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牛羊肉泡饃是一道看似粗獷,實則精緻講究到骨子裡的小吃。前兩篇文章裡,我們分別說了饃和湯,今天咱們來說說吃法。
一碗上好的泡饃,湯濃、味好、油多不膩、營養暖胃。要做出這樣的泡饃,對師傅的功力要求非常高。西安有名的泡饃大師,都有著少則十幾年,多則三四十年的烹飪技藝。
想吃到正宗美味的泡饃,除了對師傅有要求,食客們也必須懂行。
泡饃的吃法有四種:水圍城、口湯、幹泡、單走。水圍城,顧名思義,湯在四周,饃在中央,吃的時候湯、肉、饃全要吃光;口湯,指做好的饃,吃完之後,碗裡剩下一口湯;幹泡,湯汁完全滲入饃內,煮好的泡饃粒粒分明,吃完後,碗中無肉無湯無饃;最後是單走,吃法有點像水盆,饃和湯分開上桌,你可以泡著吃,也可以一口湯一口饃,隨你。
地道的西安泡饃,饃要自己掰,而且掰饃是有講究的。圓形的飥飥饃,橫豎分成4份,每份再從橫切面一分為二,一個饃分成8份。之後,考驗吃家耐心和功力的環節來啦——用你的雙手,將每一塊饃細細的掰成黃豆粒大小。這樣的泡饃,製作出來才入味,吃起來更香。據說饃掰得越細緻,師傅製作的時候也會越上心,有機會來西安的朋友們,不妨來試試。
掰好饃,剩下的交給師傅們。老館子裡的泡饃,粉絲、牛羊肉、一點蒜苗、一點食鹽,加上湯就夠啦。夥計們配上一碟辣子醬、一盤糖蒜、一盤香菜,噴香的泡饃就上了食客們的飯桌。
到這裡,你是不是要開吃了。別急,吃也是有講究的。老陝的吃法:從邊一點一點蠶食,不攪動,這樣可以保證每一口泡饃都是原湯原味的,覺得膩的時候來一瓣糖蒜,還可以根據需要調入辣子醬,這兩樣即解膩,又提味(友情提示:糖蒜可以多,辣子醬卻不能,會太鹹)。吃完,拿起小碗,放點香菜,來一碗原湯,滿口溢香,全身舒坦。
說到這裡,你是不是饞了,恨不得立馬飛到西安來上一碗正宗的泡饃?善良如我,太了解你們了,遠水解不了近渴,不如跟著我學學家常做法,學會了,明天就可以吃上啦。
【牛羊肉泡饃——煮饃】
【食材準備】
必備:饃、湯、粉絲、肉、蒜苗、食鹽
選備:黃花、木耳、胡椒粉
【製作過程】
1、粉絲、黃花、木耳提前泡發,清洗乾淨備用,蒜苗、香菜切好,肉切片或切塊;
2、拿出饃,分成4份,再從橫切面掰成8份,用你可愛的小手,掰成黃豆大吧;
3、起鍋加入一碗高湯,開鍋後,下入黃花、木耳、粉絲煮開;
4、倒入掰好的饃,大火30秒-50秒之間,調入鹽、胡椒粉,出鍋。
【烹飪小貼士】
1、掰饃是個技術活,不要用手指掐,也不要揉搓,掰出來的饃粒粒分明、無渣最好。
2、館子裡的泡饃,只用粉絲、蒜苗,調味料也只有食鹽,我自己在家做,喜歡放點胡椒粉、木耳、黃花,家裡人更愛,大家可以自己試試。
3、館子裡的粉絲,跟我們的也不一樣,更好煮。師傅們一般不泡粉絲,蒜苗也只有幾粒,肉、粉絲碼在掰好的饃上,一起下鍋,最大火煮,一起出鍋。在家沒有那樣的條件,我就按自己愛的方式煮了。
4、館子裡煮饃,需要破湯(原湯加清水一起熬),家裡的湯我直接用,味道剛剛好。
5、飥飥饃本身只有八九成熟。大人吃,煮的時候不要太爛,略有嚼頭是最好的;孩子吃,多煮一會,煮透,爛一點都沒有關係,味道孩子很喜歡。
【Happy題外記】
今天我前後回了婆婆和媽媽家。媽媽家中午吃的泡饃,我沒有趕上。不過,媽媽的泡饃完全是另一種做法,味道依舊棒棒的,一大鍋,4個人吃得乾乾淨淨。所以,還是那句話,家常的不一定是正宗的,但一定是家裡人最愛的,家人愛的,就是最好的泡饃!
好啦,今天就到這裡。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留言告訴我。我是成長歡樂樹,記得點擊右上角紅色+號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