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奇葩小鎮叫「Condom」,看中文名如何強行化解尷尬!

2021-02-17 侃英語

    侃哥的第 1387 次原創分

前不久,我寫了一篇奧地利一個叫「Fucking」的小鎮,中文譯名是「富金」,非但化解了尷尬,而且還顯得十分高大上,不愧為神翻譯(閱讀連結放在文末了)。

今天再帶大家來看一個奇葩的歐洲小鎮,這次我們來到法國南部,看看這個叫「Condom」的小鎮。

有點詞彙量的看到這名字肯定很詫異了,這不是安…安…什麼套麼?

維基百科的中文譯名避開了這種尷尬,譯成了「孔東」,感覺有點尬譯:

根據維基百科,該市鎮的名稱與英文的 condom(安全套)並無關係,而是來自高盧語「condate-ó-magos」,表示「位於匯流之地的田野」。

但不知道為何後來縮寫為 Condom,跟英文 condom 撞名,常常遭到外地人的嘲笑。

後來鎮長受夠了嘲笑,乾脆把 Condom 的鎮名「發揚光大」,不但建立了安全套博物館,而且安全套造型的裝飾,隨處可見。

對法國式的浪漫和幽默表示敬佩...

Condom 小鎮的明信片

這位鎮長不愧為營銷鬼才,越來越多的觀光客慕名而來。他們與「Condom」的路牌合影,買各種 condom 周邊產品,小鎮的旅遊業興旺發達起來。

說來也巧,安全套的英文是 condom,但還有一個別稱,也跟法國有關,叫 French letter

French letter 字面意思是「法國信」,為何跟安全套扯上關係?

這其實是英國人的一次「回懟」。

我們都知道英法歷史上是世仇,兩國多有相互嘲笑的語言,比如法語把安全套比喻為「capote anglaise」,即「English cap」(英國帽)。

英國人很不爽,也想發明個詞損損法國人。

因為在當時,法國的文學大咖經常跟他們的 lovers 書信往來,比如著名的Balzac(巴爾扎克)與他的情婦 Juliette 就經常通信。

巴爾扎克

於是英國人藉此下題,發明了 French letters(法國信)來指代 condom。

不過,無論法語的「capote anglaise」還是英語中的「English cap」,都是舊時的民間調侃之語,安全套最標準的說法還是 condom。

至於 condom 怎麼來的,仍然是詞源學上的難解之謎。

看看牛津詞典的說明:

early 18th cent.: of unknown origin; often said to be named after a physician who invented it, but no such person has been traced.

說 condom 這個詞誕生於18世紀早期,起源不明,很多人說它來自於一個發明 安全套的醫生,但該人至今尚未考證出來。

我查了一下,詞典中說的這位發明安全套的醫生,據說名叫 Dr. Condom(孔東醫生),是英王查理二世(Charles II)的私人醫生,他於17世紀發明了安全套,不過這些也都是民間傳說,並無科學考證。

還有人說 condom來自拉丁文單詞 condere,意思是"隱藏或保護",或者來自波斯語單詞 kondü,是一种放種子或穀物的陶器。

真真假假,讓 condom 的詞源成了一樁「懸案」。

對了,在歐洲,除了奧地利的 Fucking 小鎮、法國的 Condom小鎮,歐洲的奇葩鎮名還不少,據說還有叫 Bitche、Fartkontrol 的小鎮...

喜歡聽這種趣聞的,點個讚,以後有機會給大家講。

推薦閱讀:

精選:活久見!奧地利小村名叫「Fucking」,中文譯名滿分

上篇:《大秦賦》熱播,網友驚呼:China 竟來自「秦」的發音?

打卡:「你太過分了」 ,英語怎麼說?

