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正式通知利害關係人參加複議程序屬嚴重程序違法結果應撤銷

2020-12-19 今日活法

裁判要旨

公民針對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有異議的,有權在法定時間內依法提起行政複議。行政機關在行政複議中可能作出不利複議決定時,應當採取適當的方式通知其利害關係人參加行政複議,否則構成嚴重違反法定程序,作出的行政複議應當被撤銷。

生效裁判

張成銀訴徐州市人民政府房屋登記行政複議決定案《最高人民法院公報》 2005年第3期

原告:張成銀

被告:江蘇省徐州市人民政府

第三人:曹春芳

第三人:曹春義

法院查明:曹春義、曹春芳系兄妹關係。二人之父早逝,一直隨其母曹陳氏居住在徐州市民安巷31號,該住處原為3間東草房和1間南草房。1954年,張成銀與曹春義結婚後遷入民安巷31號居住。1961年左右,曹春芳出嫁,搬出民安巷31號。1986年1月30日,曹陳氏去世。在曹陳氏與兒媳張成銀及其家庭成員共同居住生活期間,民安巷31號的原住處經翻建和新建,先後形成了磚木結構、磚混結構的房屋計7間。其中磚混結構的3間東屋,是1981年12月以張成銀的名字辦理了第2268號建築工程施工執照,在原3間東草房的基礎上翻建而成。1988年5月31日,張成銀向徐州市房產管理機關提出為其辦理民安巷31號的上述7間房屋產權和土地使用權登記的書面申請。徐州市鼓樓區房地產登記發證辦公室根據張成銀提交的申請材料,經調查後於1988年9月28日為張成銀填發了鼓房字第1741號房屋所有權證,並加蓋徐州市人民政府的印章,將199.78平方米的國有土地使用權登記為張成銀使用。此後,民安巷31號的房屋又歷經1991年的新建、1994年的擴建、1997年的贈與和1998年的新建,徐州市房產管理機關經公告徵詢無產權異議後,相應為張成銀辦理了產權登記,頒發了房屋所有權證。徐州市土地管理局亦於1996年12月3日向張成銀頒發了國有土地使用證。2002年,張成銀位於民安巷31號的房屋被依法拆遷。2003年10月28日,曹春芳向徐州市人民政府申請行政複議,請求撤銷1988年將民安巷31號房屋產權和土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給張成銀的具體行政行為。徐州市人民政府於2004年4月29日作出了徐政行決[2004]24號行政複議決定:確認徐州市房地產管理局(被申請人徐州市房產管理局前身)將民安巷31號房屋產權及國有土地使用權確權給張成銀的具體行政行為違法。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認為:行政複議法雖然沒有明確規定行政複議機關必須通知第三人參加複議,但根據正當程序的要求,行政機關在可能作出對他人不利的行政決定時,應當專門聽取利害關係人的意見。本案中,複議機關審查的對象是頒發鼓房字第1741號房屋所有權證行為,複議的決定結果與現持證人張成銀有著直接的利害關係,故複議機關在行政複議時應正式通知張成銀參加複議。本案中,徐州市人民政府雖聲明曾採取了電話的方式口頭通知張成銀參加行政複議,但卻無法予以證明,而利害關係人持有異議的,應認定其沒有採取了適當的方式正式通知當事人參加行政複議,故徐州市人民政府認定張成銀自動放棄參加行政複議的理由欠妥。在此情形下,徐州市人民政府未聽取利害關係人的意見即作出於其不利的行政複議決定,構成嚴重違反法定程序

