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十總穴」之一,不同時間,分別能健脾、養腎、通三焦。中醫有哪些手段?相信大家都能說出幾個,首先當然是中藥,其次是經絡穴位。
幾乎每一味中藥都有「一物多用」的特點。也就是說,同樣一味中藥,用在這個方劑裡可能是為了「補氣」,用在裡一個方劑裡卻可能是為了理氣,比如黃芪就有這個特點。
而作為相對更「便利」的經絡穴位,尤其是具體到某一個穴位時,一般都有相對固定的功用。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肚痛三裡求,腰背委中揉」之類。
但是,有那麼一個穴位,同樣的揉按手法,卻能在不同時間發揮不同的功用。因而被歷代醫家推崇備至,它就是「三陰交」。
三陰交,為「十總穴」之一,位置在腳上,內踝上三寸(同身寸)處。看到這個名字,其實就能大致猜出它的特點:足三陰經的交匯之處。當然,一般還是把三陰交歸屬足太陰脾經,為脾經的經穴。
作為足三陰經的交匯之所,足三陰經是什麼?包括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足太陰脾經。肝脾腎三髒,在中醫臟腑理論裡,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更是養生家必須重點考慮的部分。
所以,三陰交也成了名副其實的調理陰經之穴,這也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地方。
但是,三陰交歸屬於肝脾腎三髒,是否這三個臟腑的問題,一股腦直接揉按三陰交即可呢?顯然也不是。用推即是用藥,不明休得亂推。對於經絡穴位的用法,還是需要謹慎對待的。
三陰交之所以在養生方法中被重視,最大的特點是它有「健脾、養腎、通三焦」的作用。而且,就像黃芪補氣用炙黃芪、理氣升提用生黃芪一樣,對健脾、養腎、通三焦來說,只需要在不同的時間揉按三陰交即可。
1、健脾:上午9點到11點之間揉按三陰交。
作為足太陰脾經的經穴,三陰交健脾似乎就是天經地義的事了。脾對身體而言,就是運化水溼和生化氣血。根據子午流注的原則,巳時是脾經當令,也就是上午9點到11點之間,這段時間揉按三陰交,能更好地促進脾經氣血運行,起到健脾祛溼、化溼排濁之用。
當然,對於脾虛溼濁下注的女性,如經帶異常,皮膚瘙癢、臉色晦暗之類,都可以通過巳時揉按三陰交來調理,能更好地健脾化溼,調理經氣。一般每次揉按10分鐘左右,注意雙腳各有一個三陰交哦。
2、養腎——下午5點到7點揉按三陰交:
下午5點到7點屬於十二時辰的「酉時」,正是足少陰腎經當令之時。腎為下焦之主,與膀胱相表裡,還絡屬女子胞。而奇經八脈裡的任脈、督脈、衝脈都起於胞中。這三條經絡的重要性,素有「督為諸陽之海、衝為血海、任主胞胎」之說。
所以,每天在酉時揉按三陰經,此時正是足少陰腎經氣血最旺之時,也就最能養腎。同時促進督脈、任脈、衝脈的氣血,還能促進它們的暢通。方法同樣也是最簡單的,每側三陰交各揉10分鐘左右即可。女性朋友長期堅持,對容顏保養有一定的作用。
3、通三焦——晚上9點到11點揉按三陰交:
三焦在中醫臟腑裡,是一個比較特別的臟腑。素有「孤腑」之稱,也有最大的臟腑之說。更有「涵蓋所有臟腑」的理論。認為三焦可以分為上中下三者,上焦包括心肺,中焦包括脾胃,下焦包括肝腎。
正因為有三焦包括所有臟腑之說,所以,三焦經的調理,重在一個「通」字。內經有云「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疏通三焦,就相當於疏通全身之氣機。
三焦經當令是在晚上9點到11點之間。一般來說,我們可以在睡前揉按三焦經,兩側各10分鐘左右。能很好地疏通三焦經之氣血,從而對肝心脾肺腎五臟都起到調理。
對於女性朋友來說,堅持睡前揉按三陰交,對保持身材,美容養顏很有好處。同時,對於調整生理期,祛斑祛痘也有一定的幫助。
最後,三陰交的揉按方法是怎麼樣的呢?
按摩三陰交的手法很簡單:張開對側手掌虎口握住腳腕,四指按住外踝,拇指指尖緊壓三陰交。拇指不要離開皮膚,這樣有節律地點按即可。力度適中偏大,以三陰交上感到陣陣酸脹為度,雙腳交替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