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處於負面情緒

2020-09-05 孩子的一片天

孩子有負面情緒要宣洩,你要及時體察到。


昨天放學打孩子電話手錶,欲問她在哪裡,我好去接她。

電話裡,她回答了我她已回家,接著就告訴我她們的演出又推遲了一天。

&34;我重複她的話。根據她往年參加次類活動的慣例,我表示不大相信。

孩子可能聽出了我的失望和不滿,在電話那頭大聲吼道:&34;

一聽到孩子壞脾氣又來了,對父母大喊大叫,毫無禮貌,我就怒氣升騰,加上已確定她回家了,我就立馬二話不說地掛了電話。

回家的路上,覺得天陰氣冷,心生涼意。如今多半只有一個孩子,所有的愛和注意力都給了她,她這麼小就對你毫無禮貌,發洩怒氣,你對她的辛苦養育換來的就是恨嗎?

想著想著就到家了,我一聲不吭地進去,不想以前那樣進門就喊她。孩子也許發現了我的沉默,聯繫到剛才我主動掛了她電話,便從客廳裡出來喊我。我便說:「演出推辭就推辭,有話好好說清楚,有必要動不動大喊大叫嗎?」

孩子聽完,竟什麼也沒說,轉頭就會客廳去了。我獨自去廚房做飯,心裡想,孩子不應該什麼都不說,她至少應該說聲「對不起」。


等我做好飯,喊她吃完飯時,她看起來也是平靜的,但我心裡不再那麼熱騰,便一邊吃一邊想自己工作上的事。孩子習慣性地說了幾句學習上的事,報喜也報憂。比如什麼測驗考了好分數,哪個同學媽媽來為孩子請病假,最後說到今晚作業很多,因為她們每天下午要為表演去排練,少上兩節課,寫作業的時間變少了。

不得不承認,她們的這個表演一推再推,從周二一直推延到周五。在表演前每天下午都要去排練,掉課不說,放學回家還要寫很多作業,睡覺就推後半個至一個小時。表演推遲,孩子當然比我更失望、焦慮。因為現在已是冬至天冷時節,流感高發,排練有跪地環節,每天穿脫換洗衣服麻煩。又是期末複習,作業高峰期,晚上完成作業時間增加了半到一個小時。我只是希望這件事快了結,免得天天懸著,夜長夢多,節外生枝。

我顯然體察不到孩子的負面情緒已累計了好幾天,隨時可能爆發。只看到她在電話裡沒說兩句就對我大喊大叫,一點小事就發火。


孩子有負面情緒要宣洩,讓她分散注意力,獲得一定的減壓。


當我微微感受到孩子的壓力後,在廚房和面揉面時,考慮到孩子最喜歡玩麵團,便喊她過來幫我揉面,做一會兒包子饅頭。孩子果然高興地來了。嘴裡還說:「反正就玩一會兒,再去寫作業。」換了平時,都是她自己得空就玩,東磨西蹭的,最後都是我催促她打住回書桌去。

以前,她幫忙做饅頭包子時,注意力在做事上。今晚,她只做了幾個就去像以往那樣單獨那一團面玩。比如捏造型,揉成細長條,用刀切成均勻的小段,做成指甲蓋大的饅頭,最後又全合起來揉捏到一起。她說:「捏麵團,切麵團,很治癒的感覺,像玩M膠。」

等我開始蒸饅頭的時候,她不用我提醒,自己跑回書桌寫作業去了。


孩子有負面情緒要宣洩,讓她適當宣洩,不讓負面情緒累積。


等我在廚房忙完,便去客廳檢查她數學作業。這時,已經八點半了。孩子正在寫語文作業,說至少要寫半個小時。還有英語,也要半個小時。

我以為經過剛才在廚房揉麵團,孩子應該情緒完全平復了,就開始徹底檢查她這幾天的數學作業,發現她老毛病不改,又是在計算環節出錯,還有前幾次計算我檢查出的錯題,因每晚作業多,就任她一拖再拖,全沒有訂正。我便催促她快點寫作業,預留時間來訂正數學。

