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含多種有機酸。口服後增強胃液酸度,提高胃蛋白酶活性,促進蛋白質的消化;山楂味酸,刺激胃黏膜促進胃液分泌;山楂中含脂肪酶,能促進脂肪的消化;山楂含有維生素C等成分,口服可增進食慾;山楂對胃腸運動功能具有調節作用,對痙攣狀態的胃腸平滑肌有抑制作用,對鬆弛狀態的平滑肌有興奮作用。
在宋朝年間便開始了古式的做法,歷史中早有記載,清朝年間各地盛行。茶樓、戲院、大街小巷到處可見,現已成為我國傳統小吃。冰糖葫蘆老少皆宜,它具有開胃、養顏、增智、消除疲勞、清熱等作用。
冰糖葫蘆製作原料有白砂糖、冰糖、蔗糖、水200克、竹籤若干。 串果:挑選新鮮飽滿、大小均勻的山楂,洗淨。去根兒去蒂兒,去掉核,用竹籤串起來,每串大概串四五個(這裡只串2個),憑個人喜好。
熬糖:按糖與水2:1倒入鍋中,用猛火熬20分鐘左右,期間可以攪拌一下,注意20分鐘之後水已經很少了,沸騰的非常厲害,糖已經冒出了細小密集的泡沫,就像淺金黃色啤酒。如果能微微拉出絲來,那就表示已經好了。若時間過長,顏色就會變成棕色,能明顯地拉出絲就表示糖已經焦了,便失去了原本的甜味,味苦有點像雙黃連。
蘸糖:將鍋子傾斜(這樣就可以讓山楂全部都蘸到糖),將串好的山楂貼著熬好的熱糖上泛起的泡沫輕輕轉動,裹上薄薄一層即可。蘸糖這個環節看似簡單,但很需要技巧。如果糖裹得太厚,吃下去一口咬不著果,是比較失敗的。糖要蘸上薄薄而均勻的一層,即算成功。
晾乾:將蘸好糖的山楂串放到水板上晾乾三四分鐘,糖葫蘆冷卻定型即可食用。在家裡製作的時候,就可以用砧板代替,只要使用前將砧板放在清水裡多浸泡即可。當然,大理石板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成品:冰糖葫蘆外面的裹糖會迅速冷卻,咬起來是咯嘣脆,完全不粘牙的。達到這種效果說明冰糖葫蘆製作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