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可欣賞白天看不到的世界 科普夜遊成通識教育重要一環

2020-12-20 東方網

孩子們可欣賞白天看不到的世界 科普夜遊成通識教育重要一環

時間:2019/7/8 8:46:36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李寶花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夏荔

微風輕拂的夏夜,一場名為"夜貓子行動"的科普夜遊在世紀公園開啟,形形色色的夜間小精靈,給到訪的人們帶來各種驚喜。

公園看"昆蟲大電影"

7月4日19時,城市荒野工作室創始人郭陶然和另外幾名志願者,分別帶著幾路參加夜遊活動的家長和孩子出發。夜遊隊伍首先來到一株楓樹旁,郭陶然指著樹上掛著的白色塑料筒和紅色布袋連接而成的裝置問:"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捕蟲子的!"有小朋友大聲回答。郭陶然肯定了這個答案,並拆開塑料筒講解捕蟲原理。塑料筒內暗藏"機關",筒蓋延伸的部分塗了人工合成的雌蛾性誘素,吸引雄蛾前來。當雄蛾從塑料筒縫隙飛入,就很難逃出去,塑料筒下方的布袋是用來裝這些雄蛾的。"這是生物防治蟲害的方式,世紀公園一直在實踐。"

一隻在樹幹上緩緩爬行的咖啡色獨角仙讓大家驚訝。這隻獨角仙個頭大到幾乎佔據成年人半隻手掌。郭陶然說,世紀公園一直採用腐葉堆肥,這些腐葉正是獨角仙幼蟲生長的沃土,這令世紀公園內的獨角仙個頭大、數量多。在隨後探訪中,夜遊隊伍不止一次看到這種大甲蟲。

兩個小時夜遊,孩子們還在老師的帶領下認識了螳螂、蚰蜒、天牛、蛞蝓、西瓜蟲、夜蛾等蟲子,也知道了很多平時不知道的冷知識。比如,看起來挺噁心的蛞蝓(俗稱鼻涕蟲),其實是一種進化得很成功的生物。它雖沒有盔甲和毒汁液,但那層黏液就可以保護自己。

夜遊的壓軸環節是一場"昆蟲大電影"。志願者們在空曠地帶掛了一塊類似露天電影的幕布,在旁邊開好燈,趨光的蟲子不斷飛來。夜遊隊伍抵達時,小飛蟲、蛾子、獨角仙等已在白色幕布上來回穿梭,好不熱鬧!

夜遊名額供不應求

記者了解到,此次世紀公園夜遊報名6月28日開通,12場480個名額在開通第二天即全部告罄。根據報名情況,公園方面還在商洽是否後期增開課程。

上海多家公園有夜遊活動。去年上海植物園推出的40個"暗訪夜精靈"名額上線3分鐘即被搶空,辰山植物園的"辰山奇妙夜"夏令營名額也靠搶,上海動物園的夜遊活動名額同樣供不應求。上海植物園經營策劃科科長趙鶯鶯說,上海植物園歷年來的夜遊體驗人數已突破12000人次。隨著科學知識的普及和傳播,越來越多家長願意帶孩子親近大自然,公園夜遊項目成了通識教育的重要一環。

郭陶然認為,夜遊活動之所以大受歡迎,除了夏夜涼爽適合出遊外,也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白天看不到的世界。更重要的是,通過一場場夜遊活動,讓孩子們看到這些活生生的小生物,認識它們、了解它們,甚至喜歡它們。

