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粿是潮汕人特有的自造食物,香嫩可口潮汕人家鄉味道
說起家鄉的味道,可能第一個衝口而出的就是粿。粿,是潮汕人特有的一種自造的食物。大小的喜事,大小的節日,敬神供品必須是紅桃粿。粿,以前只有單一的品種,現在已經衍生了許多品種,有紅桃粿、鼠殼鍋、桌球粿、菜粿等等。
-
帶著溫度的鼠麴粿,讓我牽掛
提起家鄉美食,潮汕鼠麴粿淡淡的野草清香便會勾住我的味蕾,勾起我對爺爺奶奶的思念,勾起我們對家鄉的依戀。每逢過年,我們和大伯父一家總有一件事牽掛在心頭,那就是團聚在爺爺奶奶家一起做鼠麴粿。奶奶每年都變換著花樣給我們做,所以每次吃到鼠麴粿都要展開一場關於味道的辯論。味道在不斷更新,不變的是在這一份熟悉的記憶中濃濃的鄉情。鼠麴粿的製作過程並不複雜。先是和面,然後加入少量油和紅糖,這樣製作出來的粿皮會更加亮澤和香甜。粿皮散發出的幽幽野草清香似乎要將遊子的思緒帶往故鄉,攀上那常年雲霧繚繞,氣象萬千的鳳凰山頂。 接著,就是我最擅長的製作鼠麴粿部分了。
-
潮汕人,想要「粿」住一切
無論是早餐、午餐還是晚餐,本潮汕人表示餐餐皆可吃粿,被粿拴住的家鄉胃可以活到老,吃到老。 如果說鼠殼粿是其中歷史最悠久的粿品,那紅桃粿定是潮汕人一年四季最離不開的粿品。
-
街邊美食碗仔粿撐起幾代人記憶 帶您暢遊"舌尖上的老街"
在馬巷,池王爺廟門口、五甲尾路口以及馬巷車站和馬巷鎮政府附近,碗仔粿攤位隨處可見,攤主幾十年如一日,用心做好這道馬巷人最愛的美食。 最綿長的鄉愁是家鄉美食,回故鄉最短的路是從嘴到胃。對馬巷人來說,不管離家鄉多遠,家鄉的味道都難以忘懷。《走街串巷話馬巷》之美食系列報導今起推出,記者帶您暢遊「舌尖上的老街」。
-
舌尖上的美食!潮汕韭菜粿 的做法
這兩種粿皮料滲入的水或開水均要恰到好處,達到既不沾手又不鬆散,揉搓時有彈力的手感,方能做成皮薄餡厚的,蒸熟又不破裂的韭菜粿.餡料的配製,是以韭菜為原料,先將韭菜洗淨,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顆粒,加上蝦仁(即去殼的蝦肉)粒、香菇粒、豬的瘦肉丁等,一起放入鼎裡,用食用油或豬油炒至半生半熟(一般是五六成熟為好)後,加入適量的精鹽、味精和少量的辣椒醬等佐料攪拌均勻。這樣,餡料便配製成了。
-
【廈門美食】同安碗仔粿,舌尖上的鄉愁
再品這一小吃,恍然間回到兒時,味道和吃法依然如舊。小店周圍常見一大群食客,男女老少皆有,有著裝隨意之人、也有衣冠楚楚者。他們或蹲、或站、或坐,吃相千姿百態,絲毫不介意條件的簡陋,個個神情專注,神態愜意,似乎十分享受。禁不住美食的誘惑,我連吃兩碗,大呼過癮。自此,回同安嘗此小吃,似乎已是我必做的功課了。
-
海豐美食|這一卷卷著菜的「粿」即是早餐也是午餐
記憶的老味道往往不是無人不知而是真正能深深烙在舌尖的味道今天主角:這家老字號銅盤粿 就是這樣讓人嘴饞的存在老闆是一位上了年紀的阿姨,在這個地方賣銅盤粿十年如一日,只要不是颳風下雨,她都會如期的出現!從小到大,每逢肚餓時到他家吃盤銅盤粿已經成為我的習慣,就連長大後去外地也依然對這份味道念念不忘,回來一定要先吃上一份再說。
-
這碗牛肉粿仔湯,便宜大碗還好吃,吃出的是滿滿幸福感
店家的牛肉,質量都是最新鮮的,咬這麼一口牛肉,鮮嫩多汁,讓你的味蕾感受這美妙的感覺,仿佛是音符在你的舌尖上跳動。嚼勁十足又非常Q彈的粿條,就好似畫龍點睛般為這碗牛肉粿仔湯添上了一筆,一切的搭配都是剛剛好。最後,再撒上一抹香菜,增添了香味,也點綴了這碗牛肉粿仔湯。
-
東山人都愛吃的菜頭粿,舌尖上別有風味的鄉愁~
圖 | 網絡也許有人不喜歡蘿蔔,但我想,應該沒有東山人不愛這個味道的吧。它更是一種舌尖上的鄉愁,仿佛咬一口那塊菜頭粿,就能回味起圍繞在媽媽身邊,垂涎三尺等著美味做好的那一刻。圖 | 網誠緣在外獨自生活,有時候很難吃到家鄉的粿,即使有也不是記憶裡東山的味道。那種一口就能嘗出來的,家鄉土地孕育出的蘿蔔,讓做出來的粿也變得分外可口起來,每個步驟,都飽含著東山人對食物的熱愛,最大程度發揮它的美味。
-
舌尖上的永泰,金黃一片的九層美味,情寄粿香!
