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再次入坑「大頭娃娃」?固體飲料VS特配粉,如何鑑別?

2020-12-22 健康管理師未未

首先,要科普給寶爸寶媽的是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2018年1月1日開始,我國開始實行《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註冊管理辦法》,所有在我國市場正常銷售的奶粉和特配粉,都需要通過配方註冊制審核才能夠上市。沒有標註產品註冊號的或者查詢不到相關信息的,千萬不要購買。

是飲料還是奶粉,一查便知

其次,一定要學會看產品標籤標誌,包括產品名稱、註冊信息、適宜人群等,不要只看產品正面,還要會看產品背面的詳細信息。我們來看下涉事的「舒兒呔」的產品包裝

正面包裝顯示小字為固體飲料

固體飲料到底是什麼呢?固體飲料是用食品原輔料、食品添加劑等加工製成的粉末狀、顆粒狀或塊狀,供衝調或衝泡飲用的普通食品。其產品配方、生產工藝、標籤和說明書等不需要產品註冊審批,不能為特殊醫學狀況人群提供營養支持,不能標示適用人群,也不需要在醫生和臨床營養師指導下食用。

這是未未在「大頭娃娃」事件之後,在周圍母嬰店發現的兩款固體飲料,這個包裝的「固體飲料」字體更為隱蔽,整體包裝非常具有迷惑性,

極其迷惑的外觀和隱蔽的固體飲料

下面,我們來看正常的特殊配方奶粉外包裝

奶粉桶上產品名稱,註冊號,適用人群,

合法的產品標籤上會標註產品註冊號,特殊配方奶粉產品標籤中,應明確標註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類別和適用人群,比如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或胺基酸配方(食物蛋白過敏嬰兒)、胺基酸代謝障礙配方(胺基酸代謝障礙嬰兒)和母乳營養補充劑(早產/低出生體重兒)等。

另外,要給各位寶爸寶媽提醒的是,千萬不能自行購買使用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要在專業醫生或者臨床營養師指導下食用。購買產品後要詳細閱讀,掌握標籤上標示的使用方法,在寶寶的食用過程中,觀察寶寶的生長曲線,是否符合正常寶寶的生長發育指標,如果發現寶寶異常,及時就醫體檢或者尋求專業臨床營養師的幫助。

隨著寶寶月齡的增加,寶寶對蛋白質的耐受性增強,可以從高程度水解配方到低程度水解配方。例如,從胺基酸配方過渡到深度水解配方,再到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甚至普通奶粉,要根據寶寶的蛋白質耐受性來看,不過敏了就可以使用正常奶粉了。

截止到現在,涉事的孕嬰店已被停業整頓,醫生也被停職一年,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也下發了《關於開展固體飲料、壓片糖果、代用茶等食品專項整治的通知》,但是這一切的一切都無法挽回寶寶失去的健康成長的機會,都難以彌補對寶寶以及這些家庭造成的傷害。拿什麼守護寶寶的健康成長?我們能做的,只有自己多學習營養知識,掌握食品選購知識,守衛家人健康!

