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①丨孫玉文:談傳統小學中形音義互求的方法——讀《說文解字注》札記之一

2021-02-08 語言服務

段注《說文敘》「厥誼不昭,爰明以諭」時談到《說文》說解的次第為「先釋其義」「次說其音」,然後具體說明了他所謂「互求」的含義。下面抄原文,加序號,依次予以解說:


【一】誼兼字義、字形、字音而言。昭,明也。諭,告也。許君之書主就形而為之說解,其篆文則形也。其說解則先釋其義,若「元」下雲「始也」,「丕」下雲「大也」是也;次釋其形,若「元」下雲「從一從兀」,「丕」下雲「從一,從不」是也;次說其音,若「兀」為聲,「不」為聲,及凡「讀若某」皆是也。必先說義者,有義而後有形也。音後於形者,審形乃可知音,即形即音也,合三者以完一篆。


「形」指字形,包括意符和聲符;「音」指讀音,包括聲符和讀若;「聲」指聲旁。「必先說義者,有義而後有形也」是就口語而言,先有「義」,是強調義,準確的表述是先有符號的音義,然後才有字形。「音後於形者,審形乃可知音」是就認字而言,先要看出字形,然後才知道讀音。這個表述恐怕還需要驗證:如果「音後於形」,則這個「形」泛指形體,不一定是字形;如果「形」指字形,則音不一定「後於形」。段氏先說「字義」,然後說「字形、字音」,不採「字形、字音、字義」的順序,既跟《說文》的「誼」字照應,也反映了他以求義為首要目標。


【二】說其義而轉注、假借明矣,說其形而指事、象形、形聲、會意明矣,說其音而形聲、假借愈明矣。一字必兼三者,三者必互相求;萬字皆兼三者,萬字必以三者彼此交錯互求。



「義」指本義,這是探討轉注、假借的出發點;「形」指反映造字意圖的字形構造,所以包括六書的前四書;「音」仍然指讀音,即古音。其中點出了「彼此交錯互求」,交錯互求是為了明具體字的六書情況。


【三】說其義而轉注、假借明者,就一字為注,合數字則為轉注;異字同義為轉注,異義同字則為假借。故就本形以說義,而本義定;本義既定,而他義之為借形可知也。故曰說其義而轉注、假借明也。


這是說可以根據本義求得何者為轉注字和假借字,假借字和部分轉注字的共同點是借形,轉注字和假借字有交叉。在互求方法上應包括因義求形和因義求聲。這些互求方法中只包括轉注、假借。「說其義」「說義」的「義」指字義,實際上是本義,跟後面的「本義」義同;「同義」「異義」的「義」包括本義和他義,「同義」的「義」既可指本義和他義,又可僅指他義,「異義」的「義」必須包括本義和他義;「他義」指本義以外的字義。「本形」指反映造字意圖的字形。「借形」相對的當然是「本形」,本形和借形用的是同一個漢字。「借形」,是指借本形的形和音,去記錄本義之外的字義,包括假借字和一些轉注字。


【四】說其形而指事、象形、形聲、會意明者,說其形則某為指事,某為象形,某為獨體之象形,某為合體,某為合二字之會意,某為合二字之形聲,某為會意兼有形聲,皆可知也。


這是說可以根據字形求得何者為指事、象形、會意、形聲字,根據其造字意圖,揭示、確定字的本義。在方法上應包括因形求義和因形求聲。這兩種互求方法的服務對象不包括轉注和假借。「說其形」的「形」指字形,實際上指表意的部件。「象形」的「形」指事物之形,「形聲」的「形」是個動詞性成分,指顯現出來,「聲」指聲旁的讀音。《說文》彡部「形,象形」下段註:「形容謂之形,因而形容之亦謂之形。六書,二曰像形者,謂形其形也。四曰形聲者,謂形其聲之形也。」其說甚確。段氏在《嚴九能爾雅匡名序》中說:「許氏以為,沿流不若討源,乃取《周官》指事、象形、會意。列部五百四十,創為說形之書,形在是而聲與義均在是,讀者見其形,可以得其聲與義。自古小學之書,義例未有善於此者。顧以形為主,則義必依形;字有假借之用,則義不必依形。」


【五】說其聲而形聲、假借愈明者,形聲必用此聲為形,假借必用此聲為義。


這是說可以根據字音求得何者為形聲字和假借字。在互求方法上應該包括因聲求義和因聲求形。這些互求方法中,段氏只提到了形聲和假借。除了「形聲」的「聲」,其他三個「聲」相當於「音」,指讀音,也就是古音;「形聲」的「聲」指聲旁。「義」指字義,實指本義之外的字義,也就是假借義。

