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職務犯罪解讀|濫用職權罪④具體案件中的瀆職犯罪

2021-01-07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濫用職權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超越職權,違法決定、處理其無權決定、處理的事項,或者違反規定處理公務,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我國刑法把濫用職權罪與玩忽職守罪一起規定在第九章瀆職罪,第三百九十七條第一款:「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1.石油、天然氣生產經營管理中的瀆職犯罪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盜竊油氣、破壞油氣設備等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7〕3號)第七條,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實施下列行為之一,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的規定,以濫用職權罪或者玩忽職守罪定罪處罰:

(一)超越職權範圍,批准發放石油、天然氣勘查、開採、加工、經營等許可證的;

(二)違反國家規定,給不符合法定條件的單位、個人發放石油、天然氣勘查、開採、加工、經營等許可證的;

(三)違反《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條例》等國家規定,在油氣設備安全保護範圍內批准建設項目的;

(四)對發現或者經舉報查實的未經依法批准、許可擅自從事石油、天然氣勘查、開採、加工、經營等違法活動不予查封、取締的。

2.礦山管理中的瀆職犯罪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危害礦山生產安全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7〕5號)第九條,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危害礦山生產安全,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一)對不符合礦山法定安全生產條件的事項予以批准或者驗收通過的;

(二)對於未依法取得批准、驗收的礦山生產經營單位擅自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不依法予以處理的;

(三)對於已經依法取得批准的礦山生產經營單位不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而不撤銷原批准或者發現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行為不予查處的;

(四)強令審核、驗收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實施本條第一項行為,或者實施其他阻礙下級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履行礦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行為的;

(五)在礦山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後,負有報告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報或者謊報事故情況,貽誤事故搶救的;

(六)其他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的行為。

3.機動車登記工作中的瀆職犯罪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與盜竊、搶劫、詐騙、搶奪機動車相關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7〕11號)第三條,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盜竊、搶劫、詐騙、搶奪的機動車被辦理登記手續,數量達到三輛以上或者價值總額達到三十萬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以濫用職權罪定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明知是登記手續不全或者不符合規定的機動車而辦理登記手續的;

(二)指使他人為明知是登記手續不全或者不符合規定的機動車辦理登記手續的;

(三)違規或者指使他人違規更改、調換車輛檔案的;

(四)其他濫用職權的行為。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疏於審查或者審查不嚴,致使盜竊、搶劫、詐騙、搶奪的機動車被辦理登記手續,數量達到五輛以上或者價值總額達到五十萬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以玩忽職守罪定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實施前兩款規定的行為,致使盜竊、搶劫、詐騙、搶奪的機動車被辦理登記手續,分別達到前兩款規定數量、數額標準五倍以上的,或者明知是盜竊、搶劫、詐騙、搶奪的機動車而辦理登記手續的,屬於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特別嚴重」,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4.林木採伐許可工作中的瀆職犯罪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對林業主管部門工作人員在發放林木採伐許可證之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致使森林遭受嚴重破壞的行為適用法律問題的批覆》(高檢發釋字〔2007〕1號),林業主管部門工作人員違法發放林木採伐許可證,致使森林遭受嚴重破壞的,依照刑法第四百零七條的規定,以違法發放林木採伐許可證罪追究刑事責任;以其他方式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森林遭受嚴重破壞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的規定,以濫用職權罪或者玩忽職守罪追究刑事責任,立案標準依照《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瀆職侵權犯罪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第一部分瀆職犯罪案件第十八條第三款的規定執行。

5.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工作中的瀆職犯罪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瀆職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法釋〔2012〕18號)第九條,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有毒有害食品、假藥、劣藥等流入社會,對人民群眾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危害後果的,依照瀆職罪的規定從嚴懲處。

