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要語種人名淺析(英語人名篇)

2020-12-23 參考消息

·"The name's Bond, James Bond."

"The name's Bond, James Bond."――《007》中最經典的臺詞,同時也被評為世界電影史上最經典的一句臺詞。007號特工往往還要再加上一句:「A dry martini,shaken, not stirred. (給我調一杯乾馬丁尼酒,搖勻,不要攪拌。)」

英語人名由三部分組成:教名(Christian name)+中間名(middle name)+姓氏(surname)。

在英語國家,小孩出生後不久就去教堂受洗,並由牧師、父母或親朋好友給小孩取名,英語國家和其他宗教國家稱之為教名,這也是這個人今後最常用的名。英語教名的來源首先是基督教著名人物的名字,如約翰、保羅、約瑟夫、詹姆斯等,目前最常見的英語教名是耶穌最得意的門徒約翰。教名的來源還有希臘羅馬神話、祖先籍貫、山川河流等。目前使用最為廣泛的英語男子教名有約翰、詹姆斯、查爾斯等,女子常用教名有簡、瑪麗、伊莉莎白等。

跟在教名之後的全名的第二部分稱為中間名,是在本人長大後自選的名。在籤署正式法律文件等這類非常正式的場合,就使用全名--教名+中間名+姓。英語國家人士有時會用某個著名人物或某位親屬的名或姓作為自己的中間名,如美國前總統威廉·傑斐遜·柯林頓的中間名「傑斐遜」就取自美國民主先驅、民主共和黨(民主黨的前身)創建者託馬斯·傑斐遜;柯林頓用這個名字來激勵自己追隨先賢的足跡。英語人名的中間名常常省略,或用縮寫字母代替,如George W. Bush, George S. Patton.美國人習慣將中間名縮寫,用字母代替,如George Walker Bush (George W. Bush), George Smith Patton (George S. Patton,巴頓將軍) ,而英國人有時將教名和中間名都縮寫,如《新概念英語》的編纂者L.G. Alexander,著名英語語言學家A. S. Hornby. 習慣上,姓氏不能縮寫,但如果是舉世聞名的人物,也可以將三部分全部縮寫,如G.B.S.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蕭伯納, George Bernard Shaw),F.D.R. (美國二戰時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 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J.F.K. (著名的甘迺迪總統,John Fitzgerald Kennedy)。還有的人中間名的確只是由一個字母構成:如美國前總統哈裡·S·杜魯門的中間名就只有字母"S",據稱這是為了表示對祖先的尊敬。

英語國家人士對暱稱的喜愛程度遠遠超過國人對「東東」「龍龍」「毛弟」之類暱稱的喜愛,親朋好友之間常用暱稱。暱稱源於教名,一個教名常有很多暱稱,如James的暱稱有Jamie,Jim,Jimmy等。英語常見暱稱還有(暱稱在後):Albert-Bert,Anderson-Andy,Anthony-Tony,,Elizabeth-Liz, Richard-Rick,Rich,Robert-Rob,Bob,William-Bill等等。前總統吉米·卡特的「吉米」是「詹姆斯」的暱稱,比爾·柯林頓的「比爾」是「威廉」的暱稱。

英語姓氏有許多來源,其中之一就是在教名上添加表示血統承襲關係的詞綴構成姓氏。例如,蘇格蘭人、愛爾蘭人往往在教名前加Mac、Mc、O『構成姓氏,如MacArthur(阿瑟之子)、MacDonald(唐納德之子),O』Neil(尼爾之子);英格蘭人則在教名後加 son構成姓氏,如(Johnson、Anderson)等。其它來源還有:職業(如Taylor)、生理特徵(如Longfellow)、地理地貌(如Hill)、動物(如Nightingale,夜鶯)等等。目前最常用的英語姓氏有"Smith"、"Johnson""Jackson"等。

