螢光之間究竟是怎麼樣的關係呢?我們實驗的時候怎麼選取呢?什麼時候用光合參數什麼時候用螢光參數呢?   葉綠素螢光產生的基本原理:
  • 光合資訊|世界零距離
    PS-CC2018年11月13日,光合集團赴美參加IAAPA世界主題樂園展會。多家國際知名公司,對光合集團引入國際資源、與國際城市相互合作的創新性、系統化大設計方案給予了高度評價,同時對光合所從事的國際資源整合、與大設計相結合的全球化城市品牌生態運營戰略表示高度讚揚,並表現出濃厚興趣。雙方就深度業務合作達成了戰略共識。
  • 氧電極應用-景天酸代謝途徑植物的光合研究
    景天酸代謝途徑植物的光合研究   背景資料:   景天酸代謝途徑(crassulacean acid metabolism pathway,CAM途徑),指生長在熱帶及亞熱帶乾旱及半乾旱地區的一些肉質植物(早發現在景天科植物)所具有的一種光合固定二氧化碳的附加途徑。
  • 科學網—揭示光合效率提高的電子鏈重構機制
    本報訊(記者黃辛)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微生物代謝國家重點實驗室許平團隊在利用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生產化學品研究方面又獲突破,揭示了光合效率提高的電子鏈重構機制
  • 揭示水稻主要光合電子傳遞蛋白OsFdI對水稻生長發育的影響
    該研究首次明確並揭示了水稻主要光合電子傳遞蛋白OsFdI對水稻生長發育的影響,為闡明水稻不同鐵氧還蛋白(Ferredoxin,Fd)在調控光合電子向下遊代謝途徑分配的分子機制奠定了基礎。  Fd廣泛存在於各種植物、動物及微生物體內參與電子傳遞。
  • 綠色植物和它們的「光合工廠」
    科學家告訴我們,光合作用是在植物細胞內的一個被稱為葉綠體的「光合工廠」中完成的。你看過電影《查理和他的巧克力工廠》麼?這個「光合工廠」就跟巧克力工廠一樣,有不同工種的工人在忙碌工作著。這些工人是非常多的蛋白質和色素分子的複合物。他們組成一條「流水線」,通過分工和合作共同完成複雜的光合作用反應過程。
  • 上海交通大學揭示光合效率提高的電子鏈重構機制
    《中國科學報》報導 本報訊(記者黃辛)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微生物代謝國家重點實驗室許平團隊在利用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生產化學品研究方面又獲突破,揭示了光合效率提高的電子鏈重構機制。該成果近日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於《德國應用化學》。光合效率對於食品安全、能源供給和氣候變化至關重要。
  • 光合農業:新時代中國農業發展方向和路徑
    通過加強管理和保護使綠色植物不受病蟲害的侵襲,使之能最大限度地吸收日光能,進行光合反應。  光合農業與化學農業有著本質的區別:光合農業是靠提高日光能利用率,增強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來達到使農業增產、使農作物品質改善的目的。化學農業是靠使用化肥、農藥來達到使農作物增產的目的,化學農業在使農業增產的同時造成了農產品、空氣、土壤和環境的汙染。
  • 光合實驗室國內首家櫥窗概念店在成都萬象城開業
    2014年12月23日,國內首家設計師品牌創意花藝店——光合實驗室(需求面積:40-80平方米)SHOW CASE櫥窗概念店亮相成都萬象城。開業當天,光合實驗室帶來了2014聖誕全新花藝作品及2015新春花藝趨勢發布,把獨創的「Floshion時尚花藝重構」概念玩到極致。
  • 上海交通大學揭示光合效率提高的電子鏈重構機制—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黃辛)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微生物代謝國家重點實驗室許平團隊在利用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生產化學品研究方面又獲突破,揭示了光合效率提高的電子鏈重構機制
  • 「光盒物倉」上海西岸首展 光合機構&泛域設計
    入口處收藏自日本的紅木宮殿形鳥籠,收藏者也是本次展覽藝術設計與陳列總創意的陳耀光,在陳設上特做了生命主題的裝置。「籠內放入陶藝家的白瓷鳥,以及全球各地收集的各種材質的蛋形擺件,鳥籠不再束縛生命,只留下現場光盒子內部的鳥的剪影」。使得這件典藏重器變得讓人輕鬆愉悅,同時也重塑和表達了光合機構對人文的理解。▲ 典藏品《朱漆高臺底座大銅缽》,觀眾用木槌敲擊後,發出低沉持久的共鳴聲。
