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網10月30日訊 10月30日上午,即墨區段泊嵐鎮第二屆慄林蘿蔔文化節在慄林村休閒文化廣場絢麗啟幕,活動現場熱鬧非凡。在這裡,不僅能觀看精彩的文藝演出和惟妙惟肖的蘿蔔雕刻展示、參加有趣的蘿蔔遊戲比賽,還能親自品嘗到地道的慄林蘿蔔、蘿蔔鹹菜等產品,豐富的內容打造了一場讓人流連忘返的蘿蔔文化盛宴。
開幕式上,文藝演出與蘿蔔搬家等蘿蔔主題的遊戲比賽交互進行。最後,「慄林蘿蔔王評比」壓軸登場,經過對蘿蔔重量、長度、形態、色澤等層層優選,最終趙信昌家種植的重達6.4斤的蘿蔔一舉奪得「蘿蔔王」稱號。
根據趙信昌介紹,為了跟好的迎合市場和消費者的口味,今年特地引進了新的蘿蔔品種——「綠翡翠」,與傳統品種相比,新品種不僅皮瓤青翠誘人,嘗起來也更脆更甜。根據今年的市場行情,蘿蔔收購價大約6毛錢一斤。
據悉,慄林村有三十餘年種植青蘿蔔的歷史,目前全村種植面積達1000餘畝,畝產量可達6000斤,出產的蘿蔔青翠爽甜,深受消費者青睞,暢銷省內外,慄林村也成為了遠近聞名的「蘿蔔村」和「一村一品」建設的示範村。開幕式上,即墨區農業局還頒發了慄林蘿蔔「無公害農產品」認證證書。
據了解,慄林青蘿蔔一年最多可種植三季,但是受各種因素影響,一般種植戶都種植春秋兩季。青蘿蔔生長周期為60天,2個月就可以收穫。春季在4月下旬種植,6月上旬就可以收穫。而秋蘿蔔6月下旬種植,10月底收穫,為了避免產量過剩,村民們選擇錯開種植,保證了價格的相對穩定。另外該村土質好,都是黑土地,種出來的青蘿蔔口感好,清脆甘甜,另外就是水質好,水源全部來自於40米深的地下水,沒有汙染,礦物質豐富,加上多年的種植經驗,成就了慄林蘿蔔的優秀品質。
段泊嵐鎮不斷探索「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將黨支部建在合作社上,積極探索「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以組織振興統領鄉村振興,打造鄉村振興「黨建引擎」。慄林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充分發揮合作社上接市場、下接種植戶的橋梁紐帶作用,統一管理和價格,把農戶種植的青蘿蔔銷往市場,價格穩定,銷量也上去了。發展傳統專營專銷同時,村莊還通過淘寶網店鋪,建立了「線上線下」雙重營銷渠道,進一步提升了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青蘿蔔進入銷售季節以來,每天都要發出去10萬斤左右,主要運往青島、日照、臨沂、濰坊、鄭州和北京等地區批發市場。
近年來,段泊嵐鎮依託鎮域內18萬畝耕地資源,開發打造了即發現代農業園、康柏莊園、海德坤生態農業等20餘處佔地500畝以上的大型農業基地,不斷加強農業規模化、品牌化、現代化建設,大呂西瓜、孫家屯無花果、慄林蘿蔔、章嘉埠香菜等特色農產品遠近聞名,劉家莊園蔬菜上榜全國「一村一品」,「即發綠源」榮獲青島市民最喜愛的農產品品牌。現代設施農業與畜糧傳統農業並重,優勢互補,彰顯特色,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段泊嵐鎮對標先進找差距、抓整改,推動主題教育真正落到實處。結合段泊嵐鎮農業實際,充分發揮鄉村振興工作隊「第一書記」作用,堅定走產業興村之路。加強引導蘿蔔的科學化種植、產業化經營,以品牌戰略為指引,進一步提高慄林蘿蔔的品質和知名度,打造段泊嵐鎮知名農產品品牌。同時加強果蔬種植區、農耕文化體驗區、農產品研發中心等功能設施建設,逐步豐富鄉村旅遊、民宿接待、訂單農業等產業形態,打造特色文旅休閒旅遊新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