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如何做個案研究

2020-12-16 新東方網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

教師如何做個案研究

  一、什麼是個案研究

  個案研究是對一個有著特定範圍的現象(如一個機構、一種課程、一個人、一個事件或一個過程等)的細緻和整體的描述和分析。個案研究可用來檢驗理論或構建理論,既可包括隨機樣本或有意選的樣本,也可以包括量化或質的數據。教育研究領域中的個案研究大都是質的研究,其目的在於產生某種假設,而不是檢驗假設,即它是從原始資料(對某一個案全面情況的實地考察)中推斷出有關這一個案的假設或理論。質的個案研究具有以下特點:①特定性:注重於某個特定的情景、事件、項目或現象。②描述性:研究結果是對研究對象的豐富的、極為詳細的描述,包括有關該研究對象的儘可能多的變量,及諸變量在較長一段時間內的互動,因而個案研究往往具有跟蹤性質。③啟發性:啟發我們對研究對象的理解。如它能帶來對新的含義和新的關係的發現,它能解釋一個問題發生的原因。④歸納性:它依賴於歸納推理。從描述數據中產生新的概念和假設。

  個案研究常用於被試人數很少,但要了解研究對象的全部信息時。它主要回答「怎麼樣」和「為什麼」的問題,不太注重行為的結果或差異的比較;對研究對象控制程度很低,重在自然狀態下的表現;注重過程,期望所得到的結果是產生某種假設;研究的對象有特定範圍,獨特的情景。幼兒教師進行個案研究,其目的主要是解決自己教育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如對一個幼兒的深入了解與幫助,或對一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情景運用的反思。

  二、確定個案研究的問題和選擇個案

  任何研究都要先確定研究的問題是什麼。研究的問題可來自對理論的演繹、相關的文獻、當前的政治和社會問題以及自己工作實踐中遇到的具體問題。教師所涉及的個案研究問題許多都來自實踐。如班上近來有些兒童的侵犯性行為為什麼增加?這些行為是怎麼發生的?每次侵犯性行為都可看成是一種事件的個案。教師通過對一次次侵犯性行為事件的個案研究來了解這種行為產生的原因、過程和結果,從而找到應對的解決辦法。以一個數概念發展遲緩兒童的個案研究為例,該個案研究的目的是對這個數概念發展遲緩兒童的發展狀況進行了解,分析其出現遲緩現象的原因以及提出如何對他進行幫助的假設。研究的具體問題可確定為:XXX(兒童名)的數概念發展情況怎麼樣?為什麼他的數概念發展出現了遲緩?通過什麼樣的教育幹預可以幫助這個兒童?個案研究的問題可以是其中的一個,也可以包括上面提到的所有問題。

  確定了問題以後,就可以採取目的性抽樣的方法確定個案,即根據研究目的抽取那些能為研究提供最大信息量的樣本。個案的數量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多個。通過對多個個案的研究所得出的結論比對一個個案研究得出的結論更有說服力。本文所舉的研究實例的研究對象是一個在本班數概念發展處於低下水平,需要進行教育幹預的兒童。

  三、個案研究中的資料或數據的收集方法

  個案研究不同於教師日常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它要根據研究的問題來收集客觀的數據或有關現實狀況的客觀文字記錄(資料),繼而對這些資料進行分析和得出結論。一旦個案決定以後,研究者就要考慮收集什麼樣的信息,怎麼收集的問題。個案研究中數據收集的主要方法是觀察、訪談和文本分析,對兒童有時也運用面試或測查。

  1.觀察。

  觀察是獲取個案研究數據(資料)的重要來源。觀察有特定的目的,是事先計劃好的,需要用系統的方法來做記錄。一般情況下,有可能作為觀察的對象包括:環境、在場的人員、活動與互動、頻率和持續的時間、其他微妙的因素如非正式、非計劃中的活動等。有關觀察的具體方法,可參閱陳向明《教師如何做質的研究》一書。