按照英語國家習慣,婦女出嫁後,要改隨夫姓。因此,一位女性出嫁後,她的全名由本人名字加上丈夫姓氏構成,或者她也可以保留原來娘家的姓氏,但要列在丈夫的姓氏之前。試舉一例:美國前第一夫人希拉蕊在出嫁前的全名為希拉蕊·黛安娜·羅德姆(Hillary Diane Rodham),在1975年嫁給威廉·傑斐遜·柯林頓後,她的名字就改成了希拉蕊·羅德姆·柯林頓(本人姓氏列在夫姓之前),人們一般稱她為「希拉蕊·柯林頓」。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在出嫁前的名字是瑪格麗特·希爾達·羅伯茨,在嫁給丹尼斯·柴契爾準男爵後,她改隨夫姓,她的名字就改成了瑪格麗特·柴契爾,也就是著名的柴契爾夫人。又比如說,克麗絲·布萊克小姐和彼得·布朗先生結婚後,她的名字便稱為克麗絲·布朗,或克麗絲·布萊克·布朗(本人姓氏列在夫姓之前),也就成了布朗夫人,而她的娘家姓氏布萊克則很少使用了;即使這位女士離了婚並且沒有再婚前,人們仍可稱她為布朗夫人。不過,隨著現代社會婦女地位的提高,也常有婦女婚後不隨夫姓而保留婚前娘家姓氏的例子。此外,美國加州2007年還通過法律,賦予男性婚後改隨妻子姓氏的權利。

恐怕只有精神失常的中國人才會搞出父子同名或祖孫同名這樣的烏龍,但英語人名裡卻常有父子同名、或祖孫同名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英語國家人士往往在晚輩姓名之後加Junior(常略作Jr. 或Jun.)一詞,或相應的羅馬字母數詞,以示區別,例如Tony Brown and his son-Tony Brown, Junior(譯為小託尼·布朗),Thomas Daley and his grandson-Thomas Daley Ⅲ(譯為託馬斯·戴利三世)。(完)(吳迪

