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地名信息更方便!濟南地名電子書正式上線運行

2020-12-14 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

為切實提升地名文化宣傳保護效能及服務水平,滿足社會公眾對地名的使用需求,推進我市地名文化資源保護、地名文化遺產和傳統地名挖掘工作,弘揚優秀傳統地名文化,濟南市民政局於2020年組織開展了濟南市地名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工作,現已完成編制開發,濟南地名電子書於12月9日正式上線運行。

(一)最新的濟南市地名資料庫

最新的濟南市地名資料庫涵蓋六個一級類,十七個二級類,2萬餘條地名。挑選重點地名2千餘條以供賞析,對1100餘條地名進行外業普查和照片採集,對10000餘條地名屬性更新。補充名泉、歷史建築和文保單位、山體公園、博物館和旅遊風景區等信息,新增3200餘條地名。

(二)濟南市地名公共服務查詢系統

「濟南市地名公共服務查詢系統」為社會公眾提供找地名、賞地名、享地名和管地名服務。系統基於2020年最新的大比例尺地圖和影像,提供全市地名的地圖導覽、查詢定位、信息查看、地圖導航等基於位置的各項服務,並針對全市的重點地名進行文字和圖片賞析,支持基於最新的濟南地名資料庫的地名統計、大屏顯示、分享和下載,並提供地名相關新聞資訊和政策法規的發布。

(三)濟南地名電子書APP

濟南地名電子書APP實現了找地名、賞地名、享地名和管地名等地名服務功能在行動裝置上的適配和兼容。除此之外,APP充分考慮了行動裝置的特點,實現了功能的豐富和提升。例如藉助移動定位技術,APP可獲取用戶實時位置,並進行周邊重點地名的推薦;針對部分用戶群體,文字輸入不便的需求,在找地名中提供語音輸入功能;支持一鍵分享;實現自由生成地名電子書在線查閱和下載,提升了用戶體驗。

使用說明

1、電腦端:濟南市地名信息公共服務查詢系統網站兼容IE11、谷歌等主流瀏覽器,基於最新大比例尺地圖和濟南地名資料庫,為社會公眾提供地名查詢定位、信息概覽、地名賞析、地名分享、新聞資訊查閱等綜合服務,同時為地名管理者提供地名統計和綜合管理的平臺。

在瀏覽器中輸入http://jnmz.jinan.gov.cn/,進入濟南市民政局官網,點擊「濟南電子書」版塊可直接進入系統。

2、移動端:濟南地名電子書

APP基於Android平臺開發,支持移動端手機和平板的安裝應用,基於最新大比例尺地圖和濟南地名資料庫,為社會公眾提供找地名、賞地名、享地名和管地名等地名服務。(濟南日報)

