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外多酶體系催化合成氨基葡萄糖研究獲進展

2020-12-23 騰訊網

氨基葡萄糖(glucosamine,氨糖)是一種重要的功能性單糖,在食品等行業具有廣泛用途。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運動人群的增加以及氨糖更廣泛的應用開發,氨糖的需求量持續上升。傳統生產氨糖的方法中,甲殼素水解法環境汙染嚴重,易導致過敏反應;發酵法由於氨糖抑制菌株生長導致發酵產物為乙醯氨糖,需進一步酸解或酶解獲得氨糖。因此,亟須開發綠色、高效、一步法氨糖生產新方式。

近日,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體外合成生物學中心研究員遊淳帶領的研究團隊,開發出利用體外多酶體系生產氨糖的新型生物製造平臺。該多酶催化路徑通過5個核心酶的級聯催化將澱粉和無機氨一步法轉化為氨糖,利用路徑設計、酶元件挖掘、計算模擬、反應條件優化等方法,提高了氨糖的產率和底物轉化率。在10g/L澱粉的低底物濃度下,催化生成7.2g/L氨糖,底物摩爾轉化率達到69.1%;在50g/L澱粉的高底物濃度情況下,催化生成23.7g/L氨糖,底物摩爾轉化率47.7%。該研究創製出一種產品產率高、環境友好、體系易於放大的新型氨糖生物轉化平臺,有利於促進氨糖及其相關產業的技術升級和規模擴大。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ACS Catalysis上。天津工業生物所副研究員孟冬冬為論文第一作者,遊淳為論文通訊作者。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天津市合成生物技術創新能力提升行動的支持。

