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老翁寫的漢詩行不行?日本網友首先不服

2020-12-16 澎湃新聞

就在中國古詩詞大會掀起中國全民讀詩的熱潮的同時,日本網友也毫無徵兆地鬥起詩來,不禁讓中國網友驚呼「猝不及防」。

猝不及防的「鬥詩大賽」

這場以「平成自由詩」為熱詞的網絡「鬥詩大賽」的畫風是這樣的:

從此詩頗有趙本山小品的風味——「春雷一聲震天響,來了小範當鄉長」(《拜年》)來看,這位板の君很可能對中國東北懷有特殊的情感。

除了像板の君這樣心懷人類命運的網友外,大多數日本網友還是如下面這樣關注於日常生活的小情緒、小細節、小奇蹟的。

夜楓Yoka的這首「平成自由詩」,代表了日本御宅一代在情人節前夕的感慨,其中的哀怨婉轉讀來令人百轉千回。Yoka君的赤誠,似乎點燃了日本網友的創作熱情和腦洞,一時間冠以「平成自由詩」的佳作頻出。

寫資本主義社會上班族的水深火熱:

早朝出張新幹線,駅弁不味浪費銭。

熱愛男女鄰席座,唯悔社畜無人權。

(駅弁:車站便當。社畜:是日本企業底層上班族的自嘲用語,是指為了企業放棄身為人類的尊嚴、賣力地為企業效勞的大城市打工一族。)

《鐵膽火車俠》的硬廣:

円形綠色山手線,中央通過中央線。

新宿西口駅至便,寫真澱橋寫真機。

描述日本鄉村落後的:

無電視唉無收音,自動車亦甚少行。

毎日巡察村中回,俺嫌此村往東京。

饑寒交迫的十一區人民吃到拉麵就滿足到不要不要的了:

我空腹而食拉麵,行廚房煮之三分。

盛丼足辣油少少,深夜滿足至肥滿。

到後來,甚至韓國網友也按捺不住了,儘管他們不用漢字了,但是中華傳統文化對他們的深刻影響在這時候悄無聲息地展現出來了。

這位名叫鍾永天(音)的韓國網友在這首詩中除了展現出良好的中日文功底外,還表現出對中國飲食文化的熟稔。

一位日本「老乾體」詩人掀起的清流

「平成自由詩」這個概念,源出一位叫做幡谷祐一的老先生。現在已經94歲高齡的幡谷老先生出生於政治世家,但卻在實業界打出了一片天,成為了日本茨城縣的商界領袖。像許多成功人士一樣,幡谷老先生在走上人生巔峰之後,對風雅之事產生了極大的熱情。

於是他開始寫詩,不是俳句、不是和歌,而是漢詩,並於1998年出版了漢詩集《水車—平成自由詩》。日本漢詩,與用日語寫的俳句、和歌不同,是直接用中文創作,並且遵從漢詩格律用韻的一種詩歌形式。

幡谷祐一默默筆耕,孜孜不倦。但「平成自由詩」成為網絡熱詞,幡谷老先生成為網紅,卻不是因為多年鑽研取得了什麼了不起的突破,而是因為他給筑波大學寫的一首詩被網友「挖墳」挖了出來。

幡谷祐一(中)

事情是這樣的。2007年,幡谷祐一以83歲高齡開始攻讀筑波大學的博士學位,並於三年後完成學業,老先生當時一高興就為筑波大學留下了一首大作:

白面書生學筑波,發憤忘食紙筆耕。

桃李滿門邦家豐,紫峰名聲四海奔。

面對這樣一首讓記者不知如何下嘴的詩,筑波大學的領導竟然決定將其鐫刻成碑,立於校園,垂諸後世,然後就真的這樣做了。

大概是某位遊客在遊覽校園時看到了,沒有一絲絲防備下被傷害到了,出離憤怒下寫下檄文《筑波大學よ、その「漢詩」は恥ずかしい》(筑波大學喲,這種「漢詩」太羞恥啦)。文章稱幡谷這首詩用韻炸裂、平仄奇妙、文法詭譎,還說,雖然你筑波大以理工著名,但是好歹也是有人文學部的,好歹也是出過芥川獎的,拿出這種漢詩,還刻出來顯擺,這只是丟人。