誰知這句話讓孩子抱怨並哭起來,說:「憑什麼你們大人每天晚上這麼悠閒,不用寫作業?憑什麼我們天天從早到晚,寫不完的一大堆作業?」

我說:「我們大人也是從當學生過來的啊!」

「可是你們那個時候當學生有現在的作業多嗎?」孩子不依不饒的鑽牛角尖。

「快別浪費時間了!你就寫一點學校布置的作業而已,別的孩子還要寫補習班作業。你寫學校的作業都搞一堆錯,看你們老師在群裡發的今天計算全對的十三人都沒有你。」

「你就知道翻舊帳!」孩子哭得更兇了。

我忍不住聯想起今天放學她電話裡的無理取鬧,大喊大叫。這孩子今天是怎麼啦?不正常啊!難道是學習態度不端正,還是我太放鬆她了,縱容她隨意發洩不良情緒?但沒多久,我還是呵止了她,讓她快寫作業。

孩子有負面情緒要宣洩,讓她自主,恢復秩序。

孩子有負面情緒,你實在要參與,也只能提供積極正向的方案幫助均衡。如果你摻進的是消極負面的因素,只會加重事態,不如置身事外。

孩子哭完了,繼續完成剩下的兩門作業。她自己看手錶已過九點,不禁頓時煩躁起來。平時,她都是九點前睡覺的。等她全寫完已是九點半,而我又抓緊空隙,讓她訂正數學錯題,她顯得不耐煩。有幾道計算題她訂正時又錯了,被我批評了一頓。我指出她計算打草稿時書寫習慣不好,不認真,不仔細。她聽了自然更不高興,故意不聽不改。被我又痛罵了一頓,說她寫作業完全沒有責任心,否則計算這樣的題,怎麼就不能一次寫對。又拿別人家的孩子來做對比:別人家條件比你好,都那麼用功,你這普通家庭的孩子,有什麼資本可以不好好對待學習的?


孩子又哭起來,只是這次哭明顯對我充滿情緒對立。直到洗漱睡覺時,她還有殘餘戾氣未消。我不禁教訓她:「都要睡覺了,你還想怎麼樣?你寫作業時急著要睡覺,難道就是為了現在寫完作業了還在生氣擾民嗎?這樣倒不如晚一點寫完作業,寫完也總歸不想好好睡覺的。」這才制止住她使性子,安靜去睡覺了。

我不免反思,孩子好不容易寫完了,又讓她訂正,就睡得更晚了。她自然萬分不滿,與父母作對,捍衛自己的感受。孩子這段時間的學習、生活和心裡秩序被打亂了,她在失控感中極力想掙脫出來。作為家長,此時倒不如放手不管,讓孩子自己做主自己的時間安排,讓孩子自己學會平復心情,調整狀態。否則,到頭來指責孩子不該亂對人發脾氣,感到自己好心得不到好報。其實,這本就是孩子自己的事,讓她自己負責好了。


