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宮廷畫家墓出土,女性用品引人注意,瓷白盒子裡的竟沒有變質

2020-12-22 小軒說歷史

古墓的挖掘,對世人來說,是一種探索過去的最佳手段,而在四川成都發現的某座家族古墓,則稍微顯得有些不一樣。那是在某次對路邊綠化進行改造的過程裡,施工的工人們無意中發現泥土下面竟然出現一個非常大的空間,看起來像是墓葬,再加上偶然出土的兩個陶俑,更加深他們的這種認知,於是有關領導立刻上報相關部門,引來了一群考古學者們。

工作人員迅速趕至此地,並對現有的情況進行勘測和考察,再稍微挖掘一段,確定此處的確是一座古代墓葬,且時間應該在宋代,是規模很大的貴族墓地。就這樣,考古工作正式展開,隨著挖掘時間的推移,人們對這處墓葬的了解也越來越清晰。首先,它是一處家族墓葬,且呈現圓形,圍繞中間的那座古墓而依次分布。其次,這裡的古墓保存程度多數完好,沒有出現被盜痕跡。

再加上數量巨大的墓志銘,讓在場學者們很快確定,當中最大的那座古墓的主人乃是北宋時期的一位著名畫家,他的名字叫做高克明,曾在宮廷畫院裡任職,且留下了非常豐富的作品,是世人眼中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此外,他本該是渤海高氏的後代,故鄉在山西一帶。但由於戰亂的緣故,令他的子孫非常擔心先祖墓地會遭到金國人的破壞,於是整體遷移到了如今所在地。

事實證明,這座古墓的價值確實很高,數個月的挖掘後,出土文物的數量達到五百餘件,其中最讓人驚訝的,莫過於前文提及的某些關於女性的用品。它們出現在一位女性古墓裡,此人姓氏為張,名字未有記載。在她的棺木中,藏有十來個保存完整的漆器,內裡則盛裝著那個時代女性最喜歡使用的化妝品,而最讓學者們欣喜的是,在其中某個白瓷盒子裡,留存有些許於時光流轉裡沒有出現變質的妝品,那簡直可以稱得上是一種意外發現的奇蹟。

而正是這些寶貴的女性化妝用品,讓研究北宋生活的學者們對當時士族女子們的生活狀況和日常習慣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依據,是具有很高研究和考古價值的存在。當然,在看過這些以後,小編的心中同樣生出一種感慨,那便是,原來在華夏,不管女子生活的時代是多麼遙遠的曾經,對化妝物品的追求都是一樣執著的,甚至要求在棺木裡陪葬它們,以此確保自己在冥間也能保持美美外表。