不過說實話,說人家押韻、平仄不對,有點苛責老人家了,畢竟從一開始就說了是「自由詩」,啥意思,就是明目張胆告訴你:我的詩是不按套路出牌的,壓根就不走尋常路。

但網友不管這些。這篇文章在社交網絡迅速傳播,然後——事情就往失控的方向發展了。先是老先生更多的漢詩被翻出來:

一、2012年贈給筑波大學棒球部的《青桐寮》:

硬式野球筑波大,校名昂揚遍天下。

年願達成青桐寮,部員感激誓必勝。

二、以雄雞起興,歌頌日本國泰民安的《雄雞》:

雄雞一鳴天知曉,扶桑大地陽光照。

國民幸福平和祈,世界一同歡聲笑。

三、茨城機場開港的紀念詩《先見》:

強韌意志反對耐,卓越先見空港開。

永年鄉土為繁榮,萬人歡呼自衛隊。

不像中國網友長期經受「老乾體」的薰陶,早已自備抗體,沒見過啥世面的日本網友仿佛發現了新大陸,於是才有了一開始的「鬥詩」。

為表友誼,幹了這杯「老乾體」吧

實際上,「老乾體」漢詩在日本由來已久,幡谷祐一隻是適逢其會被拎了出來。而且,漢詩一直就是日本友人最喜歡贈送給中國人的禮物之一。

比如,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時,就贈送給中國人民一首漢詩,名字叫《北京空港》(日本「老乾體」詩人似乎都很中意飛機場這個題材):

國交途絕幾星霜,修好再開秋將到。

鄰人眼溫吾人迎,北京空晴秋氣深。

儘管此詩被日本輿論批評為沒文化,但畢竟是中日友好的一個見證。

可以很確信地說,不少日本人對中國文化始終葆有崇敬、親近之感。因此,每每與中國人交往,這些日本人總喜歡作幾首漢詩,寫幾筆書法。

日本全國漢文教育協會會長石川忠久曾經來中國遊覽采石磯,在這傳說李白跳江捉月的地方,石川先生觸景生情,詩興大發,遂賦詩云:

「采石磯頭臨大江,白帆點點掛春風。青山碧水當時景,仿佛先生在眼中。」

嗯,還是挺湊合的,但是要知道,這位石川先生可是當下日本漢詩界的泰鬥,他曾出版過《漢詩的解釋鑑賞事典》《漢詩世界》等許多漢詩著作,還曾在NHK講授他的著作《李白》《杜甫》。

而在2008年5月8日,日本創價學會名譽會長池田大作曾作《敬贈國家主席胡錦濤閣下》一首:

國富邦和日日新,家家充裕感恩深。

主施仁政行王道,席不暇暖為人民。

古來文化漢土求,月氏睿智福共籌。

錦繡中華迎舊友,濤聲友好萬代流。

請注意每句首字。次年,池田大作又贈當時的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同志一首漢詩:

國在雙肩人在心,

美德成習近平民。

金橋往來更友好,

世界和諧共欣欣。

源遠流長的日本漢詩如何發展到「老乾體」的地步?

日本有著深厚的漢詩傳統。這個傳統最早可以追溯到白鳳文化時期(645-710),當時的皇室成員大友皇子、大津皇子等人應該是最早寫作漢詩的詩人了。日本現存最古老也是最著名的漢詩集《懷風藻》中就有大友皇子的詩,貼一首《述懷》:

道德承天訓,鹽梅寄真宰。

羞無監撫術,安能臨四海。

其後,從王朝時代、五山時代一直到近代,都曾產生過優秀的漢詩詩人和不錯的漢詩作品。這段日本漢詩史就不贅述了,來幾首經典的漢詩大家和上面的「老乾體」對比著讀讀。

在位期間大力推行「唐化」的嵯峨天皇,在詩賦、書法、音律方面都很有造詣。下面這首七律尾聯用了兩個典故,一個是夏桀亡國的典故,一個是周文王出獵遇呂尚的故事,其對中國歷史的熟識由此可見一斑。

