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ixabay.com
在有關耶穌生平的流行描述中,經常將耶穌形容為一個木匠,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在大多數福音書的英譯本中,這位神的兒子被稱為一位「木匠」。例如《馬可福音》6:3就說:「這不是那木匠嗎?不是馬利亞的兒子雅各、約西、猶大、西門的長兄嗎?他姊妹們不也是在我們這裡嗎?」
然而,宗教學者詹姆斯·塔博爾(James Tabor)認為,該處「木匠」的希臘語原文為「tekton」。 「tekton」翻譯成「建築工」(builder)更好點,更傾向指的是「石匠」(stone mason),但英文經常將其翻作「木匠」(carpenter)。
去年12月,塔博爾在自己的博客文章中指出:值得關注耶穌當時的生活背景以及如何賦予了他的教導時代特徵。
塔博爾寫道:「如果你留意耶穌講述有關神的國度的各種寓言和比喻故事,就會發現石匠或建築工的比喻佔據了主導位置,甚至涉及到了『為了建造一座大型建築或塔樓,該如何進行規劃、融資並打好堅實的根基的細節』。」
「但我們無從得知,耶穌是否是個熟練的日薪工人、合同工人,或者還是個管理承包商。」
塔博爾繼續解釋說,耶穌在地上的時候,當時統治加利利地的希律王希律·安提帕斯(HerodAntipas)正在重建塞佛瑞斯城(Sepphoris,希伯來語作「Tspori」)作為省會。而拿撒勒距離塞佛瑞斯城不足4英裡(約6.43千米)的東南方,「重建工程刺激了經濟建設熱潮,拿撒勒也很可能受其影響」。
「所以很容易聯想到耶穌的養父約瑟、耶穌自己和與耶穌年紀相仿的兄弟們,一同參與到了塞佛瑞斯的建造交易中。於是,這就與聖經所描繪的、浪漫化的小耶穌在養父約瑟的木工房工作的場景截然不同。」
事實上,耶穌使用自己職業語言來表達重要真理並非巧合。例如,《路加福音》20章中,祭司長、文士和長老在聖殿中質疑耶穌在聖殿裡的權柄,而耶穌舉了個兇惡園戶的比喻。說完比喻後,耶穌看著他們說:「那麼,經上記著:『匠人所丟棄的石頭,已作了房角的頭塊石頭』。這是什麼意思呢?』」
無獨有偶,2004年,希伯來學者詹姆斯·W·弗萊明(James W. Fleming)出版了《耶穌的猶太背景》(The Jewish Background of Jesus)一書。他在書中指出,大多數猶大家庭的房屋都是用石頭建造的。
「耶穌和約瑟的工作十有八九都是跟石頭打交道。他們或鑿刻石頭,或將石料累積起來。」
在耶穌所生活的時代,樹木資源並不豐富,因此他不太可能在日常工作中使用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