  2.訪談。

  訪談是收集質的研究資料常用的方法,也是個案研究中用得較多的方法。其目的是要從對象那兒獲得那些我們不能直接觀察到的信息,如想法、態度、願望等,或那些已經發生過但研究者不在現場的事件。質的研究中的訪談一般是指對成人的訪談,當然訪談的對象也可包括兒童。有關對成人訪談的具體方法,可參閱陳向明《教師如何做質的研究》一書。

  3.文本分析。

  訪談和觀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對被試群體有某種直接的影響,而文本分析卻沒有這種局限性。文本包括用各種手段記錄下來的所有資料或圖片,如書報雜誌、檔案、備忘錄、官方統計資料、廣播電視資料、單位的各種記錄、備課筆記以及私人保存的資料(如書信、日記、家庭記錄、照片等)。文本的長處是比較容易得到,又不需花費很多錢和時間,且對研究過程不產生任何幹擾。其不足在於它並不是為做研究而特別準備的材料,因此缺乏研究數據所需要的詳盡性;有的不易看懂,或與要研究的概念不相吻合;有時缺乏權威性和準確性。

  以對一個數概念發展遲緩兒童的個案研究為例,我們可以採取觀察、訪談、面試與文本分析相結合的方法來收集有關這個兒童的資料。觀察有參與性觀察和非參與性觀察兩種。這兩種方法在本研究中都可採用。參與性觀察是指參加兒童的活動過程,並作為該活動群體中正常的一員對兒童進行觀察。非參與性觀察是指以一個局外人的身份對兒童進行觀察和做記錄。當教師針對本班做個案研究時,可藉助其他的人力資源,如同年級的教師同行、家長、學生等,請他們幫助做觀察記錄。這種觀察可採取定期定時的辦法,如每周2次,一次半小時,觀察的時間可定於每周的數學課和區角活動中的數學或其他認知活動。觀察記錄就是把這個兒童的行為(包括語言)儘可能如實、詳細地記下來。如果是課堂觀察,最好是把教師的教學過程(包括語言)也記下來,便於分析這個兒童的課堂行為。

新東方網小學官方微信:新東方小學 (微信號:xdf_xx

最新小學熱點資訊、小升初資訊、各年級學習輔導、家長知識堂,請掃一掃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 