相關焦點

  • 西安長安區發現北宋孟氏家族墓 墓主人均未過三十而亡
    西安市長安區郭杜街道杜回村南部發現北宋家族墓,出土一批精美的耀州窯青釉瓷器,部分器型極為罕見,為研究北宋耀州窯器物類型、燒造工藝以及瓷業發展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繼呂氏家族墓發現以來,宋代考古又一重要新發現11月17日上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長安杜回北宋孟氏家族墓地的考古發掘情況。
  • 陝西北宋孟氏家族早亡人墓地出土精美耀州窯瓷器 墓誌顯示北宋盜墓...
    該墓地共出土隨葬品130件/組,有銅、鐵、瓷、陶、玉、水晶等,尤以三墓出土近60餘件組的耀州窯青釉瓷器最為精美。這批耀窯青瓷絕大多數保存完整,器類組合明確,部分器型殊為罕見,為研究北宋耀州窯器物類型、燒造工藝以及瓷業發展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 西安發現北宋孟氏家族墓地 出土罕見耀州窯青釉瓷器
    其中發掘的5座北宋晚期孟氏家族墓葬,系近年來關中地區繼藍田呂氏家族墓葬發現以來,宋代考古的又一重要新發現。圓形香盒。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孟氏家族墓葬位於發掘區中部偏北,發掘確認2座墓葬在2010年前後被盜,倖存兩方青石墓誌;3座墓葬形制保存較為完整,隨葬品豐富,出土的60餘件組耀州窯青釉瓷器最為精美。
  • 福建發現17歲貴婦墓,出土超薄短裙,顛覆人們對宋朝女性印象
    文/小讀 標題:福建發現17歲貴婦墓,出土超薄短裙,顛覆人們對宋朝女性印象 一般來說在中國古代人們的穿著還是比較保守的,畢竟思想還不是那麼開放都會把自己的身體裹得嚴嚴實實。
  • 從許元墓出土文物漫談北宋士大夫的風雅生活
    摘要:1993年10月,江蘇儀徵化纖公司在建設白沙二村工程中,發現一座宋代土坑木槨墓,文物部門從墓中清理出一批隨葬器物。經考證,墓主人為北宋名臣許元。從出土精美的茶具、文房等文物中,我們可以一窺北宋時期士大夫階層的風雅生活。
  • 西安發現北宋孟氏家族墓地,網友感嘆:又是西安
    其中發掘的5座北宋晚期孟氏家族墓葬,系近年來關中地區繼藍田呂氏家族墓葬發現以來,宋代考古的又一重要新發現。出土的文物以茶具、酒具、生活用器和祭祀禮器等為主而且器形保存基本完整,其中2件狻猊鈕蓋燻爐最為精美罕見。孟氏家族5座墓葬均系豎穴墓道洞室墓,形制相同,規模相當,主要由墓道和墓室兩部分組成。
  • 北宋孟氏家族墓地 考古發現精美耀州窯器物
    昨天上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了長安杜回北宋孟氏家族墓的考古發掘情況,其中,出土精美耀州窯瓷器部分器型為考古首次發現。杜回墓地位於西安市長安區郭杜街道杜回村南部,地處高陽原南緣、潏河西岸。這裡曾是隋唐時期一處重要墓區。
  • 北宋呂氏墓考古系列④ : 酒具與士族精緻卻不奢華的生活
    圖六 M7平剖面形製圖北宋時期,由於我國飲用酒的歷史已經很悠久,所以酒的製造也發展到成熟階段,各類酒具的使用趨於規範化。如上所說,瓶裝酒已然問世,而盛酒器具也非常統一,那就是我們在呂氏家族墓裡常見的隨葬品——酒注子。這類器物仍以瓷質為主,同時還有石注、鐵注、銅注、錫注。其中出土於M7呂倩容墓的一套酒注與溫碗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 唐長樂公主墓出土的白瓷闢雍硯
    1986年,公主墓出土的白瓷闢雍硯,直徑31.5釐米,高18.5釐米,由硯臺和硯蓋兩部分組成。硯面圓平微凹,低於口沿,其外圍與口沿間留有深槽用以儲水,硯面未施釉,便於研磨。硯座由二十五個蹄形足均勻圍踏在環形底板上,構成了完整的鏤空硯座,蹄形足栩栩如生,數量之多,為闢雍硯之少見。微微隆起的硯蓋中心有一紐,實用性較高。
  • 北宋名門呂氏墓考古① :桃花園裡的罪惡與發掘
    這讓村裡人很疑惑,但呂富平似乎非常坦然,住在哥嫂家裡,每天吃飽喝足就是去村裡、地裡到處溜彎,時間一長,也沒人再注意他了。日子過的飛快,眼看著春節一天天臨近,這時候返回村中準備過節的人越來越多,呂富平也忙活起來,常與那些回來的哥們弟兄一齊喝酒吃飯,交往中不但談笑風生,而且出手大方,為人仗義,村裡人都說:這娃到底去過西安這大地方,就是和咱鄉裡人不一樣。呂富平對這些話總是一笑了之。
  • 北宋名門呂氏墓考古② :宋代文人世家如何效仿古禮