口味有鮮甜無味三種,甜的九層粿同甜品適宜冷食,鹹的九層粿和年糕,芋粿一樣煎著吃,無味的九層粿通常採用炒或是煮的方法烹調,可做日常的主食 如今吃粿湯 總要吃上兩碗才覺足夠煙火氣 也幸得這麼多年 湯頭的味道還未曾改變 只是現在手捧著碗勺 不單為那九層粿的好滋味 也為寄予一把家鄉的情懷
-
午餐肉油蔥粿的做法
油蔥粿,又稱九層炊,是臺灣和福建地區常見的稻米食品,外觀與蘿蔔糕有幾分相似,但使用材料與製作方式皆略有不同,吃起來既有香氣,又富有彈性,是當地非常受歡迎的點心。今天介紹的午餐肉油蔥粿是從基礎的油蔥粿上延伸出來,製作方法稍有改變,添加了午餐肉在裡面,既豐富了口感,味道又嫩糯芳香,值得一試!
-
汕尾美食 《千層粿》
小時候,媽媽總會買給我們吃,我喜歡一層層的剝開了吃,現在長大了 離開了家鄉,很是想念家鄉的味道! 用料 汕尾美食 《千層粿》的做法 1、把所有配料切大小一致,加蒜蓉爆炒,下自己喜歡的醬料,配料就算完成了。
-
潮汕特色小吃無米粿是什麼粿?它居然能帶給人這麼多的幸福感!
現在通訊越來越發達,人們的幸福感變得沒有以前簡單了,但我很慶幸,無米粿這道美食帶給我的幸福感依舊很多…想要有濃濃的韭菜香,一開始就必須選擇韭菜尾巴有比較深的凹陷,這樣做出來的無米粿才會香氣撲鼻!濃濃的韭菜香,綿軟,與韌性有勁道的粿皮相搭配,口感鬆軟柔韌。
-
幽幽草粿香,縷縷是鄉愁
①張阿妹在採摘薴麻葉。作為南靖縣豐田鎮唯一的草粿攤位,每個圩日,張阿妹都要賣出15公斤左右的草粿,一個月下來將近150公斤。她手腳麻利地將陽光自然曬乾的薴麻葉洗淨、煮爛,再用洗米篩反覆清洗、過濾,瀝出纖維,和糯米漿、白糖糅合在一起,蒸上1個小時。待涼透後,揉成一小團,包裹上自己炒的綠豆粉,一顆顆客家草粿就新鮮出爐了。草粿的製作過程看似簡單,其中的小技巧卻別有一番心思。
-
舌尖上的潮汕,逢年過節必有「粿」,你都吃過多少?
小黑小的時候,最喜歡的就是親戚送過來的鼠曲粿,每次小黑都能吃上三四個以上,鼠曲粿吃起來總有一股青草的芳香,外皮又十分軟綿,做法跟紅桃粿差不多,只是它的粿皮製作加入了鼠麴草的汁液,裡面的餡料一般是綠豆沙或者花生糖這種甜餡。小夥伴們看到這裡大概都知道小黑喜歡吃甜的東西,如果身邊有喜歡吃甜的朋友不妨介紹鼠曲粿給他試一下,一定不會失望!
-
【熱點直播】海南航空牽手舌尖美食 萬裡高空飄蕩家鄉味道
-
泉州石獅老街的「粿」香「粿」味(組圖)
「粿」字在《康熙字典》解釋為:米食也,但當下的粿可遠不止「米食」這麼簡單——粿的原料除了米,還有糯米、面、薯粉等,粿的類別不僅有有皮無皮之分,還有鹹甜之分等等。此外,粿品的吃法也有多種,可即食,也可蒸、炸、配菜炒。在鳳裡老街,記者看到一個攤位上有著不同顏色的粿品,攤主小吳向記者介紹,自己賣的有紫薯粿、菜粿、芋頭粿、鹹粿等等,顧客常常以混搭的方式購買多種粿品。
-
【特色小吃】雲林北港碗粿 濃濃家鄉味
北港鎮民洪阿棋在北港鎮販售多年碗粿,傳承母親手藝,製作鹹碗粿香Q好吃,在顧客要求下,也會販售古早味的甜碗粿,香氣十足,是不少旅外民眾返家必嘗的家鄉味 家族賣碗粿超過40年歷史,古早的推車、蒸籠、口味與從前無異,連吃碗粿的竹籤,也是阿棋一根根削出來的。每天下午2時許,他推著攤位到朝天宮廟前、中山路與光明路口練攤。 往往桌椅還沒擺好,老顧客已經在旁邊等待,阿棋的鹹碗粿用純米製作,加上瘦肉、油蔥,吃起來很Q,含在嘴裡入口即化,吃完還有大麥茶可以喝。
-
甜粿:舌尖上的潮汕味道
(資料圖片)在廣東潮汕地區,逢年過節做粿、吃粿的風俗世代相傳。其中,甜粿歷史悠久且風味獨特,深受當地人的喜愛。至今,潮汕各地仍會在傳統節日做甜粿,用於祈福、饋贈親友。甜甜的粿不僅是一種傳統食品,更是海內外潮汕籍鄉親一抹解不了的鄉愁。
-
九層粿凸皮湯 道地家鄉味圖
圖片來源:民生報 位於西螺鎮建興路和修文路口的「九層粿」,三代祖傳50年老店,以道地西螺米磨成米漿,用古法分成九層精製,層次分明,其中一層還會拌入西螺醬油調味,不僅色彩美麗,Q軟口感更是動人,再調配上米漿、蒜蓉、醬油,十足道地臺灣口味,西螺人都把九層粿當早餐,要品嘗請起個大早,中午過後就吃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