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周五晚上的機票,準備去趟天津——天津衛,這個自前朝定都北京以來一直擔任衛戍京城重任的衛城。
簡單交待一下行程:D1:寧波——天津D2:天津——山海關,古城景區、天下第一關景區、老龍關景區;山海關——天津,古文化街、磁房子、張學良故居D3:天津,五大道、南開大學、義大利風情街、鼓樓步行街餐飲推薦:早餐:大福來、真素誠,我們各吃了一餐,感覺大福來更勝一籌。
正餐:昱德來、老酥匠、七號館。
昱德來是老牌津菜館,味正量大,實誠!
老酥匠是新式津菜館,創意多,七號館是網紅店,排號多。
朋友聽說我要去天津玩,第一句話就是:天津有啥好玩的?是啊,天津有啥好玩的?於是在去的前幾天,又臨時買了從天津去山海關的高鐵票,第二天早上我們到了天津西站,坐上高鐵,1個半小時就到了山海關站。
原來印象中的山海關就是一個大大的城樓,去了才知道不是那麼回事,山海關除了天下第一關景區那個大大的城樓以外,還有古城景區和老龍頭景區。
後來蹭著別人家的導遊說,整個山海關城就象一隻鳳凰,古城是身體,天下第一關外面的甕城是頭,兩邊伸展出去的長城城牆就是翅膀。
古城的城牆還是保存得比較完好,不知道是不是後來修繕的。
古城呈方形,城中間是一個鐘鼓樓,向東西南北方向各伸展出一條大街,我們走的這條是南大街。
大街的東側還保留了很多胡同,伸展出去,很象排骨,胡同的名字就叫東頭條、東二條、東三條……。
朝向大街的房子都經過了整修,而兩側胡同裡的房子就比較原生態了。
這個原來是南大街綢布莊,現在是山海關區文聯文藝之家、攝影家協會所在地,大門虛掩,裡面在辦一個小型的攝影展。
布莊後面的胡同裡有個興儒博物館,只在這裡拍了個照片,沒有進去。
有名的四條包子店,我們進去打了牙祭。
在老龍頭回來的計程車上,師傅向我們推薦山海關渾菜,可惜時間有限,只能下次再來嘗鮮了。
古城中心的鐘鼓樓,我們花了十元錢上了樓,往東西南北四下打望了一下。
遠處那個城樓就是等會我們要去的天下第一關。
從鐘鼓樓上下來,西北角有個雙文井,看樣子應該是仿古建築了。
從鐘鼓樓沿東大街朝東走,不多遠就是天下第一關城樓了。
今天剛好在舉辦馬拉松比賽,我們到的時候,比賽已經接近尾聲了,剛才還在納悶,怎麼古城裡這麼多警察安保呢?
瀏覽完天下第一關景區,我們打車去老龍頭景區,很近,10幾分鐘車程就到了。
長城的入海處——老龍頭
從老龍頭沿著海灘往西,有一個海神廟,裡面有一個天后宮。
訂了下午2點多的高鐵票,在山海關站旁邊吃了一份茴香豬肉餡餃子,緊趕慢趕就回天津了。
如果有時間,山海關還是值得我們再多花點時間好好看看的。
從天津站出來,我們打車去古文化街,司機把我們在河對面的馬路放下了,我們過了海河上的一條步行橋——金湯橋,就到了對面的古文化街了。
橋邊的奧匈帝國領事館舊址。
古文化街是一條(仿古)商業街,匯聚了天津著名的老字號。
硬是排了10分鐘隊,吃了一回炸糕。
這個博物館4點半閉館,進不了了。
天津有名的茶湯,這次在天津基本上把名小吃都嘗了一遍,除了這個茶湯和狗不理包子。
這個石頭門坎是做素包的,只是一定要6個起賣,我們吃了一個,多餘的後來帶回來當早點吃了。
這個天后宮規模挺大的,勅建!
旁邊還有個關帝廟,我們都沒有進去。
從文化街的另一頭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