相關焦點

  • 涵蓋2萬餘條地名信息!濟南地名電子書正式上線運行
    原標題:涵蓋2萬餘條地名信息!濟南地名電子書正式上線運行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9日訊 為提升地名文化宣傳保護效能及服務水平,滿足社會公眾對地名的使用需求,推進濟南市地名文化資源保護、地名文化遺產和傳統地名挖掘工作,弘揚優秀傳統地名文化,濟南市民政局於2020年組織開展了濟南市地名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工作,現已完成編制開發。
  • 濟南地名電子書正式上線運行方便市民查詢地名信息
    據了解,「濟南市地名公共服務查詢系統」為社會公眾提供找地名、賞地名、享地名和管地名服務。系統基於2020年最新的大比例尺地圖和影像,提供全市地名的地圖導覽、查詢定位、信息查看、地圖導航等基於位置的各項服務,並針對全市的重點地名進行文字和圖片賞析,支持基於最新的濟南地名資料庫的地名統計、大屏顯示、分享和下載,並提供地名相關新聞資訊和政策法規的發布。  這還是一本濟南地名電子書APP,實現了找地名、賞地名、享地名和管地名等地名服務功能在行動裝置上的適配和兼容。
  • 濟南地名電子書正式上線!2萬餘條地名!這樣查詢太方便!
    濟南地名電子書正式上線運行最新地名資料庫涵蓋2萬餘條地名其中新增地名3200餘條可實現地圖導覽、查詢定位、(三)濟南地名電子書APP濟南地名電子書APP實現了找地名、賞地名、享地名和管地名等地名服務功能在行動裝置上的適配和兼容。除此之外,APP充分考慮了行動裝置的特點,實現了功能的豐富和提升。
  • 濟南地名電子書正式上線運行 資料庫涵蓋六個一級類
    原標題:涵蓋2萬餘條地名信息!濟南地名電子書正式上線運行為提升地名文化宣傳保護效能及服務水平,滿足社會公眾對地名的使用需求,推進濟南市地名文化資源保護、地名文化遺產和傳統地名挖掘工作,弘揚優秀傳統地名文化,濟南市民政局於2020年組織開展了濟南市地名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工作,現已完成編制開發。
  • 山東首個地名電子書正式上線運行 濟南2萬多個地名動動手指就能查
    站、臺、館又是如何得名的……關於濟南地名的這些問題,不用到處找答案了,濟南地名電子書於12月9日正式上線運行,答案都在這本「書」裡了。  山東首個「地名電子書」濟南2萬多個地名可查  9日上午,濟南市民政局召開「2020年為民辦實事——『濟南地名電子書』正式上線」新聞發布會。
  • 「老地名」喚醒濟南城市記憶
    對比濟南市城區地圖1983年版本和現在市面流行的版本,會發現濟南市城區的地名早已「大變臉」。據統計,在1979年前後,濟南市地名共有608個,已消失200多處老地名,而每年有上百個新地名誕生。在2016年濟南「兩會」上,政府部門就提出將在一些新建道路中「復活」老地名。
  • 濟南槐蔭地名:移民衍生槐文化 開埠催生洋地名
    濟南槐蔭地名:移民衍生槐文化 開埠催生洋地名   傳說,五裡牌坊原本叫「五女牌坊」,說的是這裡有一戶貧苦人家
  • 民政部:中國·國家地名信息庫2020版正式發布
    為推廣標準地名使用,更好地發揮地名在便利群眾生產生活、服務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民政部對中國·國家地名信息庫進行了數據更新和功能優化形成了2020版,昨天(10日)正式發布。
  • 「大、洋、怪、重」名稱須退出, 深圳規定地圖使用標準地名
    &nbsp&nbsp&nbsp&nbsp深圳特區報2020年3月10日訊 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日前下發通知,要求全市地圖編制資質單位、網際網路地圖服務單位必須在地圖中使用經主管部門批准的標準地名。
  • 湖南建成地名地址雲平臺實現區劃地名業務信息化全覆蓋
    《湖南省地名數據元規範》《湖南省地址數據元規範》已由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正式發布、實施,對比國務院地名普查辦下發的地名普查資料庫標準,湖南根據當地特色,細化了地名類別,新增了村(居)民小組、垸、遺址、集貿市場、專業市場、工業旅遊示範點、紅色旅遊景區、鄉村旅遊示範點等12項地名小類,明確並細化了各項數據元的屬性信息長度和填寫規範。
  • 地名文摘 | 地名地圖的編制研究———以杭州市蕭山區為例
    影像圖適合編制局部區域的地名地圖,如建城區地名和景區地名分布等,選用清晰、解析度高、現勢性強的影像資料,讓地名信息直觀凸顯。寫意圖與中國傳統製圖一脈相承,現在「計裡畫方」已經沒有必要,可以在影像上直接定位編制,適合信息量不大的專題地名,如名人地名、古蹟地名等。
