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糾紛怎麼辦,民法典裡找答案」景區裡不買東西被店員辱罵,該怎麼維權?

2020-10-09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0月8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針對10月6日網上曝出一段「大理雙廊古鎮,不買鼓就辱罵遊客」的視頻。雲南省大理市雙廊古鎮景區管理委員會綜合聯動執法大隊通報,經調查,情況屬實,責令涉事經營戶廊樂手鼓店立即停業整改,停業整改時間為30天。

國慶長假特別節目《旅遊糾紛怎麼辦,民法典裡找答案》,邀請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朱巍為您解讀:景區裡不買東西被店員辱罵,該怎麼維權?

最近有個在雲南大理旅遊的網友爆料,有一個手鼓店的店家,因為在向遊客展示手鼓表演之後,遊客並沒有立即購買,這個店員就破口大罵,稱遊客沒有錢就不要出來玩,沒有錢就不要瞎掰掰。這個話大家一聽就知道,一定不是好話。

店員的表態是對遊客人格的一種貶損,按照我們國家民法典人格權編的相關規定,民事主體享有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人格權。同時還規定自然人享有基於人身自由和人格尊嚴產生的其他的人格利益。

民法典對人格權的後一款規定說的就是一般人格權,所謂的這種一般人格權就是現在的現行法律尚未對一些應當保護的人格利益作出規定的時候,當事人就可以適用一般人格權來加以保護。大理店員罵遊客的事情,侵害的就是典型的遊客的人格尊嚴,是一種典型的侵權行為。按照民法典的規定,權利人有權依法要求,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這種權利的主張。這個事件發生之後,侵權的店員當然有義務向被罵的遊客去賠禮道歉,去賠償損失。

還有一些個別景區,特別是一些違法的低價團,遊客進入景區之後,重點參觀遊覽的地方不是景點,而是購物商店。

有的時候遊客要不買東西或者是買了東西,但花錢花不到位,商店、景點、導遊根本就不放你出來。按照民法典人格權編的相關規定,這個是侵害到遊客的人格自由,也是典型的侵權行為。