三春出獵重城外,四望江山勢圍雄。

逐兔馬蹄承落日,追禽鷹翮拂輕風。

徵船暮入連天水,明月孤懸欲曉空。

不學夏王荒此事,為思周卜遇非熊。

日本漢詩人中,除了皇室、貴族,僧侶群體中也出了不少大詩人。比如平安時期的高僧空海大師、日本南北朝時期的義堂周信,還有中國人民最為熟悉的「聰明的一休」。

一休哥名叫一休宗純,是室町前期的禪僧,相傳是後小松天皇的兒子。自號狂雲子,一生放蕩不羈,縱情詩酒,留連妓館。著有《狂雲集》、《自戒集》等。在《狂雲集》中他極其坦白地公開宣揚自己投身慾海的歡樂。如《題淫坊》,內容十分不可描述。

美人云雨愛河深,樓子老禪樓上吟。

我有抱持睫吻興,意無火聚捨身心。

專家說,他之所以這樣,其實是故作狂人,以此來批判腐敗的僧界和俗世。

而在江戶時代,學者型詩人則唱起了主角,其中最著名的當數賴山陽。他以文從政十年,將其所著《日本外史》獻給幕府老中松平定信,一躍成名。賴山陽的史觀貫穿了尊皇愛國思想。後來成為幕末維新志士的精神武器。他詠史的詩作很多,但也不乏寄情山水的田園詩,像下面這首《舟發大垣赴桑名》:

蘇水遙遙入海流,櫓聲雁語帶鄉愁。

獨在天涯年欲暮,一蓬風雪下濃州。

明治以後,日本轉向西學,但仍保留著同中國文學交流的傳統。日本著名文學家大都具有高深的中國文學素養。夏目漱石受陶淵明、王維、杜甫影響,一生留下二百餘首漢詩。有人說,他和魯迅小說的幽默風格很相似,而讀過漱石漢詩,則會感到二人的舊體詩風格也十分相像。像下面這首《自嘲書<木屑錄>後》:

白眼甘朝與世疏,狂愚亦懶買嘉譽。

為譏時輩背時勢,欲罵古人對古書。

才似老駘駑且騃,識如秋蛻薄兼虛。

唯贏一片煙霞癖,品水評山臥草廬。

隨著西化的加深,年輕世代的登場,能夠寫一首合乎格律的漢詩的人越來越少,更不要說寫出優秀的作品了。事實是,現在的日本年輕人在閱讀和書寫中,日語漢字都寫不出或嫌麻煩,而直接用假名。

但是,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日本傳統文化在日本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像石川忠久、池田大作這樣愛好漢詩的日本人不勝枚舉,日本國內也有許許多多的漢詩協會、同人團體。

2003年由漢詩愛好者創立的「全日本漢詩連盟」,初期會員600人,到2015年就已經增加到2155人。引發網絡「鬥詩大賽」的幡谷祐一是這個聯盟的分支茨城縣漢詩連盟的會長。

這次網絡上的「鬥詩大賽」,其實只是日本近些年回潮的「漢詩熱」的一個縮影。如今日本各地都有漢詩大賽,新潟縣漢詩聯盟截至去年已經連續8次舉辦紀念著名漢學家諸橋轍次的漢詩大賽,靜岡縣2015年還舉行了「富士山漢詩大賽」等,以富士山為主題創作漢詩。

