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8 11:36 | 溫州晚報
近日,有市民致電反映所居住的小區保安半夜值班時常在睡覺,作為業主有時深夜回家忘記帶門禁卡卻被「拒之門外」,只能去叫醒保安才能進門,並稱有時則大門洞開,這樣已不止一次兩次了。
那麼,小區值班保安半夜睡覺的情況是否普遍?這幾天,記者深夜走訪了市區的8個住宅小區,結果發現夜班保安睡覺的情況並非個例,一些小區保安即使沒有睡覺,也有出現人不在崗或沉迷玩手機等「不敬業」的情況。
保安睡覺非個例 各種睡姿齊上陣
1月25日零點,室外氣溫10℃以下,體感頗為寒冷。記者首先來到了位於黎明東路的府東家園。零時18分,府東家園南門保安室內燈火通明,記者發現有兩個保安靠著椅子坐著,一個面向大門,打著瞌睡,一個背對大門,玩著手機。記者在保安室門口「溜達」了一圈,也並沒有引起任何一名保安的注意。此時,正好有一女業主開車回來,因門閘並未感應到車牌而無法進入,瞌睡中的保安大哥被發動機聲音鬧醒,這才給業主打開了門閘。
零時25分,記者來到了第二站——大自然家園位於湯家橋路一側的出入口,見到該小區保安正常在崗,並且有一名保安正駕駛巡邏小車準備開始夜間巡查工作。
零時40分,記者來到位於玉蒼西路的景秀灣花園。令記者驚訝的是,景秀灣花園竟唱「空城計」,保安亭內開著燈,卻空無一人,小區供車輛出入的門閘則一直處於打開的狀態。保安是進小區巡邏去了嗎?記者徑直走進小區,但「晃蕩」了一大圈,也未見保安身影。直到記者離開時,才在小區監控室內發現了一名保安,而這位保安大哥正裹著大衣,聚精會神地看著手機屏幕,完全忽視了記者這個「闖入者」。
雁湖住宅區值班保安
與景秀灣花園一街之隔的雁湖住宅區,是一個比較老舊的住宅區。記者在該小區4號門邊觀察到,小區保安亭內未見燈光。記者走近一看,一名保安正躺在靠椅上蓋著大衣呼呼大睡。記者看到保安亭上貼著「來訪人員請登記」的字樣,車閘上也寫著「夜間所有臨時車輛都不可進入或經登記方可進入」的警示語。然而就在這時,一位外賣小哥開著電動車徑直就進了小區,如入無人之境,而這位睡著了的保安也毫無反應,繼續沉浸在自己的夢鄉之中。
得月花園值班保安光腳睡覺
1時10分,體感氣溫似乎更冷了一些。記者來到了位於小南門的得月花園,只見一名保安頭蓋保安帽,高翹光腳丫,睡得正香,想來保安亭內的暖風機功率肯定也是足足的,否則這大冬天光著腳丫怎能安然入睡呢?
高端小區未倖免 保安照樣睡大覺
那麼,在市區的一些物業費較高昂,管理較嚴格的高端小區,這種情況是不是就能夠得到避免呢?
1時23分,記者來到了位於東明路的中瑞曼哈頓,記者發現,保安亭內的保安正斜戴著帽子,仰著頭呼呼大睡。雖然此時已是深夜,但顯然還有不少業主尚未入睡,正值「夜宵」時段,頻繁進出的外賣小哥就是明證。在記者觀察的5分鐘內,就有兩位外賣小哥來到小區門口,他們不需登記便能直接推開小門進入小區,而熟睡中的保安並未察覺。
中瑞曼哈頓值班保安
1時40分,記者來到了位於甌江路的綠城錦玉園,該小區房產價格動輒上千萬,物業費也十分高昂,達到7.5元/平方米,可以說是溫州的頂級豪宅之一。該小區保安工作位置也與別處不同,是設置在一個類似於酒店大堂的業主會所內,記者到時正好有外賣小哥進入小區,值班保安對其進行了人員登記後放行。
居民認為小區安全
安保「防火牆」不可松
2時,記者來到上陡門住宅區一組團,碰到剛回家的小區居民楊先生。楊先生表示,自己小區保安的工資收入並不高,而且保安年齡普遍偏大且文化素質不高,所以上夜班睡覺的現象很普遍。有時業主向物業反映,一般就是給予當事保安警告,最多扣些工資。「心裡也是能體諒他們的,一整天都坐在那裡也是挺辛苦的。不過打瞌睡耽誤了業主回家事小,萬一因為睡覺給小區招來竊賊,就得不償失了」,楊先生說道。
對一個住宅小區來說,保安是小區安全這堵防火牆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個保安都有服務小區業主,做好小區秩序維護及安保工作的職責。尤其現在已臨近年關,正是入室盜竊等犯罪行為高發、易發之時,如果這道防線自己「鬆懈」了,那麼業主的生命財產安全都會出現潛在的風險。
(原標題:《睡覺、玩手機、唱空城計!溫州部分小區保安形同虛設》。編輯林如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