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嚴懲瀆職犯罪 明確濫用職權玩忽職守量刑標準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中國嚴懲瀆職犯罪 明確濫用職權玩忽職守量刑標準

  中新社北京1月8日電 (記者 張蔚然)《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瀆職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8日對外公布,從嚴懲治瀆職犯罪,首次明確濫用職權罪和玩忽職守罪的定罪量刑標準,首次明確實施瀆職行為並收受賄賂的應當數罪併罰,首次明確以「集體研究」形式實施瀆職犯罪應依法追究負有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

  最高法院當天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解釋》有關情況。最高法院新聞發言人孫軍工介紹,2011年,全國法院共審理瀆職犯罪案件4611件,生效判決人數4828人,較2010年案件數量同比上升2.72%,生效判決人數同比上升12.23%;2012年1月至11月,全國法院共審理瀆職犯罪案件4928件,生效判決人數4426人。

  孫軍工認為,當前一些地方在定罪量刑標準掌握方面往往採取就低不就高的做法,甚至出現重罪按輕罪處理、輕罪按無罪處理的現象,亟需通過《解釋》予以糾正。

  「國家公職人員瀆職犯罪表現出的不作為和亂作為,危害性越來越大,全社會基本形成『瀆職也是嚴重腐敗』的共識,以此為背景制定的《解釋》體現了從嚴懲處瀆職犯罪的思想。」最高法院刑事審判第二庭庭長裴顯鼎說。

  《解釋》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情形做出規定: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傷3人以上,或者輕傷9人以上,或者重傷2人、輕傷3人以上,或者重傷1人、輕傷6人以上的;造成經濟損失3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其他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情形。

  在此基礎上,《解釋》對「情節特別嚴重」的情形做出規定:造成傷亡達到前款規定人數3倍以上的;造成經濟損失150萬元以上的;造成前款規定的損失後果,不報、遲報、謊報或者授意、致使、強令他人不報、遲報、謊報事故情況,致使損失後果持續、擴大或者搶救工作延誤的;造成特別惡劣社會影響的;其他特別嚴重的情節。

  根據《解釋》,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實施瀆職犯罪並收受賄賂,同時構成受賄罪的,除刑法另有規定外,以瀆職犯罪和受賄罪數罪併罰。

  《解釋》還明確,以「集體研究」形式實施的瀆職犯罪,應當按照刑法規定追究國家機關負有責任的人員的刑事責任。對於具體執行人員,應當在綜合認定其行為性質、是否提出反對意見、危害結果大小等情節的基礎上決定是否追究刑事責任和應當判處的刑罰。(完)

