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合作具有世界性意義

2020-12-19 中國社會科學網
中美關係合作具有世界性意義

2016年05月14日 11:12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牛冬傑

字號

內容摘要: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牛冬傑)5月 9日,美國前聯邦參議員埃德萊?斯蒂文森到訪中國人民大學,作主題為「美國政治和他所親歷的中美關係演變」的演講。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社長趙劍英為大家介紹了斯蒂文森先生及他的新書《美國歷史和黑皮書的故事》中文譯本。隨後,前美國中西部美中協會會長約翰?羅傑斯介紹斯蒂文森先生作為美國中西部美中協會創始人,對推動美國中西部與中國的合作做出的貢獻,他展示了斯蒂文森先生1975年首次訪華時,與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和時任外交部長喬冠華的珍貴合影,並對中美學術交流提出了新的展望。斯蒂文森於2004年就受聘為中國人民大學榮譽教授, 2013年協助建立了美國政府實習項目,幫助學生深入了解美國社會,熟悉美國政府機構運行機制。

關鍵詞:中美關係;斯蒂文森先生;美國政治;美國中西部美中協會;中國;演講;全球化;美國政府;政治生活;實習

作者簡介: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 記者 牛冬傑)5月9日,美國前聯邦參議員埃德萊·斯蒂文森到訪中國人民大學,作主題為「美國政治和他所親歷的中美關係演變」的演講。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社長趙劍英為大家介紹了斯蒂文森先生及他的新書《美國歷史和黑皮書的故事》中文譯本。斯蒂文森先生出生於民主黨世家,五代人都參與美國政治生活;新書是對家族五代人積極參與美國政治生活的記載,反映了美國歷史的發展進程,是一個半世紀美國公眾生活的歷程展現。他表示:「書中內容涉及到美國政治、社會生活等多方面,為人們更好的了解美國提供了一個特殊視角。」

  隨後,前美國中西部美中協會會長約翰·羅傑斯介紹斯蒂文森先生作為美國中西部美中協會創始人,對推動美國中西部與中國的合作做出的貢獻,他展示了斯蒂文森先生1975年首次訪華時,與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和時任外交部長喬冠華的珍貴合影,並對中美學術交流提出了新的展望。

  之後,斯蒂文森先生進行了演講,演講圍繞美國政治和中美關係演變展開。他首先向在場各位介紹「黑皮書」實際上是他曾任美國副總統的曾祖父用以收集哲理故事和名言警句的一個文件夾,其內涵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發展,成為了認識美國今昔對比的重要材料。隨後,他對美國的民主政治制度評析,就美國所面臨的挑戰及其應對方法發表了深刻的見解。他肯定了中國成為世界經濟重要力量的必然趨勢,並通過指出美國在二戰後對維護國際秩序發揮了作用、而當今的中國也正在努力促進世界各國共同發展,從而將中美兩國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他認為,儘管中美在政治上存在分歧,但兩國間仍然有共同的利益,中美兩國在貿易、金融、氣候等方面的行動將深刻影響著全球。

  隨後,國際關係學院金燦榮教授對斯蒂文森先生的演講加以評述。他表示,美國政治中家族中連續幾代從政的現象帶有英國傳統的氣息和一定的「貴族氣節」。另一方面,糾錯和改革是國家之間重要競爭能力,而美國長期以來都處於不斷進行自我改革的狀態,而革新精神正是使一個國家具有強競爭力的重要因素。隨後,他對中美關係進行了回顧,闡述了中美和解與中國開啟現代化建設之間的聯繫。他說:「回顧中美關係的歷史,中美兩國的友好交往不僅對彼此有益,而且具有世界性意義。當前,中美之間出現眾多的進步合作的機遇,同時,兩國又存在一定競爭關係。這就需要更多的像斯蒂文森先生一樣的人,促進中美關係在合作的軌道上健康發展。」。

  斯蒂文森於2004年就受聘為中國人民大學榮譽教授,2013年協助建立了中國人民大學美國政府實習項目,幫助學生深入了解美國社會,熟悉美國政府機構運行機制。美國中西部美中協會薛雨川教授對中國人民大學美國政府實習項目的意義進行發言。他指出,該項目展現的是一個中國學生走出國門、融入世界的過程,也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了解世界、融入全球化浪潮的過程。學生們的交流促進了中美文化交流,打破了文化屏障,順應了培養全球化人才的時代要求。

