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家長、學生如何凝成一股繩?關鍵在於……

2021-02-07 貴州教育發布

成功的教育離不開孩子對家長和教師的尊敬,更離不開家長、教師之間的相互尊重、相互配合。三方齊心合力,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那麼,這種尊重和溝通該如何達成?一起來看今天小編帶來的文章↓↓↓

孩子的成長好比一面多稜鏡,可以折射出家庭的養育、學校的教育以及全社會的方方面面。當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達成共識,形成教育合力時,孩子自然會展現閃耀璀璨的光芒。

教育不能缺失「尊重」,那麼,老師、家長、學生之間要如何把握分寸?如何溝通配合呢?知名教育專家劉長銘建議:多一些理解,多一份從容,多一分等待。

對老師、家長說:教育需要尊重孩子

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不能缺失對孩子的尊重。沒有尊重,便談不上教育,至少不是科學的好教育。

但在現實生活中,家長不夠尊重孩子,老師不夠尊重學生的現象卻屢見不鮮。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少跟師長缺乏對孩子們的尊重有關。對孩子貶低、諷刺、挖苦、否定……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兒童和青少年又怎能健康成長,怎能有個性、有趣味地全面發展?

尊重,意味著平等。師長只有樹立了跟孩子平等的思想,才能學會尊重孩子。這要求家長遇事能多跟子商量,要講民主,尤其避免常見的越殂代皰或粗暴幹涉。

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跟學生平等交流,多傾聽、尊重學生的意見,保障孩子自由發言權,允許奇談怪論,要避免居高臨下、權威式、命令式教育教學行為。

孩子在人格、權利上本有的尊嚴必須得到保護和尊重,如果大人不能平等對待兒童、不尊重他們的權利與人格,將會損傷孩子的身心健康。

尊重,意味著獨立。師長應該懂得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在家庭和學校中他們都有獨立自主的權利,即使孩子還弱小稚嫩,但他具有和成年人一樣的獨立人格。

孩子是父母的,但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學生是老師的,但學生不是惟命是從的機器。只有確立了孩子的獨立地位,父母才會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見,建議而不命令,指導而不包辦。

只有尊重學生的獨立性,教師才會呵護並發展學生獨立的個性,這樣的學生才是現代社會需要的創造性人才所應有的素養。

尊重,意味著包容。兒童和青少年的成長之路不會一帆風順,自會有缺點或犯錯誤,孩子犯錯時不要一味指責,更不能辱罵,應該以慈悲、寬大的心胸去包容,跟孩子一道分析犯錯的原因和改進的辦法,鼓勵和相信孩子一定能改正。

可現實中,我們常見到一些家長、老師面對孩子的錯誤,總是反覆地無情嘲諷、過於嚴厲地批評,甚至出現體罰現象。這樣做不僅孩子錯誤改不了,還貶損了兒童的人格,傷害了孩子的自尊。那些極其逆反、對立情緒嚴重以及「破罐子破摔」的孩子,與長期我們教育的不寬容、不尊重大有關係。

家長是孩子的父母,還應是孩子的朋友;教師是學生的良師,也該是學生的益友。獨立、平等、包容才會贏得朋友。尊重,會讓師長的愛趨於更高境界;尊重,會讓孩子更健康地成長,會讓教育更人文更美好。

對家長、孩子說:教育需要尊重老師

老師與家長,作為孩子成長路上影響最大的兩個群體,本有著相同的責任與使命——讓孩子成才。可是,近來在新聞推送中屢屢看到,僅僅因為孩子在學校受到委屈,便有家長到學校鬧事,更有甚者與老師大打出手,傷身奪命。

我們不能否認教師群體中,有極個別的老師,確實存在體罰學生的現象,這類老師也應該受到法律的制裁。不過,我們切莫將所有敵對與仇視的眼神對準所有老師。尤其是家長,應該與老師團結協作起來,讓家校和諧,讓學生真正受益!

我們都應該擺正一個事實:再優秀的老師,也無法讓所有家長滿意。

作為父母,你是否有過因為孩子在學校磕碰而火冒三丈的經歷呢?謝謝,你沒有馬上拿起手機就讓老師給個說法。

我欣賞父母處變不驚的態度!你了解,自己照顧一個孩子已是含辛茹苦,學校老師手下四五十個孩子確實不易!

