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線上寫作班發現一件有趣的現象,有一部分的學員在完成一篇習作後,總喜歡把文章發到群裡,求大家「拍磚」,當其他學員真的紛紛向ta「扔磚頭」時,ta卻很難對文章做出大的修改。我也有同樣的習慣,當別人指出我的文章中的缺點、或我自己發現文章有欠缺的地方時,我卻拖延著不做修改,並自我安慰「先放一段時間後再修改」,然後急匆匆地又開始寫起了另外一篇文章。
當我閱讀完《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後,我才明白,我的文章之所以總是難於提高可讀性,原因之一就是沒有遵循書中所總結的、寫作原則的其中一條——對文章做「回顧和修改」。作者在書裡提到:很少有作家能夠一氣呵成地完成一篇完美的文章,即使是寫作高手,對於一篇短小寫作,都需要至少三遍以上的修改。修改文章是折磨人的過程,但這是完成一篇好文章必不可少的環節。
《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的作者是布蘭登·羅伊爾布蘭登·羅伊爾,出生於加拿大,就讀於哈佛大學,後在考試培訓機構Kaplan擔任主管。其作品先後五次榮獲「國際圖書獎」、五次榮獲「總統圖書獎」金獎,2011年榮獲「年度教育圖書獎」。他在這本書裡闡述了寫作的四大支柱「結構、風格、可讀性和語法」的前三個,總結了20條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寫作原則。
雖然這20條原則比較適用於說明文,包括報紙文章、大學論文、商業備忘和書信,也更適用於英文寫作,但對於小說或其他創意中文寫作來說,這當中的大部分原則都是有助於提高中文寫作技巧或有一定的啟發意義的。
一、準確表達
不管是創意寫作還是一般寫作,當說一件事、講一個道理、講一個故事的時候,首先要確保闡述清楚。文中提到一個「自上而下」和「分解事物」的原則。
開門見山:把重要的話放在開頭說,這個原則比較適用於說明文,如果是創意寫作,則可以將總結放在文末。
分解事物:在把主題分解成二到四個主要部分,適當運用一些引導句。為簡潔起見,一般不超過四個部分。
二、遵守語言的 「交通規則」
使用轉折詞:「但是」、「然後」之類的轉折詞被稱作語言的交通燈,它們有四大作用:對比、舉例、接續和總結。這跟中文寫作創作常用的結構技巧「起承轉合」有相通之處,其中「接續」和「舉例」相當於「承」的部分;「對比」相當於「轉」的部分;「總結」相當於「合」的部分。
接續詞(綠燈)——沿著相同方向繼續前進。例詞:此外、而且、換句話說……
舉例詞(綠閃燈)——減速、注意。例詞:首先…其次…再次、例如、比如、實際上……
對比詞(黃閃燈)——準備轉彎。例詞:然後、但是、不過、另一方面、反之……
總結詞(紅燈)——即將到達。例詞:總之、最後、顯然、因而、所以、因此……
三、六大基本寫作結構
寫作中最常用的六種結構包括:範疇結構、評價結構、時間結構、比較結構、線性結構、因果結構,使用六大基本寫作結構,使觀點的順序安排得當。
六種寫作結構中,其中四種是強調順序的重要性:
在時間結構中,先討論最早發生的事件,然後按時間順序推進。
在比較結構中,先談最重要的觀點。
在線性結構中,按照順序從第一項開始,以最後一項結束。
在因果結構中,通常先確定並討論原因,然後才是結果。
在範疇結構和評價結構中,順序就沒有那麼重要,如果選擇使用範疇來構建作品,不管理先說哪一件事,都無關緊要;以評價為基礎的結構也是同樣情況,不管先說正面再說反面,還是先說反面再說正面,並沒有多大區別。
四、使用準確、具體的例證
比如:你要寫一篇關於蘋果的文章,不是所有的蘋果都一樣,你要寫哪類蘋果,要寫出具體的品種名稱,蘋果什麼顏色?什麼形狀?味道如何?口感如何?產地是哪?
當人們讀完一篇文章後,能長時間記住的往往是其中的事例和細節。
雖然文章要求簡潔,要求句子層面詞語數量儘可能少,但模糊的語言會弱化文章的主題。選擇準確、描述性詞彙展示細節會使文章更有力,更讓人印象深刻。
例如:「這家商店從地面到天花板層層堆滿了生鮮農產品、罐頭和大箱子」比「這家商店堆滿了商品」更讓人印象難忘。
五、刪繁就簡
保持簡潔:簡化寫作最基礎的方式是使用較簡單的詞彙。20條原則中其中有一條提到要使用意思準確、具體的詞,而不是意思寬泛、模糊的詞,與本原則的使用簡單詞並不衝突,寫作中要求作者對這兩個概念進行協調。
例如「這房子不錯」和「加班時間多」中,作者應該考慮用更準確的詞代替「不錯」和「多」這兩個簡單詞。
砍掉長句:保持文章內容清晰的方法之一,就是限制長句的使用,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長句拆分成兩到三個短句。特別是在新媒體寫作中,好的短句能迅速抓住讀者的眼球。
刪除不必要的詞:冗餘,例如「沒有經驗的新手」中,「新手」本身暗含了「沒有經驗」,這句話就存在冗餘;過多限定,過於頻繁地使用限定詞會弱化文章含義,例如:相當優秀、真正的獨特,十分出眾,「相當」、「真正的」、「十分」都是沒必要的限定;還有一種情況,是寫作學員經常出現的問題——不必要的自指,如「我相信」「我感覺」和「在我看來」,在說明文中,通常沒必要提醒讀者你所寫的內容是你的觀點。
六、增強文章的可讀性
利用排版和設計:頁面和段落之間留出空白。
運用可讀性工具:突出關鍵詞和短語,善用粗體、斜體、破折號、項目符號等。
有效運用標題和提要,提供重要信息。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回顧和修改文章。在對文章進行改寫和完善的過程令人痛苦,但當你把文章中的「灰塵」部分變得像某些「花兒」一樣,甚至更好時。會令到你非常開心,你還能因此受到鼓舞,獲得能量。
作者在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寫作一部分是科學,一部分是藝術,需要建構且遵循的部分是科學,可以根據每種情境進行變化的部分是藝術。
不管是創意寫作還是一般寫作,均有規律可循。這本書中總結的寫作原則也可視作寫作的規律,也就是以上所說的科學的部分,在寫作中,科學與藝術是相輔相成的,我們只有在熟練掌握了科學的方法後,才能更快地提高寫作技巧,才能更好地幫助我們創作出好的文學藝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