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10年首次更新!成人先心病指南亮點,5點總結!|ESC 2020

2020-12-20 瀟湘名醫

權威解讀來襲!

8月29日-9月1日,具有世界影響力的2020年歐洲心臟協會科學年會(ESC 2020)在線上召開。每年,ESC都會發布數個重磅指南,今年也不例外。今年發布的指南包括了成人先心病管理指南。

本次指南,距離上次版本足足有10年之久(2010年)。筆者通篇閱讀了該指南,對該指南亮點進行解讀如下:

-1-

摒棄grown-up CHD的叫法,

採用adult CHD(ACHD)

ESC之前的指南,將成人先心病均叫為grown-up CHD,這種叫法強調患者是長大成人的。

但是,目前隨著一大批患者年齡的增長及治療技術的進步,很多先心病患者不但能夠長大成人,還可以活到年老,所以用「adult」更為準確,該叫法不但包括長大的患者,也包括老年的先心病患者。

指南提出,90%的輕度ACHD患者、75%的中度ACHD患者和40%的複雜ACHD患者可活到60歲以上。採用adult概念也是和ACHD的終身管理理念(見下文)相對應。

-2-

總結成人先心病

流行病學新趨勢

到目前為止,世界範圍內先心病的患病率為每1000名新生兒中有9名,地理差異很大。雖然在許多西方發達國家,由於胎兒篩查和終止妊娠,嚴重先心病的患病率正在下降,但全球範圍內的總體患病率正在上升。

由於過去的幾十年藥物、外科和其他技術的發展,90%以上的先心病患者在出生後都能活到成年。因此,社區中先心病的患病率(包括先心病術後患者)正在增加,現遠遠超過了兒童先心病的數量。

-3-

總體上將先心病分為

輕度、中度或重度三類

先心病種類繁多,各種疾病患者預後差別極大,專業性很強,即使是非專業性醫師也不一定能了解。為了使得患者及非該專業的醫務工作者對先心病患者總體上有個了解,指南將先心分為輕度、中度或重度三類。

2018年美國成人先心病指南中,將先心病根據解剖及病理生理複雜程度分為簡單、中度複雜、非常複雜先心病。筆者認為,相對於這種分類法,2020 ESC的新分類更具實踐意義,更接地氣。

-4-

強調先心病的管理

是一個終身過程

本次指南指出先心病的管理是一個終身過程,而2010年ESC指南及2018年美國先心指南對此概念並未強調。

隨著治療技術的發展,許多先心病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療。然而,醫生不能對此過於樂觀,許多先心病修復術後患者,在餘下人生中,可能會並發肺動脈高壓、心律失常以及殘餘分流等併發症,另外還有一批患者可能還遺留其他先天性異常在既往治療時沒有被發現。

因此,即使是修復術後先心病患者,也需要定期隨訪。此外,ACHD患者還面臨結婚生育等問題。因此,對ACHD患者的管理是一個終身的過程(圖1)。此外,指南還提出ACHD管理需要專業化。

在某些情況下,即使是解剖上簡單的缺陷也可能需要專科治療[例如房間隔缺損(ASD)合併肺動脈高壓(PAH)]。

因此,建議所有ACHD患者在專科中心就診一次,以便ACHD專家為每個患者確定最合適的護理水平和隨訪間隔。同時,要建立區域性ACHD中心及管理網絡。

事實上,隨著成年先心病患者人數的增長,更多的患者將首先在普通心臟病專家就診,如發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心內膜炎。

在這種情況下,普通心臟病專家除了緊急處理血流動力學不穩定情況外,應同時與患者的ACHD中心聯繫,討論適當的管理策略或轉移患者。

ACHD患者的終身管理

-5-

重點闡述肺動脈高壓

肺動脈高壓是先心病患者最重要的合併症以及影響其預後最關鍵的因素之一。對於ACHD患者,肺動脈高壓問題再強調也不為過。相對於既往指南,本次指南用了大量的篇幅介紹了ACHD合併肺動脈高壓的處理。

