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研究《說文》

2021-02-19 道和文化交流中心

《說文解字》成於注重考據之學的漢朝,是專門研究解釋文字形音義構造的字書,以其年代久遠,在文辭語法、字詞訓詁上與現在大相逕庭。且註解眾多,互有出入,故在學習的方法上有許多特殊之處,也有許多讓人感到疑惑和困難的地方,非明師指點難窺門徑。

   說文解字,名為字典,實為經典。其成書之法,以六書(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注、假借)為經,以五百四十部為緯,九千三百五十三小篆為質,附列別於小篆之重文一千一百六十三。以全文十三萬三千四百四十一字解釋文字之形音義。

其訓詁之法,尊經學,法古制。《書》曰:「於欲觀古人之象。」許公自敘:「今敘篆文。合以古籀。博採通人。至於小大。信而有證。稽譔其說。」於此可知,許公著說文,尊先師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之道統。凡訓文字之形音義,可取於群經者,則取於群經。群經未言及者,則取古之賢人所言,訪當時通達之士,與其古學師賈逵之學進行辯證。合古義者則記之,所載皆聖賢遺教,唯以求近聖人之道而不悖也。

   今人多稱說文難學,我認為難學原因有三個。其一,說文成書久遠,距今近兩千年,我們沒有文言文基礎差,語言訓詁上有很大的障礙,且現代人認識繁體字都困難,更別說小篆這些古文了。其二,版本眾多,唐朝中葉李陽冰篡改說文,時人皆以陽冰書為許公原文,而不知有古本說文。雖後有徐鉉校對,徐鍇祛妄,然古本說文已失其原貌。後世眾家校勘,版本浩繁,僅我所見的版本,就有汲古閣刻本、陳刻本、孫刻本、日藏本、藤花榭藏本數種,內容間有出入,初學者不知依據何本為善,故以為難。其三,說文晦澀難懂,除非功底深厚的學者,鮮有能直接懂原文的人,所以必須參考有關註解,建國以前,關於《說文》之著書,有二三百種之巨。這些註解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因而這些註解能流傳於世,學者如欲檢查一字,非遍檢各書不可。更為重要的是,這些註解對六書的解釋有兩派觀點,一派認為六書皆造字之本,一派認為六書分四體二用,六書乃是文字學的核心,若無明師指點,難辨是非,恐窮老盡氣亦難得其法要。以上三點幾乎阻擋了絕部分人學習說文解字的腳步。

   師承原因,我是從甲骨文入手學習的文字學,15年進入書院學習,才開始接觸說文解字。因為有些基礎,所以第一個障礙對我影響不大。第二個障礙,選擇原文版本,因為老師有給進行選擇,所以對我沒有什麼影響。至於第三個障礙,確實突破了好長時間才找到了一些經驗。我最開始只學習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大概一年的時間,一年以後接觸到了丁福保居士的《說文解字詁林》這時候學習的註解增加到了182種,因為有《說文解字注》的基礎,所以學習起來並不吃力,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前期一門深入的功夫還是很重要的。但是在六書這一塊,確實困住了我很長時間,後來我又用了一年的時間,認真研讀這182種註解對六書的不同觀點,總結歸納為四體二用、皆造字之本兩派。在取捨方面,認真研究了許慎和許衝兩位先賢的敘之後,又見班固《漢書.藝文志》「古者八歲入小學,故周官保氏掌養國子,教之六書,謂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注、假借,造字之本也。」從而確定,六書確實都是造字之法,這個原因比較複雜,後期講解六書的時候,會跟大家講到。後期我在師承的基礎上,又用了一些時間研究說文解字分部首的原理,以及這本書的體例,終於總結出了一套較為成熟的學習方法。

   首先對原文的選擇,推薦中國書店出版的藤花榭藏版說文解字

   入門註解推薦中華書局出版的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字典工具書,推薦一個免費國學網站——國學大師,裡面內容非常全面,察字義詞義都非常方便,方便使用電腦的話,可以在國學大師網下載一個漢語大詞典。

大家準備好工具書就可以開始學了。並不需要把九千三百五十三個字逐個學完。學習一門學問要抓住根本,六書即文字的根,五百四十部首就是文字的本。學習的次第,首先學習六書,然後學習五百四十部首。六書即文字的六種創造方式。部首是文字分化的關鍵,對天下古今文字都有著提綱挈領的作用。

