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號轉網」規定施行滿一年:1200萬用戶已完成 超七成受訪者遇障礙

2020-12-24 中國青年網

根據《攜號轉網服務管理規定》,用戶可在保持號碼不變的情況下變更其所籤約的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如今規定施行已滿一年,而北京市消費者協會日前發布的「攜號轉網」相關調查報告顯示,辦理過「攜號轉網」的受訪者中,70.39%的人表示在辦理「攜號轉網」過程中會遇到一定困難及阻礙。

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手機號是解鎖各種應用程式的「金鑰匙」,太多應用程式需要手機號註冊登錄,這樣的情況下,想要更換手機號絕非易事,「攜號轉網」對每個人來說都涉及切身利益。當然,「攜號轉網」的最大意義不在於減少成本,而在於明確權利——用戶未必真的會轉網,但權利不能被剝奪。令人遺憾的是,對這種有限的權利,通信運營商表現得並不積極。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底,全國共有超過1200萬用戶完成「攜號轉網」。這組數字看起來頗為亮眼,但結合16億行動電話用戶總數來看,實際上微不足道。

「攜號轉網」有多難?西安周女士的遭遇頗具代表性。交涉近一個月後,周女士的「攜號轉網」業務還是沒辦成,最後只得購買了一部雙卡雙待手機,辦理了一個新電話卡。周女士受阻的關鍵是,她的靚號協議到期時間為2029年年底。頗具諷刺意味的是,還有人曾投訴,自己的靚號協議被延長18年且不能銷號。為此,陝西省通信管理局認定陝西移動西安分公司行為違法,罰款5萬元並對5名負責人進行處理。寧願受罰,也要堅持為「攜號轉網」設置障礙,由此足見運營商的「山頭意識」有多強烈。

上述「攜號轉網」難在靚號轉網,通信運營商為靚號轉網設置重重障礙,無疑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攜號轉網」的進程。有人表示,靚號轉網難在使用權歸屬不清晰。實際上,比靚號使用權更值得關注的問題是,靚號協議本身是否經得起法律的審視?按照相關規定,運營商不能從靚號銷售中額外獲利。現實情況是,因為奇貨可居,靚號往往會被捆綁上最低消費、預存話費等附加條款。換句話說,運營商已經從靚號的使用中獲取了額外收益。在「攜號轉網」的過程中,運營商將額外收益固化為應得利益,這真的那麼理直氣壯嗎?起碼,陝西省通信管理局並不這樣認為,因此才會向陝西移動西安分公司開出了罰單。問題是,5萬元的罰單到底能有多大的懲戒力與威懾力?

2019年3月,工信部發布《關於2019年信息通信行業行風建設暨糾風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強調要深化「攜號轉網」業務規範辦理,不得擅自增設辦理條件、人為設置障礙,不得利用「攜號轉網」實施惡性競爭行為。工信部今年9月提供的數據顯示,「攜號轉網」服務正式提供以來,全國電信管理機構累計約談、通報、責令整改、行政處罰各級電信企業相關違規行為超過500次。監管部門頻頻出招,可以看出其雷厲風行的態度,但這也未嘗不是運營商屢屢違規的真實寫照。由此帶來的疑問是,在這場觸及利益的改革中,相關處罰是否能觸發痛覺?

事實上,資料顯示,僅從2019年3月到11月,全行業為「攜號轉網」的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資超過30億元。就「攜號轉網」而言,監管部門的態度是明確的,基礎設施也在不斷完善,當下最迫切的需要是加大問責和處罰力度。如果不能破除運營商的「山頭意識」,「攜號轉網」的政策紅利就難以真正落地。

(來源:光明日報)

