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親歷者威爾遜醫生紀念碑在美國揭幕

2020-12-12 大河網

當地時間11月12日上午,威爾遜醫生紀念碑落成典禮在美國加州阿凱迪亞市舉行。中國駐洛杉磯總領館官員、威爾遜家人、美國友好人士、僑學界代表等數百人出席揭幕儀式,共同紀念威爾遜醫生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期間的人道義舉。圖為威爾遜醫生的家人為紀念碑揭幕。中新社記者 張朔 攝


當地時間11月12日上午,威爾遜醫生紀念碑落成典禮在美國加州阿凱迪亞市舉行。中國駐洛杉磯總領館官員、威爾遜家人、美國友好人士、僑學界代表等數百人出席揭幕儀式,共同紀念威爾遜醫生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期間的人道義舉。圖為威爾遜醫生的家人在儀式上致辭。中新社記者 張朔 攝


當地時間11月12日上午,威爾遜醫生紀念碑落成典禮在美國加州阿凱迪亞市舉行。中國駐洛杉磯總領館官員、威爾遜家人、美國友好人士、僑學界代表等數百人出席揭幕儀式,共同紀念威爾遜醫生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期間的人道義舉。圖為參加活動的一名美國小朋友好奇地觸摸尚未揭幕的紀念碑。中新社記者 張朔 攝


當地時間11月12日上午,威爾遜醫生紀念碑落成典禮在美國加州阿凱迪亞市舉行。中國駐洛杉磯總領館官員、威爾遜家人、美國友好人士、僑學界代表等數百人出席揭幕儀式,共同紀念威爾遜醫生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期間的人道義舉。圖為威爾遜醫生的家人相擁站在紀念碑前致意。中新社記者 張朔 攝

