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幾個筆名的來由//陶富海

2020-12-19 人生五味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七顆蔥,ID:gh_8ab2edb2711a】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我的幾個筆名的來由|一顆老蔥陶富海

我有三個筆名,分別起於不同年代。要說他們的來歷,就要先從我那早去的老妻說起。

1950年,我的完小同桌是個河南女孩子,那時,國家把河南省黃河以北地區單劃出來成立了一個平原省,我們同學們就給他起了個綽號,叫老平。

1952年我參加工作以後,一直叫我的大名陶富海,不曾有別的名字。1956年,我開始畫漫畫,並且參加了蘇光和柯南為組長的研究組,開始發表漫畫,這時,才想起要起個筆名。起什麼好呢,我 想起了和我在1955年就結了婚的我的同桌女友如今的伴侶老平,所以就叫了侶平,這筆名一直用到1965年。

本人長的黑,用別人的話說,就是黑蛋。1959年,我在太原市時,參與省城各大慶典的設計布置工作,和賈瑚等人在一起,為了附庸風雅,自己給自己起了個別名,叫墨人,但這個名字不常用,也一直沒有變成過鉛字。

1960年,開始學習,為了追隨形勢,我又起了一個新的筆名,叫學軍。這個名字雖然一直用到1966年,但一直沒有登過大雅之堂,當然也沒有用之於文章和繪畫,所以也沒有變成過一次鉛字。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了,我當然的也被卷到了這個時代大潮中。隨著軍管開始,我們在軍隊的管轄下工作生活,按說,是個好好學習的機會,然而說來也怪,我恰恰當了逍遙派,把學軍改成了雪君,取其音而變其字。

雪,晶瑩透剔,潔白無瑕,肝膽明澈,淳樸無華,以其冰清玉潔覆蓋大地,潤土生發,是我一生之鐘愛。故也曾有些頌雪的文字和小詩見諸於報端,如:碎玉菲菲落地輕,清心淨肺喜晶瑩,驅瘟潤燥六花舞,淨地除塵萬裡明,傲骨梅花枝上孕,畏寒鳥雀簷下鳴,閒庭醉看凝目久,化入靈虛作畫屏。至於君,我 自取有修養道德的人這一種解釋。《論語》「學而」篇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君子坦蕩,胸懷豁達,己所不欲,勿施予人。至于謙遜、禮讓、愛人、懷眾,蹈和、循規等又何嘗不是君子?我願做肺腑明澈自愛愛人的雪裡君子,故曰雪君。

自那時起,至今已經五十年了,我寫書法一直用雪君這個名字。字寫得不好,但也有被好著收藏的事兒。寫字,是一種修養,一鑽到方孔兄麾下,字雖然有價了,但人卻不值錢了,我向來不取。我是個「三不」書法愛好者,不入會,不參展,不參評。這樣,沒有名利負擔,沒有銅臭薰染,自我陶醉,自得其樂,對於君子,不亦樂乎?