版權及免責聲明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

相關焦點

  • 一種新的個案研究方法:比較個案研究
    這篇是一種新的思路和看法,比較個案研究。將個案研究進行水平視角、垂直視角和橫向遷移視角去進行解讀。文章第一部分介紹了比較個案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紹了一個如何用比個案研究的案例。我讀來最大的感受就是論文寫作的「時空觀」吧。宏觀視角下的微觀案例研究,看到一個現象在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地點是如何進行解讀。歡迎各位讀者在評論區共同探討。
  • 幼兒教育個案研究方法指導
    個案研究可用來檢驗理論或構建理論,既可包括隨機樣本或有意選的樣本,也可以包括量化或質的數據。教育研究領域中的個案研究大都是質的研究,其目的在於產生某種假設,而不是檢驗假設,即它是從原始資料(對某一個案全面情況的實地考察)中推斷出有關這一個案的假設或理論。質的個案研究具有以下特點:①特定性:注重於某個特定的情景、事件、項目或現象。
  • 都江堰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在全納教育項目個案研究現場指導會上收穫...
    出席會議的有北京聯合大學暨中國教育協會委員許家成教授,救助兒童會四川項目負責人羅荔芊,成都市特殊教育資源中心、郫都區、武侯區、雙流區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個案研究教師,都江堰市教育局小教科副科長文濤,都江堰市蒲陽小學校長程源雷,蒲陽小學教導主任黃祖輝,都江堰市二級資源教室資源教師,都江堰市特殊教育學校校長楊勇及資源中心教師。會議由都江堰市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副主任鄭萍主持。
  • 小課題研究方法:個案研究法┃小課題研究方法專題
    個案研究法就是對單一的研究對象進行深人而具體研究的方法。    個案研究的對象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個別團體或機構。前者如對一個或少數幾個優生或差生進行個案分析,後者如對某先進班級或學校進行個案研究。個案研究一般對研究對象的一些典型特徵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也就是所謂「解剖麻雀」的方法。    個案研究中,原始的資料積累是非常重要的。
  • 研究方法 個案研究的抽樣邏輯
    例如,一些學者常常不切實際地擴大其研究個案的代表性,還有一些學者則常常不適當地照搬問卷調查的標準來評價個案研究中的代表性問題。本文的目的在於對個案研究的代表性與抽樣邏輯做一個辨析,首先指出個案研究與定量研究在抽樣邏輯上的不同,然後結合個案研究的目標,分析個案研究的抽樣邏輯與代表性問題。在社會科學研究中,信度、效度和代表性常常是評價一項研究成果的質量的主要評價標準。
  • 內容分析法案例:個案研究方法在外語教育研究中的使用
    雖然近年來個案研究方法在我國外語教育研究領域已有不少應用,但對該方法使用情況的回顧與反思卻甚少。鑑於此,本文檢索了我國外語類與教育類核心期刊近20年(1998—2018)發表的個案研究實證性論文,對其研究方法的適切性、規範性、科學性和可信度進行回顧、總結、評述與反思,以期拋磚引玉,引發學界探討如何能更有效地利用個案研究方法服務於我國外語教育研究。
  • 個案研究法研究述評
    麥瑞爾姆是從研究對象的角度來下定義的,認為只要是對一個有界限的系統,諸如一個方案、一個機構、一個人或一個社會單元,做翔實完整的描述和分析,就是所謂的個案研究。羅伯特·K·殷從方法論的角度將個案研究定義為:研究者通過多重資料來源,對當前生活脈絡的各種現象、行為和事件所做的一種探究式的研究。林佩璇從研究目的的角度來看,認為個案研究是探討一個個案在特定的情境脈絡下的活動特質,以了解它的獨特性和複雜性。
  • 幼兒園教學日記:淺談幼兒園的個案研究
    如何使教師在有限的時間裡能面對所有的孩子並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我認為,開展教育個案研究無疑是一件有效的事。   教育個案研究是指教師將教育工作中發現問題和處理問題的全過程記錄下來,寫成「教育案例」,然後圍繞案例中所反映的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反思教育教學的方法,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最終形成相關研究報告的過程。
  • 個案研究與定量研究具有很強的互補性
    但在實踐過程中,個案研究始終面臨著如何處理特殊性與普遍性、微觀與宏觀之間的關係問題。有學者指出,隨著現代社會日趨複雜,對獨特個案的描述與分析越來越無法體現對整個社會的認識。   個案研究是社會學研究的最重要方法之一。應該如何評價個案研究在社會學研究中的價值?優秀的個案研究具備哪些要素?如何進行富於創造性的個案研究?
  • 作為質的研究方法之一的個案研究法的發展