相關焦點

  • 說好無條件攜號轉網 怎麼超7成受訪者在辦理攜號轉網遇到困難阻礙
    說好無條件攜號轉網 怎麼超7成受訪者在辦理攜號轉網遇到困難阻礙 發布日期: 2020-12-15 08:46:30 來源: 光明日報
  • 攜號轉網何時終結「人為障礙」?
    評論員觀察北京市消協近日發布攜號轉網服務調查報告,七成受訪者表示,在辦理攜號轉網的過程中遭遇過困難和阻礙,有的消費者甚至不得不因此放棄攜號轉網。距離2019年11月27日攜號轉網正式在全國提供服務,已經過去了一年的時間。
  • 工信部劉烈宏:已有1700萬用戶攜號轉網 一小時攜轉成功率超99%
    摘要 【工信部劉烈宏:已有1700萬用戶攜號轉網 一小時攜轉成功率超99%】今日,在2021中國信通院ICT+深度觀察報告會上,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在視頻致辭中透露,截至目前,我國「攜號轉網」服務已經累計有1700萬用戶完成攜轉,一小時攜轉成功率超過99%
  • 攜號轉網成「二等用戶」 政策不能被架空
    原標題:攜號轉網成「二等用戶」 政策不能被架空   運營商以其更豐富的服務內容提升用戶黏性,甚至吸引用戶「攜號轉入」,才是應時之舉;監管層面也應明確細化,精簡辦理條件,消除附加門檻,讓攜號轉網真正「自由」起來。   用戶期待多年的攜號轉網終於跨出試點區,年底前將在全國實現。
  • 中國電信發布攜號轉網細則:四種號段不能轉網
    11月14日,中國電信在官網發布攜號轉網服務實施細則。電信表示,為加強攜號轉網服務管理,保護用戶合法權益,促進電信業健康發展,根據工信部《攜號轉網服務管理規定》,結合中國電信實際,制定本實施細則。(二) 處於正常使用狀態(非掛失、停機等);(三) 與攜出方結清已出帳電信費用,如有未出帳的電信費用(例如國際漫遊費用等),與攜出方已約定繳費時間和方式;(四)與攜出方無在網約定期限限制的協議,或已解除在網期限限制;(五) 距離最近一次攜號轉網已滿
  • 「攜號轉網」怎麼辦?用戶籤有「在網協議」不能「攜號轉網」
    不久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關於做好「攜號轉網」全國推廣工作的通知》,明確了「攜號轉網」全國推廣工作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8月底前,各基礎電信企業完成網絡和系統的建設和改造工作,具備企業間聯調聯測的條件。第二階段是11月10日前,各基礎電信企業、中國信通院完成全業務流程聯調聯測相關工作,具備向用戶提供「攜號轉網」服務能力。
  • 中國移動為何「強留」用戶攜號轉網政策?
    中國移動為何「強留」用戶攜號轉網政策? 盈媒體 發表於 2020-12-15 16:25:40 報導稱,2019年11月27日,攜號轉網正式在全國提供服務,如今已時滿一年,但在此期間,類似於上述案例的現象屢有發生。
  • 攜號轉網管理規定出爐:運營商不得拒絕、拖延,落實實名制
    《規定》還要求,電信業務經營者在提供攜號轉網服務過程中, 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阻止、拖延向用戶提供攜號轉網服務; 用戶提出攜號轉網申請後,經營者不得幹擾用戶自由選擇,不得採取攔截、限制等技術手段影響攜號轉網用戶的通信服務質量。
  • 都5G時代了,中移動為何還要「強留」用戶,「叫板」國家攜號轉網政策?
    今天,藍鯨TMT頭條文章,《攜號轉網時滿一年:中移動等運營商「強留」用戶手段多樣,七成消費者遇阻》報導稱,2019年11月27日,攜號轉網正式在全國提供服務,如今已時滿一年,
  • 工信部:四季度電信用戶申訴環比上升 嚴格落實攜號轉網相關規定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關於電信服務質量的通告》(2020年第1號),從電信用戶申訴舉報情況、電信服務監管情況、經營及消費提示等三個方面通告了2019年第四季度電信服務有關情況。
  • 把攜號轉網的好事辦得更好
    在12月15日舉行的「2021中國信通院ICT+深度觀察報告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透露,全國「攜號轉網」用戶已超過1700萬,1小時「攜號轉網」成功率總體在99%以上。自去年底「攜號轉網」服務正式在全國推開以來,經過一年多的運行,「攜號轉網」服務滿足了不少消費者的訴求,但在運行中也存在一些不順暢的問題,亟待提升服務品質、改善用戶體驗。  「攜號轉網」來之不易,也有顯著成果。這項服務從在部分地區試點,到在消費者的千呼萬喚中落地,期間經歷了近10年,付出了很高的經濟和人力成本,是一項重要的電信惠民工程,給了消費者更多選擇。