拋開老師這一頭銜,她們有的剛從爸媽的懷抱中走出來。有著教育孩子的熱枕,也有稚氣未脫的經驗不足。校園磕碰,人之常情,那是孩子在成長,謝謝你這麼諒解老師們.

專業,從未停止努力。

經常聽到:「老師嘛!孩子王而已!」這是社會的極少數人對老師的誤解啊!

新的時代,給老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夠專業,才夠資格!不管你對老師有著怎樣的誤解,都請你相信,通往專業的路上,廣大教師從沒忘記過努力!

世界上的人形形色色,你有你的性格特點,他有他的生活方式。無論是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還是人生觀價值觀都存在根本的差異。

正是這些不一致,加大了老師工作的難度。老師們其實真的在尋找各種各樣的方法,努力的讓家長們滿意。真的非常抱歉,作為老師,不能讓所有家長都滿意。但請你相信:從前,現在,將來,他們都在盡心盡力.

家校和諧,關鍵在於溝通與理解

或許有一天,她們沒有第一時間回覆你的疑問,請不要埋怨,可能是她們正在上課或是忙碌,沒有將手機隨身攜帶;

或許有一天你的孩子在園裡磕傷碰傷,請不要動怒,孩子在學校受傷,最傷的是其實是老師。

或許有時她們的措辭不當讓你心生焦慮,請相信,那一定是在情急之下,她們有口無心。

知道嗎,她們和你一樣不希望孩子受傷;家校矛盾不可避免,但並不是不可調節,請家長們相信溝通的力量。

萬事莫衝動,靜下心來尋找有效的溝通之道,這是家校和諧的關鍵!家校和諧了,孩子們才會更幸福!

家庭教育:建築孩子的人格長城

蔡元培先生在《中國人的修養》一書中說到: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務應該是建築孩子的人格長城。試想,如果一個孩子缺少對生命的認知,沒有夢想的能力,不懂得保護自己,無法與別人共享,即使這個孩子門門功課考第一,又能怎麼樣?

那麼,正確的家庭教育應該是什麼?是父母幫助孩子建造一個良好的人生平臺,讓孩子有很好的人格修養,懂得做人,懂得成功的真正含義。

一起來看看給父母的八個關鍵教育指導——

01.如何讓孩子樹立樂觀向上的心態

接受現實是走向樂觀的第一步;

培養樂觀的性格,讓孩子坦然地面對生活中的不幸;

讓孩子保持一顆平常心;

孩子把大量的精力耗費在焦慮上,就不能發揮其固有的能力;

幽默感看似「小伎倆」,實則「大本事」。

02.讓孩子學會感恩,懂得寬容

心胸狹窄只會讓孩子一生痛苦;

擁有愛心,就有了求知求美的動力;

惡作劇會「惹禍」,及時引導孩子改正;

及時消除孩子的殘忍行為;

懂得感恩,才會成長。

03.培養孩子直面挫敗的勇氣

孩子是脆弱的,教他勇於正視失敗;

培養孩子的意志力不容忽視;

對挫折感到陌生的孩子,很難融入社會;

用自信取代自卑;

總是責備孩子的失敗,孩子將會變得「無能」;

對孩子進行誇獎,但不要過度。

04.教會孩子自我保護

教會孩子一些安全常識,冷靜應對傷害;

依靠父母的孩子,總免不了挨摔;

孩子缺乏處世能力,隨時都會有被生活「吞噬」的危險;

過分地保護,就等於「傷害」;

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從容面對誘惑。

05.讓孩子擁有夢想

有夢想才有創造;

不要訓斥孩子的「夢話」;

孩子有夢想時,催促他向夢想邁進一步;

拒絕孩子問的「為什麼」,就等於剪斷了他思維的翅膀;

善待孩子的興趣;

善於創造的孩子,往往具有一個聰慧的頭腦。

06.培養孩子良好的溝通技巧

懂得社交禮儀的孩子,能夠擁有好人緣;

孩子善於談吐,最能引起別人的興趣和注意;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合作能力比知識更重要;

懂得傾聽的孩子更具有人格魅力。

07.教會孩子合理使用錢財

孩子越早接觸和學會使用零花錢,長大後就越容易賺到錢;

正確處理孩子的壓歲錢;

養成儲蓄的習慣,讓孩子終生受益;

授之於魚,不如授之於漁;

