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七顆蔥,ID:gh_8ab2edb2711a】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我的幾個筆名的來由|一顆老蔥陶富海
我有三個筆名,分別起於不同年代。要說他們的來歷,就要先從我那早去的老妻說起。
1950年,我的完小同桌是個河南女孩子,那時,國家把河南省黃河以北地區單劃出來成立了一個平原省,我們同學們就給他起了個綽號,叫老平。
1952年我參加工作以後,一直叫我的大名陶富海,不曾有別的名字。1956年,我開始畫漫畫,並且參加了蘇光和柯南為組長的研究組,開始發表漫畫,這時,才想起要起個筆名。起什麼好呢,我 想起了和我在1955年就結了婚的我的同桌女友如今的伴侶老平,所以就叫了侶平,這筆名一直用到1965年。
本人長的黑,用別人的話說,就是黑蛋。1959年,我在太原市時,參與省城各大慶典的設計布置工作,和賈瑚等人在一起,為了附庸風雅,自己給自己起了個別名,叫墨人,但這個名字不常用,也一直沒有變成過鉛字。
1960年,開始學習,為了追隨形勢,我又起了一個新的筆名,叫學軍。這個名字雖然一直用到1966年,但一直沒有登過大雅之堂,當然也沒有用之於文章和繪畫,所以也沒有變成過一次鉛字。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了,我當然的也被卷到了這個時代大潮中。隨著軍管開始,我們在軍隊的管轄下工作生活,按說,是個好好學習的機會,然而說來也怪,我恰恰當了逍遙派,把學軍改成了雪君,取其音而變其字。
雪,晶瑩透剔,潔白無瑕,肝膽明澈,淳樸無華,以其冰清玉潔覆蓋大地,潤土生發,是我一生之鐘愛。故也曾有些頌雪的文字和小詩見諸於報端,如:碎玉菲菲落地輕,清心淨肺喜晶瑩,驅瘟潤燥六花舞,淨地除塵萬裡明,傲骨梅花枝上孕,畏寒鳥雀簷下鳴,閒庭醉看凝目久,化入靈虛作畫屏。至於君,我 自取有修養道德的人這一種解釋。《論語》「學而」篇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君子坦蕩,胸懷豁達,己所不欲,勿施予人。至于謙遜、禮讓、愛人、懷眾,蹈和、循規等又何嘗不是君子?我願做肺腑明澈自愛愛人的雪裡君子,故曰雪君。
自那時起,至今已經五十年了,我寫書法一直用雪君這個名字。字寫得不好,但也有被好著收藏的事兒。寫字,是一種修養,一鑽到方孔兄麾下,字雖然有價了,但人卻不值錢了,我向來不取。我是個「三不」書法愛好者,不入會,不參展,不參評。這樣,沒有名利負擔,沒有銅臭薰染,自我陶醉,自得其樂,對於君子,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