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負面情緒要宣洩,你要及時體察到。
昨天放學打孩子電話手錶,欲問她在哪裡,我好去接她。
電話裡,她回答了我她已回家,接著就告訴我她們的演出又推遲了一天。
&34;我重複她的話。根據她往年參加次類活動的慣例,我表示不大相信。
孩子可能聽出了我的失望和不滿,在電話那頭大聲吼道:&34;
一聽到孩子壞脾氣又來了,對父母大喊大叫,毫無禮貌,我就怒氣升騰,加上已確定她回家了,我就立馬二話不說地掛了電話。
回家的路上,覺得天陰氣冷,心生涼意。如今多半只有一個孩子,所有的愛和注意力都給了她,她這麼小就對你毫無禮貌,發洩怒氣,你對她的辛苦養育換來的就是恨嗎?
想著想著就到家了,我一聲不吭地進去,不想以前那樣進門就喊她。孩子也許發現了我的沉默,聯繫到剛才我主動掛了她電話,便從客廳裡出來喊我。我便說:「演出推辭就推辭,有話好好說清楚,有必要動不動大喊大叫嗎?」
孩子聽完,竟什麼也沒說,轉頭就會客廳去了。我獨自去廚房做飯,心裡想,孩子不應該什麼都不說,她至少應該說聲「對不起」。
等我做好飯,喊她吃完飯時,她看起來也是平靜的,但我心裡不再那麼熱騰,便一邊吃一邊想自己工作上的事。孩子習慣性地說了幾句學習上的事,報喜也報憂。比如什麼測驗考了好分數,哪個同學媽媽來為孩子請病假,最後說到今晚作業很多,因為她們每天下午要為表演去排練,少上兩節課,寫作業的時間變少了。
不得不承認,她們的這個表演一推再推,從周二一直推延到周五。在表演前每天下午都要去排練,掉課不說,放學回家還要寫很多作業,睡覺就推後半個至一個小時。表演推遲,孩子當然比我更失望、焦慮。因為現在已是冬至天冷時節,流感高發,排練有跪地環節,每天穿脫換洗衣服麻煩。又是期末複習,作業高峰期,晚上完成作業時間增加了半到一個小時。我只是希望這件事快了結,免得天天懸著,夜長夢多,節外生枝。
我顯然體察不到孩子的負面情緒已累計了好幾天,隨時可能爆發。只看到她在電話裡沒說兩句就對我大喊大叫,一點小事就發火。
孩子有負面情緒要宣洩,讓她分散注意力,獲得一定的減壓。
當我微微感受到孩子的壓力後,在廚房和面揉面時,考慮到孩子最喜歡玩麵團,便喊她過來幫我揉面,做一會兒包子饅頭。孩子果然高興地來了。嘴裡還說:「反正就玩一會兒,再去寫作業。」換了平時,都是她自己得空就玩,東磨西蹭的,最後都是我催促她打住回書桌去。
以前,她幫忙做饅頭包子時,注意力在做事上。今晚,她只做了幾個就去像以往那樣單獨那一團面玩。比如捏造型,揉成細長條,用刀切成均勻的小段,做成指甲蓋大的饅頭,最後又全合起來揉捏到一起。她說:「捏麵團,切麵團,很治癒的感覺,像玩M膠。」
等我開始蒸饅頭的時候,她不用我提醒,自己跑回書桌寫作業去了。
孩子有負面情緒要宣洩,讓她適當宣洩,不讓負面情緒累積。
等我在廚房忙完,便去客廳檢查她數學作業。這時,已經八點半了。孩子正在寫語文作業,說至少要寫半個小時。還有英語,也要半個小時。
我以為經過剛才在廚房揉麵團,孩子應該情緒完全平復了,就開始徹底檢查她這幾天的數學作業,發現她老毛病不改,又是在計算環節出錯,還有前幾次計算我檢查出的錯題,因每晚作業多,就任她一拖再拖,全沒有訂正。我便催促她快點寫作業,預留時間來訂正數學。
誰知這句話讓孩子抱怨並哭起來,說:「憑什麼你們大人每天晚上這麼悠閒,不用寫作業?憑什麼我們天天從早到晚,寫不完的一大堆作業?」
我說:「我們大人也是從當學生過來的啊!」
「可是你們那個時候當學生有現在的作業多嗎?」孩子不依不饒的鑽牛角尖。
「快別浪費時間了!你就寫一點學校布置的作業而已,別的孩子還要寫補習班作業。你寫學校的作業都搞一堆錯,看你們老師在群裡發的今天計算全對的十三人都沒有你。」
「你就知道翻舊帳!」孩子哭得更兇了。
我忍不住聯想起今天放學她電話裡的無理取鬧,大喊大叫。這孩子今天是怎麼啦?不正常啊!難道是學習態度不端正,還是我太放鬆她了,縱容她隨意發洩不良情緒?但沒多久,我還是呵止了她,讓她快寫作業。
孩子有負面情緒要宣洩,讓她自主,恢復秩序。
孩子有負面情緒,你實在要參與,也只能提供積極正向的方案幫助均衡。如果你摻進的是消極負面的因素,只會加重事態,不如置身事外。
孩子哭完了,繼續完成剩下的兩門作業。她自己看手錶已過九點,不禁頓時煩躁起來。平時,她都是九點前睡覺的。等她全寫完已是九點半,而我又抓緊空隙,讓她訂正數學錯題,她顯得不耐煩。有幾道計算題她訂正時又錯了,被我批評了一頓。我指出她計算打草稿時書寫習慣不好,不認真,不仔細。她聽了自然更不高興,故意不聽不改。被我又痛罵了一頓,說她寫作業完全沒有責任心,否則計算這樣的題,怎麼就不能一次寫對。又拿別人家的孩子來做對比:別人家條件比你好,都那麼用功,你這普通家庭的孩子,有什麼資本可以不好好對待學習的?
孩子又哭起來,只是這次哭明顯對我充滿情緒對立。直到洗漱睡覺時,她還有殘餘戾氣未消。我不禁教訓她:「都要睡覺了,你還想怎麼樣?你寫作業時急著要睡覺,難道就是為了現在寫完作業了還在生氣擾民嗎?這樣倒不如晚一點寫完作業,寫完也總歸不想好好睡覺的。」這才制止住她使性子,安靜去睡覺了。
我不免反思,孩子好不容易寫完了,又讓她訂正,就睡得更晚了。她自然萬分不滿,與父母作對,捍衛自己的感受。孩子這段時間的學習、生活和心裡秩序被打亂了,她在失控感中極力想掙脫出來。作為家長,此時倒不如放手不管,讓孩子自己做主自己的時間安排,讓孩子自己學會平復心情,調整狀態。否則,到頭來指責孩子不該亂對人發脾氣,感到自己好心得不到好報。其實,這本就是孩子自己的事,讓她自己負責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