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中關村科學城正式發布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發展行動計劃及《關於中關村科學城新時期再創業再出發提升創新能級的若干措施》,這是繼2018年發布「創新發展16條」後,中關村科學城結合新的發展階段實際,出臺的創新政策「2.0版」。
14項任務助力實現科學城「北上」
據介紹,為實現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發展願景與目標,發展行動計劃包含3項重大行動,共14項行動任務,這將令北區出現一系列「蝶變」。「蝶變」後的中關村科學城北區,將依託北清路前沿科創發展軸,形成「一心雙組團、兩核四節點」的空間發展格局。
「一心」是指翠湖科技綠心。將結合區域內山水相融、藍綠交織的自然生態本底,大尺度謀劃綠色生態系統,圍繞南沙河與京密引水渠打造高品質濱水空間,並在淺山區域規劃建設12平方公裡的體育休閒公園,成為北京西北部重要的生態屏障,並為創新創業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雙組團」是指翠湖科技園、永豐基地兩大創新功能組團。將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材料、商業航天等戰略新興產業,盤活釋放約700萬平方米的產業空間,在各個特色產業園中推進一批龍頭企業、小微孵化、科技服務等各類創新主體落地,促進創新產業全鏈條融合發展。
「兩核」是指地鐵永豐站以及稻香湖站的周邊區域。將按照TOD開發模式,集中建設商業中心、國際商務酒店、城市綜合體、特色街區,為科創活動提供公共空間和配套服務,成為科學城北區的綜合服務核心和新地標。
「四節點」是指以協同創新、文化體驗、生活宜居、未來經濟為主題的地區發展節點。將與生命科學園協同發展,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生命科學研發中心;將結合故宮北院區建設,在周邊打造文化體驗特色小鎮;將加大住宅及配套設施建設力度,創造良好的宜居宜業環境;將大力發展人工智慧、自動駕駛等前沿產業,引領未來經濟發展。
據了解,3項重大行動包括高品質城市新形態構築行動、科創治理改革試驗區建設行動、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打造行動。14項任務包括打造暢通安全高效的韌性智慧之城;打造藍綠交織、綠色低碳的生態之城;打造以高品質公共服務為支撐的國際化魅力新城等。
新措施賦予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當天,中關村科學城還發布了《關於中關村科學城新時期再創業再出發提升創新能級的若干措施》,這是中關村科學城繼2018年發布「創新發展16條」後,結合新的發展階段實際,出臺的創新政策「2.0版」。據了解,十五條措施涵蓋基礎研究、成果轉化、高精尖產業、服務生態、開放創新、先行先試等重點突破方向,緊密做好「四個對接」,瞄準四方面目標,為提升中關村科學城創新能級賦能。
此外,北京人工智慧公共算力平臺項目、北區5G網絡部署及示範應用項目、升級中關村自動駕駛示範區、空天產業園、工業網際網路智能化協同製造服務平臺五大新基建項目也將在中關村科學城北區落地實施。下一步,中關村科學城北區還將開展「新經濟、新基建,引領數位化」行動,在人工智慧、5G、大數據、智能網聯汽車、工業網際網路、衛星網際網路等典型「新基建」領域,重點開展兩方面工作,持續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的「全要素高質量發展」。一方面是培育新基建的「技術供應者」,圍繞數字經濟發展和新基建建設需求,構建若干優勢產業集群;另一方面,在北區先行謀劃建設一批重大新型基礎設施,持續賦能新型城市形態構建。
據介紹,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的城市形態也將突出「融合化」,疊加生態、文化、科創,推進城鄉融合、產城融合,打造低高度、低密度、高綠化、高配套的創新城市,促進海澱區「三農」問題根本解決。發展能級將突出「國際化」,對標國際一流標準,完善國際功能設施,建立與國際接軌的制度環境,打造北京乃至全國的開放前沿和窗口。創新發展將突出「高端化」,中關村科學城北區將聚焦新經濟發展,依託中關村軟體園、翠湖科技園、永豐產業基地等園區,在北清路沿線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高精尖」科創產業集群,重點推動前沿信息產業聚集,打造大健康產業集群,培育空間信息服務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建設智能網聯、自動駕駛等一批產業應用場景,打造科技創新治理「試驗田」,建設世界級科技創新中心和高端高新產業集群。
力爭到2025年實現如下目標:創新引領效應凸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超過2000家,國際PCT專利申請量突破1000件。產業能級大幅提升,企業總收入突破1.2萬億,初步形成1—2個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創新集群,獨角獸企業增加10家。區域空間結構更趨優化,近期將批量釋放一批產業及商務空間項目,規劃建築面積716萬平米,其中,研發設計空間約333萬平米、多功能用地空間約186萬平米、商業金融空間約175萬平米、其他類型空間約22萬平米,投入建設資金1567億元。
未來,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終將成為暢通安全高效的韌性智慧之城;藍綠交織、綠色低碳的生態之城;具有高度黏性的活力之城;同時將美麗鄉村與科學城建設深度融合,打造具有田園風、科技範的美麗鄉村。北區將是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永久實驗田的先行區;將是新創新主體和新產業的第一輻射地和新的承載區;將是令人嚮往的宜居宜業的魅力之區。(聶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