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們更加看重吃得好,飲食是否規律、營養是否均衡,對於孩子的飲食健康就更加重視了,因為孩子正處於身體快速發育的時期,只有營養充足才能茁壯成長。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希望、國家的未來、人類命運的延續,我們一代又一代華夏子孫不斷拼搏努力的目的就是為了不僅是為了實現自身的價值,更多的是想給後代提供一個更加優越的生存條件,然而無論是經濟還是文化的發展,都要以健康的身體為前提,所以家長們十分注重孩子的生長發育。
我們都知道營養膳食是兒童身體能否正常發育的關鍵,因此家長們十分注重孩子的營養狀況。而且三到六歲是兒童身體發育的黃金時期,對於各大營養物質的需求量都很大,這一階段父母也會千方百計地給孩子補充營養。
前不久,一名微博上知名的兒科醫生發布了這樣一篇帖子,讓很多家長都後悔莫及。
該專家稱昨天會診了一個三歲大的男孩,病症是挑食導致的身體瘦弱、營養不良,還伴有牙痛。在詳細的問了父母后,醫生找到了病因,原來孩子特別喜歡吃奶片,媽媽認為兒子正在長身體,需要補鈣,多吃奶片對身體是有好處的,因此就經常給孩子買奶片,甚至把奶片當飯吃。
媽媽怎麼也沒有想到,自認為有利於孩子健康的奶片竟然是危害兒子健康的兇手。
醫生稱:「奶片只是奶粉壓制而成的食物,和奶粉並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此外,在製作的過程中還會放入很多添加劑,甚至還很有色素、香精,對於成年人來說,這些對人體健康的危害都十分大,更何況是對於抵抗力低下的孩子了。」
媽媽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奶片並不是自己想像的那樣,只單純的含有奶粉、牛乳。回家之後立刻就把奶片全都扔了,由於兒子經常吃奶片,就導致了消化不良,嚴重影響正常三餐的攝入,同時也就阻礙了其他影響物質的吸收,從而出現營養不良的狀況。通過這個案例,我們認識到給孩子補鈣也要適度。
第一、家長們首先要對孩子的飲食有足夠的重視,知道營養均衡的重要性,形成正確的飲食觀念。營養健康飲食並不意味著每天都要吃山珍海味、大魚大肉,一旦形成這樣的飲食習慣,孩子的身體必定會出現問題,或是營養不良或是營養過剩,總之,家長們一定要了解健康飲食以及他對於孩子成長的影響。
第二、端正態度,引導孩子形成健康的飲食習慣。由於小孩經常吃零食,到了吃正餐的時間,便會不想吃飯。這時父母一定不要強迫孩子進食,而是要先用玩具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讓他們暫時忘記吃飯的事情,等過了一會孩子就餓了自然就會吃。採取強硬的方式,不僅不會讓孩子好好的吃飯,還會給孩子的心理帶來陰影,從而對吃飯產生排斥的心理。
第三、如果父母工作忙、壓力大,實在沒有時間和精力規劃孩子的飲食,就要求助專業的兒童保姆或月嫂,通過他們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的知識來優化孩子的飲食結構。
第四、其次,父母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合理規劃孩子的飲食,或者可以制定一份飲食表,可以先孩子去醫院檢查一下身體,確認孩子是否存在營養不良的情況,如果有還要仔細看孩子到底是哪種營養物質不足,然後再向醫生詢問專業的建議,從而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