相關焦點

  • 世界主要語種人名淺析(日語人名篇)
    日本是世界上姓氏最多的國家。中國有十幾億人口,主要姓氏不過一百多個,因此中國自古就有「百家姓」之說,但日本姓氏總數竟然高達數萬個。目前日本排名前三的大姓依次是佐藤、鈴木和高橋。日語中有長達十二個字的姓,如「籠谷懿俯舍仰隸裡小也弘光」,也有長達七個字的姓,如「大身狹屯倉田部」,當然,這些姓氏極為生僻,極少使用。
  • 人名翻譯釋例
    查閱《英語姓名譯名手冊》和《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均無此名,但有近似人名Basnett「巴斯尼特」,Basnight「巴斯奈特」。由此可見,「巴斯奈特」不能用來翻譯Bassnett。按英語讀音規則,ss與s發音相同,因此Bassnett與英語姓名Basnett發音應該相同. 按照同名同譯的原則,此例譯名應為:蘇珊·巴斯尼特。
  • 乾貨|外語人名翻譯規則
    今天這篇文章真的深得主編的心,因為主編就是一個狂熱的多語言愛好者❤️!對每一種外語有著不同的愛,不能割捨的愛,這種愛會滲透到平常的工作中。打個比方來說,就人名翻譯,遇到歐洲的語言人名,用自己的專業語言翻譯一篇文章統一就好了,但有時候可能會深究。比如一個意西葡語的名字,用自己的專業,比如英語或法語音譯成中文,和找到它的原始語言音譯就會不一樣了。
  • 英語人名知多少
    摘要:漢語人名往往帶有較為明顯的時代特徵。相比之下,英語女子名和男子名基本是固定不變的,時代特徵不明顯,而且涇渭分明。但是,英語人名並非一成不變。根據英國學者的統計,不同時代流行著不同的英語人名,且同一時代不同英語國家流行的人名也不完全相同。英語姓名跟漢語姓名不一樣,區別首先體現在姓和名的順序上。英語姓名是名在前,姓在後;而漢語姓名是姓在前,名在後。在近現代國際交往中,總有一些中國人願意按英語習慣,把自己的姓氏和名字顛倒。
  • 技巧篇:人名該如何翻譯?| CATTI和MTI
    人名翻譯是CATTI和MTI必考項。今天高齋翻譯學堂雒老師Joy和小夥伴給大家總結了人名翻譯常見的翻譯方法。技巧篇:人名該如何翻譯? | CATTI和MTI英文人名的翻譯思維:人名音譯並括號加注。如31篇外刊精讀與翻譯經濟學人講英國職業教育那篇文章裡的這句話:Yet the past few years have been particularly hard, says Gerry McDonald, the chief executive of New City College in east London.
  • 印第安人名翻譯策略探究——以《印第安律師》中的人名翻譯為例
    關鍵詞:印第安人;人名翻譯;文化;《印第安律師》 印第安人(Native American)是美洲大陸的原住民,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和北美洲各國,他們有著很多的部族,如阿茲特克人(Aztec)、印加人(Inca)等,所講的語言也不盡相同,有上百種之多,一般統稱為印第安語或美洲原住民語言。他們曾以狩獵、採集果實、農業為生。
  • 西班牙語人名淺析
    西班牙語教名主要來自天主教聖人或天主教著名人物的名字。兩個最常見的西班牙語教名何塞(Jose)是"Joseph"的西班牙語拼寫,胡安(Juan)則是"John"的西班牙語拼寫。本人名如果超過一節,教名後的名字往往是其他天主教人物名或家族中長輩的名字。舉幾個著名西班牙人物的名字作為例子進行分析。
  • ...英漢語 人名 拼寫方式 武俠人物 漢語拼音字母 人名漢語拼音...
    這般無視專有名詞、語法規則,將武俠小說裡的人物名字直譯成英語,一經網絡傳播,頗能製造出「笑果」。  儘管這樣的雷人武俠人物譯名很抓人眼球,也很搞笑,但還是被批評為「有無聊和低俗之嫌」。有專家表示,從學術上來說,因為沒有遵循有關英語語法和規範,肯定是不可取的,如果只是為了娛樂自己或大眾,博人一笑,倒也無可厚非。
  • 中國人名和地名的英語表達方式
    時不時的提起不同的地方;那麼中國的人名和地名怎樣用英語表達呢?今天廖老師講一下中國人名和地名的英語表達方式:一.中國人名的英語表達方式:中國人的姓名直接用漢語拼音拼寫(一定要去掉四聲),分成兩部分,姓為一部分,名為一部分,兩部分的首字母都大寫。
  • 淺談醫學論文英語寫作中人名的規範翻譯
    一篇好的英語醫學論文,毋庸置疑,既要體現出研究內容的價值,還要遵循醫學論文相關規定的標準形式。人名的翻譯是用英語撰寫醫學論文時遇到的重要問題,如果人名翻譯不規範,會混淆編輯對研究成果來龍去脈的正確理解,以致影響論文在國際刊物上的發表。
