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科學城按下北區縱深發展「加速鍵」

2020-12-20 北京海澱

5月18日,中關村科學城正式發布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發展行動計劃及《關於中關村科學城新時期再創業再出發提升創新能級的若干措施》,這是繼2018年發布「創新發展16條」後,中關村科學城結合新的發展階段實際,出臺的創新政策「2.0版」。

14項任務助力實現科學城「北上」

據介紹,為實現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發展願景與目標,發展行動計劃包含3項重大行動,共14項行動任務,這將令北區出現一系列「蝶變」。「蝶變」後的中關村科學城北區,將依託北清路前沿科創發展軸,形成「一心雙組團、兩核四節點」的空間發展格局。

「一心」是指翠湖科技綠心。將結合區域內山水相融、藍綠交織的自然生態本底,大尺度謀劃綠色生態系統,圍繞南沙河與京密引水渠打造高品質濱水空間,並在淺山區域規劃建設12平方公裡的體育休閒公園,成為北京西北部重要的生態屏障,並為創新創業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雙組團」是指翠湖科技園、永豐基地兩大創新功能組團。將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材料、商業航天等戰略新興產業,盤活釋放約700萬平方米的產業空間,在各個特色產業園中推進一批龍頭企業、小微孵化、科技服務等各類創新主體落地,促進創新產業全鏈條融合發展。

「兩核」是指地鐵永豐站以及稻香湖站的周邊區域。將按照TOD開發模式,集中建設商業中心、國際商務酒店、城市綜合體、特色街區,為科創活動提供公共空間和配套服務,成為科學城北區的綜合服務核心和新地標。

「四節點」是指以協同創新、文化體驗、生活宜居、未來經濟為主題的地區發展節點。將與生命科學園協同發展,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生命科學研發中心;將結合故宮北院區建設,在周邊打造文化體驗特色小鎮;將加大住宅及配套設施建設力度,創造良好的宜居宜業環境;將大力發展人工智慧、自動駕駛等前沿產業,引領未來經濟發展。

據了解,3項重大行動包括高品質城市新形態構築行動、科創治理改革試驗區建設行動、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打造行動。14項任務包括打造暢通安全高效的韌性智慧之城;打造藍綠交織、綠色低碳的生態之城;打造以高品質公共服務為支撐的國際化魅力新城等。

新措施賦予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當天,中關村科學城還發布了《關於中關村科學城新時期再創業再出發提升創新能級的若干措施》,這是中關村科學城繼2018年發布「創新發展16條」後,結合新的發展階段實際,出臺的創新政策「2.0版」。據了解,十五條措施涵蓋基礎研究、成果轉化、高精尖產業、服務生態、開放創新、先行先試等重點突破方向,緊密做好「四個對接」,瞄準四方面目標,為提升中關村科學城創新能級賦能。

此外,北京人工智慧公共算力平臺項目、北區5G網絡部署及示範應用項目、升級中關村自動駕駛示範區、空天產業園、工業網際網路智能化協同製造服務平臺五大新基建項目也將在中關村科學城北區落地實施。下一步,中關村科學城北區還將開展「新經濟、新基建,引領數位化」行動,在人工智慧、5G、大數據、智能網聯汽車、工業網際網路、衛星網際網路等典型「新基建」領域,重點開展兩方面工作,持續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的「全要素高質量發展」。一方面是培育新基建的「技術供應者」,圍繞數字經濟發展和新基建建設需求,構建若干優勢產業集群;另一方面,在北區先行謀劃建設一批重大新型基礎設施,持續賦能新型城市形態構建。

據介紹,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的城市形態也將突出「融合化」,疊加生態、文化、科創,推進城鄉融合、產城融合,打造低高度、低密度、高綠化、高配套的創新城市,促進海澱區「三農」問題根本解決。發展能級將突出「國際化」,對標國際一流標準,完善國際功能設施,建立與國際接軌的制度環境,打造北京乃至全國的開放前沿和窗口。創新發展將突出「高端化」,中關村科學城北區將聚焦新經濟發展,依託中關村軟體園、翠湖科技園、永豐產業基地等園區,在北清路沿線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高精尖」科創產業集群,重點推動前沿信息產業聚集,打造大健康產業集群,培育空間信息服務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建設智能網聯、自動駕駛等一批產業應用場景,打造科技創新治理「試驗田」,建設世界級科技創新中心和高端高新產業集群。

力爭到2025年實現如下目標:創新引領效應凸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超過2000家,國際PCT專利申請量突破1000件。產業能級大幅提升,企業總收入突破1.2萬億,初步形成1—2個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創新集群,獨角獸企業增加10家。區域空間結構更趨優化,近期將批量釋放一批產業及商務空間項目,規劃建築面積716萬平米,其中,研發設計空間約333萬平米、多功能用地空間約186萬平米、商業金融空間約175萬平米、其他類型空間約22萬平米,投入建設資金1567億元。

