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英國及日本的異同壹;1688年英國人請一位荷蘭人成為英國國王

2020-12-11 黑瞳娛樂新視野

比較是指對比幾種同類事物的異同、高下。

比較更容易讓人看清事物的真相。

一,英國與日本同為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國家。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的原則是:議會權力高於王權,司法權獨立於王權。

a,二戰戰敗後,日本在美國的主導下頒布新憲法,由天皇制國家變為以天皇為國家象徵的議會內閣制國家。

(天皇一家)

(英國王室全家福)

b,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治體制是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1688年英國光榮革命中,英國議會將荷蘭執政奧倫治親王威廉(1650—1702)來英國,以保護英國的宗教(新教)、自由和財產。

(英國人請一位荷蘭國籍,而且不會英語的威廉三世成為自己的國王)

威廉三世(沉默者)是被議會請來的,國王權利的來源不再是神而是議會了。

1689年英國頒布《權利法案》最早確立君主立憲制。

(麥克阿瑟與天皇裕仁)

有趣的是:英國議會請一位不會英語的荷蘭人來做自己的國王;日本的議會內閣制是美國人強加的。

但從結果而論,建立君主立憲制之後,英日兩國王室都沒有成為阻礙英日兩國成為世界上的發達國家的負面力量。

二,英國與日本同為靠近亞歐大陸的島國,戰略位置極其重要,都對大陸產生了重大影響。

世界上共有45個獨立的島國,英國跟日本是對世界影響極大的兩個島國。

(亞歐大陸是世界的地緣中心,島國對亞歐大陸施以大平衡手和小平衡手)

a,日本的地緣位置。

(日本與東亞新興經濟體)

日本列島遠離亞洲大陸,九州島與朝鮮南端最近點之間有190公裡,距離中國則有800公裡,北部是西伯利亞的苦寒之地。因此在工業革命之前,日本歷史上絕大部分時期受鄰國影響較小,可以視日本的需要掌握開放與封閉的程度。

工業革命之後,西方開始侵略和殖民世界,由於遠東及日本列島離西方列強較遠,是西方列強的力量極限,就算強如大英帝國,也無力殖民東亞,採取的是尋找代理人半殖民政策;而且由於力所不及,英國為了遏制沙俄和中國,對日本採取扶植政策。日本甲午戰爭及日俄戰爭取得勝利,後面都有英國人的影子。

b,英國的地緣位置。

相較於日本,英國離歐洲大陸很近,多佛爾海峽最窄處僅28.8公裡,因此英國深度介入歐洲大陸事務。

諾曼徵服之前,英國屢受來自歐州大陸的蹂躪;1066年來自法國的諾曼第公爵威廉徵服英格蘭形成力量中心後,英國開始反攻倒算,此後一直侵略幹擾歐洲大陸內部事務,而且英國本土從此再無戰火。

(徵服者威廉一世)

尤其是爆發於英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讓英國崛起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此後英國一直採取離岸平衡手制衡歐陸,另一方面大肆海外殖民,建立起「日不落」帝國。

(大英帝國鼎盛期控制的疆域)

事實上,大英帝國從威廉一世徵服英格蘭建立起力量中心至今,英國一直對歐洲大陸懷有戒心,對歐洲大陸採取制衡策略,而且最終取代英國海洋霸主地位的是美國(以英格蘭人為主建立的殖民地脫離英國獨立),因此有人認為大英帝國根本沒有衰老,只不過資產重組,換了美國這個殼重新上市而已!

