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小孩兒見他娘,有事沒事哭一場」?

2020-09-24 年月只為你

小朋友一早被叫醒就不高興,說是沒睡夠,不想起床。

手忙腳亂的周一,他已經睡過頭了,再不起床就只能餓著肚子去學校。我按捺著火兒,問:「那你打算怎麼辦?」

他沒吭聲,但也沒挪窩。

我強忍著要噴薄而出的火氣,沒繼續說話/批評/嘮叨,轉身吃飯去了。

過了一會兒,總算穿衣服下床了,可穿校服不打算穿外套,只穿襯衣就出來了,明明剛打了噴嚏,他說不冷,我過去把大門大大打開,讓他試試18度的溼冷早晨到底要不要穿外套。

這一系列操作,都是母子之間的情緒較量,與其他人都無關,仿佛屋子裡只有母子倆。

是的,他最容易把所有情緒在我面前暴露,特別是那些脆弱與發洩。突然想起早年間聽母親說起過的那句話,「小孩兒見他娘,有事沒事哭一場」。

的確,這小朋友從小都是磨我的:我一回到家,他就要讓我這樣那樣,或者剛親暱完就衝我撒氣發火,弄得本來忙一天挺累的我更煩,家裡人會說「你不在家的時候他乖得很」,好像是我這個當媽的惹了他,讓他突然變成難搞定的小孩了。