未來,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終將成為暢通安全高效的韌性智慧之城;藍綠交織、綠色低碳的生態之城;具有高度黏性的活力之城;同時將美麗鄉村與科學城建設深度融合,打造具有田園風、科技範的美麗鄉村。北區將是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永久實驗田的先行區;將是新創新主體和新產業的第一輻射地和新的承載區;將是令人嚮往的宜居宜業的魅力之區。(聶蕊)

相關焦點

  • 北京海澱發布《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發展行動計劃》,中關村科學城按下...
    中國日報北京5月18日電(記者 辛聞)5月18日,中關村科學城正式發布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發展行動計劃,圍繞園區向城區,園區融於城市轉變的主題主線,緊扣制約區域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有針對性地補空間短板、強要素弱項,通過一批特色產業園區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打造高品質城市新形態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產業創新中心
  • 中關村科學城網際網路教育產業發展聯盟成立,推動行業自律規範發展
    8月19日,中關村科學城網際網路教育產業發展聯盟成立儀式在中關村網際網路教育創新中心舉行。海澱區委書記於軍,聯盟理事長、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共同為聯盟成立揭牌。中關村科學城網際網路教育產業發展聯盟是以實現教育產業資源優化整合、協同創新及跨界合作為目標的非盈利性社會組織,由海澱區眾多知名網際網路教育企業自願結成,致力於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網際網路教育跨界協同創新平臺,成為引領網際網路教育行業自律和規範發展的有力抓手,成為帶動網際網路教育行業跨越式發展的重要載體。
  • 中關村科學城人才發展專項服務企業邀請函
    中關村科學城人才發展專項服務企業邀請函中關村科學城人才發展專項服務工作,是海澱區人才發展專項資金支持的政府專項財政撥款公益項目,由海澱區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負責實施,包括海澱區領軍企業國際化培養工程一、項目背景及目標該項目緊緊圍繞中關村科學城國際人才社區建設,依託中關村百校聯盟平臺
  • 「三區」政策疊加提升中關村科學城創新能級
    在利用中關村科學城提供的封閉測試場、開放測試道路、智能網聯環境等進行技術研發的同時,還能享受鼓勵企業創新發展的政策支持。「按照海澱區出臺的《中關村科學城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引領發展的十五條措施》,開展自動駕駛封閉測試的初創企業,最高可獲得測試費用50%的補貼;開展關鍵技術研發的創新企業,最高可獲得1000萬元資金支持。」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
  • 北京海澱城鄉融合發展按下「快進鍵」
    工人日報客戶端12月17日電 「『十三五』期間,我們海澱區城鄉融合發展按下「快進鍵」,截止今年11月全區農轉非政策覆蓋率達到100%,4.5萬農民整建制農轉非享受城鎮職工同等社保待遇,女性滿50歲,男性60歲每人每月可領社保金1714元,讓農民帶著保障和資產進城邁向共同富裕之路。
  • 武功山景區按下教育發展「加速鍵」
    近年來,武功山風景名勝區黨委、管委會切實將教育擺在突出的戰略地位,特別是在武功山被評定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後,大手筆、大投入、高起點推動全區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逐一補齊山村教育短板,按下教育高質量發展「加速鍵」。
  • 國企要聞 | 廣州輕工按下文創產業發展「加速鍵」
    國企要聞 | 廣州輕工按下文創產業發展「加速鍵」 2020-08-10 17: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昌平建設國際一流科教新區 未來科學城加速崛起
    一座未來科學城正在加速起航。位於昌平區定泗路兩側的就是未來科學城一期,高大現代的是入駐央企的辦公大樓;聯排成片是人才公寓和本地村民的回遷房;活潑豔麗的是為央企職工和本地村民孩子們開設的幼兒園和學校……這裡是一座集合了科技研發、居住、商業、教育、休閒等於一身的科技生態新城。2009年7月,未來科學城正式奠基啟動,2011年進入全面建設期。
  • 中關村向北
    3月10 日,北京海澱(中關村科學城)城市大腦展示體驗中心,工作人員展示海澱區生態環境領域分平臺 任超攝  ◇中關村科學城發布北區發展行動計劃,給出系統性目標在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的戰略腹地,發展的新大幕正徐徐拉開  ◇公共服務與社會保障打穩根基,協調發展與環境改善齊頭並進,激發創新活力,做好民生保障,中關村科學城向北發展,承載北京高質量發展之夢  中關村,見證了我國高新技術產業集聚與蓬勃發展。
