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印度的網民增長速度非常快。世界上的科技巨頭都不會對此視而不見。近日,紐約時報發布了一篇文章報導了谷歌在印度正在開展的一系列動作。從中可以看出谷歌對搶佔印度市場決心。文章由36氪編譯。
每個月,印度將會增加大概四百萬網民。他們包括像Manju這樣的人,一個35歲的女裁縫,上周她得到了她的第一個能夠連接網絡的手機。
「對我來說,學習新東西是必要的,」Manju說。當她發現YouTube和其他流媒體視頻服務的是否非常激動,很快就把自己包月的高速流量用完了。
「一切都結束了,」當周一的時候,谷歌的一名研究人員來拜訪她,詢問她的上網習慣時,她抱怨道。
種種跡象都表明,谷歌絕對不會錯過印度這個具有極大發展潛力的市場。該公司召集了一些最優秀的開發者、設計師和研究人員,研究如何調整或完全重新設計YouTube等產品,以滿足印度移動網際網路用戶的需求,而這些用戶的(流量)預算更少,但也想看更多的東西。
世界上許多大的科技公司——Facebook、谷歌和來自美國的亞馬遜,以及來自中國的阿里巴巴和騰訊——正在與Reliance、Flipkart和Paytm等印度當地企業競爭,以贏得印度用戶的忠誠。印度有13億人口,目前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在網上。可以說,只要在印度站穩了腳跟,獲得了大量的用戶,就會獲得巨大的賺錢潛力。
周二在新德裡的一場活動上,谷歌計劃推出迄今為止最具雄心的印度產品——Android作業系統的新版本,以及為低端智慧型手機設計的相關應用。該計劃將包括YouTube Go,用戶可以更方便地下載與朋友分享視頻,而Google Go則是其搜尋引擎的一種變體,可以通過點擊智慧型手機屏幕來幫助用戶查找信息,而不是輸入查詢。
「我們必須弄清楚如何為他們打造合適的產品,」谷歌副總裁Caesar Sengupta說。他負責尋找下一個十億用戶,他主管的部門致力於為印度、巴西和印尼等新興市場創造產品。「這是谷歌的首要任務。」
許多新的印度用戶都在使用一些基本款的手機,這使得他們很難運行特定的應用程式或存儲像視頻這樣的大文件。流量是有限的,儘管一場電信價格戰已經將1M的數據價格降低了97%,但有些客戶在耗盡包月流量後無法負擔得起更多的流量包。
谷歌的Android軟體和應用,如Chrome瀏覽器、地圖和YouTube,通常都包含在智慧型手機中。不過,Facebook也推出了一些產品,以吸引印度消費者和廣告商的注意。
事實上,當研究公司App Annie測量印度人在網上花費的時間時,WhatsApp、Facebook和Instagram——所有的Facebook產品——在排名前六位中佔據了三席。
IDC印度新興技術副總監Arjun Vishwanathan表示,谷歌的核心專長是「對印度人來說,文化上不那麼重要」。
他說:「谷歌的得分項是,它能保持簡單方便,同時讓消費者不用面對她的臉就能決定自己想做什麼。」他說,谷歌也有大量關於用戶的數據,這些數據對於開發新產品和投放精準廣告很有價值。
谷歌一直都在為印度的網際網路用戶提供服務。但是,在2015年,在印度出生的Sundar Pichai成為谷歌的執行長後,在適應印度的產品設計上花費了大量努力,並發明了為印度客戶服務的新產品。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Sengupta的團隊一直在發布新產品,比如支付應用Tez和流量節省應用Datally。周二,谷歌還計劃宣布,地圖將提供摩託車和雙輪摩託車的行駛方向,這些都是印度最常見的交通方式。
所有這些工作都得到了谷歌在印度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廣泛研究的支持,這些研究旨在調查人們如何真正地使用手機,哪些需求未得到滿足,以及該公司的應用是如何被接收的。
Datally就是這類研究的產物。當用戶打開它時,會彈出一個大屏幕,顯示用戶使用了多少流量,按日、周、月計算。它還顯示了哪些應用正在使用這些流量,並允許用戶屏蔽部分或全部流量。最近的一個調整增加了尋找附近Wi-Fi熱點的功能。
谷歌用戶體驗研究員Ted McCarthy周日和周一都在Jodhpur,收集有關Datally和另一款應用的反饋意見,那是一款語音控制的虛擬助手,可以在一款售價23美元的功能手機上工作。他向印度人詢問了他們的上網習慣,甚至是他們上下班的方式,收集信息,並反饋給研究團隊。
其中一個採訪對象,22歲的Deepika Panwar,在試圖創辦一家服裝和珠寶公司時從事記帳工作。Panwar說,她的大部分薪水都給了她的父母和來幫助她的弟弟妹妹。她每個月要花179盧比,約合2.77美元,購買一個只有1G流量的流量包。
她表示,自己每月的流量包通常會在15天內就用完了,因為她經常瀏覽YouTube上的時尚視頻、使用WhatsApp或瀏覽網頁。
當McCarthy向她展示Datally的時候,Panwar很快就明白了這是什麼。「它向我展示了每個應用程式在做什麼,」她說。「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幫助。」
這些採訪向McCarthy證實,Datally的基本前提是合理的:該工具對有流量限制需求的人有用。但他們也揭示了一些問題。這款應用的Wi-Fi搜索功能幾乎找不到什麼公開的熱點。而在註冊屏幕上的技術語言 - 警告說應用程式正在創建一個虛擬專用網絡來監視網絡流量 - 阻礙了潛在的用戶。
周一,McCarthy訪問了Manju,並在她的新Reliance Jio功能機上向她展示了Google Assistant 。這款應用可以讓她用印地語或英語對手機說一些命令。
在印度,語言一直是網際網路普及的一個障礙。語音驅動的助理在印度非常受歡迎,在所有谷歌搜索中,有28%是通過語音進行的。
一開始,這款應用很難理解她說的是什麼。但沒過多久,就開始回答她的問題了。
原文連結:https://www.nytimes.com/2017/12/05/technology/google-india.html
編譯組出品。編輯:郝鵬程