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釣魚臺村的洋蔥種植戶張興冉參賽的產品以重量、外觀、整齊度、口感度四方面,遙遙領先其他選手,榮獲今年洋蔥擂臺賽金獎,獎勵55寸的液晶電視一臺……」
5月20日,在臨沂市蘭山區白沙埠鎮玉平社區文化廣場上,隨著臨沂市農科院院長周緒元宣布的評審獲獎結果出爐,村民期盼已久的一等大獎終於名花有主,也將擂臺賽推向高潮。當日,由蘭山區農業農村局、白沙埠鎮人民政府主辦,多家部門單位協辦的2019臨沂蘭山區白沙埠鎮洋蔥文化節隆重開幕。
據悉,文化節重頭戲「洋蔥擂臺賽」,吸引了全鎮120餘名種植高手參賽。按照洋蔥的重量、外觀及營養價值為綜合考量元素,經蘭山區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進行檢測、市農科院專家和臨沂大學教授現場評比,通過預賽、決賽激烈的角逐,最終評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6名和優秀獎若干名。
據了解,白沙埠鎮洋蔥種植具有40餘年的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醫用保健價值和營養價值,在全國蔬菜市場上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備受上海、浙江等地客商青睞。近年來,當地政府積極貫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力推進農業發展高效化、品牌化,依託合作社成功申報了「孝河」「河西紅」「沂河西」等洋蔥品牌,打響了「萬畝洋蔥」招牌。目前,現有洋蔥種植面積1.5萬畝,總產量近兩億斤,產值1.26億元,形成了以種植專業合作社為平臺、以購銷中心為依託的合作社+基地+企業+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使洋蔥產業真正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有效拓寬了農民增收途徑,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
「俺村洋蔥上的是土雜肥,喝的是沂河水,個頭大,口感好,營養價值高,耐儲存,銷路不成問題。」該鎮釣魚臺村黨支部書記宋秀玉自豪地說。
「這個地方的洋蔥外觀和質量都比較好,耐儲存,口感也非常好,規模也很大,投放在青島市場上很受歡迎,我過來採購了好幾年了。」來自山東青島的一家收購商孟祥傑對筆者說。
「我們舉辦洋蔥文化節,就是為了挖掘我們白沙埠鎮的特色洋蔥文化,提升洋蔥品牌,擴大市場影響力,助推鄉村振興,真正做到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該鎮政府鎮長劉存才坦言。
為增添節會的文化氛圍,本屆文化節還邀請了當地書畫名家、剪紙藝人和曲藝明星現場助陣,讓現場群眾享受到了一場豐盛的文化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