6.海關外匯管理中的瀆職犯罪

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懲治騙購外匯、逃匯和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決定》(1998年12月29日通過),海關、外匯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大量外匯被騙購或者逃匯,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7.預防、控制突發傳染病疫情等工作中的瀆職犯罪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妨害預防、控制突發傳染病疫情等災害的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3〕8號)第十五條,在預防、控制突發傳染病疫情等災害的工作中,負有組織、協調、指揮、災害調查、控制、醫療救治、信息傳遞、交通運輸、物資保障等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的規定,以濫用職權罪或者玩忽職守罪定罪處罰。

8.禁用劇毒化學品查處中的瀆職犯罪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非法製造、買賣、運輸、儲存毒鼠強等禁用劇毒化學品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3〕14號),對非法製造、買賣、運輸、儲存毒鼠強等禁用劇毒化學品行為負有查處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的規定,以濫用職權罪或者玩忽職守罪追究刑事責任。

9.超期羈押中的瀆職犯罪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嚴格執行刑事訴訟法,切實糾防超期羈押的通知》 (法〔2003〕163號) ,要嚴格執行超期羈押責任追究制度。超期羈押侵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損害司法公正,對此必須嚴肅查處,絕不姑息。本通知發布以後,凡違反刑事訴訟法和本通知的規定,造成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超期羈押的,對於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依照有關規定予以行政或者紀律處分;造成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超期羈押,情節嚴重的,對於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的規定,以玩忽職守罪或者濫用職權罪追究刑事責任。

10.安全監督管理中的瀆職犯罪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危害生產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5〕22號)第十五條第一款,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履行安全監督管理職責時濫用職權、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或者徇私舞弊,對發現的刑事案件依法應當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而不移交,情節嚴重的,分別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第四百零二條的規定,以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或者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定罪處罰。

11.無線電監督管理中的瀆職犯罪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擾亂無線電通訊管理秩序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7〕11號)第七條第一款,負有無線電監督管理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的規定,以濫用職權罪或者玩忽職守罪追究刑事責任。

12.藥品、醫療器械註冊申請核查中的瀆職犯罪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藥品、醫療器械註冊申請材料造假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7〕15號)第七條,對藥品、醫療器械註冊申請負有核查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導致使用虛假證明材料的藥品、醫療器械獲得註冊,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規定,以濫用職權罪或者玩忽職守罪追究刑事責任。(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曹靜靜)