首先,指南採用最新第六屆世界高血壓研討會標準,將肺動脈高壓標準定義為「平均肺動脈壓力大於20 mmHg、肺血管阻力大於3 wood」。

其次,指南詳細介紹了合併肺動脈高壓患者的診斷、評估及危險分層。

最後,介紹了患者一般處理、抗凝治療(一般不建議)、手術修復及藥物治療。ACHD合併肺動脈高壓治療主要建議見表2。

專家簡介

葛均波 教授

1962年11月8日出生於山東省五蓮縣。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江學者、教授、博士生導師。1993年畢業於德國美因茲大學,獲醫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分會會長,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主席,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上海市心血管臨床醫學中心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長,安徽省立醫院院長,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院長,復旦大學泛血管醫學研究院院長,復旦大學泛血管基金理事長,教育部「心血管介入治療技術與器械」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美國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學會理事會理事,美國心臟病學會國際顧問,世界心臟聯盟常務理事,世界華人心血管醫師協會榮譽會長、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

潘文志 教授

潘文志,男,醫學博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主任醫師,亞太結構青年俱樂部(Y-CASH)黃金會員,上海醫學會心血管分會結構性心臟病學組副組長,中華醫學會會心血管分會結構性心臟病學組委員,中國心血管醫師創新俱樂部(CCI)研發部部長,復旦大學十大醫務青年(2017年),上海衛計委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2017年),復旦大學十佳優秀青年醫生(2018年),東方新星獎獲得者(2019年),CIT青年研究者獎(2020年)。專注於結構性心臟病尤其是經導管心臟瓣膜治療(TVT)方面臨床工作及器械研究,個人完成TAVR手術400餘臺。申請發明專利15項,轉化5項(金額1050萬)。發表SCI論文35篇,中文論文150餘篇,主編專著2部。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上海市科委課題等5項課題。

周達新 教授

現為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副主任,導管室副主任、結構性心臟病、肺動脈高壓專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導師。從事結構性心臟病,包括:瓣膜病(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經導管晌脈瓣膜置換、經導管二尖礎復等)、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肺血管疾病、心房顫動腦卒中預防介入治療(左心耳封堵)的硏究和臨床工作。

從事心血管內科一線臨床工作,協助葛均波院士在國內率先開展經皮主動脈瓣介入治療術,協助葛均波院士在國內率先開展經皮肺動脈瓣介入治療術,協助葛均波院士在國內率先開展經皮二尖瓣反流介入治療術,協助葛均波院士在國 內率先開展經皮異位三尖瓣尖瓣反流介入治療術在國內率先開展經皮主動脈瓣、二尖瓣瓣周痿介入治療術,在國內率先開展先天性心臟病室間隔缺損介入治療,在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主動脈瓣周痿,特別是大房缺的介入治療方面處於領先地位,多次在國外進行演講,多次在國、內外的學術會議上進行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手術的演示。

參考信息:

1. Helmut Baumgartner, Julie De Backer, Sonya V Babu-Narayan, et al. ESC Scientific Document Group, 2020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dult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The Task For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dult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SC), European Heart Journal, ehaa554.

2. Stout KK, Daniels CJ, Aboulhosn JA, et al. 2018 AHA/ACC Guideline forthe Management of Adults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Executive Summary: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J Am Coll Cardiol. 2019 ;73(12):1494-1563.

3. Baumgartner H, Bonhoeffer P, De Groot NM, et al; Task Force on the Management of Grown-up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SC); Association for European Paediatric Cardiology (AEPC); ESC Committee for Practice Guidelines (CPG).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grown-up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new version 2010).Eur Heart J. 2010 ;31(23):2915-5