最近幾年像雲南這樣的一個旅遊大省,旅遊侵權的事件頻發,當地能夠吸引遊客的不僅在於美景、美食,更在於對遊客權利的尊重。硬體跟上了,這個軟體千萬可不要缺位。

相關焦點

  • 旅遊糾紛怎麼辦,民法典裡找答案。
    10.10民法典旅遊糾紛怎麼辦,民法典裡找答案。但隨著遊客的增多,旅遊糾紛也越來越多。下面白河林區基層法院為大家分享一則關注度很高的旅遊糾紛案件。最近有個在雲南大理旅遊的網友爆料,有一個手鼓店的店家,因為在向遊客展示手鼓表演之後,遊客並沒有立即購買,這個店員就破口大罵,稱遊客沒有錢就不要出來玩,沒有錢就不要瞎掰掰。
  • 「旅遊糾紛怎麼辦,民法典裡找答案」景區裡撿了東西,找不到失主,能算我的嗎?
    央廣網北京10月7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國慶長假特別節目《旅遊糾紛怎麼辦,民法典裡找答案》,邀請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朱巍為您解讀:景區裡撿了東西,找不到失主,能算我的嗎?要是撿到之後直接把電池一拔,把卡一拔,然後賣了,這個可能是一個違法行為,不僅違反了民法典的相關規定,而且可能還涉及到治安處罰法的問題,乃至涉及到刑法中規定的侵佔罪的範疇。第二,如果撿到東西了,找不到權利人怎麼辦呢?民法典規定,撿到東西就要交給公安或有關部門,比如在車站裡面撿到一個手機,要麼交給執勤的民警或武警,要麼就交給車站的管理者。
  • 【旅遊糾紛怎麼辦,民法典裡找答案】景區裡撿了東西,找不到失主,能...
    >   央廣網北京10月7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國慶長假特別節目《旅遊糾紛怎麼辦,民法典裡找答案》,邀請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朱巍為您解讀:景區裡撿了東西,找不到失主,能算我的嗎?
  • 「旅遊糾紛怎麼辦,民法典裡找答案」景區免門票遊客意外受傷 景區還擔責嗎?
    央廣網北京10月3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中國之聲國慶長假特別節目:《旅遊糾紛怎麼辦,民法典裡找答案》,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朱巍為打算旅遊或正在旅遊的你,提供法律保障。今年的雙節,大家更願意出去玩了,因為超過1500家景區的門票,要麼是有打折力度很高的優惠活動,要麼乾脆免門票。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是免門票進入到景點裡面,一旦旅遊者的人身受到了損害,景區是不是應該承擔責任呢?
  • 「旅遊糾紛怎麼辦,民法典裡找答案」交通工具上遇到霸座,民法典管嗎?
    央廣網北京10月5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國慶長假特別節目《旅遊糾紛怎麼辦,民法典裡找答案》邀請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朱巍為您解讀:交通工具上遇到霸座,民法典管嗎?過節期間很多人選擇乘坐高鐵飛機出去旅遊。
  • 「旅遊糾紛怎麼辦,民法典裡找答案」專家助您安心踏上旅程
    央廣網北京10月2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中國之聲特別節目《旅遊糾紛怎麼辦,民法典裡找答案》,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朱巍繼續為打算旅遊或正在旅遊的你,提供法律保障。雙節到了,很多人喜歡選擇用在外旅遊的方式度過悠長的假期。
  • 「旅遊糾紛怎麼辦,民法典裡找答案」打卡網紅景點遇街拍 能說「不」嗎?
    央廣網北京10月4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中國之聲國慶長假特別節目《旅遊糾紛怎麼辦,民法典裡找答案》,邀請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朱巍為您解讀:打卡網紅景點遇街拍,能說「不」嗎?最近成都遠洋太古裡出了一個規定,禁止那些不文明的街拍。比如在街上搞快閃,在街上搞直播,再比如在街上拍一些婚紗、寫真,這些都納入到了被禁止的範圍。現在在網上還形成了一個熱搜,終於有人對街拍說「不」了。為什麼對街拍說「不」?
  • 找「個人微商」買東西被騙了怎麼辦?如何維權?
    凝聚法律力量,華律在行動網上購物已成為日常,消費者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在網上購買商品,網上購買確實簡單方便,但也存在購買到假商品的情形,網上購物被騙維權似乎更加艱難,許多消費者被騙之後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華律網也收到許多關於找微商買東西被騙該怎麼維權的法律諮詢。
  • 這些怎麼辦 都能從《民法典》中找答案
    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未履行提示或者說明義務,致使對方沒有注意或者理解與其有重大利害關係的條款的,對方可以主張該條款不成為合同的內容。如果消費者通過網絡平臺購買旅遊產品遇到類似情況,能維權嗎?答案是肯定的,根據《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一條,當事人一方通過網際網路等信息網絡發布的商品或者服務信息符合要約條件的,對方選擇該商品或者服務並提交訂單成功時合同成立,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也就是說,只要下單就表示合同成立。因此,變更合同須雙方協商一致後才能做出。