各種漢詩講座、培訓廣布於日本諸島,NHK會播放漢詩節目,出版社會出版教小朋友讀寫漢詩的兒童讀物,就連一些反華右翼分子也毫不避諱對漢詩的喜愛。著名右翼政客石原慎太郎,就曾公開表示唐詩宋詞會勾起自己的「鄉愁」。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日本人的習慣到底有多「變態」?特別是這三點,網友:不服不行!
    而中國遊客最喜歡去的國家一般都是東南亞地區,其中日本、韓國以及越南等都是熱門的旅行地,也是中國遊客出國的首選。特別是日本這個國家,大家對他印象非常深刻。我們都知道日本和中國在歷史上有著很大的淵源,我們因為很多的事件都非常「憎恨」日本,但是除去這些先不說,我們來看看日本人的這三大生活習慣,無論哪一個,可以說是很「變態」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 日本漢詩的水平
    一 帶著兩重鐐銬起舞 日本漢詩源遠流長,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奈良時代,就有了漢詩集《懷風藻》。創作漢詩的風氣經久不衰,留下了大量作品。然而,對日本人來說,寫漢詩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就是這麼一位精通漢學的頂級詩人,曾經寫過一組五律,在序言中說:「含毫詠之,文不加點,不避聲病,不守格律,但恐世人嘲弄斯文,才之拙也。」大意是說我的這組詩寫得草率,請讀者包涵。這話雖是自謙,但寫律詩「不守格律」,在中國古人是難以想像的——對我們的祖先來說,守律是基本要求,就像呼吸一樣必要。最好的詩人尚且如此,其他人可想而知。
  • 低調的「日本」跑鞋巨頭:技術趕超阿迪,耐克都不服不行呀!
    低調的「日本」跑鞋巨頭:技術趕超阿迪,耐克都不服不行呀!大家好,現在社會人們對健康的意識越來越強大,那麼運動成為必不可少的生活調劑品,一雙舒適的運動鞋,更是成為不可或缺的部分。跑鞋的品牌不乏老牌和新牌的較勁,在選擇運動鞋品牌中大部分人傾向的是阿迪耐克,但是卻有一家運動品牌,就是日本的低調跑鞋巨頭美津濃,他的技術遠遠超過阿迪和耐克,讓耐克都不服不行。
  • 連毛主席都引用日本人的詩,日本人為啥能寫出那麼好的漢詩?
    稍讀日本歷史,就會接觸日人漢文化。漢字,書法,詩歌,很底蘊的日本特色,一切,鹹來自中國。日本人寫一個漢字,不足為奇,寫的書法,也頗見功底。尤其日本人正式公文中的那些文言文,如天皇敕諭之類的,真是用詞考究,雕琢精準。
  • 日本竟將漢字寫成歌?「漢漢漢漢漢漢字黨,我等日本之漢字黨」!
    據一項2009年的統計,日本全國的大學、短期大學中有490所院校的1079個院系在入學選拔中,將是否擁有「漢檢」資格作為判斷標準之一。   當然,這個「漢檢」裡考核的漢字,是日本漢字。而對於日本人來說,他的文化教養,其中一個指標便是認識多少漢字。
  • 歐盟總統寫日本俳句 俄媒錯用曹操詩句配圖(圖)
    俄圖注說明解釋的是俳句    環球網記者梁旭報導俄新網11月26日報導,歐盟新當選「總統」比利時前首相範龍佩已開始贏得日本人的心,因為他會寫日本的17字俳句。  範龍佩喜歡日本的三行俳句詩:風吹發梢,多年後,風依舊,發無存。
  • 肯德基推出自助餐,68元一位隨便吃,網友:路太深,不服不行!
    但是卻有些探過店的網友吐槽肯德基自助餐廳:「套路太深,不服不行。」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這家肯德基自助餐廳位於日本大阪的萬博園,據說全世界目前也只有三家這樣的肯德基自助餐廳,國內目前還是沒有的。而餐廳的店面設計也非常人性化,店內所擁有的全部菜品統統都在店門口單列了一份樣品擺出以供人們參考是否光顧。
  • 視界 | 日本右翼作家鼓吹廢除漢字教育 日本網友:無教養的蠢話連篇
    如今的日本書寫文字都是在漢字的基礎上根據日本本土語言改造而成的,包括假名的形成和訓讀法的確立,都意味著漢字已經完全融入日本文化的血脈。▲日本的年度漢字評選文章譏諷道,百田的這些話本身就是用漢字寫的,不過他似乎無視了這一點,這已經不是反智主義,而是「愚蠢」了。
  • 日本74歲老翁成A片明星 14年接片350部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李靜報導 除了紅光滿面,74歲的日本老翁德田重男和其他同齡男性沒什麼兩樣。他3年前心臟病發,現在自認身體健康,與妻女快活住在東京市區。他的體能比多數退休人士更活躍,不過這是因為他兼職拍A片的緣故。