相關焦點

  •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勝利,為什麼請荷蘭人威廉來當國王?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從1640年查理一世召開三級會議開始鬧,到1688年詹姆斯二世退位結束,最後邀請荷蘭執政威廉、瑪麗夫婦當英國國王。這場革命的結果,新貴族正式推翻了封建統治,又稱清教徒革命。為什麼革命的結果,是荷蘭人來當國王呢?
  • 世界史:淺析1688年到1691年荷蘭以及英國發生的戲劇性改變
    1685年2月6日,英國國王查理二世去世,這位國王沒有正式的子嗣,由他的弟弟詹姆士二世即位。他原為約克的公爵以及海軍大臣,在任海軍大臣期間,英國的海軍與荷蘭作戰時經常失利。他的第二任妻子摩德納的瑪麗是一位天主教徒,英國的新教徒對他們夫婦很不信任。
  • 都是島國,英國和日本有什麼異同?
    高中地理複習和新課的全部課件在這裡,請使用!‍ 眾所周知,英國和日本都是島國,一個在西歐一個在東亞,雖然日本無論在人口還是面積上都比英國要多出不少,但是兩個國家在世界上算是一個重量級的。
  • 初中世界歷史知識點歸納: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640年—1688年)
    1.根本原因:斯圖亞特王朝的封建專制統治嚴重阻礙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2.開始、結束時間、標誌:1640年-1688年;結束標誌:光榮革命(推翻了專制統治,另立國王。)   3.代表人物:克倫威爾(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代表人物;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過程中,克倫威爾擊潰王軍主力;1649年,處死國王查理一世,成立了共和國;共和國時期,擔任"護國公",實行有利於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軍事獨裁統治。)(認識人物)   4.文獻:《權利法案》   (1)頒布時間、機構、目的:1689年;英國議會;限制王權。
  • 不肯學英語的英國國王是怎麼治國的?
    喬治一世是英國歷史上一個比較特殊的國王,他不是英國人,54歲才因血緣關係入主英國,成為英國歷史上的一個奇蹟。他不會說英語,成為英國國王后,仍不願學習英語。語言障礙使他對國事漠不關心,英國內閣制度在他執政時期初見雛形。
  • 一個不會說英語的英國國王
    這還要從英國的「光榮革命」說起。   眾所周知,英國在1689年完成了「光榮革命」,在這場不流血的革命後英國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君主立憲政體,荷蘭人威廉和夫人瑪麗成為英國國王,史稱「雙王共治」時期。1694年瑪麗女王去世,1702年威廉國王去世,因為兩人沒有子女,因此王位傳給了瑪麗的妹妹安妮。安妮是詹姆士二世的次女,1683年,時為公主的安妮與丹麥王子喬治結婚。
  • 一個不會英語的德國人竟然成為了英國國王
    說起喬治·路德維格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不認識,不知道這是哪國人。其實這是一位出生在德國,並且只會德語的德意志人,但是他最後卻成了大不列顛、愛爾蘭漢諾瓦王朝首位國王。他的王位的來歷可以說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喬治一世的父親是歐列斯特·奧古斯都,母為索菲婭(英國國王詹姆士一世的外孫女)。
  •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與利茲大學比較
    英國的教育資源豐富,名校眾多,是大家理想的留學目的地之一。下面就和智課選校帝了解一下英國倫敦國王學院與利茲大學比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倫敦國王學院(英文:King's College London,縮寫:King's或KCL),又譯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是英國久負盛名的世界頂尖綜合研究型大學,1829年由英王喬治四世和首相惠靈頓公爵在倫敦泰晤士河畔所創立,為倫敦大學創校學院和羅素大學集團創始成員,國際大學氣候聯盟成員,被譽為金三角名校。
  • 「日不落帝國」英國如何崛起?
    在「英法百年戰爭」結束一直到1688年的光榮革命之前,專制王權才是英國近代崛起的根本——1649年英國革命之後雖然短暫的廢除了國王,但革命領袖克倫威爾建立了個人獨裁制。從歐洲內部來看,英國的崛起,是地緣戰略優勢的結果。並非由其生產力、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的特殊性所決定。十字軍東徵結束以後,義大利地區發展最快,商業繁榮加上文藝復興,是經濟和文化中心。然後,緊靠義大利的法國和德意志也隨之崛起。
  • 英國國王喬治一世,為什麼不會說英語,這是怎麼一回事,有何隱情
    英國的歷史,分好幾個階段,其中喬治一世,是最為奇特的一位。1714年8月,已經54歲的乘坐輪船來到英國,此行的目的就是繼承英國的王位。也是英國歷史上唯一一位不會說英語的國王,這其中到底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 當查爾斯成為國王時,卡米拉能成為王后嗎?英國民調給你答案