相關焦點

  • 你聽過通識教育嗎?為什麼說孩子學通識教育非常重要?
    一、什麼是通識教育?通識教育在過去屬於精英和貴族教育。它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臘時期,在中國古代可追溯至周朝時期的貴族教育體系。1945年,哈佛大學校長的柯南特組織多位知名教授和著名人士於撰寫了《自由社會中的通才教育》,這就是通識教育領域著名的「哈佛紅皮書」,也是通識教育領域的綱領性文件。此報告認為通識教育所要解決的是把學生培養成什麼人的問題,而專業教育解決的則是職業技能的問題。
  • 應對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你需要這樣專業的通識教育科普繪本
    優質的兒童教育開始有意識的給孩子進行適當的通識教育,讓孩子從小知道世界的寬度和廣度,在成長中,逐漸適應這樣的知識結構,逐漸形成自己專屬的世界觀和人格特性,這樣的教育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從長遠看,因為知識的寬度和廣度不同於常人,自然成就會更廣泛。
  • 應對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你需要這樣專業的通識教育科普繪本
    我始終認為,兒童教育的基礎在家庭,家長的格局和見識很大程度上決定孩子思想和意識的高度和廣度。優質的兒童教育開始有意識的給孩子進行適當的通識教育,讓孩子從小知道世界的寬度和廣度,在成長中,逐漸適應這樣的知識結構,逐漸形成自己專屬的世界觀和人格特性,這樣的教育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從長遠看,因為知識的寬度和廣度不同於常人,自然成就會更廣泛。
  • 白天不懂夜的黑:「夜遊經濟」照亮鄉村之美!
    2019·第二屆武漢鄉村旅遊節期間,各景區為市民提供了50萬張免費門票,可前往23家鄉村旅遊景區遊玩,也助推武漢鄉村夜遊市場的火爆。木蘭草原從6月中旬到8月中旬,營業收入達2100多萬元,增長率為410%,近七成收入來自夜遊項目;木蘭花鄉夜遊項目的收入佔據景區夏日收入的一半;武漢花博匯營業收入近1000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倍,其中六成來自夜遊項目。
  • 風靡法國的通識科普書,全套40冊,帶孩子一步一臺階,紮實看世界 || Chin@美物
    《階梯圖書館:小學生通識教育讀庫》,現一條生活館有售▼ 限時特惠價 ¥225(圖書定價 ¥399)10月10日23:59特惠結束妙趣橫生的圖文科普,孩子超喜歡 除了有趣豐富的知識,這套書所傳達的教育觀也不容忽視——通識教育。通識教育源於古希臘的「博雅教育」,被蘇格拉底等著名哲學家倡導。
  • 家長必讀:教育中缺失的重要一環,是觀察孩子
    「喊叫咒罵聲扼殺了大樹的意志」這樣的原理聽起來很荒唐,可在孩子身上同樣適用。對於絕大多數孩子,不幸福不成功的根源是不被認可和接受。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匹千裡馬,他們在遇到伯樂後,會綻放出獨一無二屬於的光芒。
  • 郝景芳:為什麼通識教育是幫助孩子直面未來的教育?
    世界多所著名大學均設置了通識教育體系,中國的清華、北大、復旦等高校也效仿跟進,期望大學回歸古典理想。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童行期望秉持通識教育的理念,參照著名大學的通識教育體系,進行兒童化改造,為孩子打造由淺入深的通識啟蒙體系。為什麼我們覺得通識教育能讓孩子達到Think Big, Think Deep的目標呢?
  • 舒聖祥:通識教育是對教育功利化的救贖
    (10月8日《廣州日報》)現在有一種觀點,認為通識教育不是大學體制改革中的單獨方面,而是一整套改革動作中不可分離的其中一環,故而不以自主辦學、教授治校、學術自由等作為前提,通識教育只能是自欺欺人。這種觀點不能說絲毫沒有道理,但至少對外因有過於誇大之嫌,看似考慮周全實則在為故步自封原地踏步提供託辭。以當前之大學現狀而言,通識教育不僅應該搞,而且必須搞;不僅可以搞,而且能搞好。
  • 勞動教育 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一環
    原標題:勞動教育 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一環 編者按 教育部日前發布的《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提出,實施勞動教育的重點是在系統的文化知識學習之外,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鍊、磨鍊意志,培養學生正確勞動價值觀和良好勞動品質
  • 西安北大新世紀學校:通識教育幫助孩子直面未來