其實細想來,小朋友是在媽媽這裡最有安全感、信賴感,才會在媽媽面前流露那些乖張情緒,在媽媽面前才可以任性撒嬌,在其他人面前是收著的。

因為,媽媽能用最大的耐心包容他,為他的情緒兜底,其他人不能。

小孩子從小就會察言觀色的,知道對他來說,誰最安全,最可以反覆磨,對他最有耐心,也知道誰最值得信賴,誰怎麼都捨不得不管他。

想到這些,慢慢消化自己那些情緒,由他去。

相關焦點

  • 「孩子見了娘,沒事哭一場」是什麼意思
    俗話說的好,「孩子見到娘,沒事哭一場」。朋友,豔蕊打電話哭訴,最近疫情在家,無法上班,她原本想好好的陪陪孩子,也讓婆婆休息一下,孩子奶奶天天幫忙看孩子,特別勤快,她和婆婆關係也挺好的,誰知長假在家這些日子她和婆婆的關係還不如以前了,難道想網上說的疫情考驗夫妻關係,不會也考驗婆媳關係吧?
  • 「孩子見到娘,無事哭一場」,我們真的錯怪他了……
    他流著眼淚,伸著小手,委屈巴巴地哭著喊著:「媽媽……媽媽……我要媽媽兒,我以為他會吵著鬧著要奶奶抱,結果他全程自己走。都說,孩子看見娘,沒事哭一場。與其到那時,感嘆孩子成長得太快,不如讓我們趁這段最美好的時光,對身邊這個「磨娘」的孩子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寬容、多一分寵愛……
  • 孩子見了娘,無事哭三場
    場景1:醫院衛生預防接種處男孩,兩三歲,剛打完預防針,媽媽抱著他說:「別哭,男子漢不許哭,哭啥哭,又不疼。」場景2:火車餐車爸爸給三歲多的兒子買的盒飯,兒子躲在桌子底下,邊說邊哭:「不好吃,太難吃啦」爸爸說:「怎麼就難吃了,再不吃打你。」
  • 寶寶抱著就沒事,一放下就哭,原因在這裡
    最重要的是這個小傢伙睡著的時候也不肯放過為娘,一放下就哭,抱起來就沒事,這是究竟要鬧哪樣啊。除了初為人母的閨蜜有這種困擾,相信不少寶媽也有類似的趕腳。萱萱媽媽:我家寶寶沒滿月前,也是要人抱著睡,白天還好,他吃完就睡,就是晚上太鬧騰了,就要抱著睡,後來大人受不了了,婆婆累的腰疼,我也累的不行,我就給他餵飽了,尿不溼換好了,就放在那裡自己睡,哭就哭吧,哭累了,就睡著了,不然大人受不了,對孩子也不好。
  • 五行缺爹的鬼,為什麼哭著喊著也要認他作父
    沒事翻翻《耳食錄》,又看到一個預言般的故事。珍惜生命,遠離民敢詞,我儘量只做一個故事的搬運工。話說乾隆年間,江西撫州金谿縣有一姓李的書生,跟幾個同學去參加府試(縣試錄取的童生才可參加的府一級科舉考試),考完結伴徒步回館所。走著走著,日暮途窮,眾人在山裡迷了路,不知怎麼的就走進荊棘叢中,找路找得遍體鱗傷,無法前進,只好在一棵大樹底下倚木待旦。
  • 「孩子見了娘,無事哭三場」,孩子只在你面前「作」的原因有點暖
    導讀:「孩子見了娘,無事哭三場」,孩子只在你面前「作」的原因有點暖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見了娘,無事哭三場」,孩子只在你面前「作」的原因有點暖!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什麼孩子見到娘,無事哭三場?父母與孩子的信任關係是關鍵
    不過雖然小淘氣名字聽上去挺淘氣,但是外婆帶她的時候表現的還是非常乖巧,可是只要一看到媽媽,就像是變了一個孩子一樣,總是特別的黏人,不是哭就是鬧。難怪有一句話說,孩子見到娘,無事哭三場。寶寶為什麼會黏媽媽?
  • 為什麼人年紀越大,越容易哭?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原來,他的父親得了癌症。4次化療,痛不欲生,病情也未減輕。在家裡,他只能忍悲傷,安慰家人:沒事,有我在。但轉過頭來,心裡還是隱隱作痛。於是趁著天黑,他偷偷跑出來,大哭一場。看到我出嫁,看到電視裡有任何一點煽情,當我給他打了個電話,問他,最近身體怎麼樣啦?他眼睛就紅了。這個堅強的男人,變得脆弱,變得敏感。越來越像個小孩兒了。」一個父親的眼淚,是因為愛。記得在《圓桌派》中,馬家輝說過一件事。
  • 今天,是娘的80歲生日
    那棵蔥籠的繡球松樹,一場雨過後,青翠欲滴,仿佛是春天萌發時。老父親下山前沒有交待清楚這夥雞,以至於這一個月以來,我只餵院子上的那群雞,忽略了這群小雞。我還記得一根長長的黑尾羽的小公雞,調皮搗蛋的很,少年得志,追的小母雞滿山哭著跑,長到八月十五仲秋節,沒有逃過老父親的白內障眼,就被老父親盯哨絕殺!