對我的英語語法課感興趣的朋友

長按二維碼了解詳情

相關焦點

  • 日本有一個很奇葩的姓氏,不管取什麼名,翻譯成中文都十分尷尬
    就拿姓名來說,我們都知道中國的姓氏是祖先傳下來的,而名則是自己取得。其實在很多國家地區都有這樣的習慣,畢竟姓氏代表了家族,這也算是一個紀念。然而在日本,一開始是並沒有姓氏這個說法的。十九世紀之前,在日本,只有權貴和統治階級才能擁有自己的姓氏,而一般的平民就只有一個很普通的名字。
  • 如何化解培訓師在講臺上的那些尷尬
    今天是我們培訓架橋系列的最後一課,主要分享如何讓學員投入、如何讓學員執行的技巧以及培訓總結與評估,試想一下如果我們在課上提出一個問題。臺下一個舉手的學員都沒有,那樣的冷場得有多尷尬,今天的分享就會帶大家來化解這樣的問題。
  • 日本有一個「奇葩」的姓氏,無論如何取名,翻譯成中文都非常尷尬
    而「姓氏」便是其中之一,但是,當姓氏傳到日本時,並非人人都可以擁有姓氏,而是成了當時日本高層貴族的權利,民間的百姓以一介布衣的身份,是沒有資格獲得姓氏的,簡單來說就是有名無姓,而這樣的時間持續了很長的一段歷史,這樣的情況,也造成了現代人去看日本古代史時,一些東西是非常的難理解,像各地大郎、三郎到處有,如此怎麼區分?
  • 哪些被強行翻譯成中文的日語,看了之後很頭疼,連中文都讀不懂?
    現在在世界聯繫這麼緊密的時代,有很多人會選擇去一些其他的地方旅遊,看一看其他地方的風景,但是對於去旅遊這個事情其實也不是很簡單,這裡面會存在一些文化差異和語言上面的差異,而這種差異可能會在我們旅遊的過程當中製造一些笑料。
  • 日本最奇葩的三大姓氏,譯成中文簡直不忍直視,網友:好尷尬
    而在諸多的姓氏中,總有那麼幾個讓後人無比尷尬。比如「操」、「苟」、「死」等姓氏,不論起什麼名字都不太好聽。而我國的這幾個奇葩姓氏,與日本的奇葩姓氏相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日本的三大奇葩姓氏。
  • 看了小學生的奇葩造句,爸媽瞪眼,老師怒吼:叫家長!
    他們說出來的話,有時候比大人還要「奇葩」,讓人目瞪口呆。舉個小例子,那天在上課,老師告訴同學們,請大家用「那麼……那麼……」來造句,其他幾位同學都造的中規中矩,沒啥可說的。可是班上的小明站起身,大聲來了一句「我那麼喜歡她,她那麼不喜歡我!」結果,全班笑場,尷尬的老師,一時也不知道應該如何來應對小明了。
  • 老外衣服的奇葩中文VS國人衣服的奇葩英文,來呀,互相傷害呀!
    導語:老外衣服的奇葩中文VS國人衣服的奇葩英文,來呀,互相傷害呀!衣服上經常會出現許多英文,很多人在穿的時候也不知道那些英文是什麼意思,反正覺得挺好看的,有些英文的意思其實非常奇葩,許多外國人來到中國看到這些英文後非常的不解,甚至爆笑,但其實老外也沒好到哪去,最近這些年外國人也愛穿印有中文的衣服,同樣可能不知道什麼意思就穿出門了,衣服上的中文甚至比英文還奇葩,下面小編就帶大家欣賞幾個中國人身上的奇葩英語和外國人衣服上的奇葩中文
  • 日本最奇葩的三大姓氏,用中文讀十分尷尬,網友:哪一個都像罵人
    而在諸多的姓氏中,總有那麼幾個讓後人無比尷尬。比如「操」、「苟」、「死」等姓氏,不論起什麼名字都不太好聽。而我國的這幾個奇葩姓氏,與日本的奇葩姓氏相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日本的三大奇葩姓氏。第一個,犬養。如果按中文字義解讀,那這個姓氏簡直不要太坑爹。但日本人的思維方式和中國人略有不同,這裡的「犬養」其實是指一份職業。
  • 搞笑奇葩的快遞收件名盤點 以後寄快遞必須要用真名嗎
    如果我真的叫李四怎麼辦?張三和李四究竟做錯了什麼?   於是這個消息一出,紛紛炸出了一大片奇葩的快遞名,沒有最有才,只有更有才,看完要默默心疼快遞小哥三秒,每天都在和怎樣的一群妖魔鬼怪在鬥智鬥勇。   既然以後要實行寄件實名制了,我們可能就再也無法看到搞笑快遞名了。
  • 5000塊的大牌中文名卻像500塊山寨?
