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上住濟南哪裡」「告辭,打道回府」……可別以為這是講段子,隨著濟南新建樓盤案名越來越多地帶上個「府」字,本想標榜高端住宅的開發商,卻因「府」字號樓盤扎堆,營銷上不可避免大撞車。據記者粗略統計,濟南「府」字樓盤至少超過 40家,成為案名界第一大「會員單位」。專家認為,與其圍繞「府」之類起名,不如在地名命名和語言表達上多下點功夫,反映地域特色。
「回家」成了「回府」剛開始覺得挺高端
自打搬進某「府」字號小區後,在濟南一學校工作的張女士和朋友聚會後或者聊天末了,開玩笑地說一句「回府」。久而久之,等她習慣了將「回府」代替了「回家」,卻發現濟南越來越多的樓盤都帶上個「府」字。「這府那府的都分不清誰是誰,本來還以為挺高端,結果打個車回家要跟司機解釋一番,萬一被拉到別人府上就尷尬了。」張女士頗有感慨地說,叫來叫去還是感覺說「回家」親切。
與張女士有同樣感覺的還有在某政府部門工作的李先生。「咱們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樓盤起個『府』字名稱看著向傳統文化靠齊,也挺高大上的,但叫的多了反而削弱了差異化。」李先生說,樓盤名稱最好能反映地域特色,有關方面也可加以引導。
其實,對於樓盤的名字,開發商的叫法是「案名」,在民政部門那裡則是「標準地名」。就像地名決定了大家對一個城市的第一印象一樣,案名也是購房者對樓盤的第一認知。同時,它還代表著開發商的審美意識和文化趣味。
濟南到底有多少「府」?6月15日,一 開發商發布了在章丘項目案名「清照府」,而在同日,位於唐冶的玖唐府首開,去化率還不錯。再往前,6月1日濟南市民政局發布地名通告,璀璨悅府「登記為標準地名,其合法權益受地名法規保護」。記者查詢2016年以來的地名通告,經濟南市民政局批准的「府」字號樓盤有錦繡華府、西江華府、海右府、榮盛時代首府、中海御山首府小區、榮盛華府、和昌府、璟悅府、龍祥華府、鴻悅華府、玖唐府、璟仕府以及璀璨悅府,這還不包括泰禾金府東苑、海信九麓府和園及雅園、鴻府公館園等和「府」沾邊的地名。
此外,濟南以「璽」字命名的樓盤,如「雲璽」「瓏璽」「金璽」等也漸成熱門,滿滿一股復古風。
「府」字樓盤至少40家碾壓「公館」「世家」
其實,被民政部門通告的標準地名只是「府」字俱樂部中的一小部分,市場上還有不少帶「府」字的樓盤,讓人分不清誰是誰。
首府,古稱「首邑」,在我國行政區劃概念中,「首府」通常特指我國少數民族自治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中心,但在濟南樓市中,開發商對「首府」情有獨鍾,比如原山首府、時代首府、御山首府。如果你覺得「首府」已然分不清,那麼一堆「華府」「悅府」襲來,則讓你頓生「今夕是何夕」感。
華府,在時政新聞語境中一般被認為特指美國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而在開發商案名中,「某某華府」能給人以樓盤龐大、配套齊全、景觀大氣,如同住在城市央區。自然,「華府」成了開發商的最愛,在「府」字會員俱樂部中,起名「華府」的樓盤至少十四五家,成為當之無愧的「第一府」,既有大型房企樓盤如萬達華府、榮盛華府,也有如張馬屯村委會開發的龍祥華府。至於各種「悅府」,則是樓盤案名界的通用「網紅」,既有顏值又跟上復古風。
據記者粗略統計,在濟南主城區範圍內,大大小小的「府」字樓盤至少31家,如果加上章丘、濟陽在內則超過40家,讓前些年流行的「公館」「世家」也甘拜下風。
起「府」字通名現行法規尚未明確
「叫什麼案名都是公司研究的,像『世家』產品針對剛需,『華府』定位改善型需求,這是公司最好的產品。」在一地產營銷中心,銷售人員跟記者如此解釋。既然雷同的樓盤名太多,難道起名沒有章法?
根據《濟南市地名管理辦法》,對濟南市區內新建居民區的名稱使用「小區」「花園」「園」或「苑」通名的,明確要求相關標準。如「小區」要求居住總戶數在三千戶以上,並有與其相配套的公共服務設施;綠地率不低於百分之四十的才能叫「花園」,綠地率不低於百分之三十五的則叫「園」或「苑」。而對於近年流行的「公館」「世家」以及「府」則沒有相對應的規範標準。
濟南市民政局區劃地名處相關人士稱,現行的地名管理辦法為2003年版本,當時樓盤命名「公館」「世家」「府院」等還不流行,現在他們也注意到這種現象,但是只要開發商報送的地名符合地名管理辦法,會批准為標準地名。「今後會修改地名管理辦法,對新興的一些通名予以規範。」該人士稱,去年開始已有修改現行地名管理辦法的計劃。
濟南一大型開發企業管理人士認為,不論是前些年流行「公館」「世家」等洋名,還是從去年以來復古「府院」,都是企業產品標準體系而已,在有些大企業中,「府系」確實主打高端,一旦其他中小企業跟風,反而就拉不開檔次了。據其講,一般而言,當一個樓盤項目定案名時,企業都會找專業起案名的公司,少則四五萬元,多則十幾萬元,這樣難免會重名或者相似。「今年流行『府』,明年又不知道流行啥了,就是個銷售的噱頭。」該人士戲謔地說。
樓盤案名由符號變名片見證濟南「城變」
「府系產品通常是各家開發企業產品線中最高端的,在濟南扎堆這種現象實際上是房地產企業開發升級的表現。」合富輝煌山東公司副總經理許傳明認為,開發企業產品扎堆後,購房者就要比較各家的產品品質和開發理念,不能跟著樓盤名字走。
另一方面,在「府」字樓盤扎堆的背後,實際上是隨著房地產市場的逐漸成熟,樓盤名稱已從一般的標識符號演變成了營銷的重要環節。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濟南興建了像制錦市小區、燕子山小區、匡山小區、舜玉小區、玉函小區、青後小區等,這些「小區」全部以地名命名,如今這些小區都已成為濟南具有文化底蘊的地標性社區。比如,打車去制錦市或燕子山小區,有經驗的的哥就像活地圖,又快又穩地將乘客送到目的地。
與小區處在同一年代的,還有不少「宿舍」,同樣帶有鮮明的時代符號。進入21世紀後,「花園」「園」「苑」興起,「城市」「陽光」「國際」等詞彙也越來越多地融入樓盤名稱裡,讓不少房企成功藉助一個樓盤的熱銷而家喻戶曉。
「樓盤中的『府』是指過去的府邸,但是扎堆都叫『府』,也是一種惰性思維。中國語言博大精深,表述方式多種多樣,老圍繞『公館』『府』之類起名,倒不如在地名命名和語言表達上多下點功夫。」濟南文史專家張繼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