催化澱粉和無機氨轉化為氨糖的體外多酶體系

來源: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

相關焦點

  • 天津工生所體外合成功能性二糖研究取得進展
    隨著酶催化技術的發展,人們愈發傾向於尋找合適的酶催化製備二糖。目前,在合成糖苷鍵方面擁有優良特性的糖苷磷酸化酶逐漸引起關注,但是其催化底物1-磷酸糖價格昂貴,導致合成二糖成本較高。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遊淳帶領的體外合成生物學中心研究團隊,設計了將廉價底物澱粉轉化為多種功能性二糖的體外多酶催化體系。
  • 體外合成昆布二糖研究取得新進展
    它可以作為合成透明質酸的前體物質應用於製藥及化妝品行業,作為促發芽劑和天然防腐劑應用於農業領域,且其具有益生作用,可以作為食品添加劑應用於食品保健品行業,另外,還可以調控嗜熱菌熱纖維梭菌的蛋白表達。昆布二糖的傳統製備方法是以稀酸水解天然產物,但天然產物供應有限,導致昆布二糖價格居高不下。因此,開發成本低廉、環境友好的昆布二糖高效合成技術,對高附加值功能性寡糖生物製備具有重要意義。
  • 氧化脫羧合成1-烯烴研究獲新進展
    近日,揚州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王喜慶團隊在通過氧化脫羧合成1-烯烴方面取得重要研究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期刊ACS Catalysis上。  1-烯烴作為一種理想的下一代能源物質與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合成方式受到廣泛關注。目前,1-烯烴主要通過傳統的石油工業產品乙烯聚合而成,但通過該方法只能得到偶數碳鏈長度的烯烴。
  • 關於氨基葡萄糖,你至少需要知道這 5 點!
    氨基葡萄糖是軟骨細胞合成蛋白多糖的必需物質。人體可自身合成氨基葡萄糖,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合成氨基葡萄糖的能力逐漸下降。補充外源性氨基葡萄糖:刺激軟骨細胞合成蛋白多糖,維護關節軟骨的形態結構;抑制損傷軟骨的酶(如磷脂酶 A2)的活性和抑制自由基的產生,發揮抗炎作用。二、氨基葡萄糖治療骨關節炎有效嗎?
  • 關於氨基葡萄糖,你至少需要知道這5點!
    人體可自身合成氨基葡萄糖,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合成氨基葡萄糖的能力逐漸下降。 補充外源性氨基葡萄糖: 1.刺激軟骨細胞合成蛋白多糖,維護關節軟骨的形態結構; 2.抑制損傷軟骨的酶(如磷脂酶A2)的活性和抑制自由基的產生,發揮抗炎作用。 二、氨基葡萄糖治療骨關節炎有效嗎?
  • 雙酶體系催化形成天然產物中環丙基結構單元研究取得進展
    >)和一個甲基轉移酶(C10Q)組成的雙酶體系共同催化形成CC-1065中的環丙基結構。  在前期的研究中,唐功利團隊報導了CC-1065的生物合成基因簇(ACS Chem. Biol.隨後以該中間體為底物,由重構的C10P和C10Q組成的雙酶體系在嚴格無氧的條件下能夠實現該中間體的環丙基化,從而生成CC-1065。
  • 武漢大學孫宇輝課題組聚酮合酶生物合成研究獲突破
    近日,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德國應用化學》)發表了武漢大學藥學院鄧子新院士團隊孫宇輝教授課題組在聚酮合酶(Polyketide synthase, PKS)生物合成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揭示了PKS結構域可通過一種新穎而獨特的跨模塊「借用」方式實現聚酮鏈的雙鍵還原。
  • 縮氨基硫脲類抗腫瘤化合物研究取得進展
    縮氨基硫脲類化合物因其具有廣泛的生物活性,如抗病毒、抗細菌、抗真菌、抗腫瘤活性而引起醫藥工作者的重視。 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柳紅研究員課題組與蒙凌華研究員合作,設計併合成了一系列結構新穎的稠環類氨基硫脲衍生物,並對該系列化合物的抗腫瘤活性和作用機制進行了深入研究。多個化合物能夠顯著抑制HL-60、SGC-7901、Hela和HT-29人腫瘤細胞的增殖,其中化合物TSC24活性最強。
  • 脂肽類天然產物生物合成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熱帶海洋生物資源與生態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張長生團隊在脂肽糖苷類抗生素Totopotensamides(TPMs)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氨基葡萄糖片的功效與作用
    1.治療人體骨性關節炎 氨基葡萄糖片具有治療人體骨性關節炎的作用,比如說膝關節、手腕關節以及頸關節,如果這些地方了疼痛的症狀的話,是可以服用氨基葡萄糖片來進行緩解的。
  • 氨基葡萄糖的是是非非
    氨基葡萄糖:氨基葡萄糖是一種重要的氨基己糖,由葡萄糖的一個羥基被氨基取代形成,不再是我們所說的葡萄糖,不影響胰島素的分泌,因此糖尿病患者也可以放心使用。但某些含氨糖的產品卻含有碳水化合物,對於胰島素絕對分泌不足的糖尿病患者,需仔細查看成分表,謹慎選擇。
  • 硫酸氨基葡萄糖泡騰片和硫酸氨基葡萄糖顆粒轉換為非處方藥
    12月10日,國家藥監局發布公告稱,根據《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辦法(試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令第10號)的規定,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論證和審核,硫酸氨基葡萄糖泡騰片和硫酸氨基葡萄糖顆粒兩個藥品由處方藥轉換為非處方藥。品種名單及其非處方藥說明書範本一併發布。
  • 《綠色化學·綜述》生物催化微凝膠酶:合成,概念和新興應用
    【科研摘要】酶是自然界的催化劑,在利用可再生資源進行可持續生產方面具有巨大潛力。使酶適應工業過程的要求是在合成精細化學品,食品和藥品的大規模轉化中利用其益處的先決條件。使用天然和合成載體固定野生型或工程化酶已廣泛用於改善催化性能,確保回收和再利用,從而促進其在工業過程中的使用。在過去的三十年中,固定化酶的設計和應用取得了重大進展。
  • 微生物所等破解過氧化氫酶參與天然產物生物合成機制
    接著,研究者在大腸桿菌中純化得到了可溶性的EasC蛋白,EasC可以在體外分解過氧化氫,驗證了其過氧化酶活性。研究報導的過氧化氫酶和過氧化物酶均利用過氧化氫作為氧化劑,催化氧化還原反應的進行。  本篇文章報導的過氧化氫酶EasC代表了一種全新類型的生物催化劑,它是自然界首個同時具有過氧化氫酶和單加氧酶活性的蛋白(圖2B)。本項目解決了該類藥物研究中半個多世紀以來懸而未決的難題,將為該類藥物的工業菌株優化、代謝工程改造等研究打下堅實基礎。
  • 研究揭示葉綠素生物合成酶促光催化的結構基礎
    研究揭示葉綠素生物合成酶促光催化的結構基礎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0/25 10:53:54 葉綠素生物合成中酶促光催化的結構基礎,這一成果由英國曼徹斯特大學Nigel S.
  • 體外生物催化級聯可用於產生islatravir
    體外生物催化級聯可用於產生islatravir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2/6 18:20:30 美國默克公司Mark A.
  • 微生物所在流感病毒聚合酶調控RNA合成機制研究領域取得進展
    通過大量的細胞複製子和體外酶活功能實驗表明,病毒基因組複製第一步cRNA的合成主要通過mode A構象進行調控,而mode B構象主要在複製第二步聚合酶合成vRNA時發揮作用,並且這一過程需要其他病毒或宿主因子的參與
  • 青島能源所多糖裂解酶高溫適應性研究獲進展
    青島能源所多糖裂解酶高溫適應性研究獲進展 2018-01-11 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隨著溫度的升高,酶的催化活性會相應地提高,但酶與底物之間的親和力會下降。金屬離子能夠增強金屬酶的活性、穩定性和底物親和力,但是金屬離子螯合胺基酸在高溫適應性過程的作用尚不明確。近日,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微生物資源團隊針對多糖裂解酶高溫適應性的相關研究結果,證明金屬離子螯合胺基酸在酶的高溫適應過程中有提高底物親和力的功能。
  • 超分子化學研究獲新進展
    超分子化學研究獲新進展 2016-12-06 中國科學報 黃辛 【字體:大  受生命體中刺激響應性酶催化的啟發,近年來如何利用超分子化學作用力動態可控的優勢構建人工有機、無機可轉換催化劑受到了廣泛關注。此前,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了一種通過超分子主客體作用控制二氧化鈦納米粒子自組裝,從而實現雙穩態二氧化鈦光催化劑的策略。
  • 氨基葡萄糖是不是藥品?需要憑處方買嗎?別再被騙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會全球化的發展,風靡於歐美的「網紅產品」氨基葡萄糖,在國內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那麼到底什麼是氨基葡萄糖?面對市場上眼花繚亂的產品,我們到底該如何選擇和使用呢?我們吃的氨糖,到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