相關焦點

  • 賈寶玉的筆名
    》說,寶釵給寶玉取的這兩個筆名,用意至深。後來有人經常改「字」,或者除了「字」以外,還取上一個或幾個別號,在寫詩文時署在上面。這就等於是筆名了。取筆名往往有原因。二○○六年五月二十二日香港《大公報》發表文潔若先生《我的筆名》,文章說:「我先後用過七個筆名。每一個筆名都跟家族的名字有關係。棣新和素菲是紀念我三姐的。她在孔德學校念了八年書,初二時赴日,入聖心學校讀英文,修女給她起了個洋名Sophia(素菲婭),於是,素菲就成了我的筆名。」
  • 新手作者如何選擇好的筆名?筆名選不好,影響你賺錢!
    作為一個網絡作家,如何選擇合適的筆名?這是很多剛跨進這個行業的新手最關心的問題,今天雲一就來跟大家掰扯掰扯。筆名的重要性就跟人名的存在一樣重要,它關乎著一個作者的未來。可能對於新人作家來說,筆名感覺並沒有那麼重要,反正沒太多人關注,先隨便起一個唄,大不了以後想好了再換一個。
  • 話心:我的筆名叫老頭
    作家的學問行業是個大陷阱,前進的路上,有人失敗,有人成功,多少窮書生很難進文學門,只能雙眼熬油,白了少年頭…… 老頭是我的筆名,在我們鳳凰縣都不很出名。 我十三歲要上初中了,可是我母親給我&34;這個名字太土了,鄉裡來了幾個教授曾要給我換新名,可是人家查一個名字要100元至500元,而我母親別說拿出10元,就是1元10角100分都太艱難……太艱難了,這讓經濟特區的人聽了都笑話我說傻話哩!
  • 魯迅為什麼叫魯迅:這些著名作家的筆名是怎麼來的
    這是「魯迅」筆名來由最權威的解釋。而侯外廬則說是出自《爾雅·釋獸》:「牝狼,其子獥,絕有力迅。」也就是說這是母狼的兒子,封建禮教的叛逆者。這頂多說明了「迅」這個字的含義。據統計,魯迅使用的筆名有150多個,有的研究者甚至認為多達170個。魯迅的孫子名周令飛,這個「令飛」就是魯迅曾經用過的一個筆名。
  • 關於蘇雪林的三個筆名
    筆者新近發現蘇雪林還使用過兩個未見前人著錄的筆名。    在蘇雪林的勸化與影響下,從妹蘇愛蘭(後改名蘇蘭)1935年冬亦決定皈依天主教。1936年1月至2月,為參加蘇愛蘭與侄子的領洗典禮,蘇雪林利用寒假機會專程從上海前往杭州。她曾將在杭期間的日記以《旅杭日記》為題發表於當時上海的一份天主教期刊《聖教雜誌》上,並特意為杭州《我存雜誌》撰寫《從妹愛蘭受洗經過》一文。
  • 【起名】起筆名 |男生筆名大全
    意思就是仿照古代名人的別號或者字起名,像李白,其別號為青蓮居士,還有後來自稱「六一居士」的歐陽修,這種XX居士形式的筆名,既脫俗,又別致。也可以將古代詩詞應用到筆名上。2、拆字法起名。除了魯迅這個筆名外,大作家周樹人還有「孺子牛」這個筆名,也就是「人民大眾的牛」的意思。魯迅先生曾有這樣的一句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用這個詞作為筆名,也是在表明著他的志向啊。5、根據性格來起筆名。很簡單,像是多愁善感的雙魚男,就可以取一些比較大氣的筆名,來修飾一下自己的性格,如空城落日、河東、飲冰川。
  • 林超然隨筆:我曾用過的筆名們
    林超然習作《聽書》發在這期雜誌我曾用過的筆名們 >林超然 今天,高方老師要翻找一些重要的材料,需要把之前封存多年的幾個大紙箱子打開,結果,裡面竟藏著一長段較為完整的「寫作之旅」。高老師爆發陣陣笑聲——一不小心,她檢閱了我不同時期用過的筆名。後來,據不完全統計有12個。出於一種好奇,我也順便掃視一下自己是怎樣一路走過來的。這些筆名,有的讓我面紅過耳,有的讓我心跳加速,有的讓我湧起苦澀……都是陳年舊事了。自從改做文學研究,早就直用本名,不然單位不給你算科研成果。人生有太多條線索,隨便扯一下,就是一大串或苦或甜的故事。因為手上事兒多,很難成文又怕忘記。
  • 給自己取一個筆名的快感
    我說,原因有三:1、對自己的名字不滿意,改真名就麻煩了。2、可以隔離創業和真實生活,創業初期瞞了家裡3年,現在也可以讓不想知道的人不知道就行了。3、高調做事,低調做人,可能筆名是個擋箭牌。我一直對名字有特別的關注。文學領域我喜歡的名字是像曹雪芹、林語堂、金庸、林徽因、朱自清、張恨水那樣的。
  • 中共領導人用過的筆名:劉少奇曾以字母為筆名
    第1頁:毛澤東:筆名「二十八畫生」最有特色 第2頁:劉少奇:曾以字母「K·V」為筆名 第3頁:任弼時:「弼時」本就是筆名,還曾用過「避世」等 第4頁:習近平:筆名「哲欣」 第5頁:李長春自稱曾用筆名發表過短評 第6頁:劉雲山:筆名雲杉
  • 任建國:朋友,你有筆名嗎?
    我也用過許多筆名,卻無先生之名寓意雋永。」至於坊間流傳的張恨水與謝婉瑩二人因為戀愛不成,相互取筆名來明誓,因為《紅樓夢》中有「女人是水做的肉」一說,張心遠起筆名恨水,也就是恨女人。而謝婉瑩取筆名為冰心,是有「恨水不成冰」的意思。