  • 濟南地名英譯不規範 讓人有些看不懂
    文/片 見習記者 王昱 本報記者 任志方  黃金周臨近,泉城濟南將迎來大批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然而,記者近日在濟南街頭走訪發現,市區內不少路標和景區標識上的英文說明不夠規範,有的道路和景區的英文翻譯甚至出現多個版本,極易對外國遊客產生誤導。
  • 地名文摘 | 談異讀地名的審音
    中國地域遼闊、歷史悠久、民族眾多,加上漢語博大精深、方言豐富多樣,產生了很多地名異讀的現象,即雖為同一個字,但地名用字與一般用字讀音不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十分複雜,有古今音變、文白異讀、方言影響、誤讀訛傳等。
  • 海島三十年,地名不解緣 ——記浙江省舟山市區劃地名管理辦公室...
    30年來,為了收集地名信息,王建富跑了近600個島嶼,拍了數以萬計的照片,整理了數百萬字的地名信息資料,這讓他對地名的認識也從最初的「名字、代號」逐漸上升到「文化、精神」層面。  無論地圖還是地名資料,一般情況下,都是逐級向上提供基礎資料,但在舟山卻是反向的,縣、區地圖不僅要以市裡為藍本,很多基礎數據也由市裡提供。究其原因,王建富的調繪比縣、區更精細,收集的資料也更詳實。  舟山有大小島嶼上千個,做地名工作少不了出海考察,這個過程既辛苦又危險。
  • 地名管理辦法擬修改 濟南至少40處「府」你能分清哪是哪兒?
    「府上住濟南哪裡」「告辭,打道回府」……可別以為這是講段子,隨著濟南新建樓盤案名越來越多地帶上個「府」字,本想標榜高端住宅的開發商,卻因「府」字號樓盤扎堆,營銷上不可避免大撞車。據記者粗略統計,濟南「府」字樓盤至少超過 40家,成為案名界第一大「會員單位」。專家認為,與其圍繞「府」之類起名,不如在地名命名和語言表達上多下點功夫,反映地域特色。
  • 記錄地名歷史 傳揚地名文化 ——《臨安市地名志》出版發行
    《臨安市地名志》方志出版社    春秋三度,《臨安市地名志》付梓成書,這是臨安文化建設中的一件大事,引人矚目。    該志編修始於2009年5月,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本市第二部有關地名方面的專志。    任何偉大的時代,都離不開文化的奠基。地名作為一種文化,是人類生產和社會活動的產物,是人類對方位與範圍的地理實體、社會形態、經濟特徵認識的約定俗成的表述,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從地名蘊含的由來、演變等信息中,可以窺見臨安歷史、地理、社會形態的變化,故稱為臨安歷史的活化石。
  • 中國地名大數據中心正式「落戶」蒼穹數碼大廈!
    2020年11月24日,「中國地名大數據中心」正式「落戶」並掛牌在蒼穹數碼大廈!這也意味著,「中國地名大數據」自此具備了匯聚、共享、開放和應用融合的能力。規格頗高,嘉賓眾多當日,由中國地名學會、國聲智庫、蒼穹數碼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主辦,中國地名學會地名公共服務專業委員會承辦的地理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專家座談會暨中國地名大數據中心儀式正式開啟!
  • 364個地市電子社保卡上線 社保查詢等更方便了
    原標題:經濟學人全球頭條:電子社保卡上線,中國域名根伺服器,蘋果收購Drive.ai364個地市上線電子社保卡社保查詢等更方便了電子社保卡已經在31個省份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364個地市正式上線,覆蓋94.8%的地區,開通137
  • 日本地名比中國地名更好聽更有逼格?大錯特錯
    在豆瓣、知乎和微博上都有一種論調:日本的地名比中國的地名更好聽更有逼格。他們的第一項論據是,日本的一級行政區比中國的更有歷史厚重感。對,就是網紅熊本熊的老家,你再仔細看看這個縣的地圖,有沒有發現「玉名郡」「菊池郡」這樣的地名?也就是說,在日本「縣」是「郡」的上一級。那麼bug來了,在中國秦漢時期,「郡」是管著「縣」的。其實,地名概念一直都是變來變去的,不存在「誰比誰更高級」的說法。
  • 中文地名識別與歧義消除——以中國縣級以上行政區劃地名為例
    這些地理信息大多以自然語言的形式存在,簡短並具有很強的描述性,但是不直觀、不精確,加上地名歧義的存在、新舊地名的差異等原因,不僅無法滿足人們對地理信息日益增長的查詢需求,還嚴重地阻礙了地理信息檢索等領域的發展。因此,研究如何從Web文本中將地理信息識別出來具有重要的意義。地理命名實體是Web文本中主要的地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