相關焦點

  • 孩子常陷入負面情緒?了解「鐘擺效應」,幫孩子走出負面情緒陷阱
    負面情緒,其實對孩子的成長有非常大的影響,如果說家長沒有正確地引導孩子走出負面情緒,那麼會導致孩子因此陷入更加嚴重的狀態當中,甚至對人格的成長會有一定程度的扭曲。在這裡家長可以了解一下,如果孩子經常陷入負面情緒的話,會有哪些較為明顯的危害,通過這些清晰的認知深刻認識負面情緒的危害。
  • 孩子總陷入「負面情緒」,了解「鐘擺效應」,讓孩子脫離負面效應
    孩子在這個階段,很容易被負面情緒左右,家長要重視這個問題,不要覺得不耐煩。01孩子為何會被負面情緒左右?原因二:沒辦法將自己的情緒表達出來。因為年齡關係,孩子雖然擁有很多情緒,但是他們不知道該怎樣將自己的情緒說出來。當他們沒辦法表達自己,而又希望家長理解自己的時候,就會逐漸被負面情緒左右。原因三:家長給孩子的壓力太大。
  • 青春期孩子的很多問題,都是負面情緒在從中作梗
    男孩A曾經是一個重點班的尖子生,但是因為中考失利,一直處於沮喪、鬱悶的情緒中,遲遲走不出來。家長內心著急、焦慮,給孩子找了很多的輔導班,希望孩子能重新振作起來,但是越是這樣,孩子內心越牴觸:一方面是出於對媽媽的愧疚,一方面是出於害怕再次面對失敗。內心一直被這種情緒佔據著,自然無心學習。
  • 孩子常出現負面情緒?了解「鐘擺效應」,助孩子學會管理情緒!
    一個人管理不好自己情緒,或者經常出現負面情緒,對於孩子的成長有不好的影響。作為家長,如果沒有幫助孩子,引導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孩子的性格很有可能都會受到影響,這對孩子的社交以及人格都不好。咱們一定要了解一下,如果孩子經常出現負面情緒,都有哪些危害。
  • 比負面情緒更有害的,是逃避負面情緒
    在你決定迴避短期的負面情緒的不適感的時候,你就好比一個處於壓力之中想通過喝酒來解壓的人。第二天,當不好的感覺降臨時,就再來一杯。就短時間內來看,可能一切都還過得去。然而,把鏡頭拉長,可以預見的是,如此發展下去,幾年後,這個人不僅沒能解決當初想要逃避的問題,而且還會會發展出一個更大的問題——酗酒成癮。
  • 讓繪本幫助孩子舒緩負面的情緒
    我們都知道,情緒不分好壞,只有積極和消極之分。在這樣一個多變的、物質發達的社會,誘發消極情緒的機會多於以往任何時候,即便再卓越的人也難免會產生消極的情緒,從而帶來消極的行為並產生不好的後果。何況孩子呢?我們說情緒管理不是去圍堵消極情緒,而是疏導負面情緒,給情緒合理化的出口。
  • 孩子有負面情緒,家長要不要正能量引導?
    擔心孩子不自信,想引導,但不知道該不該這樣做。我也明白該接納孩子處於低谷的狀態,那這種情況下建議怎麼做呢?不知孩子這麼覺得是不是和之前爸爸和她說過要和她的同齡人比有關。01首先,當孩子向我們表達負面的情緒和感受的時候,我們家長不能第一時間就去正能量的去鼓勵他,比如說:你可以的,媽媽相信你,你一定沒有問題的,通過努力你一定可以怎麼樣,這是很不好的鼓勵方式。
  • 負面情緒對孩子影響很大,父母要加強重視,及時幫助孩子緩解
    >1、讓孩子變得非常暴躁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由於孩子受到了負面情緒的控制所引起的,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的負面情緒對於她的自身影響是非常大的。如果孩子長時間處於這種狀態當中,脾氣就會變得非常暴躁。以上這個案例當中就是由於孩子長時間處於負面情緒的控制當中所以才會對老師進行攻擊。如果長此以往發展下去不僅會導致孩子經常傷害他人,甚至還會違反法律。等到那個時候再來對孩子進行教育就已經晚了。
  • 孩子的情緒改變,也許是在表達「負面情緒」,正向引導很重要
    甚至有很多時候,孩子明明已經出現了負面情緒,可是家長對此毫不知曉,甚至會把孩子的怪異行為,當成其他原因。 那麼當孩子出現負面情緒的時候,往往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呢?下面就帶各位家長一起了解一下。 小孩出現負面情緒會有什麼表現?
  • 孩子在負面情緒中越陷越深怎麼辦?家長不妨試試利用「鐘擺效應」
    孩子遇到負面情緒的時候,不少家長都束手無策,很難幫助孩子從負面情緒當中走出來,這樣低沉的情緒甚至還會蔓延到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讓孩子難以和別人做朋友,在學習上也缺乏動力。
