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季節很多鮮花都要盛開,如果要說跟很多讀者童年記憶關係最密切的鮮花,那牽牛花是不得不提的一種代表性花卉了。有的地方叫做裂葉牽牛、打碗花、江良種、常春藤葉牽牛、喇叭花。
牽牛花跟牛有關係嗎?
很多讀者也許很好奇,這種花並不碩大,卻為什麼會有「牽牛」兩個字能配得上它呢?
牽牛花名稱的由來有兩個說法:一是因為牽牛花的花朵內有星形花紋,花期又與牛郎織女星相會的日期相同;另一種說法是根據北宋醫藥學家唐慎微編著的《經史證類備急本草》中的一段記載:有一農夫因為服用牽牛花種子而治好痼疾,感激之餘牽著自家的水牛,到田間蔓生牽牛花的地方謝恩,故而稱之。
牽牛子真的有毒嗎?
牽牛花入藥的部位是其種子叫做牽牛子,牽牛子來源為旋花科植物牽牛或毛牽牛等的種子。一般是在7~10月間果實成熟時,將藤割下,打出種子,除去果殼雜質,曬乾。
中醫認為牽牛子性味苦寒,有毒。《名醫別錄》中明確記載其「苦,寒,有毒。」《藥性淪》中記載:"味甘,有小毒。"
牽牛子有很多別名,比如《雷公炮炙論》中叫做草金鈴,《本草圖經》中稱作金鈴,《仁齋直指方》裡面稱作黑牽牛、白牽牛,《本草綱目》裡面則叫做黑醜、白醜。兩種的混合品名二醜。
一般花色較深,呈紫紅等色者,其種子多黑,花色較淺,呈白色、粉紅等色者,其種子多白。種子的顏色與植物的品種無關。
作為藥用的牽牛子還是需要篩選的,比如《雷公炮炙論》中記載:"凡使牽牛子,入水中淘,取沉者曬乾,拌酒蒸,從巳至未,曬乾,臨用春去黑皮。"
牽牛子的功效有哪些?
因為牽牛子的藥性苦寒,所以清熱是它最直接的藥效,但是牽牛子主要是對付體內溼熱的,比如《本草正義》中記載:「牽牛,善洩溼熱,通利水道,亦走大便。」
牽牛子因為還有「通利水道」的作用,因此治療水腫是它的另一長處。比如 《名醫別錄》中記載其"主下氣,療腳滿水腫,除風毒,利小便。"《藥性論》中記載其可以"治痃癖氣塊,利大小便,除水氣,虛腫。落胎。"這裡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因為牽牛子還能「落胎」,所以孕婦是有禁忌的!
《本草綱目》中對牽牛子的功效記載更加詳細,稱其能"走氣分,通三焦,達右腎命門。"《日華子本草》則記載其"取腰痛,下冷膿,並一切氣壅滯。"
這裡面的「氣分」是什麼意思呢?氣分證候,是指溫熱病邪內入臟腑,正盛邪實,正邪劇爭,陽熱亢盛的裡熱證候。為溫熱邪氣由表入裡,由淺入深的極盛時期、由於邪入氣分及所在臟腑、部位的不同,所反映的證候有多種類型,常見的有熱壅於肺、熱擾胸膈、熱在肺胃、熱迫大腸等。
因此,對於一些腸道疾患,牽牛子也有自己的長處,如《本草綱目》中還記載牽牛子可以"逐痰消飲,通大腸氣秘風秘,殺蟲。"
哪些人不適合服用牽牛子?
前面我們提到了牽牛子不適合孕婦服用,比如《品匯精要》中記載"妊娠不可服。"。
因為牽牛子能治療便秘,所以不適便秘的人也不適合服用,比如《本草衍義補遺》中明確指出:"不脹滿,不大便秘者勿用。"
《本草備要》中還提醒:"若溼熱在血分,胃弱氣虛人禁用。"
那麼,什麼事血分呢?血分證候,是指溫熱邪氣深入陰分,損傷精血津液的危重階段所表現出的證候。也是衛氣營血病變最後階段的證候。典型的病理變化為熱盛動血,心神錯亂。病變主要累及心、肝腎三髒。臨床以血熱妄行和血熱傷陰多見。
(圖片來源於網絡,以上藥用知識僅供學習參考,具體使用請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