  • 超市英語:「超市找東西」用英語怎麼問才地道?
    來去超市買東西吧!咦?但是…你知道洗髮精放在哪一區嗎?我們都會有這種時候去超市買東西但不知道想買的東西放在哪裡這時候我們又應該怎麼問呢?用完這個詞組非常實用,我們通常都是用完東西才會去超市補貨,而「用完」的英文就是 run out of,後面直接接用完的東西。Oh my god! I ran out of my foundation, I can’t do my makeup today! How can I go out?
  • 遭遇旅遊糾紛怎麼維權,消費者維護自身權益時如何收集證據
    國慶節——遭遇旅遊糾紛怎麼維權遭遇旅遊糾紛的維權途徑:一、與旅遊經營者協商和解。另外,在當地購買特色產品一定要理智,沒有特色的產品少買或不買。出境遊購買珠寶首飾等貴重物品更要慎重,一定要冷靜比價格、看型號,購物後要核查單據,索要發票,發票內容應寫清所購物品的詳細情況,提貨時還要防止掉包。購買物品發現有質量問題的,消費者可通過旅行社辦理退賠事宜。
  • 男子理髮後索要發票被拒,還被店員辱罵:活著有什麼意思?
    導讀:在商場買了東西或者在飯店用了餐,乃至接受服務之後,消費者可以向商家索要發票,這是每個公民的權利。有了發票才能更好地維護個人的合法權益,一旦發現買的東西質量有問題或者商家的服務不到位,要向有關部門投訴,發票是重要的憑證。
  • 《民法典》如何影響旅遊?來看這場直播就知道了......
    ,旅遊行業的發展日益迅猛,而隨之產生的旅遊糾紛也日漸增多。住酒店被偷拍、手機APP訂票暴露個人信息、交通工具上遭遇霸座……旅遊時遇到的這些問題在法律上該如何解決?這些一系列旅遊者關心的問題,在《民法典》中都能找到答案。
  • 鴨肉店員辱罵女外賣員引發熱議,「想紅的鴨肉哥哥」貼圖笑翻網友
    網友們紛紛稱讚「根本神還原」……事件回顧:臺中市一名女外賣員,日前至北屯一家知名鴨肉飯取餐,照公司流程報單號,當時現場並無其他客人,也不見有其他訂單,卻等了10分鐘,她便上前詢問,店員表示需再等10分鐘,後續來了3組現場客人都走了,她質疑店家拖單。不料,女店員卻說「無法等待,就轉單啊!」,另一名男店員聽到「拖單」直接爆氣怒嗆,「什麼拖餐?
  • 《民法典》裡找答案 | 熱播電視劇裡「撞」對我手機號,算侵權嗎
    》裡找答案如約而至熱播劇裡演員用的手機號,該怎麼辦?來,《民法典》裡有答案。一般而言,手機號碼雖在機主特定使用範圍內具有公開性,但並非向不特定範圍非設限公開,應屬個人隱私範疇內個人信息,依法受到隱私權保護。法律 · 依據《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條規定,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洩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 景區買中藥材石斛:瞬間磨成粉 800克要1.26萬-景區,中藥材,石斛...
    國慶大假逛景區買中藥材石斛,用手提一提,感覺只有幾兩,磨粉、過秤,幾兩變成了一斤。原以為花幾百塊,哪曉得要上萬。此時,商家告訴你:石斛成粉,木已成舟,不買也得買。他聽到對方說,買石斛要先打粉再稱重,更划算。隨後,這名「遊客」和對方討價還價起來,最後石斛價格從每克35元講到每克15元。「遊客」說自己要買一點,並且開始抓藥、稱重、打粉,所有流程張先生都看在眼裡。他聽到店員提出一袋粉末給這位「遊客」,告訴他19800元。「我連『斛』那個字都不認識,正在用手機查這個藥是什麼。」張先生說,店員當時問「要不要?」
  • 網購買到假貨,商家不願意退貨該怎麼辦?
    小邱是一位網購愛好者,經常在網上買東西,尤其是碰到雙十一、雙十二這樣的節日更是放肆購。前不久小邱看上了一款產品,便早早地放入了購物車,就等著雙十二有優惠的時候再購買。於是小邱查偽驗證,還是被查出自己買的這款產品是高仿貨。於是小邱尋找客服解決問題,但客服的態度很強硬,表示自己是旗艦店不會賣假貨。可事實就擺在面前。客戶的詭辯讓小邱一時不知道該怎麼辦。花了好多塊大洋,買到的竟然是假貨,而且商家還不願意退貨,該怎麼辦呢?
  • 法院提示旅遊者遇到糾紛該如何維權
    「旅遊合同糾紛的內容複雜。」陳琛分析近三年旅遊合同糾紛案件特點時說,旅遊活動涉及面廣泛、旅遊市場龐大,不僅涉及直接為旅遊者提供衣、食、住、行、遊、購、娛的綜合性服務行為,還跨越不同行業領域,旅遊活動涉及錯綜複雜的合同關係,由此產生的旅遊合同糾紛自然也就呈現出內容多樣性。  「旅遊合同履行中不確定因素較多,所以合同履行中的變更事宜較為常見。」
  • 到港澳臺買買買 有了糾紛該怎麼維權?
    來源:新華網很多內地(大陸)遊客到港澳臺地區旅遊時少不了購物,但近年來也發生了一些消費權益受到損害的事件,而遊客因旅程時間有限、不熟悉當地法律等原因,維權相對不易。究竟遊客在港澳臺地區有哪些維權的途徑呢?
  • 上海黑人無端辱罵店員:我是美國人,罵你中國人怎麼了?
    期間,身邊有看不下去的圍觀顧客試圖勸阻,也被這名黑人男子噴著口水辱罵了足足二十分鐘。 甚至,他還口出狂言:「我是美國人,你是中國人,所以我想怎麼罵你就怎麼罵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