糾正孩子盲目攀比的心理。

08.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我

鼓勵孩子主動與人交往,消除孩子的孤僻;

長期處在害羞之中,孩子容易產生自卑感;

學會欣賞別人,才會欣賞自己;

讓孩子每天發現一個自己的優點;

懂得「舍」才會有所「得」。

只有父母的教育觀念發生了轉變,我們的孩子才能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終生受益。

(來 源 | 徐潔本真教育)

相關焦點

  • 「微信群」能否將家與校擰成一股繩
    本該成為家長和老師之間融合溝通好幫手的微信群,怎麼變成了「壓力群」「衝突群」——  「微信群」能否將家與校擰成一股繩  光明日報記者 姚曉丹  近日,江蘇一位家長痛陳老師在微信群中讓家長批改作業,繼而憤然退群的新聞似推倒了家校間的又一副多米諾骨牌,視頻甫一發出,「家校矛盾」迅速登上各社交軟體的熱搜位置。
  • 「微信群」能否將家與校擰成一股繩?
    本該成為家長和學校之間融合溝通好幫手的微信群,每次出現在與家校合作有關的新聞裡時,卻總是與「壓力」「衝突」有關。近日,江蘇一位家長痛陳老師在微信群中讓家長批改作業,繼而憤然退群的新聞似推倒了家校間的又一副多米諾骨牌,視頻甫一發出,「家校矛盾」迅速登上各社交軟體的熱搜位置。
  • 復興高級中學探索融合育人課 擰好育人「一股繩」
    復興高級中學探索融合育人課 擰好育人「一股繩」時間:2019/6/21 8:42:22 來源:上海教育新聞網    作者:朱穎婕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夏荔 "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
  • 教育廳叫停家長批改作業後,關鍵問題在於如何讓家長合理配合老師
    一份公文引起的家長叫好2018年4月,山東省教育廳等5部門印發了關於《山東省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在通知中明確提出:「嚴格控制學生作業量。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課後作業,小學三年級及以上課後作業按照《山東省中小學教學基本規範》(魯教基發〔2015〕6號印發)要求嚴格控制。科學設計作業內容,提倡分層布置作業,不布置機械重複、死記硬背型作業。作業批改必須由教師完成,不得讓家長批改作業。
  • 等第制療效如何關鍵在老師家長
    要順利推行等第制,老師和家長的作用很關鍵,當務之急,還是要建立與等第制相適應的教師考評制度,讓等第制用效果來打消家長的顧慮。「最近的測驗,你們班平均分多少?最高分多少?你同桌這次考了多少分?」對不少小學生家長而言,和孩子之間類似這樣的對話,再熟悉不過。每次測驗、考試出分之後,家長們往往會拿孩子的分數橫比縱比。
  • 董睿 李全喜:靠什麼把產學研擰成一股繩
    原標題:靠什麼把產學研擰成一股繩(專題深思)   建立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關鍵環節之一,其實質是通過利益驅動把產學研各方擰成一股繩。那麼,怎樣建立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抑或說,靠什麼把產學研擰成一股繩?
  • 學生上課經常遲到,老師抽空去家訪,家長的一席話讓老師陷入沉思
    家訪,是家校溝通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也是老師與學生家長溝通的一種相當結實的「橋梁」。在家訪中,學生存在的問題迎刃而解;在家訪中,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擰成一股繩」,學生的成長可以「換擋提速」。但是這只是相對於那些對孩子的成長較為在意的家長和老師而言。
  • 一課譯詞:擰成一股繩
    Photo by Victor Freitas from Pexels「擰成一股繩」,中文俗語,字面意思是「twist into a rope」,比喻彼此團結一致,像繩子一樣匯成同一股力量的行為(banded together like strands
  • 一課譯詞:擰成一股繩
    Photo by Victor Freitas from Pexels「擰成一股繩」,中文俗語,字面意思是「twist into a rope」,比喻彼此團結一致,像繩子一樣匯成同一股力量的行為(banded together
  • 如何翻花繩 翻花繩方法
    如何翻花繩 翻花繩方法 2019-04-01 11:52:55 來源:全球紡織網 如何翻花繩?翻花繩方法?翻花繩,中國民間流傳的兒童遊戲。
  • 函清英語在線課堂:提分的關鍵在於讓學生愛上英語