  • 怎樣教會孩子處理各種各樣的負面情緒?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沒有那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可是如果行為不當造成的傷害也是最致命的,孩子這一輩子要經歷的事情千千萬萬,我們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可能每一件事都交給Ta,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是自己的情緒,提高孩子情緒修養的關鍵,就是教會孩子如何處理各種各樣的負面情緒。
  • 如何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
    呵呵,這可不嘛,孩子這麼想再正常不過了,老把自己的玩具往外拿,又總拿不回來,孩子當然不願意啦。可是,這位爸爸又說了,這不拿,老師該不高興了啊。哈哈,看見了吧,這才是問題所在,咱們孩子一點問題都沒有。咱們要解決的其實是不拿玩具擔心老師會不高興的問題。這時,群裡有媽媽招支了,那你就在網上買好玩具給老師寄過去不就行了嗎?
  • 孩子的負面情緒讓父母焦慮不安?「難過」其實也沒關係
    作為父母,我們每時每刻都渴望看見孩子天真而快樂的笑臉,很多時候,甚至是渴望從孩子身上吸取治癒成人壓力的一種能量,孩子的快樂是所有父母的守護的動力。可是,我們不能否認任何人都有負面情緒,從嬰兒時期,孩子就會哭鬧,隨著情緒腦的發展,孩子情緒發展越來越複雜多變。。
  • 發現負面情緒的正面意義
    為了幫助學生緩解疫情期間的緊張情緒,學校心理中心開展了「情緒列車」主題活動,啟動為期一周的學生情緒覺察記錄。從我班收集的反饋中,學生的負面情緒居多:傷心、生氣、鬱悶、難過。家長也反饋,孩子進入中學後脾氣大,特別是居家學習期間,與孩子溝通更困難。如果長期處於這種負面情緒中,學生的心理能量就會慢慢被消耗,難以靜下心好好學習。為此,我組織了「負面情緒可回收」主題班會。
  • 孩子負面情緒太多?家長要及時疏導,讓不抱怨成為孩子的人生態度
    其實很多情況下,孩子都會表現出消極情緒,這種情況並不罕見。隨著孩子年齡的逐漸發展,孩子多多少少都會遇到一些問題,負面情緒也開始增多,家長不要視而不見,應該靜下心來聽聽孩子的意見。之所以家長們都是有求必應,也是處於愧疚。現代家長的繁忙大家有目共睹,這就造成了親子之間交流的頻率減低,儘管父母在物質上給到了足夠的滿足,但是孩子心中的怯弱缺愛也會被無限放大,所以就喜歡發洩情緒來吸引父母的關注。
  • 孩子發脾氣就摔東西?訓練孩子「情緒管理能力」,疏導負面情緒
    由此可見,培養情緒管理能力有多重要,情緒管理能力差的孩子,很容易給他人帶來煩惱,也會讓自己陷入負面情緒之中,阻礙身心發展。1、容易情緒失控缺乏情緒管理能力的孩子,在負面情緒爆發的時候難以做到正確疏導,所以往往會採用一些不合理的方式來發洩,比如摔東西、打人等。在這種狀態下,孩子的行為通常是不理性的,很容易傷害到自己和他人。
  • 如何疏導孩子對學習的負面情緒?
    其實對孩子學習有影響因素特別多,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孩子的情緒問題。我把孩子負面情緒的來源,分成了四大類。第一類是孩子自身,第二類是來自於家長,第三類是來自於老師,最後一類是來自於同學。孩子自身會產生哪些負面情緒呢?最常見的就是開學前需要調整狀態。很多孩子在開學之前,玩的太嗨了,根本就收不住心。玩兒這件事情,其實是不需要什麼意志力的,而且是給他帶來很多的快樂。
  • 孩子有負面情緒,切忌火上澆油
    因為不會吹笛子使女兒產生負面情緒,一向優異的她被老師批評當然心裡會不舒服,我很理解,於是認真地聽她傾訴:「人家班上的音樂老師,讓大家一起吹,可我們老師要一個個過關。」她告訴我全班有12個同學沒過關,轉學的同學中有一個過關了。我知道她發脾氣是因為心裡鬱結太久。
  • 孩子負面情緒多怎麼辦?巧用「鐘擺效應」,幫助孩子調節情緒
    在隨後的爸爸互換項目中,被稱為帶娃能手的林志穎在面對森碟的負面情緒時也是手足無措的,看來當孩子情緒激動時,再會帶孩子的父母也會很頭疼。2.孩子不具備掌控情緒的能力孩子身上的情緒表現是非常直接的,他們不具備掌控情緒的能力,這使得他們喜怒形於色。所以當負面情緒產生後,孩子們會本能地將其不佳掩藏地表現出來,孩子們沒有控制情緒的意識,也不了解控制情緒的方法和技巧。
  • 善於疏導,幫助孩子走出負面情緒的陰影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很多人認為「負面情緒」是不好的,對其總是採取迴避、壓抑等態度,而不願意正面去面對。由於人們對負面情緒有認識方面的誤區,當很多家長發現孩子有負面情緒時,不是接受和包容,更不會幫助孩子去疏導情緒,而是訓斥、責罵。殊不知,這樣對孩子造成的傷害遠遠大於負面情緒本身可能導致的不良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