以上所引段玉裁的話是段氏對他提出的形音義互求方法的具體闡述,我們總結他互求之法的含義,不能離開這些話。還應該結合段的《說文解字注》和《六書音均表》等論著來考求。《說文解字注》「一」下段註:「又恐學者未見六書音均之書,不知其所謂,乃於《說文》十五篇之後,附《六書音均表》五篇,俾形聲相表裡,因耑推究,於古形、古音、古義可互求焉。」他的《古文尚書撰異》《毛詩詁訓傳定本小箋》《詩經小學》《周禮漢讀考》《儀禮漢讀考》《春秋左氏古經》《汲古閣說文訂》《說文解字讀》等也多涉及形音義互求的內容,例如《漢讀考周禮六卷序》:「夫不習聲韻,欲言六書、治經,難矣。」這些都說明段玉裁形音義互求的方法全面貫穿在他的小學研究工作中。

相關焦點

  • 連載②丨孫玉文:談傳統小學中形音義互求的方法——讀《說文解字注》札記之一
    原來段氏談互求方法,有一基本前提:承認每一漢字都是一個已知的符號,是一個形音義統一體,它的音義記錄的是詞的音義。在此前提下,才提出應從哪些方面去探討形音義中未知的部分,以形音義中的一方去探求另一方。段氏認為,《說文》中所收的字全面反映了上古漢語的字形系統、語音系統和語義系統:「六書者,文字聲音義理之總匯也。」
  • 說文解字部首•丨部
    「讀若」在訓詁學上指擬其音而讀之,即讀音相似。《說文·言部》「讀」字下段注曰:「擬其音曰讀,凡言『讀如』、『讀若』皆是也。易其字以釋其義曰讀,凡言『讀為』、『讀曰』,當皆是也。」又《示部》「䄟」字下注曰:「凡言讀若者,皆擬其音也。凡傳注言『讀為』者,皆易其字也。注經必兼茲二者,故有『讀為』,有『讀若』。『讀為』亦言『讀曰』,『讀若』亦言『讀如』。
  • 教我說文解字課的曹先擢老師
    如果沒記錯的話,當時段玉裁注的《說文解字》要價不菲。一本《辭源》大小開本的棕皮精裝本要七、八塊錢。那時的七、八塊可不是小數目,差不多就是學校食堂一個月的夥食費了,何況我剛剛買了中華書局出的許慎《說文解字》影印本,就不太想再買段注本。費老師看出了我的心思,但他還是堅持說研究先秦兩漢文學,一定得備段注《說文解字》才行,並說該書資料翔實,讀段注是研究先秦文學的基本功。
  • 怎樣讀《說文解字》
    要想知道《說文解字》和「說文學」的重要性,我們舉出三種前人的評價:  清代吳派考據學大家王鳴盛在《說文解字正義序》中說:「文字當以許氏為宗,必先究文字,後通訓詁。故《說文》為天下第一種書。讀遍天下書,不讀《說文》,猶不讀也。但能通說文,餘書皆未讀,不可謂非通儒也。」  我國近代國學大家黃侃,曾列出古代「小學」10部專書,包括字書、韻書和義書。
  • 怎樣讀經典 | 《說文解字》
    「說文學」就是中國傳統的文字學。它對中華文化和教育的重要影響,十分獨特,因為它講的漢字,是一切典籍與文化的基石。要想知道《說文解字》和「說文學」的重要性,我們舉出三種前人的評價:清代吳派考據學大家王鳴盛在《說文解字正義序》中說:「文字當以許氏為宗,必先究文字,後通訓詁。故《說文》為天下第一種書。讀遍天下書,不讀《說文》,猶不讀也。
  • 字在沙澧丨說文解字社團第17期活動
    字在沙澧丨說文解字社團第17期活動2020年9月15日下午放學後,我們「字在沙澧」說文解字社團第17期活動終於開啟,這是疫情後的第一次線下活動,而且本學期會有更多的輔導老師和新成員加入,隊伍的壯大將助推「說文解字進校園」的實踐活動,這也是我們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實踐員和一線語文教師的責任與義務
  • 《說文解字注》540部首之部四—六(三、王、玉)
    《說文解字》,開啟中國5000年文化寶藏的鑰匙。《說文解字注》540部首(部四)蒙示有三垂,而以三次之。《說文解字注》540部首(部五)蒙三而次之,從一毌三也。《說文解字注》540部首(部六)亦蒙三而次之。
  • 張文木丨戰略學札記·人生之一:《老子》,天下第一
    讀大家之書,看現實變化。   24.在人生的跑道上,只有第一名和最後一名可以成為贏家。人生是循環,當人生迴轉時,最後一名就成了第一名,陳景潤就是這樣。前者是形式邏輯中的冠軍,後者則是辯證邏輯中的冠軍。與夾在中間的「追星族」不同的只是,前兩種人贏的是膽識而不是力氣。
  • 會議紀要 | 章黃之學與《說文解字》: 紀念章太炎先生誕辰150周年學術研討會(上)