    這個讀:「蕾美繆思…拉……多芮」讀完rich是NNNNNN臉懵逼好好的貴婦「拉杜麗」不用非倒騰的讓人看不懂有種正宮高仿成小三的尷尬港真,像拉杜麗醬紫一到我大天朝就想接地氣然後愣是給自己起個自帶「城鄉結合部氣息」的中文名……的牌子…還真是又多!
  • 看貴陽外國留學生怎麼取中文名
    @kissy_Q是秀恩愛狂魔:外國人看我們的外國名也很搞笑的……比如說我、對、日文名的讀法和日語的「蚊子 敬禮」是一樣的讀音3月26日,我們貴州都市報的記者,張斌小哥哥來到貴州醫科大學,採訪了多名外國留學生
  • 這些外國城市名字翻譯成中文太奇葩,太辣眼睛!
    奇葩城市名字:來源Quora3、Dull, Scotland這座城市翻譯成中文是:沉悶,蘇格蘭,我想說這是什麼鬼,簡直不通順!奇葩城市名字:來源Quora有趣的是,Dull和Boring是配對的。看,看看標誌!
  • 許飛把黃曉明結婚照裡的楊穎P成自己,強行合影惹尷尬
    看上去許飛對自己參加了節目之後和黃曉明沒有近身同框照的事情相當意難平,只能手動強行給自己整一張,但是強行合影反惹尷尬。許飛細緻地將照片裡的baby換成自己,就連細節都處理得很乾淨自然,她還專門給自己換了一個更柔和的髮型,看上去毫無ps痕跡,整張照片完全沒有違和感就像是他倆真的結婚照一樣。
  • 日本這3個姓氏,很奇葩,翻譯成中文,簡直不能直視!
    可國人的姓氏中,總有幾個讓其後代無比尷尬,比如「操」姓就是一個典型代表。但無論如何,也比不上日本這三個姓氏,很奇葩,翻譯成中文,簡直不能直視。百家姓1、犬養如果按照中文字面意思來結束,那這個姓氏就很搞笑,聽起來像是罵人的話。
  • 給女兒取名叫「王者榮耀」算什麼,歪果仁取的中文名更奇葩…
    ▼我們公司原來有一個老外,叫Adam Power,中文名叫,安燈泡。▼我同事,一個英國靦腆小夥,叫吉祥。▼我認識一個叫韭菜的美國人。▼外教給自己起的中文名「蛋糕蛋糕」,沒錯,就是四個字。▼我的外國朋友有一些叫寶馬,寶石,金子,銀子什麼的,簡直不敢認。
  • 掌握這7大幽默秘密武器,你也能快速化解各種尷尬時刻
    但無論是哪種,相信每個人遇到這種尷尬時刻,都恨不得時間倒回去重來,沒發生過,或有個天使來拯救自己。這個時候,如果處理得不好,可能就是大型車禍現場,或衝突、爭論也在所難免。怎麼辦呢?這時,幽默自救是化解尷尬的最好方式。如果你會巧用幽默來化解尷尬,就可能使形勢逆轉,讓僵局變活局,讓火藥味變歡笑因子,讓矛盾衝突大事化小小事化,讓自己成功脫身了。那麼,該如何巧用幽默化解尷尬呢?
  • 別再吐槽我們的英文名了,老外起的中文名更是奇葩到無話可說
    不過等等,吐槽我們的英文名字很難聽很奇葩,難道你們老外的中文名字就好聽了嗎?所謂天道好輪迴,蒼天繞過誰,這次帶你們見識一下老外們起的中文名字,有多嚇人。那些年,我聽過的中文名字-我義大利外教給自己起個中文名叫「武松」,雖然他的名字跟武松一點關係都沒有……-一起上課的外國小哥看了幾天抖音,就讓我們稱呼他為
  • 女子上廁所遭6歲男孩強行開門 家長辱罵:就你金貴怕被看?
    上廁所門被撞開已經夠尷尬了 這位女士萬萬沒想到 和撞開門的小孩家長理論時 竟遭到辱罵...
  • 如何做好自我介紹,巧妙化解面試中的尷尬,博得面試官好感
    大家好,歡迎大家的到來,今日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是:如何做好自我介紹、如何巧妙化解面試中的尷尬。魏翔的面試也就以這樣的尷尬收場。2.切忌自吹自擂,真誠最重要沈傑面試的前一天非常緊張,他收到了一家名企的面試通知,這是一家在業內很有名氣的企業,沈傑非常想得到這份工作。但是他知道,想得到這份工作的人還有很多,他該怎樣在面試中脫穎而出呢?
  • 生活在法國的中國小孩,怎麼學中文?
    但事實上,這些孩子還是得通過認真學習,才能將中文掌握自如。目前,學中文的熱潮已經席捲全球,在法國,越來越多的中學開設了中文課,不少小學也提供了中文選修,全法學習中文的法國孩子有33000人,法國人學習中文的興趣也比二三十年前要高漲得多。對於法國人而言,中文是一門非常難學的語言,而對於這些成長在法國的中國小孩來說,他們也一樣認為中文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