相關焦點

  • 解讀:具體案件中的瀆職犯罪
    解讀:具體案件中的瀆職犯罪 原標題:   濫用職權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超越職權,違法決定、處理其無權決定、處理的事項,或者違反規定處理公務,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 瀆職犯罪探析之一:瀆職犯罪的概念及管轄
    2013年「兩高」發布實施《關於辦理瀆職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對瀆職罪查辦中損失標準計算、數罪併罰、追訴期限等問題進行了規定,進一步完善了瀆職罪的規定。  一、監委管轄瀆職犯罪案件基本情況。
  • 瀆職犯罪審查調查工作探析:瀆職犯罪的概念及管轄
    2013年「兩高」發布實施《關於辦理瀆職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對瀆職罪查辦中損失標準計算、數罪併罰、追訴期限等問題進行了規定,進一步完善了瀆職罪的規定。  一、監委管轄瀆職犯罪案件基本情況。
  • 瀆職犯罪審查調查工作探析①:瀆職犯罪的概念及管轄
    2013年「兩高」發布實施《關於辦理瀆職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對瀆職罪查辦中損失標準計算、數罪併罰、追訴期限等問題進行了規定,進一步完善了瀆職罪的規定。瀆職犯罪管轄問題一、監委管轄瀆職犯罪案件基本情況。
  • 中國嚴懲瀆職犯罪 明確濫用職權玩忽職守量刑標準
    中國嚴懲瀆職犯罪 明確濫用職權玩忽職守量刑標準   中新社北京1月8日電 (記者 張蔚然)《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瀆職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8日對外公布,從嚴懲治瀆職犯罪,首次明確濫用職權罪和玩忽職守罪的定罪量刑標準,首次明確實施瀆職行為並收受賄賂的應當數罪併罰,首次明確以「集體研究」形式實施瀆職犯罪應依法追究負有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
  • 瀆職犯罪審查調查工作探析②:調查瀆職案件的基本方法
    隨著社會政治經濟事務分類越來越細緻,企業經營活動越來越複雜,涉嫌瀆職犯罪的被調查人所從事的工作專業性也越來越強。瀆職行為往往都發生在被調查人的履職過程中,這樣一來,調查瀆職犯罪很大程度上就成了「外行查內行」。
  • 學習丨關於瀆職犯罪,這些基本概念要是不懂你就out了→
    2013年「兩高」發布實施《關於辦理瀆職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對瀆職罪查辦中損失標準計算、數罪併罰、追訴期限等問題進行了規定,進一步完善了瀆職罪的規定。一、監委管轄瀆職犯罪案件基本情況。
  • 職務犯罪屬於什麼類型的犯罪?
    有時候也會在新聞上聽到國家要大力打擊職務犯罪的講話,那什麼是職務犯罪呢,職務犯罪屬於什麼類型的犯罪呢,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介紹。具體來說,職務犯罪是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工作人員利用已有職權,實施貪汙、賄賂、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等行為,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職務犯罪嚴重影響國家公職人員形象,嚴重損害公私利益,是一種具有社會腐蝕危害性的犯罪。職務犯罪不是某一個具體的犯罪,而是所有基於職務相關而引起犯罪行為的總稱。二、職務犯罪的種類?
  • 職務犯罪專題-7:瀆職罪
    2003年《全國法院審理經濟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四)關於「徇私」的理解 徇私舞弊型瀆職犯罪的「徇私」應理解為徇個人私情、私利。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為了本單位的利益,實施濫用職權、玩忽職守行為,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定罪處罰。徇私舞弊是12個法條規定的入罪條件,在調查中發現徇私中包含單位之私的時候,就不能按照這13個條文追究了。
  • 常見職務犯罪解讀|貪汙罪③ 量刑
    三、關於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具體貫徹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見》(法發〔2010〕9號),對於國家工作人員貪汙賄賂、濫用職權、失職瀆職的嚴重犯罪,黑惡勢力犯罪、重大安全責任事故、製售偽劣食品藥品所涉及的國家工作人員職務犯罪,發生在社會保障、徵地拆遷、災後重建、企業改制、醫療、教育、就業等領域嚴重損害群眾利益、社會影響惡劣、群眾反映強烈的國家工作人員職務犯罪
  • 司法解釋首次明確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的定罪標準