  • 海澱溫泉鎮:構建科技服務新路徑 「築巢引鳳」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以京密引水渠為界,溫泉鎮南部為淺山規劃區,北部為高科技企業集聚區,鎮域面積33.19平方公裡,緊鄰地鐵16號線和北清路,是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發展的重要空間承載,是北清路前沿科創發展走廊上的重要節點,也是中關村科學城「硬科技」產業集聚輻射的戰略縱深。
  • 三大通信運營商與中關村籤約 加速5G應用場景落地
    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蓋博銘 王奕涵)記者19日從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了解到,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三大通信運營商的北京公司同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分別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該協議旨在進一步構建互利共贏的合作生態,加速5G商業化落地進程,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
  • 中關村科學城「星谷」崛起!發射一顆衛星「也許只要6個月」
    隨著空天信息產業不斷發展,普通人也將享受到科技帶來的暢快體驗。如今,在北清路沿線,中關村科學城北區,一個瞄準千億級產業集群目標的空天產業集聚區已初步形成。在中關村科學城,衛星網際網路產業規模已達近400億元,空天企業近百家,居全市首位。「航天人」遇上「網際網路人」如果想委託衛星企業定製、發射一顆衛星,需要多長時間?科學城內紮根衛星研發與製造領域的微納星空相關負責人給出了答案:「也許只需要6個月」。
  • 中關村科學城要「北上」:爭取19號線北延 推進名校建分校
    原標題:中關村科學城要「北上」了 昨天,中關村科學城發布了「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發展行動計劃」,包括三大行動和14項具體任務,破解制約佔海澱區域面積54%的百望山以北地區發展的重難點問題,實現南北協同發展,加快推動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建設。   三大行動指高品質城市新形態構築行動、科創治理改革試驗區建設行動、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打造行動。
  • 5G,按下杭州發展「加速鍵」
    年度熱詞:5G  3月,杭州開通了全國首批共6個5G商用網標準基站;4月,杭州出臺《杭州市加快5G產業發展若干政策》,以17條含金量十足的「硬核」舉措支撐5G產業發展;5月,中國(杭州    【評述】連接美好,序幕剛啟  點點手機就能收到由無人機派送的星巴克和肯德基;往「5G試衣鏡」前一站,就能量體試衣;5G智能駕駛車應用,讓我們能通過APP叫車和自動還車;一頂其貌不揚的橙子頭盔,因為導入了攝像頭、耳麥以及5G模塊,還具有了導盲功能……  2019年被稱為5G商用元年,「新基建」建設的快速推進為未來生活按下了
  • 首都構建「南箭北星」格局,衛星網際網路首隻獨角獸現身中關村
    記者11月17日獲悉,我國商業航天及衛星網際網路領域首隻獨角獸企業銀河航天現身中關村,亦莊「火箭街」已集納全市約1/4民營航天企業成衛星網際網路產業助推器,中關村科學城還將建成千億級空天產業集群。伴隨著「北京市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出爐,首都正大力發展構建「南箭北星」的空間布局,助推衛星網際網路產業全面起飛,給公眾生活帶來新變革。
  • 六大工程為高質量發展按下加速鍵 把握「三區」疊加重大歷史機遇...
    原標題:六大工程為高質量發展按下加速鍵 把握「三區」疊加重大歷史機遇,全力打造「灣區都市、品質東莞」   自2009年首次榮膺「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成功蟬聯全國文明城市
  • 利好不斷,2020航空港區發展按下加速鍵
    可以說,2020年的航空港區,按下了發展加速鍵!航空港區,是我國首個上升為國家戰略、目前唯一一個由國務院批准設立的航空經濟先行區,是國際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經濟為引領的現代產業基地、內陸地區對外開放重要門戶、現代航空都市、中原經濟區核心增長極。
  • 還記得中關村這家老電腦城嗎?正在蝶變!
    隨著北京市疏整促工作的深入開展,海龍、鼎好、e世界等中關村電子大賣場開始轉型升級,2019年5月,中關村地區最後一個電子賣場矽谷電腦城也短暫告別。2019年,海澱區啟動對北大西門街區進行整體改造提升規劃。
  • 平均每秒鐘「誕生」兩臺筆電,西部(重慶)科學城智能終端產業「加速...
    8月16日重慶日報頭版以題為《平均每秒鐘「誕生」兩臺筆電》的報導持續聚焦西部(重慶)科學城智能終端產業「加速跑」▲點擊圖片可查看原文拉動力智能終端產業穩住工業基本盤英業達(重慶)有限公司實現「加速跑」,是重慶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全球每3臺筆記本電腦、每10部手機,就有一個「重慶造」。電子信息產業是重慶工業的第一支柱產業,其產值佔全市工業的比重超過1/4。
  • 敦白高鐵建設按下「加速鍵」
    敦白高鐵建設按下「加速鍵」 作者:韓金祥 劉輝 張書萁    編輯:奚暢波    來源:吉林日報    2020-04-27 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