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白菜、酸菜這對姐妹花上了熱搜。
佳木斯市一位大娘買了300斤大白菜,記者採訪菜農,他表示這算啥,「有人最多買了1000斤」。「囤這麼多能吃得完嗎?」菜農面露難色地回答:「醃酸菜可能不夠。」
在北方,漬酸菜是對冬天最起碼的尊重。尤其是東北,宇宙的盡頭放眼全是預備變身的大白菜。對東北小夥伴來說,冬天沒有酸菜就等於沒有靈魂。而在南方,尤其是西南地區的雲貴川一帶,酸菜的用料不僅僅限於大白菜,取材更為豐富,醃製方式也脫離了粗獷的風格,不同地區的酸菜口味也不盡相同。
酸菜穩居各地餐桌上的主力地位絕對是實力的體現。無論什麼菜,只要有酸菜的加入都特別開胃下飯,而且還可以毫無壓力地PK各種高端食材,如東星斑、牛肋骨、稻田蟹……通通不在話下。
今日推出的四道酸菜佳品,分別選用了不同地區的酸菜,且以多種烹飪方式演繹。只有我們想不到的,就沒有酸菜做不了的菜。
肥腸炒酸菜
菜品提供/北京富翁餐廳
製作/張英
文/孫陽 圖/張洋
接地氣的美味。肥腸先滷再炒,口感更佳,搭配潮汕酸菜及甜椒,不僅風味獨特,且酸且甜的口感也更促人食慾。
▼
原料
豬大腸1500克,韓國進口紅、黃甜椒,潮汕酸菜,杭椒,大蔥1根,生薑1塊,蒜片、薑絲各適量,八角6個,醬油200克,蠔油50克,老抽100克,鹽、蠔油汁、黃酒各適量,肉骨茶調料包1包。
製法
將豬大腸治淨,甜椒切件,酸菜切片,杭椒切段;湯桶入適量純淨水,加入大蔥、生薑、八角、肉骨茶調料包、醬油、蠔油、老抽、鹽、黃酒,下豬大腸煮開滷製15分鐘,關火浸泡10分鐘,撈出改刀切段備用;鍋入油燒熱,下薑絲、蒜片炒香,加入紅黃甜椒件、酸菜片、杭椒段、肥腸段,加蠔油汁、鹽翻炒均勻,出鍋碼盤即可。
大廚小貼士
潮汕酸菜:在潮汕地區被稱為鹹菜,是當地土特產。作為潮汕「三寶」之一,其以大芥菜為原料,加鹽醃漬而成,色澤豔麗,酸甜酥脆,香醇爽口。
酸菜紅豆黑皮子
菜品提供/北京半山腰
製作/袁志偉
文/褚宏轔 圖/張洋
在雲南傳統黑皮子基礎上略作改良,豬皮經過煮炸燉等多道工序製作成黑皮子,形似海參。以紅腰豆、酸醃菜熬煮的湯,在增加黑皮子香味的同時,可以降低肥膩之感。
▼
原料
雲南曲靖黑毛土豬豬皮,幹紅腰豆,雲南新平酸醃菜,麥芽糖,白醋,八角,香葉,花椒,桂皮,豬骨湯,蔥花,煳辣椒蘸碟。
製法
鍋入豬皮、麥芽糖、白醋、適量清水,以中火煮20分鐘~30分鐘至豬皮變軟,瀝乾,入160℃熱油炸10分鐘~15分鐘,入清水中浸泡5分鐘;鍋入八角、香葉、花椒、桂皮、適量清水,下豬皮煮10分鐘~15分鐘;將幹紅腰豆浸泡一夜,放入高壓鍋中,加豬骨湯壓35分鐘成豆沙;鍋入油燒熱,下酸醃菜、紅腰豆原湯,烹出酸香味,加豬皮,以中火收濃,撒蔥花,配煳辣椒蘸碟上桌即可。
酸菜爆筍尖
菜品提供/北京糯言酒館
文/孫陽 圖/張洋
老壇酸菜酸味濃,與鮮嫩多汁的春筍搭配,看似是重口味與清素之間的較量,但有豬油這一不可或缺的美食催化劑加持,每一口在酸脆爽口之餘都透著鮮味。
▼
原料
四川老壇酸菜,春筍,紅線酸模,蒜末,京蔥米,沙蔥末,冰糖,豬油,鹽,蔥油。
製法
將酸菜泡水10分鐘,其間反覆揉搓,入沸水中焯水2次,撈出擠幹水分,切成末備用;將春筍去筍衣洗淨,入加有少量冰糖的沸水中焯去澀味,切去根部,改滾刀塊備用;鍋入少許豬油燒熱,爆香蒜末、京蔥米,入酸菜末炒香,下筍塊,加鹽翻勻,入沙蔥末,淋蔥油,大火爆香,出鍋放入已裝飾好的盤中,點綴紅線酸模即可。
養心酸菜
菜品提供/北京貴州大廈
製作/王剛
文/江梅娟 圖/張洋
養心酸菜帶著白酸湯淡淡的米酸香味,脆嫩爽口,蘸辣椒水酸辣開胃。
▼
原料
養心菜,白酸湯,石榴魚子,三色堇,小青檸,鹽,醬油,曬醋,煳辣椒麵。
製法
將養心菜洗淨,焯水後瀝乾,放入盛有白酸湯的罈子中,密封發酵數天;將鹽、醬油、曬醋、煳辣椒麵調成辣椒水,盛入小碗備用;將發酵好的養心酸菜攥幹,裝盤,點綴石榴魚子、小青檸、三色堇,配辣椒水上桌即可。
製作關鍵:養心菜的發酵時間因季節而有所不同,夏天需1天~2天,冬天需6天~7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