  • 金文男|父親金性堯筆名續談
    的結集,再次做篇目索引之時,我發現父親的筆名,包括別號、 化名、 簡稱等,又增加了很多,達四十三個,為匯報學界以及廣大喜愛父親文章的讀者,也為祈求方家不吝指正,特在此再次綜合父親所有筆名,以時間為序,一一縷述如下。
  • 百位大神分享自己第一個筆名的故事
    醬油《都市:我能瘋狂進化動物》:我第一個筆名是醬油,取這個筆名是因為好記,當時大家的筆名都很簡單,然後我作為新人,很難被大佬們記住,因此就選擇了一個最簡單,能讓大家一聽就記住的筆名。      cuslaa《宰執天下》:筆名就是cuslaa,也是最早的網名,一直沒有改過。沒有什麼特殊含義,隨手打的英文字母。  管平潮《仙路煙塵》:管平潮。
  • 金庸筆名來歷 金庸不止一個筆名其它名字也有深意
    ­  金庸原名查良鏞,金庸這個筆名是他根據自己名字最後一個字「鏞」拆分,於是寫了影響萬千人作品的筆名就橫空出世。但是金庸並不是查良鏞唯一一個筆名,他還有其它的筆名,只是沒有金庸的名氣大。­  查良鏞的另一個筆名叫做「姚馥蘭」,聽起來像是一個穿梭在寬街窄巷中,身穿旗袍溫柔典雅的女子,在東北最著名的報紙《新晚報》上,金庸先生就常常用這個筆名來寫專欄,目的是為了打造才女,滿足男性對於女性的想像以提升報紙的銷量。
  • 魯迅的大名眾所周知,但是周樹人一生有多少筆名,你知道嗎?
    魯迅小說插圖魯迅先生提起來似乎人盡皆知,但是提起周樟壽的名字,恐怕中國沒幾個人能夠知曉。筆名是作家的另一個身份,也是他們在文藝界的代表名稱,就好比我們誰都知道莫言的名字,但很少有人知道管謨業是誰。魯迅先生的筆名比起他自己真實的名字要出彩太多了,但是魯迅這個筆名,卻是我們近些年教育中不斷普及的結果,真實的周樹人一生有多少筆名,你知道嗎?今天就讓小編來為大家揭秘。
  • 那些網絡作家的筆名都是怎麼起的?揭秘天蠶土豆們背後的故事!
    天蠶土豆——原名李虎,代表作《鬥破蒼穹》,「天蠶土豆」筆名來源於「四川德陽」的一款小吃——狼牙土豆,因為那段時間天蠶土豆沉迷於狼牙土豆無法自拔,然後加上是偶然間的心念一動,所以就取了天蠶土豆這個筆名。直到最後寫書的時候,因為用唐家三少作為筆名的書相比於其他幾個稍微火一點,就果斷矮子裡選個將軍,未曾想專注唐家三少這個筆名之後小說越來越火,一發不可收拾直到在起點大火然後封神。
  • 筆名被冒用,本人可以起訴嗎
    ,根據面臨的社會環境、寫作內容或者個人喜好、審美情趣等,採用筆名、藝名取代其真實姓名。很多名人都有筆名或者藝名,甚至有可能比他們的真實姓名更「出名」。近年來,大批網絡作家風靡一時,他們中大多以筆名為人們所熟悉。與此同時,網上筆名、藝名等被假冒、盜用的現象也不乏其例。●案例2014年起,一名愛好創作網文的原創作者以「流離孤雲」為筆名,在網上發布青春情感相關的原創文章。
  • 中共領導人筆名政治深意:習近平用「哲欣」寓意改革
    它正是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政浙江期間的筆名。在習近平之前,中共領導人有筆名並不是一件新鮮事。從革命時代走過來的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都有數個甚至數十個筆名。儘管建國後,這些領導人已經很少用筆名發表文章,但筆名卻作為「傳統」保留了下來。毛澤東:「二十八畫生」是其最有特色的筆名毛澤東字潤之(一作潤芝),眾所周知。
  • 自費出書需要多少錢,如何出書才可以選擇用筆名,以下兩種帶筆名
    咱們今天重點講的就是你在出書的時候如何選擇用筆名。因為很多作者他不知道如何出書,哪怕他真的知道如何出書,他也不知道什麼時間出書的時候才可以用筆名,什麼情況下用筆名最適合。作者發表作品時用的筆名,和明星的藝名很相似,現在很多作者出版書的時候喜歡用筆名,尤其是小說。
  • 讀詩經, 給自己一個樸實而意義深遠的筆名
    昨天我寫了第一節《讀詩經,給自己一個美麗而典雅的筆名》,今天中午我再來寫一段學生如何給自己一個樸實而意義深遠的筆名的。
  • 文學世界裡那些有趣的筆名
    熱愛文學的人,大多會給自己一個別號,或曰筆名。這些筆名要麼悅耳動聽,要麼含義深刻,或二者兼有。因此一個人的筆名,往往暗含著他的品性,折射著他的內涵。瀟湘妃子這一筆名,是不是就暗示了林黛玉像娥皇女英一樣有著非常真摯透明的情感。因此,人們不應為她的眼淚感到厭煩,更不能指責,而應當深深地理解她內心的那份真情,對他人的真心。能給黛玉這一筆名,當是作者對她的讚美。薛寶釵別號蘅蕪君,我們看其中又蘊含怎樣的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