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9 07:06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先行先試小區介紹有效做法:
撤桶建集中投放點 分類有人教有人管
棲霞區堯化街道金堯山莊小區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 通訊員 羅婷攝
去年10月,棲霞區堯化街道金堯山莊小區在全市率先試行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撤掉樓棟前全部垃圾桶,設立一處集中投放點。如今過去一年,金堯山莊小區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保持常態化運轉,堯化街道大數據中心、惠民中心也為垃圾分類助力,堯化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主動性、自覺性不斷提高,垃圾分類已然成為一種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
刷卡進站,集中投放點24小時開放
昨日,記者走訪金堯山莊小區,看見在投放點處,陸陸續續有居民刷卡投放垃圾。「小區實行垃圾分類投放一年了,居民們已經養成了習慣。」金堯山莊居民王阿姨說,自己平時在家擺放四個垃圾桶,做好垃圾分類,再直接拎到投放點即可。
金堯山莊小區的生活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外觀類似自助銀行。點內設有廚餘垃圾桶、可回收垃圾桶、有害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居民使用垃圾分類投放卡即可24小時自助分類投放垃圾。投放點配備香薰、空氣淨化器等去除異味,還設有洗手池,方便居民扔完垃圾後洗手。
在可回收物區域內,居民投入紙皮、報紙等可回收垃圾後,垃圾桶會自動進行稱重,根據重量記錄相應積分。金堯山莊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自運營以來,每天可以產生大約250公斤的廚餘垃圾以及90公斤的可回收物。分揀員曹慶雙介紹說,一年來,居民很少會再出現將餐巾紙、塑膠袋等物品混到廚餘垃圾內的情況了。
積分兌換,惠民服務中心開啟「堯化做法」
在堯化,有家不收現金的「超市」,居民憑積分可免費兌換生活物品。「超市」位於堯化街道堯佳路,是堯化街道和南京志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姚坊門垃圾分類惠民服務中心,也是南京目前最大的垃圾分類兌換社區「超市」。
記者在現場看到,王阿姨兌換了洗衣粉和洗潔精等日用品。她高興地告訴記者,通過投放可回收物,多的時候一個月可積攢500多分。廚餘垃圾的回收也會獲得另一種「綠積分」。每扔一次垃圾就可以產生一個積分,每3個積分就可兌換一顆雞蛋,30個積分可以兌換20斤麵條。
如今,惠民服務中心已運行一年,兌換方式更便捷、可兌品種更多元,從米油麵、零食飲料到洗衣液、肥皂等應有盡有,幾乎涵蓋了家庭日常所需,同時還免費提供圖書借閱服務。以「垃圾換物」市場化運作的「堯化做法」正顯出成效,從源頭上調動起居民參加垃圾分類的積極性。
既快又準,大數據助力垃圾分類
位於堯化街道仙堯路的垃圾分類大數據中心裡,街道內各小區的垃圾分類回收量以及參與率,居民何時獲取積分又何時兌換、兌換何物,運輸車輛是否去往小區收運,這些數據信息在屏幕上都能看見。而獲取堯化街道內45個小區的實時分類情況以及相關統計數據僅僅需要5秒。
除了數據基礎服務能力,大數據中心還可以添加接口,將數據平臺進行共享,使垃圾分類市場化運作透明化,增加垃圾分類數據的可用性。該中心還通過垃圾分類統一的數據採集、存儲,形成小區的數據匯集,為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建在哪、怎麼建、如何管提供了真實有效的數據支撐,大大提高垃圾分類管理效率。
截至目前,堯化街道試點垃圾分類小區由最初的4個增至45個,試點戶數35877戶。垃圾分類覆蓋率近100%,98%的居民知曉垃圾分類,70%的居民參與到了垃圾分類中,每周回收的可回收垃圾量達到16噸。在堯化,垃圾分類氛圍日漸濃厚,居民參與度逐步提高、成效逐漸展現,已成為居民的良好生活習慣。
南報融媒體記者 肖凡
通訊員 易丹丹 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