    司法解釋還首次明確了濫用職權罪和玩忽職守罪的定罪量刑標準,即對刑法規定的「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這一結果要件的認定作出規定,導致死亡1人以上即可定罪,謊報瞞報事故將加重處罰。司法解釋自今日起施行。  □權威表態  「不入腰包的犯罪」也是嚴重腐敗行為  瀆職犯罪給人感覺是「不入腰包的犯罪」,危害似乎不如貪汙賄賂等犯罪。
  • 職務犯罪屬於什麼類型的犯罪?律視微言
    一說到犯罪,很多人可能比較熟知的是財產犯罪、黑社會性質犯罪等,有時候也會在新聞上聽到國家要大力打擊職務犯罪的講話,那什麼是職務犯罪呢,職務犯罪屬於什麼類型的犯罪呢,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介紹。一、職務犯罪屬於什麼類型的犯罪?職務犯罪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犯罪,相對於大家熟悉的人身犯罪、財產犯罪,職務犯罪是由特殊身份的人才能構成的犯罪,比如,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 職務犯罪包括哪些具體的罪行?
    編輯:楊琴在很多人的理解中職務犯罪就是利用關係「走後門」、貪汙受賄,其實現實生活中,職務犯罪遠遠不止這這幾種行為,那麼職務犯罪包括哪些具體的罪行呢,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介紹。一、貪汙受賄罪貪汙受賄犯罪是大多數人比較熟知的一種犯罪,也是職務犯罪中的典型表現形式。
  • 行為人涉嫌瀆職犯罪且有受賄行為如何處理
    具體來講,案例一中,黃某實施了受賄和徇私枉法兩個犯罪行為;案例二中,王某實施了受賄和徇私舞弊減刑兩個犯罪行為。但在具體認定中,對上述黃某和王某的行為如何定罪處罰,卻有爭議。第一種觀點認為,黃某和王某均收受了他人賄賂,且實施了相關的瀆職行為,相關行為均符合受賄罪和相關瀆職犯罪的構成要件,因此,應當對其二人以受賄罪和相關的瀆職犯罪數罪併罰。
  • 瀆職相關犯罪的界限與競合
    據稱,「主要考慮是: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對濫用職權罪和玩忽職守罪作了並列規定,並不是否認兩罪犯罪構成上的本質區別,兩罪的法定刑完全相同,實踐中濫用職權罪和玩忽職守罪立案有時難以區分,規定統一入罪門檻既有利於及時立案,也不影響判決時根據案件具體情況準確定罪和在量刑時予以區別。本款中將濫用職權和玩忽職守罪的定罪量刑標準作統一規定,並不是否認兩罪犯罪構成上的本質區別,而只是規定統一的入罪門檻和量刑幅度。」
  • 最高檢今年擬修訂重大和特別重大瀆職犯罪標準
    社會公眾,特別是一些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包括有些地方和部門領導幹部,對瀆職侵權犯罪的嚴重危害性,以及懲治和預防瀆職侵權犯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知程度還不夠高,相當多的瀆職侵權犯罪案件被忽視、被容忍、被「諒解」。司法環境問題是檢察機關查辦瀆職侵權犯罪遇到的難點之一。  「檢察機關在查辦案件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相當多,概括起來叫做:『三難一大』。
  • 瀆職犯罪適用法律疑難問題
    (南京莫愁湖)2013年1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頒布了《關於辦理瀆職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以下簡稱《解釋一》),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瀆職犯罪定罪量刑難問題,對有效查辦瀆職犯罪起到了積極作用
  • 嚴懲腐敗犯罪 護航改革開放——改革開放以來職務犯罪審判工作回顧
    二是堅持打擊貪汙受賄犯罪與瀆職犯罪並重。腐敗與瀆職如影隨形,為進一步加大對瀆職犯罪的懲處力度,人民法院將瀆職犯罪納入懲治腐敗犯罪的整體格局。2013年「兩高」《關於辦理瀆職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明確瀆職犯罪案件定罪量刑標準、責任承擔範圍等問題,及時糾正簡單地「就低不就高」「抓小放大」的偏差做法。
  • 非國家工作人員也會犯瀆職侵權罪
    近年來,廈門市檢察機關以服務和保障民生為出發點,重點開展了集中查辦「違法佔地、違法建設」背後的職務犯罪,嚴肅查辦危害民生民利瀆職侵權犯罪,查辦和預防發生在群眾身邊、損害群眾利益職務犯罪等多個專項工作,採取各種有力措施,不斷剷除瀆職侵權、消極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有力推進依法行政,以實際成效取信於民。2010年以來,我市兩級檢察院共立案偵查瀆職侵權犯罪案件28件35人。
  • 職務犯罪中數罪併罰是否能適用緩刑(大數據)
    2012年8月8日,最高院、最高檢聯合發布了《關於辦理職務犯罪案件嚴格適用緩刑、免於刑事處罰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兩高意見」)。在短短的五條意見中,兩高就職務犯罪中如何適用緩刑和免於刑事處罰的問題作出了統一的規定,將數罪併罰等情形在內的八種常見情節規定為「一般不適用」緩刑和免於刑事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