相關焦點

  • 最高法院判例:行政複議機關未將利害關係人列為第三人違反正當程序原則——夏科新訴撫順市政府與高海清撤銷林權證認定意見行政複議決定案
    儘管《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複議法》第十條第三款規定利害關係人「可以」作為第三人參加行政複議,但是,根據程序正當原則,複議機關應當聽取利害關係人的意見。未將利害關係人列為行政複議第三人聽取其意見的,違反正當程序原則,屬於違反法定程序的情形。
  • 有權提起撤銷之訴的「第三人」是否包括執行程序中的利害關係人?
    有權提起撤銷之訴的「第三人」是否包括執行程序中的利害關係人?「第三人」限定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第三人,上述規定中的「第三人」應指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有獨立請求權或者雖沒有獨立請求權但案件處理結果同他有法律上利害關係的民事主體,而並非執行程序中的利害關係人或案外人。
  • 「以案釋法」正當程序原則在行政程序中的獨立價值
    裁判要旨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行為,存在未依法舉行聽證,未遵守迴避原則,作出不利行政行為時未聽取利害關係人的陳述、申辯等違反正當程序原則的情形,應屬程序嚴重違法,若撤銷該行政行為不會給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法院應依照行政訴訟法第七十條第(三)項的規定判決撤銷並責令行政機關重新作出行政行為
  • 最高院:所謂「利害關係」仍應限於法律上的利害關係,不宜包括反射性利益受到影響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該通知內容涉及項目名稱、主要功能及建設內容、項目選址、項目總投資及資金籌措、有效期等五個方面。劉廣明於2016年1月通過信息公開的方式取得了上述通知,認為該通知將其位於江蘇省張家港市錦豐鎮福利村悅豐片一、二組擁有承包經營權的土地納入其中,該通知存在重大違法情形,遂向張家港市政府提起行政複議,要求確認違法並予以撤銷。
  • 解僱員工未通知工會 法院:程序違法
    而由於對相關規定不重視或不了解,許多企業在與員工解除勞動關係時,也會因為程序違法,需要支付員工賠償金或者恢復勞動關係。   解除勞動關係前需通知工會的義務,就是常被忽略的一項。   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前,企業應當事先將理由通知工會。而現實中,由於種種原因,很多企業和公司並沒有建立工會,自然也沒有履行上述義務,導致糾紛產生。
  • 案外人申請撤銷民事調解書適用程序淺析
    為增強對違法調解的規制,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增加了第三人撤銷之訴的規定,賦予了案外人對損害其民事權益的調解提起改變或撤銷之訴的權利,既暢通了案外人權利救濟的法律渠道,又有利於對違法調解的發現及規制。該條規定:「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認為有獨立請求權的,有權提起訴訟。
  • 判例:廣告類投訴舉報與處理行為之間不具有利害關係
    馬某不服,於同年5月26日向市場監管總局郵寄《行政複議申請書》,複議請求為:依法撤銷涉案告知單,依法認定涉某市場監管局屬轄24家網站及國內其餘22家網站經營者違法責任及連帶賠償責任。市場監管總局於2019年5月27日收到,後向某市場監管局作出《行政複議答覆通知書》,某市場監管局於同年6月27日作出《行政複議答覆書》,並將該答覆書及證據材料送達市場監管總局。
  • 拆遷律師:不依照法律程序拆除養殖場,屬違法行為嗎?
    2017年12月10日,邯鄲市復興區彭家寨鄉人民政府向張先生下發《拆除違章建築的通知》,通知內容為:「根據省、市有關「雙違」整治文件要求,復興區委、區政府決定對趙王遺址周邊環境進行綜合整治,你戶在未取得任何手續的情況下,擅自佔有土地違法建房,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有關規定,責令你單位3日內自行拆除,限期內沒有拆除的,將依法進行強制拆除,並由你戶承擔相應的拆除費用
  • 案例探析:執行異議之訴中再審案件等訴訟監督程序權利探析
    該條款只有利害關係人選擇申請複議程序的情況下才適用該條款,並非限制利害關係人只能對保全裁定申請複議,且該條款不適用於利害關係人對被保全財產享有實體權利的情形。綜上,博辰建材海陽分公司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六項的規定申請再審。
  • 行政訴訟:行政機關作出強制前,未履行法定程序,屬行為違法
    【關鍵詞】行政訴訟,拆遷補償,確認違法,拆除房屋,房屋徵收,徵收決定,行為違法一.案情介紹原告XX訴稱,原告是XX街道辦事處XX社區XX村村民,在XX村擁有合法宅基地及地上二層房屋,2019年1月29日,被告在未履行任何法定程序的情況下,口頭告知原告的第二層建築為違章建築,
  • 許春暉:正當程序:解釋不確定法律概念的判斷標準
    被告認為,根據第22條的規定,是否通知利害關係人作為第三人參加行政複議活動,是行政複議機關的行政裁量權,那就是行政複議機關在擬作出行政複議決定時,如認為有必要,可以通知利害關係人作為第三人參加行政複議或實施調查;如認為案件的審理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充分,可以不聽取利害關係人的意見,直接作出行政複議決定。