  • 原來做小孩兒那麼難,既不能生氣,也不能發脾氣,還不能害怕
    小孩兒繼續哭。奶奶又說:算了別哭了,我去給你買糖吃,小孩兒還是哭。奶奶生氣了:有什麼好哭的,哭夠了吧!孩子哭的更厲害。啪的一巴掌打過去,孩子不哭了。好不容易到了晚上,孩子要睡覺了,媽媽也回來了。孩子要開著燈睡覺,媽媽站在床頭:這麼大了,還害怕,一點都不像我閨女。
  • 比起悄然崩潰,我更想讓你痛哭一場!為什麼不能哭,哭完才更酷
    根據考場的工作人員說,這名男子兩次都掛在了陡坡起步環節,他當時上車就哭了。而在此之前,他在其他考場考了三次科目二,這已經是他第四次沒有過了。和女朋友通完電話之後,他突然情緒失控,把手機啪地摔在地上。他大喊我真的好冤啊!後來甚至帶上了哭腔。公司在催我,女朋友也在催我,我壓力好大,好先哭。
  • 你聽孩子說過哪些可愛的小孩兒話?「媽媽快哭啊,你老公走了」
    除了一些讓人尷尬到地縫裡的話,當小孩兒話從小傢伙嘴裡冒出來的時候,你就會知道有多可愛。這不,昨天朋友圈裡有人曬出這樣一條狀態:早上剛準備出門去上班,兩歲多的兒子跑過來摟著我撒嬌「媽媽,別去上班了,在家陪寶寶吧」。我說媽媽不上班,誰給寶寶掙錢錢呀?兒子說「不要掙錢,我養著你,媽媽」當時感動得差點哭,問了句你怎麼養著媽媽?
  • 男孩哭不是「娘」,我們不應該剝奪他哭的權利,應該幫他排解情緒
    當孩子因傷心難過哭泣時,很多家長會忽視孩子此時的情緒感受而只關注到「作為一個男孩子,你哭了」這件事情,有的家長在這時候會勸說孩子不要哭「男子漢大丈夫,這點小事算什麼」更有甚者,會直接斥責孩子,嫌棄孩子的行為過於「娘」。
  • 為什麼寶寶一放下就哭,抱著就沒事,有這幾個原因!
    為什麼寶寶一放下就哭,抱著就沒事,有這幾個原因!1、家長的「愛不釋手」寶寶出生後,很多長輩因為喜愛而去抱著想逗的玩玩,這都是做長輩的共性。其次,剛出生的寶寶什麼都不知道,最需要的就是吃睡,你再怎麼逗寶寶也不會有回應,反而你的「愛不釋手」能養成寶寶的「惡習」放下就哭。所以寶媽要想自己帶寶寶不遭罪,最好寶寶出生後,能自己睡的就不要讓別人抱著,養成抱著就好放下就哭的習慣,將來苦的也是自己,剛出生的寶寶是不重,等將來長大整天20多斤的重量掛手上得累死。
  • 「希望人沒事」火爆遊戲圈的背後,是網民們的一場狂歡
    關於這個這個梗的起源,比較公認的是源於某個吃雞遊戲視頻,在玩家被亂槍射死之後,有網友在評論區留言:這是國外吧,國內應該沒有這麼亂,希望人沒事。至於評論者是真不知道這是遊戲,還是故意來裝作不知道,就不得而知了。只是他一定想不到,當時的一句無心評論,事後竟能在網絡中口口相傳。
  • 聊齋故事一五零——辛十四娘
    老太太理理她的頭髮,又捻捻她的耳環,說:「十四娘最近在閨中做些什麼?」女子低聲說:「閒著沒事,繡些花。」說著,一回頭看見馮生,立即羞縮不安起來。老太太說:「這是我外甥。他一心一意要和你結為夫妻,你怎麼就讓他迷了路,在山谷裡竄了一夜 ?」女子低著頭,默默不語。老太太說:「我叫你來,沒別的事,想給我外甥做媒人。」女子仍一言不發。老太太便命丫鬟去掃床 鋪被,讓他們二人完婚。
  • 《知否》:常嬤嬤為什麼一眼看出曼娘是綠茶?
    救了人之後,顧廷燁到白鹿書院讀書,沒想到曼娘追了過去,顧廷燁見她可憐,實在沒去處,就收了她。這裡,顧廷燁應該略過了很多信息,僅僅看人可憐就收了?那他不得收幾千個外室啊。顧廷燁能收她,肯定是兩個人做了不該做的事兒,他不得不負責任。
  • 施恩和孔亮死後,武松大哭了一場,他為誰而哭
    《水滸傳》在攻打常熟和崑山的時候,金眼彪施恩和獨火星孔亮先後死去,書中說武松聽到這個消息過後,念起舊日恩義,大哭了一場。那麼問題來了,武松究竟是念起誰的舊日恩義了,他是在為施恩在哭嗎?很多人都認為武松是在為施恩而哭,畢竟武松在孟州的監獄裡是施恩給了他展示自我的機會,請他去打蔣門神,為自己出氣。雖然施恩的心是在為自己,但同時其實也讓武松的價值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幫助別人打架,被人抬舉是武松最喜歡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