本文首發:APSH青年俱樂部

本文作者: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潘文志教授、周達新教授、 葛均波院士

【來源:醫學界心血管頻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張玉順:「十年磨一劍」,2020 ESC成人先心病指南更新點速覽
    其中,"2020 ESC成人先天性心臟病管理指南"更是時隔十年後首次更新,於8月29日在線發布在《歐洲心臟雜誌》(EHJ)和ESC網站,為致力於先天性心臟病治療的醫師帶來了一場學術的"饕餮盛宴"。筆者通篇閱讀了該指南,發現以下觀點對我國成人先心病管理有巨大指導意義。
  • 《2020 ESC成人先天性心臟病指南》更新要點(附圖表)
    審校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周達新  導 語  2020年8月29日,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ESC2020盛大開幕。本次大會最受關注的4部指南(《2020 ESC心房顫動指南》、《2020 ESC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脈症候群指南》、《2020 ESC運動心臟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體育鍛鍊指南》、《2020 ESC 成人先天性心臟病 指南》)重磅發布。以下內容為《2020 ESC 成人先天性心臟病指南》更新要點(點擊文末「閱讀原文「下載全文)介紹。
  • AHA重磅丨《2020心肺復甦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亮點解讀
    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於2020年10月22日公布了《2020心肺復甦和心血管急救指南》(以下簡稱《指南》)。
  • ESC 2020四大指南更新要點速覽
    2020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ESC2020)於8月29日—9月1日在線上召開,8月29日,ESC四大指南重磅發布!我們在這裡看看有哪些更新要點,記得收藏哦!
  • 時隔4年的更新!重症肌無力管理國際共識指南重磅發布丨2020更新版
    2016年《重症肌無力管理國際共識指南》是首個的重症肌無力國際共識指南,發布之前醫脈通也對其中的指南要點進行總結,可以點擊下方文章回顧 制定背景 2013年10月,美國Myasthenia Gravis基金會任命了一個工作組來制定重症肌無力
  • 《2020ESC成人先天性心臟病管理指南》外科圍術期管理策略
    規範的指南可以為成人先心病綜合管理提供良好的理論支持。繼《2010 ESC 成人先天性心臟病管理指南》發布 10 年後,2020 年 8 月《2020 ESC 成人先天性心臟病管理指南》正式發布,新版指南對於疾病的分類分層、綜合幹預方式以及幹預時機進行了更新,並且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新的幹預標準和方式。對於成人未修復或需要再次修復的先心病,手術幹預指徵和方式以及圍術期管理對預後有巨大影響。
  • 朱鮮陽教授解讀2020ESC成人先心病指南9大更新要點
    最新頒布的2020 ESC ACHD管理指南與2010年指南相比作了很大的修訂和更新,新指南基於ACHD的風險分層、介入和外科手術時機與標準、以及藥物治療等均進行明確的建議,通過簡明扼要的表格形式,給予展示,以便於臨床醫師在實踐中能夠更好地掌握和使用。
  • 《2020 年美國心臟協會心肺復甦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十大亮點
    《 2020 年美國心臟協會心肺復甦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十大亮點 1、 再次強調非專業施救者儘早啟動心肺復甦( CPR) 的重要性。 5、 不支持雙重連續除顫: 尚未確定雙重連續除顫對頑固性可電擊心律的有用性。 6、 靜脈通路優先於骨內通路。
  • 2020年ESC NSTE-ACS管理指南,爭議解讀
    2020年ESC年會上,ESC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NSTE-ACS)管理指南重磅發布。該指南對NSTE-ACS的診斷、風險評估、藥物治療、侵入性治療策略等進行闡述,對指導NSTE-ACS患者的規範化診治具有重要意義。
  • 2020年故宮博物院首次直播觀看指南(時間+平臺+視頻地址)
    2020年故宮博物院首次直播觀看指南  直播主題:  安靜的故宮,春日的美好  直播時間:  2020年4月5日 上午10:00-12:00  2020年4月5日 下午16:00-18:00  2020年4月6日 早上8:00-10:00  直播嘉賓:  1、故宮專業講解人員  2、故宮宮廷部藏傳佛教專家:羅文華(故宮博物院宮廷部 研究館員),講解午門展覽  直播平臺:
  • 2020 AHA心肺復甦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附下載連結)
    美國心臟協會(AHA)剛剛發布了《2020AHA心肺復甦和心血管急救指南》,共包括7部分內容,全文在Circulation和AHA官網可查。AHA官網同時公布了17種語言版本的摘要,包括中文版。近十年來AHA發布了多個心肺復甦指南版本,2020年又有新的證據,促使2020年版本出爐,對涉及成人、兒童、新生兒、復甦教育科學和救治系統等主題的指南進行了全面修訂。
  • 佳文分享|2020 新生兒復甦(NRP)指南更新
    在美國,每一個和產科打交道的醫護工作者,包括醫生(兒科、產科、麻醉科)、護士(兒科、產科、麻醉科)、呼吸治療師等等,都需要受到NRP訓練和認證,且每2年重新認證一次,確保醫護人員在新生兒復甦上保持知識上的更新和技術上的優勢。NRP基本上每5-6年就會更新版本,由上述三大專業組織聯合出版NRP指南更新,現在我們所依據的是2015年的第7版本。今年2020年10月21日第8版本的NRP被推出。
  • Windows 10 2020年5月更新造成英特爾Optane模塊出現問題 - cnBeta
    英特爾的Optane內存模塊於2017年首次亮相,是一款旨在以更低的成本提升臺式機和筆記本性能的內存模塊。現在看來,5月份向主流用戶發布的Windows 10 May 2020 Update似乎並不兼容英特爾Optane內存模塊。
  • CSC攜手ESC,中歐專家權威解讀ESC 2020前沿進展
    Jean-Philippe Collet:2020年ESC NSTE-ACS管理指南解讀 圖4 指南還更新了自發性冠狀動脈夾層相關NSTE-ACS(圖5)和非冠狀動脈阻塞性心肌梗死(MINOCA)部分(圖6),並提出了治療建議。
  • 蘋果發布iOS 14,WWDC2020的12大看點與5大亮點|蘋果|ios14|wwdc...
    第一屆的WWDC是在1983年加州的蒙特雷舉行的。而隨著蘋果的用戶越來越多,這場盛會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2020年蘋果開發者大會是蘋果公司的第31屆全球開發者大會。在北京時間2020年6月23日凌晨1點,通過線上形式召開。WWDC一般都在年中的5月或者6月舉行。
  • 最新版《重症肌無力管理國際共識指南:2020更新》搶先看
    2020年11月3日,神經病學雜誌Neurology在線發表了《重症肌無力管理國際共識指南:2020更新》[1],這是繼2016年發表首個重症肌無力管理國際共識指南後第一次更新
  • 聶紹平:2020年ESC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脈症候群管理指南解讀
    基於最新的研究成果,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ESC 2020)發布了新版的《NSTE-ACS管理指南》。 1. 早期診斷:強調高敏肌鈣蛋白(hs-cTn)在早期診斷中的價值 新指南進一步強調hs-cTn檢測在NSTE-ACS早期診斷中的應用。
  • 2018—2020年呼吸指南匯總|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阻塞性睡眠...
    本文匯總了2018—2020年發布的國內外呼吸科相關指南和共識,供大家查閱。感染1.成人社區獲得性肺炎基層診療指南(2018年)成人社區獲得性肺炎(CAP)在全球各年齡組都有較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慢阻肺4.2020版慢性阻塞性肺病診斷、治療和預防全球策略(GOLD 2020)2019年11月5日,慢性阻塞性肺病全球倡議組織(GOLD)發表了GOLD 2020。
  • 2019 ESC 慢性冠脈症候群指南 | 中文版更新要點
    疾病定義的更新:慢性冠脈症候群是動態變化的疾病 新指南摒棄了穩定型冠心病,提出慢性冠脈症候群(CCS)的概念(相對於急性冠脈症候群,ACS),強調 CCS 是一動態變化的疾病過程,其不同類型遠期心血管病風險存在差異,可以通過生活方式、藥物治療和血運重建加以控制
  • 重症肌無力管理國際共識指南重磅發布丨2020更新版
    >昨日(2020年11月3日),神經病學雜誌發布了《重症肌無力管理國際共識指南(2020更新版)》,該共識指南基於文獻中的最新證據,對2016年《重症肌無力管理國際共識指南》的內容進行了更新。文末附指南原文下載連結~2016年《重症肌無力管理國際共識指南》是首個的重症肌無力國際共識指南,發布之前醫脈通也對其中的指南要點進行總結,可以點擊下方文章回顧☟☟☟ 2013年10月,美國Myasthenia Gravis基金會任命了一個工作組來制定重症肌無力(MG)的治療指南,並召集了一個由15名國際專家組成的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