附贈已通過配方註冊制的48款特配粉明細,需要的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固體飲料冒充特配粉導致多名「大頭娃娃」?這樣的坑寶媽不要再跳
    但根據披露的事實,這件事件起碼屬於宣傳推銷誤導,將固體飲料冒充成了特配粉,並不屬於「假奶粉」、「毒奶粉」的問題。將固體飲料推銷成特配粉的情況,並不是第一次發生,去年,笨爸爸就曾對兩起類似事件做過報導和分析,強烈提醒寶媽們不要讓孩子喝這種所謂的「特配粉」(詳情回顧:)。
  • 12年後再現大頭娃娃!嬰幼兒奶粉、調製乳粉、固體飲料如何辨別?
    2008年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導致無辜孩子出現大頭娃娃,舉國上下憤怒不已。歷史的教訓還未走遠,12年後年後的今天,固體飲料冒充特醫奶粉,導致孩子營養不良,大頭娃娃的悲劇依舊在上演。近日湖南郴州永興縣多名患者家長發現自己孩子身體出現溼疹,體重嚴重下降,頭骨畸形酷似「大頭娃娃」,還有不停拍頭等異常情況。
  • VD攝入不足導致「大頭娃娃」「佝僂病」只有固體飲料嗎?
    看來,尋找一個患有「佝僂病」的「大頭娃娃」還是蠻難的。引起「佝僂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維生素D缺乏,投訴家長之一的朱女士說寶寶3歲多了,吃了2年多的倍氨敏蛋白固體飲料,最後導致了體重偏低。今天我們且不談導購人員如何誤導銷售,只跟大家分析下如果這個寶寶是以特醫食品、或者嬰配奶粉、母乳為主要營養來源,會不會引起維生素D缺乏,導致佝僂病呢?
  • 再現固體飲料冒充特配奶粉,「大頭寶寶」悲劇又將重現?
    據湖南經視報導,近日,湖南郴州永興縣多名孩子身體出現溼疹,體重嚴重下降,頭骨畸形酷似「大頭娃娃」。醫生檢查發現:這些孩子普遍存在維生素D缺乏、發育遲緩等症狀,並依此診斷為佝僂病。但這款「奶粉」其實是一種蛋白固體飲料,並不具有特醫奶粉資質。所以說當把這個固體飲料當嬰兒的配方奶粉使用的話,嬰兒會出現一些維生素、礦物質的缺乏,從而造成一些疾病。
  • 「大頭娃娃」假奶粉事件過後,過敏寶寶如何正確選奶粉?
    2003年的安徽「空殼奶粉事件」導致數百名嬰幼兒因營養不良造成的「大頭娃娃」事件竟然再次上演!真是讓所有的父母痛心不已!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這次的事件:5月11日,湖南電視臺《經視焦點》節目報導,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愛嬰坊母嬰店,將一款名為「倍氨敏」的含乳固體飲料,冒充「特醫奶粉」銷售給牛奶過敏兒童,導致多名兒童體重嚴重下降、頭骨畸形酷似「大頭娃娃」,伴不停拍頭等異常行為。小編看到這就有疑問了,是什麼樣的「固體飲料」竟然當成奶粉在出售?
  • 嬰配奶粉vs特配奶粉vs固體飲料的區別
    從昨天開始,客服部的同事就接到很多寶媽寶爸的諮詢,詢問關於嬰配奶粉,特配奶粉以及固體飲料的相關問題。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仔細了解它們的區別。文章有點長,閱讀大約需要三分鐘。 一、國家監管在講這幾者的區別之前,首先給大家科普一個特殊食品的概念。
  • 特醫食品、嬰兒配方食品、固體飲料有什麼區別?怎麼區分?
    「固體飲料」和「嬰兒配方食品」、「特醫食品」放在一起對比。 如何查詢嬰兒配方食品? 國食注字YP******** 嬰兒配方食品作為孩子的生命口糧,在我國與保健食品、特醫食品一起,實行註冊制。並且每種審核通過的嬰兒配方食品都有單獨的註冊號。
  • 「奶粉」又出事,孩子喝完變「大頭娃娃」!買奶粉如何避免掉坑?
    有媒體報導稱,郴州永興縣多名患兒家長投訴,稱自己的孩子顱骨突出成了「大頭娃娃」,還有孩子不停用手拍打自己的頭部。母嬰店推銷「假奶粉」多名嬰兒變「大頭娃娃」孩子家長說,孩子因為>牛奶雞蛋過敏被醫生建議喝胺基酸配方奶粉(特配奶粉)。
  • 把固體飲料當奶粉賣,造成湖南出現「大頭娃娃」:消費欺詐誰全責
    湖南郴州這些孩子喝固體飲料造成的後果:近日湖南郴州永興縣多名患者家長發現自己孩子身體出現溼疹,體重嚴重下降,頭骨畸形酷似「大頭娃娃」,還有不停拍頭等異常情況。但實際上,這款「奶粉」是一種固體飲料,並不具有特醫奶粉資質。事實結果已經很清晰,但是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家長讓孩子喝這種固體飲料?是自願選購還是母嬰店誤導宣傳?這些家長難道不知道這個固體飲料不能完全代替奶粉嗎?我們繼續往下看,了解詳情。
  • 湖南郴州再現"大頭娃娃" 竟把固體飲料冒充特醫奶粉
    近日湖南郴州永興縣多名孩子出現溼疹,體重嚴重下降,頭骨畸形酷似「大頭娃娃」,還有不停拍頭等異常情況,這些患兒被醫院確診為「佝僂病」。經調查,他們都食用了一款名為「倍氨敏」的「特醫奶粉」。而實際上這款「奶粉」是一種固體飲料,並不具有特醫奶粉資質。
  • 固體飲料當奶粉,多名幼兒喝成大頭娃娃,寶媽寶爸該如何選擇?