明後兩天我會把一七年寫的兩篇文章發到公眾號上,裡面詳細的介紹了六書和五百四十部首,是用文言文寫的,如果大家有不明白的地方,歡迎留言提問。

相關焦點

  • 他是清代研究《說文》的名家,為時人推重,被稱為「匪石先生」
    《說文解字》是中國傳統學術裡的一部重要著作。歷代學人無不從此入手,或利用之,或研究之,以圖解讀文獻典籍。在清代除了著名的段玉裁、桂馥等「說文四大家」之外,還有一位不可忽視的重要人物鈕樹玉,在說文研究上也做出了突出貢獻。
  • 他是清代「說文四大家」之一,以音韻學研究著稱於世
    清代學者中,研究《說文解字》的很多,但比較出名的是所謂「四大家」,即段玉裁、桂馥、王筠和朱駿聲。段、王的名氣很大,後面的朱駿聲其實貢獻也很大,只不過光芒被掩蓋了而已。下面就簡略介紹一下朱氏的生平和學術貢獻。
  • 期刊好文丨英語說明文讀後續寫中連貫性協同效應研究(文/彭惠玲)
    這一結果意味著如何使學生解放觀念、轉換情感、積極投入讀後續寫並從中受益,是目前讀後續寫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彭惠玲《英語說明文讀後續寫中連貫性協同效應研究》發現,說明文讀後續寫可有效促進寫作連貫性。上述研究從不同視角進一步豐富了我們對讀後續寫的認知。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相信讀後續寫會為更多人所接受並推廣應用,期待「以續促學」理念遍地開花,結出更多碩果。
  • 樂山草堂高中積極推進群文閱讀課題研究
    近日,樂山草堂高中群文閱讀課題組在行政樓五樓召開了群文閱讀課題研究推進會議,會議由課題組組長王靜容老師主持,所有課題組成員參加了此次推進會議。本次會議針對市教科所專家此前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對學校承擔的子課題開題報告進行了細緻的修改,修改內容包括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綜述、課題研究的價值和意義、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研究的目標和內容、研究的方法等各個方面,課題組組長王靜容老師對市教科所專家組前期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進行了細緻的梳理
  •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實施十五周年 | 文海浩渺 孜孜求索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是習近平同志2005年在浙江親自倡導設立的重大文化工程,是全國人文社科領域首個省級大型學術研究工程,也是迄今國內最大的地方文化研究項目。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重點圍繞「今、古、人、文」等四個方面。   今:「浙江當代發展研究」,深入總結浙江經驗。   古:「浙江歷史文化專題研究」,主要研究浙江文化的起源、發展、變遷及其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影響。   人:「浙江名人研究」,對在浙江歷史上產生重大影響的浙籍名人生平、思想、業績等進行系統研究,撰寫出版名人傳記。
  • 《說文解字》管見 文/張文翰
    對於此,學者們的研究有不同的說法:漢字起源與結繩記事,倉頡造字說,漢字的起源與原始圖畫、圖騰和族徽,伏羲始作八卦,造書契,漢字起源與刻符說,漢字「起一成文說」,眾人群體造字說,對各種起源說的綜合理解。1936年2月,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沈兼士寫了一篇《鬼字原始意義之探討》,發表在北京大學主編的《國學季刊》五卷三號上。文章從多角度對「鬼」字進行分析研究,並且提出了一些明確的觀點。
  • 管理類聯考,僅剩下100天,如何寫出一手好論說文?
    目前距離考試只剩百餘天,很多同學甚至還沒有完整的寫過一篇論說文,內心對於論說文還有著困惑與迷茫,那麼,論說文到底該如何在百日內迅速成文呢?今天,讓我們一起揭開論說文寫作的奧秘,手把手教你成文。
  • 徐鍇與《說文解字系傳》
    徐鍇平生著述甚多,今僅存《說文解字系傳》40卷,《說文解字韻譜》10卷。父卒時,徐鉉八歲,徐鍇才四歲。其母有一定的文化修養,擔起了教育兒子的重擔。《宋史》卷四四一載,徐鉉十歲能作文,鍇也很小就負文名。其母要求極嚴,使他們從小養成了刻苦讀書、嚴謹治學的習慣,為學業有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如何進行可重複性研究?