  • 工信部:隨著「攜號轉網」全國施行電信用戶申訴有所增加
    新京報訊 工信部官方今日發布消息稱,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印發《關於電信服務質量的通告》(2020年第1號),從電信用戶申訴舉報情況、電信服務監管情況、經營及消費提示等三個方面通告了2019年第四季度電信服務有關情況。
  • 攜號轉網擬規定:合約機等有限制協議的號碼不能轉網
    暫行辦法規定,申請攜號轉網的號碼與攜出方無在網約定期限限制的協議,或已解除在網期限限制。這意味著合約機或一些合約套餐在協議期內不能攜號轉網。攜號轉網需滿足哪些條件?暫行辦法規定,攜號轉網需滿足幾個條件,首先,申請攜號轉網的號碼處於正常使用狀態(非掛失、停機等),且已經在攜出方實名登記,申請攜號轉網的號碼還需入網已滿120日(自然日)。值得注意的是,申請攜號轉網的號碼需要與攜出方無在網約定期限限制的協議,或已解除在網期限限制。
  • 聯通攜號轉網咋這麼麻煩!需解綁寬帶,還要退還全部贈品……
    去年11月27日,三大運營商正式在全國範圍內提供攜號轉網服務。據工信部官網顯示,截至今年8月底,全國共有超過1200萬用戶完成攜號轉網。從數字上看,雖然1200萬用戶不小,但與16億移動用戶相比,1000多萬的攜轉用戶只佔用戶總數的千分之六,折算到一年來看,攜號轉網率不過1%。
  • 攜號轉網怎麼轉?解除套餐合約限制或成爭議焦點
    徵求意見稿明確,攜號轉網是指在同一本地網範圍內,行動電話用戶變更籤約的電信業務經營者而用戶號碼保持不變的一項服務。申請攜號轉網的用戶,應當同時滿足五項條件,即申請攜號轉網的號碼已在攜出方辦理真實身份信息登記;申請攜號轉網的號碼處於正常使用狀態(非掛失、停機等);與攜出方結清申請攜號轉網號碼的已出帳電信費用,如有未出帳的電信費用,與攜出方已約定繳費時間和方式;申請攜號轉網的號碼與攜出方無在網約定期限限制的協議,或已解除在網期限限制;申請攜號轉網的號碼入網已滿120自然日。
  • 工信部公開徵求對《攜號轉網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的意見
    第七條【攜轉條件】申請攜號轉網的用戶,應當同時滿足下列條件:  (一)申請攜號轉網的號碼已在攜出方辦理真實身份信息登記;  (二)申請攜號轉網的號碼處於正常使用狀態(非掛失、停機等);  (三)與攜出方結清申請攜號轉網號碼的已出帳電信費用,如有未出帳的電信費用(如國際漫遊費用等),與攜出方已約定繳費時間和方式;  (四)申請攜號轉網的號碼與攜出方無在網約定期限限制的協議
  • 中國移動攜號轉網辦理指南(條件+材料+流程)
    現階段單位證件入網的政企客戶應當將號碼過戶至自然人名下,再申請攜號轉網攜出服務;(二)處於正常使用狀態(非掛失、停機等);(三)與攜出方結清已出帳電信費用,如有未出帳的電信費用(例如國際漫遊費用等),與攜出方已約定繳費時間和方式;(四)與攜出方無在網約定期限限制的協議,或已解除在網期限限制;(五)距離最近一次攜號轉網已滿120日(自然日)。
  • 拒絕「攜號轉網」被罰5萬,西安移動又曝給用戶設阻
    據早前媒體報導,西安曹先生反映,自己到移動公司辦理攜號轉網,發現協議被延長18年且不能銷號。該事件曝光後陝西省通信管理局立案調查,經過調查後發現,西安移動根據本企業靚號管理辦法,自行將用戶協議期限調整為20年,以此提出向用戶收取違約金並限制用戶銷戶,造成用戶攜轉受阻。
  • 中國已開通5G基站71.8萬個,攜號轉網用戶超1700萬
    構築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堅實底座,建成全球最大的5G網絡,累計建成5G基站71.8萬個,推動共建共享5G基站33萬個。網絡供給能力更加優良,千兆光纖覆蓋家庭超過9000萬戶,千兆用戶規模近500萬戶,IPv6端到端貫通能力不斷提升,IPv6活躍用戶達4.54億。二是融合應用不斷深化。成為驅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動力。5G進入應用創新的關鍵階段,基礎電信、社會製造、垂直行業等多主體協同推進態勢正加速形成,今年綻放杯參賽項目達4200多個,超三成項目進入商用落地階段。
  • 運營商拒絕用戶攜號轉網被罰,靚號老問題仍然待解
    據陝西省通信管理局網站消息,早前網傳「男子攜號轉網遭拒 協議被延長18年:註銷也不行」事件系中國移動西安分公司(以下簡稱「西安移動」)自行將用戶協議期限調整為20年,以此提出向用戶收取違約金並限制用戶銷戶,造成用戶攜轉受阻。陝西省通信管理局給予西安移動警告、並處罰款5萬元的行政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