  • 高一光合作用知識點總結
    高一光合作用知識點總結  光合作用知識點總結  一.知識網絡:  1.  2.光合作用受光照強度、CO2濃度、溫度等影響,圖中4條曲線(a、b、c、d)為不同光照強度和不同CO2濃度下,馬鈴薯淨光合速率隨溫度變化的曲線。a光照非常弱,CO2很少(遠小於0.03%);b適當遮蔭(相當於全光照的1/25)CO2濃度為0.03%,c全光照(晴天不遮蔭),CO2濃度為0.03%;d全光照,CO2濃度為1.22%。
  • 騰訊發起「光合計劃」 推動「百千萬」三大目標落地
    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正式宣布發起智能教育「光合計劃」(以下簡稱「光合計劃」),在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的指導下,由騰訊教育牽頭,攜手各級院校、教育管理部門,以及VIPKID、洋蔥數學、拓思德、培生教育、火花思維等數十家生態合作夥伴共同推進。「讓技術既能『落得下去』,還要『用得起來』。
  • 【實小快車道】「光合能量,綠動校園」 ——-光合小將綠色親子遊園會
    5月24日上午,鄞州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開展了「光合能量,綠動校園」——光合小將綠色親子遊園會主題活動。一大早,光合小將們就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了學校,看著一個個躍躍欲試,信心滿滿。在簡單介紹活動規則後,米口袋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向小將們發放了積分卡,宣布活動開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熱鬧非凡的遊園現場吧!
  • 上海交大許平教授團隊揭示光合效率提高的電子鏈重構機制
    這是許平教授團隊在利用藍藻光合生產C3平臺化合物(Green Chemistry, 2015, 17, 3100–3110)和天然產物(Green Chemistry, 2016, 18, 3537–3548)之後,在利用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生產化學品研究方面的又一重要突破。博士後倪俊,博士生劉洪玉和副研究員陶飛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 增加卡爾文-本森循環的酶活性,會降低光合嗎?
    在改良的實踐中,自2001年Miyagawa等通過在菸草中過表達SBPase/FBPase的手段成功增加了菸草的光合和生物量以來 (Miyagawa et al., 2001),人們多次嘗試了將CBC中的酶以單個或者多個組合方式在植物中過表達,試圖通過增加CBC中的酶含量來促進CBC的CO2固定效率,並最終實現植物光合能力和生物量的提高。
  • 2020​光合年末感恩回饋——簡快智慧父母開班啦!
    您是否也有以下困惑:為什麼孩子雖然愛我,卻和我不親近呢?為什麼孩子老是發脾氣,問他原因他又不說呢?為什麼我在外面事業有成,回家卻管教不了孩子呢?為什麼我很想用愛來教育孩子,孩子卻不聽話?孩子總被老師投訴,對此我該怎麼辦呢?
  • Nature:噬藍藻體中也存在光合體系-I
    像植物葉綠體一樣,海洋藍細菌的光合作用膜也含有兩個光合體系:光合體系-II(PSII)調控電子從水到質體醌(亦稱葉綠醌)的轉移,而光合體系-I(PSI)調控電子從質體藍素向鐵氧化還原蛋白的轉移,從而減少以NADPH(還原型輔酶Ⅱ)形式固定CO2所需能量。
  • 科學網—「人工葉綠體」讓光合磷酸化更高效
    光合磷酸化,從光能到化學能 人類對於光合作用的認識在過去的兩百年中不斷加深。1779 年,荷蘭科學家 Jan Ingen housz發現光是起到使空氣變好的必要條件,打開了人類認識光合作用的大門。1915年的諾獎獲得者、德國化學家Richard Martin Willst?
  • 昆明植物所植物適應波動光強的光合調控機制研究獲進展
    揭示植物葉片在波動光強下的光合調控策略,對理解植物適應自然光照具有重要意義,在農作物增產方面也具有潛力。傳統理論認為,環式電子傳遞這一替代電子傳遞途徑是被子植物在波動光強下保護光系統I活性的主要調控機制。根據光合電子傳遞模型,水-水循環的上調和光系統II活性的下調可減少光系統II到光系統I的電子傳遞,避免光系統I活性受到波動光強的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