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市安居區富果初中 劉紅梅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課外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進行語文實踐的重要途徑。本人通過問卷調查及隨機訪談,總結了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並對現狀產生的原因給予了分析,同時依據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和調查結果,對解決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初步的對策。試圖探求出有效的課外閱讀課的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農村小學 課外閱讀 現狀 對策
引言:
一、農村小學課外閱讀的現狀分析
我在教學中對農村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有60%的學生認為應該多看課外書,覺得看課外書有很大的好處,並能主動地閱讀課外讀物。這些數據非常可喜地表明,農村學生已具有了課外閱讀的意識,但也不容樂觀地存在著以下幾個問題:
1、學生的課業負擔過重。學科越分越細,小學的科目越來越多,學生的負擔越來越重,並且面對考試的壓力,學校對老師和學生的評價標準以學生的學習成績為主,這使得學生的課外閱讀時間被課業所佔。
2.家庭重視不夠,書源不足。絕大多數家長們自己沒有閱讀的習慣和買書的意識,家中基本沒有藏書,家長對子女的課外閱讀支持與指導也不足。
3、學生閱讀目的不明確,沒有養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大部分學生或沒有精讀意識、精讀意志,或不懂精讀方法、沒有養成精讀習慣。
二、提高農村小學課外閱讀能力的對策
根據以往課外閱讀教學的經驗,本人認為要想有效地進行課外閱讀活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養成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教師、學生、家長都要實現觀念的根本轉變。教師要不為當前「應試教育」所困擾,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認識到課外閱讀對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作用,形成一種課外閱讀蔚然成風的格局。同時通過家校努力,讓家長能積極支持孩子進行課外閱讀。
2、解決好書源。(1)幫助學生選擇讀物,注意配合教學進度大力介紹有益讀物,可以根據學生的好奇、興趣、喜好入手推薦學生讀課外讀物。(2)幫助學生多渠道籌集課外讀物。可以開放學校圖書室,或建立班級圖書角。
3、積極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課外閱讀產生了濃厚興趣,才能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課外閱讀中去。因此,平時我們要注意激發、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1)賞析片段,激發興趣。結合學生喜歡聽故事的特點有意識地挑選一些精彩、生動的兒童讀物的故事片段,在課餘或課堂上講講,從而激發學生對閱讀這篇文章或這本書的興趣。
(2)榜樣激勵。平時老師可以有意識地介紹古今中外熱愛讀書的一些名人,如高爾基、毛澤東、老舍等,也可以對課外書讀得多、知識面廣的學生給予表揚,為同學樹立榜樣,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3)搭建平臺,展示自我。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徵,他們進行課外閱讀在渴望得到知識的同時,也想得到別人的贊同。平時可以定期開展活動搭建平臺,讓學生充分展示課外閱讀的成果。
(4)獎勵激趣。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過程中,教師要善於運用各種獎勵手段,催化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激發其課外閱讀興趣
4.語文課堂教學要與課外閱讀有機結合,教給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提供一些常用的讀書方法給學生,幫助學生掌握讀書的基本規律,平時教學中可以教給學生一定的閱讀方法,如瀏覽法、泛讀法,精讀法,從而讓學生處理好精讀與泛讀的關係。
5.鼓勵多讀。閱讀的品種要多,「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積累的語言材料一定要用,寫作時,要鼓勵學生多運用自己積累的語言材料,要讓學生在運用中提高自己的能力,感受到積累的愉悅和成就感,從而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
6.保證閱讀時間。根據農村孩子的特點,可以安排一些優秀的學生組織開展詩歌背誦、朗誦散文等,或介紹自己喜歡的圖書,讓學生來推薦好書。同時,語文教師還應減去那些煩瑣、機械的反覆練習的作業,把課餘時間多留點給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結語:良好課外閱讀是極其重要的,它不僅推動了語文教學的發展和小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而且還會帶動整個農村的文化建設。只要學校、社會和家長的共同關注和努力,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1]吳立崗,《小學語文教學研究》,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2]劉濟遠,《小學語文教學策略》,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5月第1版。
[3]陸志平,《語文課程新探》,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