    「倍氨敏」蛋白固體飲料是一款特殊奶粉,母嬰店推銷「假奶粉」,把飲料當作奶粉賣,導致多名寶寶變成「大頭娃娃」?看到這則報導,感覺特別震驚。「大頭娃娃」的明天何在?#飲料當奶粉喝成「大頭娃娃」,最怕看到關於傷害孩子的新聞,因為,誰不是父母的孩子;絕大多數人,也是有孩子或者終將有孩子的。但是,這樣的新聞並沒有因此而從我耳邊減少。
  • 「大頭娃娃」背後的利益推手:成本20售價298,固體飲料當奶粉賣
    馬女士看到了郴州大頭娃娃事件的報導,才發現原來自己家孩子喝的兩款產品,也都是固體飲料。 在馬女士提供的產品包裝上可以看到,「敏康特」正面寫著「深度水解特殊膳食營養粉」,其背後的產品類別則是「複合型固體飲料」;「敏安寶」的產品正面寫著「適度水解乳清蛋白配方粉」,背後產品類別也顯示「其他固體飲料」。同時,這兩款產品的生產廠家同樣為梵和公司。
  • 郴州「大頭娃娃」事件再解析:不只倍氨敏,這些產品也可能有害!
    上周,笨爸爸也針對郴州「大頭娃娃」事件,和大家分享了一些如何避免踩雷的知識。今天,我們再來深入地解析一下,為什麼「倍氨酸」可能會導致「大頭娃娃」?除了倍氨敏,還有哪些固體飲料產品,對於嬰幼兒的生長發育也可能造成不利甚至是有害的影響?固體飲料為什麼可能導致「大頭寶寶」?
  • 湖南「假奶粉」事件背後 固體飲料和特醫奶粉該如何區分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周子荑)5月12日,湖南郴州再現「大頭娃娃」的視頻在全網流傳,引起輿論的軒然大波。事件背後,固體飲料搖身一變成為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以下簡稱特醫奶粉)成為整場悲劇的焦點。實際上,固體飲料佯裝為特醫奶粉的現象曾在我國多地上演。這兩者究竟有何區別,應該如何區分?
  • 郴州再現「大頭娃娃」:固體飲料為何會在郴州一再被充特醫奶粉?
    青鋒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爆出「大頭娃娃」假特醫奶粉事件。新京報5月13日報導披露的這一情況,讓我們再一次看到,有關公司和人員以固體飲料充當特醫奶粉的現象,這不能讓人警覺。因為,僅僅在郴州市,很短時間內就被接連曝出同類現象。青鋒不禁要問,固體飲料為何會在郴州一再充當特醫奶粉?
  • 蛋白固體飲料冒充奶粉喝成大頭娃娃,父母才是孩子最後的防線
    5月11日,湖南電視臺《經視焦點》欄目報導永興縣「愛嬰坊母嬰店以蛋白固體飲料冒充嬰幼兒奶粉進行銷售欺騙消費者」,曝光了又一起假奶粉事件。事起今年3月份及5月份湖南郴州發生兩起大頭娃娃事件。家長因為孩子出現牛奶過症狀,到當地醫院看病後,均被醫生告知需要服用「特醫奶粉」,但在服用了醫院指定母嬰店售出的「特醫奶粉」後,嬰兒卻出現溼疹、體重嚴重下降、頭骨畸形酷似「大頭娃娃」,不停拍頭等異常情況。事後才發現,這些出現異常的嬰兒是患上了佝僂病,而直接引致嬰兒患病的「特醫奶粉」——一款名為「倍氨敏」的產品其實只是固體飲料,並不具有特醫奶粉資質。
  • 以固體飲料充當「特醫奶粉」這是對孩子最大健康的傷害
    事件:這幾天,湖南彬州「大頭娃娃」事件備受關注,從去年12月至今該地已經發生了兩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而出現這個問題的原因是母嬰店將固體飲料「倍氨敏」當作「特醫奶粉」賣給了家長。當地多名兒童服用了這款蛋白固體飲料後出現了溼疹,體重嚴重下降,頭骨畸形等異常情況。
  • 母嬰店誘導家長,固體飲料當奶粉賣,「大頭娃娃」悲劇誰負責?
    等出了事才來說對錯,賠償,追責,似乎有點亡羊補牢,因為有些對身體的傷害是不可逆的,寧願不要賠償,只要一個健康的身體,比什麼都重要「假奶粉」害人不淺近日湖南郴州永興縣多名患者家長發現自己孩子身體出現溼疹,體重嚴重下降,頭骨畸形酷似「大頭娃娃」,還有不停拍頭等異常情況。
  • 假奶粉17年後又喝出「大頭娃娃」,如何區分「真假特配奶粉」?
    提起「大頭娃娃」,很多父母都心有餘悸。2003年,安徽阜陽曾爆出的「空殼奶粉」事件,導致數百名嬰幼兒食用劣質奶粉後,因營養不良成為「大頭娃娃」。沒想到,「大頭娃娃」事件近日再現。據湖南電視臺《經視焦點》欄目5月11日報導,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愛嬰坊母嬰店,將一款名為「倍氨敏」的含乳固體飲料,冒充「特醫奶粉」銷售給牛奶過敏兒童,多名幼兒出現溼疹、體重嚴重下降、頭骨畸形酷似「大頭娃娃」、不停拍頭等異常情況。醫生檢查後發現,這些孩子普遍存在維生素D缺乏、發育遲緩等症狀,並診斷為佝僂病。
  • @所有家長,如何區分「真假特配奶粉」?關鍵看這裡
    這兩天「假奶粉」「大頭娃娃」的新聞傳遍了母嬰群、朋友圈事件還在持續發酵最新進展是涉事醫生停職一年調查組對涉事商家徹查······除了事件本身被大家廣泛關注的還有「特配奶粉」「蛋白固體飲料」2014年就有12萬患兒,除此之外,有些嬰兒從出生開始就對牛奶蛋白過敏的發生機率約為2.5%~7%……這些嬰幼兒的成長發育對於普適的「配方奶粉」不再起作用,而需要特配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