    卻發現當時學生並沒有把原始數據和代碼留下來,而且,學生的郵件回覆說:「老師,我換了新電腦,以前的文件都沒了,……」。此時,你開始猶豫要不要投稿。你不知道論文中是否有「刻意追星」行為,你更擔心外審意見回來後,你該如何對著學生的論文另起爐灶地跑一次回歸?作為合作者: 你的合作者想了解一下你的實證分析過程,以便確認一些關鍵環節的處理是否妥當。
  • 如何做好調查研究工作,習近平這樣說
    如何做好調查研究工作,習近平這樣說 時政新聞
  • 如何做好哲學社會科學研究? 四川社科界專家這麼說
    &nbsp&nbsp&nbsp&nbsp如何上好學校思政課?高校專家這麼說&nbsp&nbsp&nbsp&nbsp3月18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了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我省高校如何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好學校思政課?
  • 群文閱讀:需要教師行動起來進行教學實踐和研究
    有專家認為,群文閱讀契合了課程標準對於閱讀的期待。此前,我們發布《「群文閱讀」到底有多「厲害」?一節課學習5到6篇文章不是問題!》,提到群文閱讀跟語文學習任務群的關係。認為群文閱讀以議題方式呈現教學過程,目的就是要讓學生思維更有品質。
  • 說文解字(精裝4冊)
    說文 唐抄本中國文字相傳是黃帝的史官倉頡造的。
  • 結項報告的研究成效如何撰寫?
    研究教師針對不同課例,挖掘文本資源,探求行之有效的隨文練筆方式,具體從啟發思維進行想像練筆、深入文本後的抒情練筆等幾個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在研究的過程中找到更多有效的隨文練筆訓練方式,實現了閱讀習作的雙贏。1.
  • 如何提煉選題和解釋研究目的?
    任何一項研究或一篇論文一定要試圖回答或解決某個具體的問題。可是,現實中,我們經常會遇到缺乏問題意識的論文名稱。例如,素質教育研究。試想,假如你第一眼看到該名稱的論文,你腦海中會出現怎樣的畫面?作為期刊論文的名稱, 這種表達太寬泛了, 沒有恰當、直接地反映出作者在該文想要回答或解決的特定問題。除非你的研究對象或問題涉及素質教育的方方面面的問題,或是你的研究「容量」較大,抑或是一本專著。
  • 中國西夏研究著作《西夏文教程》被譯成英文在國外出版 英文版書名...
    新華社銀川7月14日電(記者艾福梅)中國西夏研究著作《西夏文教程》被譯成英文,不久前由荷蘭博睿學術出版社出版,英文版書名為《西夏的語言和文獻導論》。這是記者14日從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寧夏大學特聘教授史金波處獲得的消息。
  • 日遺傳研究機構稱 日本人是繩文人和彌生人混血兒
    日本《朝日新聞》11月1日稱,日本國立遺傳研究所等機構研究發現,日本人是繩文人和彌生人的混血兒。  報導說,研究人員分析了500多名來自日中和歐美等國的人體樣本DNA,認為最初移民到日本列島的繩文人和彌生時代的移民經過不斷混血才誕生了現在的日本人。舊石器時代後期,在日本列島生活的人因製作繩文圖案的陶器,被稱為繩文人。
  • 春城創文工作如何了?市文旅局、市場監督管理局這樣說
    近日,昆明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戴彬、昆明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潘開平作客「春城創文進行時——專題訪談」,向廣大市民及社會各屆進一步傳遞創文攻堅的必勝信心,展示創文工作的成效和亮點。昆明市文旅局讓創文工作在文旅陣地百花齊放主持人:市文旅局在全市創文工作中承擔怎樣的任務?
  • 教師如何做個案研究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教師如何做個案研究   一、什麼是個案研究   個案研究是對一個有著特定範圍的現象(如一個機構、一種課程、一個人、一個事件或一個過程等
  • 史學史研究如何全球化
    內容提要:在國際史學史名家伊格爾斯逝世之際,作者對史學史研究的今後走向,就兩個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一是如何以全球的眼光,平等地對待世界各地文明歷史意識的不同表現,克服將書寫的歷史作為史學史研究唯一對象的偏見。第二是提倡史學史研究的時代感和批判意識,從時代變化的角度探究歷史研究和寫作的變化,並對以往的歷史書寫保持批評的態度,以求促進歷史學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