分享到: 0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編:劉淼)

相關焦點

  • 外交部:中美俄良性互動對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網新聞1月26日訊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26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美俄都是具有重要影響的大國,也同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美俄三方進行良性互動對各自國家發展及世界和地區的和平、穩定和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 溫家寶談中美關係:合作比遏制好夥伴比對手好
    中新網3月14日電 「對話比對抗好,合作比遏制好,夥伴比對手好,我們應該從這樣的角度來努力促進中美關係的發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今日在談及中美關係時作出上述表述。  溫家寶說,中美關係是我們最重要的外交關係,它不僅關係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一定意義上也超過兩國的範圍。
  • 【解讀】中美三份氣候說明意義何在?
    如果將三個聲明聯繫起來,做一個整體分析,其意義和價值將更加突顯,其對國際氣候談判、全球氣候治理和中美關係的影響將更加全面和清晰地展現於世人面前。首先,三個聲明環環相扣,層層推進,為國際氣候談判的進程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向世界傳達了中美將在國際氣候談判中長期共同承擔領導力的決心和信心。
  • 互利合作是中美關係唯一正確航向
    亞太地區諸多地區矛盾顯著激化,部分地區熱點問題開始轉化成雙邊關係中的重要挑戰。南海問題持續困擾中美關係,中美在南海問題上的博弈經歷了逐漸升溫到逐步趨穩的過程。朝鮮半島局勢在2016年發生了急劇變化,朝鮮的核、導試驗考驗中美在地區安全問題上的協調與合作。
  • 1月15日,中美攜手完成了件歷史性大事!川普:具有裡程碑意義
    習近平在口信中指出,正如我在去年12月20號同你通話時指出,中美達成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有利於中美兩國,有利於世界。這也說明,中美雙方完全可以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通過對話磋商找到有關問題的妥善處理和有效解決辦法。下一步,雙方要把協議落到實處,發揮積極效應,推動中美經貿合作取得更大進展。我願與你保持密切聯繫,相信在我們共同引領下,中美關係在新的一年能夠給兩國人民帶來更多利益和實惠。
  • 合作是中美雙方的最大公約數
    早在2017年川普就任美國總統之初,習近平主席就曾表示,「只要中美雙方堅持合作這個最大公約數,中美關係發展就有正確方向」。在阿根廷會晤中,兩國元首同意推進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係。  存在共同利益是兩國合作的基礎。中美雙方的共同利益廣泛而深厚,因而「最大公約數」具有豐富的內涵。雙方應不斷挖掘、精確探尋,推動中美經貿合作和兩國關係健康穩定向前發展。
  • 中美外交關係專題詞彙
    今年是中美重新打開交往大門40周年,也是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開端。當前,中美關係處在一個重要時期。兩國在各領域的合作取得了積極進展,但也面臨一些新的挑戰。胡主席此時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對推進新時期中美關係具有重大意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中美兩國政治關係的相關詞彙。
  • 不妨對中美關係做更壞的心理準備
    如何看待這一系列言論,對於判斷川普上任後的中美關係具有重大意義,從歷史規律出發得出任何單一判斷都有可能誤讀未來中美關係的走向。首先,大選後川普的對華政策言論與他對其它問題的言論有鮮明對比,一個明顯的參照物就是對俄羅斯的態度。
  • 中美策 | 美國學者激辯:中美關係進入「寒流」了嗎?
    在這樣的背景下,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推出「中美策」專欄,集納中美兩國學者的聲音,希望為推動兩國關係在新時期的健康發展提供積極的思維角度,提出建設性的論點。雖然雙方在確立彼此存在分歧上有進步,但是中美政府都忽視了兩國客觀存在的不信任。