相關焦點

  • 南京大屠殺80周年:歷史之鮮活 在於世人銘記
    瑪喬麗·威爾遜·加雷特覺得匪夷所思:時至今日,竟仍有人試圖否認中國城市南京80年前經受一場大屠殺。瑪喬麗是南京大屠殺見證人羅伯特·威爾遜醫生的次女。「耶魯大學圖書館收藏了我父親的信件,清清楚楚地證明日軍在南京的暴行。戰後(對日本戰犯)的東京審判,父親作為證人提供了證據和證詞。」
  • 美國加州聖何塞舉行「張純如公園」揭幕儀式
    11月9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何塞,一名女孩從「張純如公園」經過。 當日,以美籍華裔作家張純如名字命名的「張純如公園」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何塞揭幕,300餘人出席了揭幕儀式。張純如是讓西方世界了解南京大屠殺真相的著名作家,1997年12月其寫作出版的《南京大屠殺:被遺忘的二戰浩劫》一書,曾震驚西方世界,在隨後數年內再版十餘次,迄今印數已近百萬冊,在國際社會產生巨大影響。她還是《拉貝日記》《魏特琳日記》的重要發現人之一。這兩本日記與她所撰寫的書籍一起,成為揭露侵華日軍在南京實施暴行的鐵證。
  • 加拿大多倫多僑社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
    加拿大多倫多僑社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
  • 南京大屠殺第19座紀念碑揭碑 彰一段被掩蓋歷史
    中新社南京十二月十二日電(記者 王國安)江蘇南京新發現的一處位於紫金山腳下太平門附近的侵華日軍集體屠殺地及叢葬地,今天豎起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太平門遇難同胞紀念碑」。這是南京建立的第十九座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叢葬地紀念碑。
  • 柏林歐洲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的歷史啟思
    ——Paul Spiegel(德國猶太人聯合會主席) 一、前言 2005年5月10日,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日60周年慶祝活動的一部分,位於德國首都柏林市中心的「歐洲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Denkmal für die ermordeten Juden Europas),舉行了莊嚴隆重的揭幕儀式。
  • 南京大屠殺的親歷者終於有了保護傘
    22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獲捐一批南京大屠殺幸運者夏淑琴老人訴訟日本右翼分子名譽侵權案代理律師談臻的資料及物品,包括「夏淑琴日本訴訟案」留影等。夏淑琴是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在她八歲時,一家七口人被侵華日軍殘忍殺害,其中自己的母親和兩個姐姐被日軍蹂躪,其場面慘不忍睹。夏淑琴當時已被打昏過去,後來被四歲妹妹的哭聲驚醒。一家九口,只剩下姐妹兩人。侵華日軍的暴行是留在夏淑琴記憶深處揮之不去的傷痛。
  • 南京大屠殺申遺遞交了哪些鐵證
    今年,距離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已有78年;距離197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成立,已有39年;距離1979年奧斯維辛集中營遺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已有36年;距離1996年,廣島和平紀念碑(原子彈爆炸圓頂屋)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已過去19年……南京大屠殺在這一年成為世界記憶遺產,無疑有著特殊的意義。
  • 南京大屠殺時,一位美國醫生的經歷有多可怕?讓人幾天沒胃口吃飯
    1937年12月13日,在隆隆炮聲中侵略者的「太陽旗」,插上了南京的國民政府大樓,六朝古都南京被侵華日軍攻陷,日軍在城內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將南京變成「人間地獄」,由此拉開了南京大屠殺的序幕。
  • 南京大屠殺時,中國士兵為何不反抗?40年後親歷者說出實情
    導語:南京大屠殺時,中國士兵為何不反抗?40年後親歷者說出實情我們知道,在1937年12月13日這一天,甚至之後的六周時間裡,是人們永遠無法忘記的歷史。當時日軍攻佔南京,在這裡進行了長達六周的殘酷大屠殺,南京城內三十多萬軍民失去了寶貴的生命,慘死在了殘暴的日軍刀下,一時間血流滿城。也許有人覺得疑惑,在日軍進行屠殺的時候,為什麼中國士兵不反抗?40年後,這場災難的親歷者,同時也是老兵的唐光譜說出了實情。當時,唐光譜在國軍第三營部當勤務兵。在日軍攻陷南京前一個月,唐光譜隨部隊來到南京。
  • 加拿大華人祭奠南京大屠殺遇難者
    2020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83周年紀念日,多倫多第4個「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紀念日」,是安大略省議會79號議案提出的安省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紀念日,也是海外第一座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紀念碑在多倫多建立兩周年的日子。
  • 年輕人走進這裡悼念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
    「大屠殺持續了多久?」這些問題夏淑琴老人都可以通過對話進行講述回答。據悉為了保證最好的視覺效果,該影像與美國南加州大學猶太大屠殺基金會合作拍攝,錄製時使用了多達110臺攝像機。塵封的歷史再次被打開,每個來館參觀的人都能直接與歷史見證者「對話」。
  • 【話語中國行】歷史記憶與話語主權:構建南京大屠殺史實對外傳播...
    南京大屠殺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受屈辱的至暗時刻,這也是一段充滿國殤家恨的歷史,不僅每一個中國人應該銘記,世界亦不能遺忘。近年來,隨著我國不斷加強南京大屠殺史實真相的國際化宣傳力度,國際社會關於南京大屠殺史實的認知也不斷得到加強。
  • 持續推動南京大屠殺成為「世界記憶」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南京大屠殺史實展》上的文字介紹是中、英、日三種語言。其中,英文介紹是出自南京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王銀泉之手。
  • 美國前總統羅斯福紀念碑在克裡米亞雅爾達揭幕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4月23日報導,22日,美國第三十二任總統羅斯福的紀念碑在雅爾達揭幕。 雅爾達市長安德烈·羅斯堅科向衛星通訊社表示,本次活動旨在慶祝傳統的羅斯福街道日,「考慮到羅斯福在20世紀維護世界和平的貢獻,決定為其建立紀念碑。」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持續推動南京大屠殺成為「世界記憶」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南京大屠殺史實展》上的文字介紹是中、英、日三種語言。其中,英文介紹是出自南京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王銀泉之手。
  • 澳大利亞臥龍崗市舉辦活動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
    澳大利亞臥龍崗市舉辦活動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 2018-12-13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葉攀   中新社雪梨12月13日電 (崔琳)2018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
  • 勿忘國恥 愛我中華 偽滿皇宮博物院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各界群眾默哀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 偽滿皇宮博物院作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國家國防教育基地,聯合社會各界群眾,共同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
  • 四位金陵女大教師「南京大屠殺見聞日記」首發
    四位金陵女大教師「南京大屠殺見聞日記」首發  由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陸束屏教授編著的《血腥恐怖金陵歲月——金陵女子文理學院中外人士的記載》,7日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首發式。該書收錄了時屬國際安全區的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的四位教職人員在南京大屠殺期間,親歷、親記的相關日記、隨筆和自傳。其中程瑞芳日記也是南京大屠殺檔案申遺材料的一部分。
  • 她為了替南京大屠殺30萬冤魂伸冤,受日本右翼威脅,精神崩潰自殺
    其實查找幾十年前的歷史資料是非常辛苦的,張純如起初在美國各地奔波,在多個圖書館和博物館找到了一些關於二戰中國史的資料,張純如發現這些資料是遠遠不夠的。要真正了解在南京發生的事情,就必須得去那場人間慘案的發生地——南京。張純如到達中國後,馬上展開了相關的資料尋找工作。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成為她去得最多的地方。
  • 書單|南京不哭:關於南京大屠殺的沉重之書
    事實上,對於這段沉重的歷史,無論是當時的親歷者還是後來的研究者和作家都有過不少令人難忘的書寫,筆底情端,字字帶血。在侵華日軍侵佔南京前後,他出任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主席,和其他國際友人一同,協同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在其負責的不足4平方公裡安全區內,拯救了超過25萬中國人的生命。《拉貝日記》,是他親歷南京大屠殺所作的記錄,時間跨度從1937年9月到1938年2月,拉貝還保存了80多張當時在現場拍攝的照片,並對這些照片作了翔實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