相關焦點

  • 司法解釋首次明確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的定罪標準
    司法解釋還首次明確了濫用職權罪和玩忽職守罪的定罪量刑標準,即對刑法規定的「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這一結果要件的認定作出規定,導致死亡1人以上即可定罪,謊報瞞報事故將加重處罰。司法解釋自今日起施行。  □權威表態  「不入腰包的犯罪」也是嚴重腐敗行為  瀆職犯罪給人感覺是「不入腰包的犯罪」,危害似乎不如貪汙賄賂等犯罪。
  • 瀆職犯罪探析之一:瀆職犯罪的概念及管轄
    中國歷史上,為了維護階級統治,普遍重視對官吏犯罪的打擊。唐朝是中國封建文明發展的一個高峰,唐朝制定的唐律對官吏職務活動的內容、範圍、職責和法律責任都有規定,其中對濫用職權行為的規定有擅改律令、署置過限、出使輒幹他事等,此外還有司法人員瀆職犯罪等規定。明朝關於官員瀆職行為主要規定在《大明律》的《吏律》和《刑律》兩篇中,對於玩忽職守類的瀆職行為有明確規定,如實政不修、承辦逾期、擅離職役等。
  • 瀆職犯罪審查調查工作探析:瀆職犯罪的概念及管轄
    監委管轄的瀆職罪對應廣義瀆職犯罪的概念。  中國歷史上,為了維護階級統治,普遍重視對官吏犯罪的打擊。唐朝是中國封建文明發展的一個高峰,唐朝制定的唐律對官吏職務活動的內容、範圍、職責和法律責任都有規定,其中對濫用職權行為的規定有擅改律令、署置過限、出使輒幹他事等,此外還有司法人員瀆職犯罪等規定。
  • 常見職務犯罪解讀|濫用職權罪④具體案件中的瀆職犯罪
    1.石油、天然氣生產經營管理中的瀆職犯罪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盜竊油氣、破壞油氣設備等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7〕3號)第七條,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實施下列行為之一,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的規定,以濫用職權罪或者玩忽職守罪定罪處罰:(一)超越職權範圍,
  • 瀆職犯罪審查調查工作探析①:瀆職犯罪的概念及管轄
    監委管轄的瀆職罪對應廣義瀆職犯罪的概念。中國歷史上,為了維護階級統治,普遍重視對官吏犯罪的打擊。唐朝是中國封建文明發展的一個高峰,唐朝制定的唐律對官吏職務活動的內容、範圍、職責和法律責任都有規定,其中對濫用職權行為的規定有擅改律令、署置過限、出使輒幹他事等,此外還有司法人員瀆職犯罪等規定。
  • 食品監管瀆職罪定罪與量刑應注意的問題
    玩忽職守通常表現為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職責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的行為,甚至接受吃請送禮後,不履行監管職責或者不認真履行職責,因而產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情況等。濫用職權通常表現為不依法行使食品安全監管權力,超越一般職權範圍而實施的行為。  二、該罪的量刑問題  1.與其他相關罪名的量刑比較。
  • 瀆職犯罪中國有財產損失的判斷標準
    在實踐中,有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或者濫用職權,造成國有單位之間財產的非法流轉,那麼這種損失是否屬於刑法意義上的國有財產損失,有不同觀點。筆者認為,國有單位之間財產的非法轉移,造成一個國有單位對財產的佔有管理權損失,應是刑法意義上的財產損失。
  • 學習丨關於瀆職犯罪,這些基本概念要是不懂你就out了→
    廣義的瀆職犯罪除了上述情況外,還包括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員失職罪,以及報復陷害罪、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罪等。監委管轄的瀆職罪對應廣義瀆職犯罪的概念。中國歷史上,為了維護階級統治,普遍重視對官吏犯罪的打擊。
  • 解讀:具體案件中的瀆職犯罪
    1.石油、天然氣生產經營管理中的瀆職犯罪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盜竊油氣、破壞油氣設備等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7〕3號)第七條,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實施下列行為之一,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的規定,以濫用職權罪或者玩忽職守罪定罪處罰
  • 嚴懲腐敗犯罪 護航改革開放——改革開放以來職務犯罪審判工作回顧
    2012年「兩高」《關於辦理行賄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明確了入罪門檻、「謀取不正當利益」認定等定罪量刑標準和法律適用問題。2016年「兩高」《關於辦理貪汙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限定了行賄罪中「情節較輕」「對偵破重大案件起關鍵作用」「重大案件」等從寬處罰的適用條件。
  • 職務犯罪必須嚴懲
    第一款是關於濫用職權罪和玩忽職守罪及其處罰的規定。  本條所稱的「濫用職權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反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濫用職權或者超越職權,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犯罪。「玩忽職守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履行、不正確履行或者放棄履行其職責,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犯罪。
  • 瀆職相關犯罪的界限與競合
    雖然理論上試圖嚴格界分二罪,但司法實踐中似乎有意模糊二者界限,有以下為證:一是2012年12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瀆職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一改以前將濫用職權罪的立案標準規定略低於玩忽職守罪的做法,將立案標準合二為一。
  • 瀆職犯罪審查調查工作探析③:瀆職犯罪如何認定
    其次,要鎖定瀆職行為「點」,就是找瀆職行為的違規點。瀆職行為包括作為和不作為,通過「積極作為」方式瀆職的一般留下的證據較多,相對好搜集;以不作為方式瀆職的相對證據較少,一般通過搜集被調查人的職責,輔以其不作為的客觀事實,通過分析論證予以證明。證明作為或不作為,都應該有明確的、具體的違規點,而不能大而化之。
  • 增設獨立罪名懲治網絡安全監管瀆職犯罪
    2012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第10條、第11條規定,有關主管部門應當在各自職權範圍內依法履行職責,採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防範、制止和查處網絡信息違法犯罪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這是首次較為明確規定網絡安全監管瀆職行為的刑事責任,但該規定較為宏觀,缺乏具體規定和配套措施。
  • 瀆職類犯罪
    瀆職類犯罪(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徇私枉法罪)
  • 玩忽職守罪的19種特殊行為類型
    9.林業主管部門工作人員違法發放林木採伐許可證,致使森林遭受嚴重破壞的,依照刑法第四百零七條的規定,以違法發放林木採伐許可證罪追究刑事責任;以其他方式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森林遭受嚴重破壞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的規定,以濫用職權罪或者玩忽職守罪追究刑事責任,立案標準依照《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瀆職侵權犯罪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以下簡稱《立案標準》)第一部分瀆職犯罪案件第十八條第三款的規定執行
  • 最高檢關於瀆職侵權犯罪案件立案標準規定(全文)
    中新網7月26日電 最高人民檢察院新修訂了「瀆職侵權犯罪立案標準」,全文如下: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瀆職侵權犯罪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瀆職和利用職權實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犯罪案件的立案標準規定如下
  • 瀆職犯罪適用法律疑難問題
    內容摘要:瀆職犯罪在實踐中面臨一些疑難問題,諸如「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認定、「情節嚴重」的判斷標準等都需要進一步明確。(南京莫愁湖)2013年1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頒布了《關於辦理瀆職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以下簡稱《解釋一》),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瀆職犯罪定罪量刑難問題,對有效查辦瀆職犯罪起到了積極作用
  • 遼寧「常見犯罪量刑細則(二)」今年起試行
    昨日,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關於常見犯罪的量刑指導意見>實施細則》(二),於2016年1月1日起在全省試行。《實施細則》(二)對包括危險駕駛罪、信用卡詐騙罪等15種犯罪量刑予以規範。比如危險駕駛罪,明確血液酒精含量達到80毫克~110毫克/100毫升之間。信用卡詐騙罪入罪標準為5000元。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入罪標準為20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