  • 由人名轉化而來的英語單詞 你知道多少?
    由人名轉化而來的英語單詞  英語中有不少單詞由人名轉化而來,而每個單詞的背後都有一個鮮為人知的趣事。被換稱的人名往往是社會生活中較有影響力和知名度的人物的名字。1.《聖經》中的人物  在英語民族中,基督教《聖經》中的人名常被人們引用,因而有一部分已轉化為普通名詞。例如,Judas (意為「叛徒」)原是耶穌的12個門徒之一;此人因貪30枚銀幣而出賣了耶穌。
  • 英語人名中的神秘含義
    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些英語中有關人名的小故事,都是書本中學習不到的喲!1. A cup of Joe(一杯咖啡)這個短語的意思也就是a cup of coffee。Average Joe(普通人)Average的意思是「平均的,一般水平的」,而Joe在美國也是一個非常普通的人名,因此就用Average Joe來表示很普通的一個人。
  • 人名翻譯有哪些注意事項?
    Q:Yomi你好,想問一下漢英翻譯中遇到人名翻譯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嗎? A:感謝這位同學的來信~感謝這位同學的提問,接下來我總結一下漢英翻譯中人名翻譯的注意事項。1.翻譯外國人名時,如有標準譯法,一定要使用權威網站(比如新華社有一個譯法,豆瓣有一個譯法,用新華社的)標準譯法(如果是比較偏的,比如不是總統、大使等職位較高或知名度沒那麼高的機構的人員,查到之後一定要證,即將搜索到的人名、title等放到搜尋引擎裡驗證一下,看看是不是確實有這個表達)。4.
  • 西格諾裡、瓦拉內和諾坎普,多少小語種名字被英語「綁架」?
    早年,除了新華社等國家級媒體在處理外國人名和地名翻譯時比較慎重之外,其他媒體一來受限於人才數量,二來採編團隊相對缺乏對譯名的考究精神,面對全新出現的外國人名,拍腦門決定是常態。而在足球世界,很多主流國家官方語言和主要用語都不是英語,一直以來,卻都在中譯名問題上被英語所影響。幾乎每個非英語國家,都有在名字漢化過程中被英語「綁架」的例子,其中不乏一些「大語種」國家。全球以英語為母語的人接近4億,西班牙語則有5億,人數上其實還多出不少,但和聯合國以六大通用語種來劃分大、小語種不同。
  • 讓-保羅·貝爾蒙多和讓-保羅·薩特――法語人名淺析
    兩個屬於70後記憶的人物:讓-保羅·貝爾蒙多――八十年代法國動作片巨星,讓-保羅·薩特――存在主義哲學之父;「讓」我們來走進法語人名。法語人名由本人名(教名)+姓氏組成。
  • 外國人名漢譯的五大原則
    性在漢語裡不是一個顯性語法範疇(他和她僅是文字上的區別,不是語言上的區別),因此從語法的角度看,漢語人名無需區分男女。在實際生活中,漢語人名也經常不分男女。過去外國人名的漢譯也不太注意男女之別,現在注意到這個問題。
  • 賈伯斯居2011年最熱英語人名首位
    國際在線專稿:據路透社11月9日報導,美國全球語言監測機構(Global Language Monitor)於當地時間9日宣布了2011年度英語熱詞。其中最熱英文人名由蘋果公司前創始人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摘得。年度最熱英語單詞前兩位分別是「佔領」(occupy)和「赤字」(deficit)。
  • 我國首部《人名漢語拼音拼寫規則》將出臺
    這般無視專有名詞、語法規則,將武俠小說裡的人物名字直譯成英語,一經網絡傳播,頗能製造出「笑果」。儘管這樣的雷人武俠人物譯名很抓人眼球,也很搞笑,但還是被批評為「有無聊和低俗之嫌」。有專家表示,從學術上來說,因為沒有遵循有關英語語法和規範,肯定是不可取的,如果只是為了娛樂自己或大眾,博人一笑,倒也無可厚非。
  • 這些人名到底該咋翻譯?
    這位挪威新星的姓氏在挪威語裡面是「H land」,轉寫成英語(包括德語)變成「Haaland」。「aa」這個元音字母組合,在很多語種裡面都是發「阿」音,於是「哈蘭德」這個譯名很早就在中國流傳開來——最早當然可以追溯到他的父親阿爾夫-英厄·哈蘭德,就是當初被羅伊·基恩故意踢傷的那位曼城名宿。既然父親的名字被我們叫了那麼多年,兒子也理應跟著這樣叫。
  • 流行語:少數民族人名地名的拼寫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流行語:少數民族人名地名的拼寫 2007-11-20 23:28 來源:萬千英語族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