  • 通過行政複議,確認環保行政處罰程序違法
    》中陳述,申請人的建設項目從2019年10月底正式營業至今,設有維修、噴漆等工序。《行政處罰決定書》(東環罰字〔2020〕1743號)是針對申請人未批先建的行為進行處罰,《行政處罰決定書》(東環罰字〔2020〕1744號)是針對申請人未驗先投的行為進行處罰,申請人存在兩個不同的違法行為,被申請人對申請人作出兩份《行政處罰決定書》,不違反一事不再罰原則,不存在重複處罰。被申請人雖超過法定期限作出案涉《行政處罰決定書》,存在程序違法,但並不影響案涉《行政處罰決定書》效力。
  • 解讀執行異議、複議(之一)——申請與受理
    張延律師民事執行中的執行異議、複議制度是基於當事人、案外人、利害關係人權利受損,提出司法救濟而在立法中設計的一項重要制度,目前,在我國的強制執行法律體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作為一項法律制度,執行異議、複議制度也歷經了一個發展、完善的過程。
  • 最高法:政務中心是否屬於行政複議程序的適格被申請人
    長沙市政府將《補正行政複議申請通知書》送達周國興後,周國興未在規定的期限內補交相應材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複議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九條的規定,應視為周國興放棄了此次行政複議申請,故周國興訴請判令長沙市政府履行行政複議職責沒有事實根據和法律依據,一審法院不予支持。判決駁回周國興的訴訟請求。周國興不服一審判決,向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 拆遷維權之補償標準——拍賣程序違法就能取消房屋拆補資格嗎?
    為了防止拆遷人非法行政強拆不成,進而申請司法強拆,律師決定充分利用最高院《緊急通知》的精神,根據信息公開申請的情況及時將法律程序逐一提起。行政複議系拆遷維權之萬能法門。針對政府信息公開不作為的情況逐一提起複議程序,將拆遷人申請法院司法強拆的條件通過合法手段推遲。
  • 《糾正違法通知書》的適用範圍和程序涵待規範
    (2)《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386條將適用範圍界定為「情節較重的違法情形」;  (3)《人民檢察院監獄檢察辦法》第48條、《人民檢察院監外執行檢察辦法》第23條和《人民檢察院看守所檢察辦法》第16條、42條將適用範圍界定為「同級辦案機關超期羈押,嚴重違法情況,或者在提出口頭糾正意見後被監督單位七日內未予糾正且不說明理由的」;  (4)《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執行異議和複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十四條 異議人或者複議申請人經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參加聽證,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出聽證,致使人民法院無法查清相關事實的,由其自行承擔不利後果。第十五條 當事人、利害關係人對同一執行行為有多個異議事由,但未在異議審查過程中一併提出,撤回異議或者被裁定駁回異議後,再次就該執行行為提出異議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淺析執行異議、執行異議之訴、第三人撤銷之訴、申請再審的程序選擇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的規定:當事人、利害關係人認為執行行為違反法律規定的,可以向負責執行的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異議。當事人、利害關係人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銷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當事人、利害關係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複議。
  • 「執行異議和複議案件」司解發布(附修改要點+新版全文)
    第十四條異議人或者複議申請人經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參加聽證,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出聽證,致使人民法院無法查清相關事實的,由其自行承擔不利後果。第十五條當事人、利害關係人對同一執行行為有多個異議事由,但未在異議審查過程中一併提出,撤回異議或者被裁定駁回異議後,再次就該執行行為提出異議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眉山行政複議程序規範化建設調研報告
    以眉山市政府為例,2019年上半年應訴31件,其中複議後應訴的達28件,比例達到90%,複議案件的質量直接關係到應訴的效果,亦是政府的公信力和權威性的體現。在複議機關作為被告的訴訟案件審理過程中,作出行政複議決定過程中的行政複議程序是否合法是法院審理的焦點問題之一。因此,行政複議程序是否規範合法,將會決定行政複議機關是否在訴訟過程中立於不敗之地,也會直接影響行政複議機關的權威性和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