    它和M2有沒有關係?擺在面前的事實怎麼解釋?一連串的問題真把人搞的滿頭霧水。有人說也許是近現代小墓,碰巧疊壓在M2上,可這個奇怪的「近現代墓」墓道卻與呂大臨墓的墓道完全吻合,如果說是湊巧,那就「巧」的太神奇了,顯然湊巧的說辭有些牽強。大家聚在一起討論,仍然不能得到一個滿意明確的解釋,我想一時搞不明白沒關係,繼續做下去也許答案就會自然浮出水面。
  • 受到北宋至金代兩朝宮廷垂青
    考古調查和發掘所獲得的資料證明,定窯燒造瓷器始於唐代,北宋至金代達到鼎盛,元代以後逐漸衰落停燒。該窯以燒造白瓷為主,兼燒黑釉、醬釉、綠釉、黃釉瓷等。特別是定窯白瓷,名揚天下,其造型規整、胎質潔白、釉質溫潤,除光素無紋飾者以外,常以刻、劃、印花和描金花等技法進行裝飾。定窯瓷器上的印花紋飾構圖嚴謹、紋樣清晰,被後人推為同時期各窯瓷器「印花之冠」。
  • 從昭陵陪葬墓出土的陶俑、壁畫看展示個性的初唐婦女髮式
    本文作者主要以昭陵陪葬墓出土的陶俑、壁畫中女性為例,窺探初唐女性髮型的時代特徵:初唐婦女的髮式花樣翻新、層出不窮,眾多造型美麗、個性的髮髻甚至引來了唐代及後世文人的由衷讚美和效仿。初唐女性髮型的時代特徵,鮮明而突出。從昭陵陪葬墓出土的壁畫、彩繪釉陶女俑、三彩女俑及紅白陶女俑的髮型中可以概括為髻、鬟、鬢三種髮式。髻和鬟的區別,髻是實心的,鬟是中空做環形,大多為青年女子所梳者,其中以雙鬟為多。
  • 陝西唐墓出土「半人高」彩陶駱駝 或為官方製造
    圖為出土的陶器。 記者 張遠 攝   中新網西安12月4日電(記者 田進 冽瑋)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劉呆運4日透露,該省華陰市境內發現一座唐代夫妻合葬墓,墓主宋素在唐高宗時期曾任敦煌縣令,墓葬出土了胡人俑、陶駱駝、陶馬等隨葬品70餘件,其中2件彩陶駱駝將近半人高。專家認為,該墓的發現為研究絲綢之路文化交流歷史提供了資料。
  • 江蘇近年來首次對宋墓的大規模發掘,展開千年前南京城畫卷
    王妮告訴記者,石門坎地區北宋屬淮南東路江寧府上元縣,南宋屬江南東路建康府上元縣,「以往,江寧區、雨花區、棲霞區、秦淮區等都有宋代墓葬發現,其中比較有名的是江寧區秦檜家族墓地、江浦黃悅嶺南宋張同之夫婦墓,數量從數座到幾十座不等,相比之下,本次發掘的宋墓數量和密集度都較為少見。」
  • 考古隊挖到湖北大墓,竟出土一件「英文磁帶」,專家:太丟人了!
    考古隊挖到湖北大墓,竟出土一件「英文磁帶」,專家:太丟人了! 現在提起中原地區,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這些地方在古代的輝煌,事實也確實如此,中原地區如今的經濟雖然遠遠比不過沿海地區,但在歷史方面卻是毋庸置疑的豐富,就拿湖北來說,它古稱荊州,是個「三楚明星市,十代帝王都」,地下埋藏的王公貴族數不勝數,所以我們經常能看到湖北又發現古墓的消息,比如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湖北就曾出土過一座唐墓,但裡面發現的一件「古物」卻讓專家們汗顏,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瑪瑙為釉古相傳,宋之名瓷,御用官窯-魁首汝窯
    又因其為五大名瓷之首,因此在宋代被欽定為宮廷御用瓷,且被稱作汝官瓷,「汝窯為魁」就成了藏界公認的定論。,曾出土一件殘破的天藍釉汝瓷碗,屬晚唐時期產品。汝瓷還生產有天目瓷、白瓷、花瓷及茶色釉瓷等。北宋官府在汝州設窯場,其產品稱之為「汝窯」。「汝窯」出現的時期在越窯衰敗之後,產品主要供宮中御用,御揀退之件,方許出賣,近尤難得。
  • 明代成化年間外戚萬氏家族墓出土的金玉文物
    今天分享的是在北京出土的明成化外戚萬貴、萬通墓出土的金玉文物。萬氏家族,這名聽著就霸氣,莫不是要流芳「萬世」?可這萬氏家族是哪個家族?一時半會還真想不起來。但要說那流傳了近700年,上過電視的皇家姐弟戀。八卦泛濫的人估計能有點印象了。沒錯,這姐弟戀的女主萬貴妃(萬貞兒)就是萬氏家族的掌上明珠。
  • 陝西藍田五裡頭北宋呂氏家族墓地(圖)
    墓室頂部已坍塌,從現存遺蹟推斷,原頂為拱形,覆蓋整個墓葬前後三室,墓頂距底面約4. 7~5米。隨葬品原置於棺槨間,後因盜掘、淤土填充、頂部坍塌而破碎挪移。經初步研究認定,實用墓室之上所疊壓的若干空穴均做防盜之用。墓門設土坯封門亦有同種功效。  四、出土文物狀況  迄今為止,共出土器物六百餘件(組),包括陶、瓷、石、銅、鐵、錫、銀、金、漆、骨、珠貝類,皆為實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