    眾多學術大咖、專家學者、嘉賓、同學匯聚一堂,圍繞「章黃之學與《說文解字》」這一核心主題,分享最新的研究心得與研究成果,共同緬懷太炎先生對中國語言文字學發展做出的卓越貢獻。大會開幕式由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李國英教授主持。
  • 說文解字部首•玉部
    另外《賈子新書·道德說》也說:「夫玉者,真德象也。」段注在「有五德」後面補了一個「者」字,更準確。段注的補充和改正,「是漢語表義由粗疏走向精密的寫照」。(王彤偉:《說文解字五百四十部疏講》,成都:巴蜀書社,2012,第12頁。)古往今來,人們對玉再三致意,將玉比擬君子人格、品德。
  • 荒謬滑稽的人人讀《說文解字》
    ·謝浮名     河南省漯河市六大部門日前聯合下文,要求在全市範圍內深入開展「讀《說文》、識繁體、解漢字」活動,規定「每人要讀一遍《說文解字》;每人至少認識500個繁體字」,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要推動
  • 《說文解字》540部首吟誦
    能用篆書默寫《說文解字》540部首表麼?如果你滿足其中一項,恭喜你!有底氣申請清華大學自主招生考試了。      萬眾期待的中國最牛高校之一的清華大學自主招生政策出臺了,這份招生簡章延續2015年風格,盡顯中國第一牛校風採。
  • 文和字原來有不同的含義,這是讀過《說文解字》才能知道的道理
    說文、解字,是許慎留給我們的智慧。1、說文解字概述:①名字:《說文解字》簡稱《說文》。②作者:東漢時期許慎。全書共分540個部首,收字9353個;另有「重文」,即異體字1163個。共10516字。⑥註解:歷代對於《說文解字》都有許多學者研究,清朝時研究最為興盛。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朱駿聲的《說文通訓定聲》、桂馥的《說文解字義證》等;其中,王筠的《說文釋例》、《說文句讀》尤備推崇。四人也被尊稱為「說文四大家」。
  • 張文木丨戰略學札記·人生之三:競爭乃境界之爭
    時下國際政治文章中使用頻率日見增多的詞是「軟」字:「軟擠壓」「軟外交」「軟實力」「軟權力」「軟戰略」等,軟並沒有錯,但太多了就會讓人心冷骨軟。   9.我喜歡黃河,尤其是在心情不好的時候愛聽黃河交響樂。你看九曲黃河,你可說它百折不撓,也可說它因勢而為,但它可貴的是始終東向大海。
  • 「數位化《說文解字》」 平臺上線 引你探索漢字文化內涵
    &nbsp&nbsp&nbsp&nbsp不少漢字、書法愛好者、人文學科研究者常會遇到古篆體字,那麼,如何知道它們的古義究竟是什麼?其中每個部件究竟包含什麼意思,和整體字義又有什麼聯繫?
  • 【相融語文·識字篇】「隹」的形音義與構字方式
    那麼,如何運用科學的方法引導學生科學識字,傳承漢字文化呢?  接下來,讓我們來聽一聽專家們的高見吧:《小學語文教學》(會刊)2020年第3期「漢字學運用」欄·27「隹」的形音義與構字方式文/朱應俐 金文偉「隹」不是常用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中屬於第三級。
  • 《說文解字序》試譯
    (此圖《說文解字》的索引是用韻序排列的,凡是背過「一東、二冬、三江、四支----的小孩子,都可以用來查字,十分方便。)
  • 《說文解字》管見 文/張文翰
    《說文》闡明「六書」,構建540個部首,定釋字、音、義,保存小篆系統,對異體重文的「古文」「籀文」有序列在相應的小篆後,以便後人辨別商周文字,保存大量的古音古訓,漢字具有表意文字的根本特點,創造了用字音、字義,分析字形的科學方法。
  • 張文木丨戰略學札記·人生之二:生死之地有真理
    讀書如無寫作拉動,其結果是愈讀包袱愈重,愈不敢下筆。其結果是「慎重」一生,終無成果。   45.寫作,是學術研究中最能動的因素。   46.語言,不僅僅是交流的工具,它更是人生的姿態。·人生之一:《老子》,天下第一張文木丨戰略學札記·人物之一:當面臨新的歷史性難題,大多數中國人都會想到毛澤東張文木丨戰略學札記·人物之二:「好施小惠,言不及義」式的牧師情懷
  • 如何研究《說文》
    《說文解字》成於注重考據之學的漢朝,是專門研究解釋文字形音義構造的字書,以其年代久遠,在文辭語法、字詞訓詁上與現在大相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