  • 日本漢學文獻《年號之部》出版:日本的年號如何選定?
    《年號之部》書影水上雅晴、石立善主編的《日本漢學珍稀文獻集成》是一套日本漢學大型叢書,收錄古代、中世至近代的珍貴而稀見的漢學原始文獻。率先出版的《年號之部》共五冊,5000頁,收錄日本內閣文庫所藏歷史年號珍稀文獻九部的寫本,均為史上首次公開。
  • 日本大廚做的法式料理,炒個蛋都用松露,網友:就問你服不服
    日本大廚做的法式料理,炒個蛋都用松露,網友:就問你服不服。最近這段時間在網上一直有看到中國網友跟國外一些網友在討論中國大廚跟日本大廚的廚藝。之前小優在網上一直有看到日本大廚做的都是一些日本料理,但是近日小優在網上竟然看到有日本大廚做起了法式料理。
  • 日本專家呼籲廢除「漢字」,日本網友首先不答應了
    日本的一切文化都可以說起源中國都不是很誇張,但它們可不是會感恩的,自古以來就有侵略性,不然不叫倭寇,自己強大了會鄙視中國,忘恩負義完美的代言詞。我一直不對日本持有善意看法,本來就披著羊皮的狼而已,說到這裡要感謝老美,不然它們還可能發動戰爭,它們單一內向,排斥外來民族,畢竟沒有儒釋道那樣偉大的中華思想,以前80年代左右它們鼎盛時期連美國人都看不起的,真的忘恩負義,幸虧廣場協議,不然它們的氣焰不知道現在多麼自大。
  • 日本裝修用「明裝金屬線槽」布線,網友:漂亮實用不服不行
    大家好,我是在日本工作的華人電工「職長」,在東京做建築安裝和室內裝修電工多年,持有日本電工執照及電力工頭證等相關資格。本期來了解一下日本的明裝金屬線槽,線槽一般用於改裝工程中,增設開關或電源插座時會用到,主要是日本不開槽施工,明裝的會多一些。什麼是線槽線槽簡單說就是收納保護電線用的槽子,有金屬制的也有塑料材質,線槽固定在牆上放進電線在蓋上蓋子。
  • 日本網友的疑惑:日本護照的國名為何是用「中國小篆」寫的?
    (論壇截圖)近日,在日本論壇上,有日本網友提出:日本護照的國名為何是用「中國小篆」寫的?日本網友在論壇上寫到:小篆(篆書體)是秦朝的李斯簡化了大篆後創製的一種古代書寫形式,後來再次簡化則形成了隸書。該字體主要用於碑上的銘文以及印章等地方。
  • 韓國人又爭起來了,日本網友也呆了
    連日本網友都在網上圍觀。原因就是,韓國10名國會議員發起「中小學教育法修正案」,要求「教育用圖書使用韓文書寫,但為了更容易並明確表達含義,可以根據教育部長官的命令在教科書中同時使用漢字」。簡單來說,就是要在小學教科書裡也用漢字(韓漢混用)。
  • 陳龍章學寫俳句於日本富士山麓五星莊
    陳龍章學寫俳句於日本富士山麓1俳句好簡單易寫有味道常學常練莫急躁2020.6.20 2人各有志莫強求不要瞎起勁吃力不討好
  • 日本冷豆腐表示不服,網友:沒眼力見
    日本的冷豆腐表示不服,網友:沒眼力見,豆腐。這個美食在咱們中國可是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來著,從古時候人們就已經開始食用這個美食了。日本冷豆腐接下來就是日本這個國家了,這裡的人們愛吃生的食物可以是世界聞名的了。
  • 從「風月同天」到「與子同裳」:漢詩文在古今日本
    現在大家都知道,這八字寄語出自《唐大和上東徵傳》,是日本長屋王饋贈中國的袈裟上所繡的文字。於是大家都頗為感慨,八世紀時的日本人就已經寫出了如此內蘊深厚的漢文,且歷經一千二百多年,一直沿承至今。日前又有四家日本機構聯合捐給湖北的物資上寫著:「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如今在這個地球上,還在使用漢字的異國人,大概就數東鄰的日本人了。
  • 日本網友操心中國人「忘字」的時候咋辦
    這陣子,日本網民不知為何對中國漢字產生了興趣。  有些日本網民吐槽中國港臺地區使用的繁體字超級麻煩,會熟練使用的都是超人;有些日本網友提問,中國人「忘字」的時候咋辦?中國有那麼多的方言,這些方言用漢字能表達出來嗎?更有日本網友猜測,日本人是不是嫌漢字麻煩,所以才另起爐灶重新創造日本字的?
  • 日本人對中國人的看法是什麼?看看日本網友怎麼回答!
    在中國很多人對日本的評價都是褒貶不一的,畢竟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日本對中國做出過很多讓人悲痛的事情,但從人民之間的角度來看,並不是所有的日本人和中國人是互相討厭的,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日本人對中國人的看法是什麼?看看日本網友怎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