    為深入貫徹"修養道德、健康體魄、語通中外、志成精英"的辦學理念,西安北大新世紀學校通識啟蒙體系參考國內外著名大學通識教育體系,由正蒙書院按照義務段學生的認知和發展特點,從學生的體能健康、人文修養、全面發展、語言與表達、行為規範與養成等方面,建立了以"禮""樂"為根基的現代通識教育體系,目標是培養身心健康、人格獨立、精神自由,具有人文修養、民族根基、世界視野、高素質的現代人
  • 夜遊青島,從海底世界開始!
    夜遊青島,從海底世界開始!夜遊海底,夢幻神奇從7月6日至8月26日,青島海底世界開放暑期夜場。遊客可選擇夜遊海底,避開白天的炎熱和喧囂,還可以享受門票巨惠、免費班車等福利。屆時,晚上還開通青島海底世界到五四廣場觀看燈光秀的「夜遊青島」專線班車,班車17:30至19:30流水發車,遊客憑海底世界門票可免費乘坐,方便快捷地前往五四廣場。學生享半價,考生也優惠已畢業和放暑假的同學,可以盡情來海底放鬆一下身心了!
  • 通識教育有多重要?看香港高中的通識課程改革!
    通識教育有多重要?看香港高中的通識課程改革! 通識教育有多重要?因為是全新的課程,自2009年實施以來,教師們下了很大的工夫,社會上討論也不少,還引起了國外不少的注意。說是全新的課程,也不準確。早在1992年,香港就開始設立類似的預科課程,不過採用的學校不多。現在的通識課程自全面設立以來,逐漸成熟,這裡面涉及幾個課程發展的基本問題。2002年的課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 通識教育在中國的艱難實驗:成大學裡的「怪胎」
    2006年,上海一家媒體有過這樣的描述:有院係為了防止「專業人才」流失,「白天學生們在復旦學院上通識教育課,晚上一些院系主任召集本專業的學生開會,宣揚專業教育精神」。  導師也遭遇了尷尬。學校安排,每周二下午,5位老師組成的導師團集中到學院辦公樓,接受學生答疑。
  • 夜遊青島這麼玩!十佳夜遊青島線路正式出爐
    夜遊青島獲獎線路一推薦線路:青西快線-k2(館陶路汽車站——青島火車站——上流匯——石油大學——濱海新村——城市陽臺——中鐵世界博覽城)推薦理由:作為連接青島與黃島的青西快線,它的作用巨大,同時它見證了西海岸的發展。
  • 什麼是通識教育?
    中國通識教育的思想源遠流長,古人一貫認為博學多識就可達到出神入化、融會貫通。《中庸》提出,做學問應「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淮南子》中說「通智得而不勞」。《論衡》也提出:「博覽古今者為通人」、「通人胸中懷百家之言」。通識教育可產生通才,即博覽群書,知自然人文,知古今之事,博學多識,通權達變,通情達理,兼備多種才能的人。
  • 培文訪談|培文閱讀空間劉經理談通識教育的重要性
    在古代中國,通識教育的思想,源遠流長。《易經》中主張:"君子多識前言往行";《中庸》中主張,做學問應"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古人一貫認為博學多識就可達到出神入化,融會貫通。西方文化中通識教育思想同樣也很古老,亞里斯多德主張"自由人教育",他的對話式、散步式、討論式多學科教育,被稱為呂克昂式逍遙學派。
  • 資本青睞「香餑餑」兒童通識教育 如何靠差異化突出重圍?
    兒童教育課程隨後成為該賽道新的增長引擎。據艾媒諮詢有聲閱讀付費情況顯示,2018年家長給孩子聽書付過費的超四成,當優質的內容符合消費者需求時,用戶願意為其付費,未來市場空間可想像。對於博雅小學堂用戶的高黏性和忠誠度,鄧瑾坦言,最擅長還是做內容。
  • 兒童科普繪本書單 | 看見更大的世界
    而很多簡單的問題背後其實包含著神奇的物理原理,了解它們,可以讓孩子更加深入地了解這個世界,也更能欣賞自然現象之後的規律美。書評 | 《科學也瘋狂》:在「瘋狂實驗」,腦洞大開中讓孩子愛上科學4.孩子能夠在閱讀中,自己用手摸到動物的骨頭,體驗感非常棒。書評 |《骨頭之書》:「動物骨頭屆」的優秀科普讀物5.《「你敢問·我敢答」通識教育科普繪本》,海豚出版社任何繪本受歡迎的背後,都有「專業」兩字做支撐。
  • 什麼是香港中文大學的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世界級的大學教育除了著重專科訓練外,還應培養學生慎思明辨的能力和文化意識,後者更是現代及未來世界公民的特質。通識教育是香港中文大學學士課程重要的一環,兼融中國人文理想和西方博雅教育,均衡而多方面地向學生傳授知識,從而達至全人教育。
  • 跳脫專業科普課的通識之道
    近年來,通識教育逐步成為大部分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頭戲。通識課程成為大學課堂,尤其是低年級課程體系中的「香餑餑」。但有相當一批以「通識課」為名目開設的,其實不過是科普化、簡約化的專業課應在被改造提升之列。因為它們達不到通識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