  • 崔天凱談中美關係前景:合作是中美兩國唯一正確選擇
    報導援引崔天凱在位於華盛頓的中美研究中心2020年會上的話說:「並非中方首先關閉美駐華總領館,也不是中方首先驅離美國在華記者。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回應美方的行為。」他說:「因此,如果美國政府願意逆轉這一進程,我們願意考慮。」自2013年一直擔任中國駐美大使的崔天凱說,北京和華盛頓「合則兩利、鬥則俱傷,合作是兩國唯一正確的選擇」。
  • 中美兩國應各美其美,才能美美與共
    在疫情全球暴發的背景下,中美關係發展也遇到了新的問題和矛盾,一些美國政客加以利用和炒作,這引發了外界的廣泛關注和擔憂。李克強總理不僅對當前中美關係現狀進行了高屋建瓴的闡述,而且對疫情下深化中美經貿關係表達了信心,向世界發出了中方將堅定不移繼續發展中美關係的最強音。李克強總理說,中美兩國合則兩利,鬥則俱傷。
  • 對於中美關係楊振寧一針見血:除了合作別無他法
    據悉,安徽大學紐約石溪學院是安徽大學與美國紐約州立石溪大學開展國際合作的結晶,楊振寧將擔任該學院首任院長。楊振寧在學院成立大會上發表了精彩講話,他認為中國與美國之間應當儘量避免修修昔底德陷阱,開展深入合作,如果中美之間關係惡化,那麼將是全人類的災難。這番言論一針見血地指明了中美關係合則兩利,鬥則兩傷的現狀。
  • 問政智庫|李巍:中國的世界性大國地位及影響
    真正奠定了國家經濟實力基礎的那些具有戰略性意義的大企業,沒有這些企業的發展壯大,總量增長的意義也不是特別突出。雖然世界500強企業的選擇與排名標準是企業的規模,而不是企業的研發或技術水平,但經濟崛起首先必須通過規模來體現,因此世界500強企業的數據還是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 推動中美關係回到協調、合作、穩定的正確軌道
    一、合則兩利、鬥則俱傷是中美關係的歷史經驗,相互尊重、求同存異是中美相處的正確之道;美方應糾正一個時期來的負面言行,同中方一道推動兩國關係回到正確軌道上來。當前中美關係正站在一個十字路口,面臨建交以來少有的嚴峻複雜局面。
  • 溫家寶談中美關係:對話比對抗好 合作比遏制好 夥伴比對手好
    我想問一個有關中美關係的問題。大概一周以前,中國外長表示美方應切實行動,使中美關係回到正常發展的軌道。我想問的是,中方認為美方應採取什麼具體的措施才能使中美關係重新回到正常發展軌道?中方現在還在等待美方採取這些具體步驟嗎?還是中方願意以中美關係的大局為重,不再糾纏和計較現在中美關係中出現的問題?
  • 關於中美關係,習近平提到的幾個「關鍵詞」
    【學習進行時】中美關係無疑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作為新興大國和守成大國的代表,中美如何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成為近年來國際關係領域關注的焦點話題。習近平主席提出構建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為中美如何相處提供了全新視角,展現了中國領導人以和為貴的東方智慧與胸懷天下的責任擔當。
  • RCEP對中日韓有何意義?如何看中美關係走向?駐日大使回應
    問:中美關係備受世界關注。11月美國大選結果出爐,拜登將取代川普入主白宮。川普執政時期,推行單邊主義和美國優先,擾亂國際秩序,對中國不斷施壓。拜登與川普不同,其更加重視國際合作。觀察普遍認為,拜登上臺後將調整對華政策。您如何看待今後中美關係的走向呢?
  • 展望拜登時期的中美關係——崔天凱出席中美研究中心2020年會
    前言中美兩國自1979年建交以來,經歷了諸多風雨。中美兩國雖然「回不到過去」,但可以通過重建互信,構建基於對話、合作與互利的雙邊關係,使兩國迎來新的發展契機,確保中美關係在正確的軌道上運行。
  • 「戰略保證」:一個中美關係新詞引發的遐想
    會議上引起太平洋兩岸關注的,是美國國務院的二把手、常務副國務卿斯坦伯格,他發表了一篇演講——《本屆美國政府關於美中關係的設想》。演講中,這位學術上具有戰略思維、仕途上成長於全球化高潮時期的美國高官,對於美中關係提出了一個新名詞——「戰略保證」(StrategicReassurance)。這個詞一出口,迅速緩解了人們的「聽覺疲勞」,隨之成為中美關係中的一個熱詞。
  • 如何看待疫情後的中美關係?張業遂:合作是唯一正確選擇
    記者提問:近幾個月,我們看到中美關係矛盾凸顯,雙方在一系列問題上衝突加劇,包括新冠疫情、金融市場、臺灣、香港以及貿易問題。請問,您怎麼看待中美關係?特別是疫情之後的中美關係?張業遂:謝謝你的提問。病毒不分國界,也不分種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