    它是一種能夠提供對教育問題成因的理解,對經緯萬端的錯綜關係作周全的涵蓋,對動態變化之時空情境條件做適當分析的研究方法。它的一個關鍵部分是研究者要在現場沉浸很長一段時間,這正是符合質的研究範式的要求。由於質的研究採用的是目的性抽樣,選取的樣本數量較小,往往是以一個人或團體為例,也就是進行個案研究。所以,隨著質的研究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個案研究法也就相應地得到了發展。
  • 幼兒園教師撰寫個案觀察記錄的現狀及提升對策
    查閱文獻發現,近年來關於幼兒園觀察記錄的研究已有不少,但缺乏對某種專門類型的觀察記錄及其文本進行細緻研究的文獻;有關文獻多為在職教師的經驗分享,對教師撰寫文本內容的分析較少。基於此,本研究嘗試對幼兒園教師的個案觀察記錄撰寫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個案觀察記錄撰寫中存在的問題及其產生原因,並提出建議,以期提高教師行為觀察的能力和個案觀察記錄撰寫的質量。
  • 2018年4月28日┃研究方法┃教育科研方法之個案研究法
    由於個案研究的對象集中, 所以研究時就有較為充裕的時間, 對有關該研究對象的儘可能多的變量及諸變量在較長一段時間內的互動進行透徹深入、全面系統的分析與研究, 因而個案研究往往具有跟蹤性質。情境的自然性與互動的靈活性。個案研究可不拘時地, 即可隨時對研究對象做深入研究。
  • 個案研究法的基本類型
    個案作品分析就是通過對研究對象的作品進行分析研究,以獲取研究需要的信息。個案作品分析又稱活動產品分析,主要是通過分析研究對象的有關作品來了解其觀念、態度能力、水平等。      例如,對一所學校的工作計劃、工作報告、報表、總結、會議記錄統計資料、規章制度等材料的分析研究,可以了解到這所學校的工作現狀和發展趨勢,並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意見。
  • 教師如何做單親留守兒童的個案研究?
    所以,我決定拿他作為的教育科研的對象,把他的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情況當做一個典型的單親家庭學生個案研究。花了好幾天想好研究的方向之後,我就開始實施。一、制定研究方案。我制定的研究方案很簡單,就是通過和他媽媽的溝通交流交流中詳細了解他的家庭教育情況,必要時開展家訪活動;其次,通過在學校的跟蹤觀察他的學習生活等情況,並做好記錄,適時找他進行語言交流;第三,通過採訪其他同學對他的看法和評價去深入了解他的內心的世界;第四,通過觀察他的學習態度和作業、聯繫完成情況去了解的心理發展和變化。
  • 成都市青羊區特殊教育學校開展個案研究撰寫培訓活動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為了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近日,成都市青羊區特殊教育學校開展了個案研究撰寫培訓,學校特邀四川省特殊教育教研員黃汝倩到校主講。  黃汝倩以一線教師個案研究方法開講,重點介紹了行動研究。
  • 教師如何做課題研究
    科學研究一般分為基礎研究、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一方面,教師研究的問題直接來自教育教學實踐,是為解決具體問題服務的,它有極強的針對性和目的性。只有使科研與教學相結合,教師的科研活動才有價值。另一方面,教師的科研應體現在如何將已有的教育理論研究成果儘快地轉化到教育教學實踐中去,促進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第三,教師在教育科研中應是一名學習者。
  • 好的個案研究一定是「小」中見「大」
    但在實踐過程中,個案研究始終面臨著如何處理特殊性與普遍性、微觀與宏觀之間的關係問題。有學者指出,隨著現代社會日趨複雜,對獨特個案的描述與分析越來越無法體現對整個社會的認識。  應該如何評價個案研究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的價值?優秀的個案研究具備哪些要素?如何進行富於創造性的個案研究?圍繞上述問題,中國社會科學網記者張杰採訪了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謝維揚。
  • 準實驗設計與比較個案研究
    社會科學研究者也採用替代方法來進行因果研究,例如比較方法和個案研究方法也可用來進行因果分析,而以因果研究為目的的比較個案研究可以看作「準實驗研究」,中山大學王寧教授,探討了準實驗設計與比較個案研究,一起來看看吧!
  • 個案研究「代表性」的方法論考辨
    然而, 學界對個案研究的質疑從未停止過。在社會科學方法中,個案研究長期以來都給人一種: 『它是其中較弱的一員』的刻板印象。從事個案研究的研究者被認為脫離了學術的正規, 而他們的研究則被認為精確( 也就是量化) 、精密、及客觀性都有所不足[2] 1。近年來, 關於個案研究的「窮盡性」也有很多討論。
  • 教師如何做課題研究
    教師想要提高科研能力,在未來競爭中站住腳,需要參加課題研究,但課題研究做起來沒那麼簡單,需要教師們多了解做課題的方法和技巧。那麼,教師如何做課題研究?,注意研究資料的積累4)成果表述生動活潑,清晰流暢2、課題選題選題是教師做課題研究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