    函清英語在線課堂:提分的關鍵在於讓學生愛上英語時間:2016-12-30 21:05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函清英語在線課堂:提分的關鍵在於讓學生愛上英語 無論是中考還是高考,一分的差距足以決定命運。
  • 淺談老師、學生、家長如何上好網課
    網課優點:1、重複學習重複是學習之母——狄更斯同樣學習,學生成績差異的根源,就在於重複學習。聽一次課不會,那就聽二次,三次……,但老師只講一、二次怎麼辦?到了考試的時候,學會的學生成績自然就比沒會的學生高。
  • 為什麼現在老師不打罵學生、也不嚴厲批評學生,家長反而不願意了
    雖然很多家長當著老師的面會說,老師對我家孩子嚴厲點,不聽話該打打該罵罵, 不行揍一頓也行。但是,一旦老師真的那樣做了之後,很多家長就會是另一種態度,輕則埋怨老師,重則就會投訴舉報老師,弄得老師不能正常工作,背上處分甚至會丟 工作。
  • 將村民擰成一股繩
    村部的播喊了一早上,結果下午來開會的連50人都不到,來的也都是老人娃娃。好不容易看到個年輕人,結果騎個車子遛了一圈又走了。通過向村幹部了解情況,到村民家挨家挨戶走訪,我和同事齊鵬彥很快達成共識: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增加村民之間相互了解,將村民擰成一股繩。
  • 老師讓學生叫家長後,這個家長的做法讓人眼前一亮
    在學校孩子不聽話,或者調皮搗蛋,老師的殺手鐧就是,回家,叫家長過來,我要和你家長談談,學生最怕的就是老師讓叫家長,家長到校後,聽到老師噼裡啪啦的一頓指責,回到家裡,這個學生就難逃一劫,不是挨頓揍,就是被大罵一通,學生對這個告狀的老師更是懷恨在心,於是處處在學校和老師作對,周而復始,老師頭疼該學生,學生痛恨該老師,大有水火不相容之勢。但今天,這位家長的做法讓我們眼前一亮。
  • 如何培養人格穩定的孩子?關鍵在於家長對子女進行「情緒教養」
    在家長看來有時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許是因為心愛的玩具被人動了一下,也有可能是動畫片裡的某個人物死去,出現這種情況,家長就要考慮是不是自己的情緒教養出了問題。 因此關鍵在於家長對子女進行「情緒教養」的培養。 良好的「情緒教養」會給孩子帶來哪些積極影響呢?
  • 把國企黨建經營「兩張皮」擰成「一股繩」
    面對新時代對國企基層黨建明確的新定位、提出的新要求,國有企業應積極探索基層黨建與生產經營管理有機結合、相互促進的方法途徑,真正將「軟實力」轉化為「硬支撐」, 把「兩張皮」擰成「一股繩」, 奮力開創國企高質量發展新局面。通常而言,國企黨建經營「兩張皮」, 具體表現在對黨建工作重視程度不夠、黨建隊伍不強、謀划水平不高、考核運用不硬。
  • 簡單好看的三股辮編繩,新手也能編,讓我來教你
    三股辮是最基本的編繩方法,技術要求都不高。你會發現在看這篇文章的時候,你已經學會了製作三股編的方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三股辮的編繩方法吧。三股辮三股辮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編繩方法。這種方法很容易學,通常用於辮頭髮和首飾製作。製作首飾時,您可以選擇任何編織材料,如皮繩、棉線、繡線和緞帶。此外,您還可選用各種首飾零件和珠子點綴您的手鍊。可供選擇的材料如此之多,所以最困難的部分不是製作而是選材。
  • 為什麼說「孩子能否學好書法關鍵在於家長」?
    我們也都知道,孩子學書法是需要長時間的,這時,會有人這樣認為:孩子能否學好書法關鍵在於家長。這種說法正確嗎?為什麼?下面,石家莊鑄翰教育來跟大家做個解釋。 一、培養興趣孩子對書法是否有興趣,在這個問題上父母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具體來說:1. 孩子喜歡書法離不開父母的引導。
  • 師生關係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 | 深度
    顧明遠先生說:師生關係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李希貴校長認為教育學就是關係學。關係學、人學首先需要解決的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問題,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融洽之後,人與物的矛盾就會迎刃而解,教育因此就變得簡單了。因此,對於一所新開辦的學校來說,「建立關係」成為了首要的事情。如何與學生產生連接?如何讓教育真正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