    卡米拉在1970年就與查爾斯王子相識,中間經過結婚,離婚等諸多事件,他們一直都在來往,直到2005年才正式邁入英國王室,與查爾斯王子結為夫妻。但是,卡米拉一直是個有爭議的人物,她在查爾斯王子和黛安娜王妃之間,充當了一個不光彩的角色。
  • 塞繆爾佩皮斯(Samuel Pepys),英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文官之一
    為了裝飾他的花園,路易十四每年從荷蘭人手裡購買數以百萬計的鬱金香,同時還鄙視他們是商人,反感他們是共和主義者,厭惡他們是新教徒。他是個墨守法律條文的人——國王不得不如此——當存在有利於提高他聲望的合法呼聲時他就感到比較安逸;這對於他尋求給予法國更有利的邊界是有幫助的。因此多方面的考慮塑造出後來呈現為愛國主義擴張的外交政策。
  • 此人原本是法國公爵,趁英國內亂帶兵入侵英國,成功當上英國國王
    英國諾曼第王朝開國國王威廉一世公元1027年,威廉一世出生在法國諾曼第公國,父親是諾曼第公爵羅貝爾一世,當時的諾曼第是法國國王分封的公國,歷代君主不稱大公,稱公爵,是歐洲歷史在國王之下的最高級的爵位當時的英國威塞克斯王朝也不平靜,威廉一世生活的年代,威塞克斯王朝被維京人建立的丹麥滅掉,英國淪為了丹麥領土,這是英國歷史唯一一次被外族徵服,威塞克斯王朝倖存王室成員哈德羅二世逃到了諾曼第公國,受到了威廉一世的保護,哈德羅二世為了報答威廉一世的救命之恩,約定如果自己有朝一日能回到英國做國王,就把英國王位讓給威廉一世。
  • 對教師招聘考試的分析——英國政體
    A.封建貴族鬥爭的原因 B.新舊貴族妥協的結果C.封建貴族鬥爭的標誌 D.新興貴族妥協的條件4.1689年,由英國議會通過的《權利宣言》,經國王籤署後,正式成為《權利法案》。其通過的目的是( )。A.宣告英國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 B.確立了資產階級專政C.為限制王權提供了法律保障 D.國王權力得到加強5.1688年的「光榮革命」後,確立了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基本原則,包括( )。
  • 英國王位是純粹的世襲制,繼承人由議會說了算,這國王當得憋屈
    眾所周知,英國是一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國王的王位繼承是純粹的世襲制,但是,我們也應該清楚,英國王位的這種「世襲罔替」也不是國王一個人說了算的,國王在英國(古代和近代)並非是「天老大他老二」,議會把它的權力限制的死死的,連自己的王位繼承都是議會立法說了算。
  • 它是雞尾酒的靈魂,英國國王曾為之推廣!
    但並不是所有的金酒都是以杜松子作為主要調味,例如比較少見的黑刺李金酒(sloe gin)。荷蘭人稱之為Gellever,英國人稱之為Hollamds或Genova,德國人稱之為Wacholder,法國人稱之為Genevieve,比利時人稱之為Jenevers…… 金酒有許多稱呼:香港、廣東地區稱為氈酒;臺北稱為琴酒。
  • 知識點:高中歷史之英國君主立憲制
    直接原因:斯圖亞特王朝奉行「君權神授」,並宣稱議會權力來自國王,和議會發生矛盾。 爆發:1640年革命爆發。 過程:1640年—1688年,英國發生資產階級革命。 1、背景:1688年,英國議會邀請詹姆士二世的女兒瑪麗和她的丈夫荷蘭執政威廉承襲英國王位,並統治英國。這場不流血的政變,歷史上稱為「光榮革命」,標誌著議會取得勝利。 2、內容:1689年頒布《權利法案》,確立議會主權,從立法權、司法權、稅收權、軍事權等方面限制了國王權利。
  • 喬治六世:拯救英國的「口吃」國王
    今天在位的英國女王是伊莉莎白二世,在這兩天英國哈裡王子與美國女演員梅根的婚禮上再次露面,還是非常的精神。老太太今年92歲,在位已經是66年了,她見過無數的首相,現在到了梅姨,都已經是她孫子輩的人物了。她爸爸就沒有那麼長時間在位,她爸爸最近兩年因為《國王的演講》這部電影再一次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人物。這位英國歷史上第一位結巴國王——喬治六世。喬治六世國王的繼位是非常的偶然,本來是輪不到他的,喬治五世國王在1935年駕崩,駕崩之後繼位的是他的兒子,愛德華八世,他是英國歷史上有名的「不愛江山愛美人」的國王,找了一個美國的二婚的女人叫辛普森夫人。
  • 英國是如何通過貿易戰把荷蘭掏空的?
    ▲荷蘭人長期壟斷日本的國際貿易,因此江戶時代的日本人把所有來自西方的知識都統稱為「蘭學」17世紀被稱為荷蘭的▲荷蘭大帝國三、《航海法案》— 英國優先荷蘭人不僅在貿易問題上佔英國人的便宜,最可氣的是荷蘭漁船竟然在英國海域肆意捕魚,再高價賣給英國人。
  • 《大憲章》與英國王室的世紀博弈
    並且在籤署後,它沒有調解國王和貴族的矛盾,還引發了戰爭,在之後的200多年金雀花王朝中被修改了十幾次,又在都鐸王朝時期沉寂了200多年,它又怎麼成了英國人的自由、普通法和議會的源頭?其次,《大憲章》不僅明確規定「未經本王國一致同意」國王不可以任意徵稅,而且還具體闡述了達成「一致同意」的條件。實際上,1215籤署的最初版本的《大憲章》,三分之二以上的條款均涉及國王不能任意徵稅、亂徵費、亂攤派。這樣一來,《大憲章》的籤署,在世界歷史上間接導致了一種新型國家體制的誕生,這種國家體制到英國1688年的光榮革命才真正建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